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qū)白藤湖幸福小學 車小娟
鄧小平指出:“細節(jié)決定成敗,習慣影響終生,知識改變命運”可見習慣的重要性。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指出:“學校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習慣。”抓養(yǎng)成教育,實質(zhì)上就是抓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小學階段是人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人的基礎(chǔ)素質(zhì)形成的開始階段,而低年級更是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關(guān)鍵期。兒童的模仿性強,可塑性大,是養(yǎng)成教育的關(guān)鍵期,必須抓好抓實,為孩子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作為老師,對那些心靈純潔的就像一張白紙的孩子們來說,該如何進行行為習慣的教育呢?下面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個人的一生中有很多難忘的第一次:第一次上學、第一次做作業(yè)、第一次做家務……第一次做的這些事情會在人的腦海里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一生也揮之不去。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就是由這關(guān)鍵的第一次開頭,頭開得好,就成功了一半,如果連第一次都沒有強化好,以后想要養(yǎng)成好習慣就難了。比如,開學的入學教育,就要嚴格要求。小學生太小,只有抓住這第一次,才能讓學生不自覺地形成一種自我約束力,當集體都具有這種約束力的時候,個體在其中就具有了一種從眾心理,當他不自覺地想動的時候,由于受到集體的影響,他就會克制自己,跟隨大家的習慣。如此良性循環(huán),學生習慣就會越養(yǎng)越好。而老師只是剛開始的時候會累一些,等到學生養(yǎng)成了習慣,老師就不必費多少力氣了。第一次做作業(yè)是這樣,其他講衛(wèi)生、遵守課堂紀律、社會起碼的公德等習慣都是這樣。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币胱寣W生學到一定的知識,就必須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紀律習慣就尤為重要。低段學生年齡小,自控力差,紀律渙散。我利用晨會、班會引導學生學習《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以及《一日常規(guī)》。讓他們知道,作為一個小學生應該從哪些方面規(guī)范、拘束自己的行為。比如《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第五條:“待人有禮貌,說話文明,講普通話,會用禮貌用語?!贬槍@一條,我每天主動向?qū)W生問好,在與學生、家長、他人的交往中,在使用“謝謝”“對不起”“沒關(guān)系”等文明用語時,我都發(fā)自內(nèi)心,出于真誠。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慢慢都養(yǎng)成講禮貌的好習慣,成為懂禮貌的文明孩子。每天都能主動向老師問好,回家時與老師說聲“再見”!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友好相處。
對于有些行為習慣, 小學低年級兒童還沒有意識到應該這樣做,或者還沒能認識到這樣做的重要意義,這就需要老師運用多種方法,喚醒學生的意識,讓學生覺的應該這樣做并樂意這樣做。
第一,事例啟迪。即運用小學生感興趣的正反面事例,啟迪學生將社會的需要轉(zhuǎn)變?yōu)樽约鹤非蟮男枰姆椒?,逐步明確良好習慣與自身、良好習慣與家庭、良好習慣與長遠利益的關(guān)系,從而受到基本的養(yǎng)成教育知識。
第二,情感體驗。教師營造情景,借助小學生容易體驗到的事件和場面,讓學生參與其中,讓學生體驗,從而強化正確的認識,否定錯誤的要求的方法。
第三,強化。主要是對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使學生產(chǎn)生愉快的情感體驗,從而不斷強化其良好的行為習慣意識。
第四,說理。主要是教師針對學生的實際,強調(diào)習慣的重要性和具體的要求,使學生明白這樣做的道理。
第五,儀式。針對學生的實際,有重點地選擇一兩個典型習慣,舉行一個儀式,教育學生。
第六,訓練。訓練是行為實踐的基礎(chǔ),是從不自覺到自覺的一種意識的轉(zhuǎn)化。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有了榜樣,學生就學有方向、趕有目標,而且學起來看得見、摸得著,具有說服力強、號召力大的作用,時時都能受到激勵。所以運用榜樣可以起到激勵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育學生講究衛(wèi)生,維護校園整潔;待人熱情有禮貌。我是這樣做的:從自身做起,看到地面上有紙屑,我就彎腰撿起來,放入垃圾桶里;從不隨便吐痰。在校園里,遇到客人或老師,我就主動打招呼;當有學生向我問好時,我也常常報以微笑或說“謝謝”。學生從老師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什么是講衛(wèi)生、什么是有禮貌。比起空洞的說教,效果好得多了。瞧!學生們紛紛效仿老師的做法:不隨便扔紙屑,不隨地吐痰,見到紙屑就撿;見到老師、客人能主動問好。因此,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我都先做到。要求學生不遲到,我從不遲到;要求學生不說謊,我就說到做到;要求學生學會傾聽,我就率先做到。學生在老師的耳濡目染中,潛移默化地養(yǎng)成了許多良好的習慣。可見,教師的身教重于言教,發(fā)揮教師為人師表的作用,使養(yǎng)成教育人格化。使榜樣的力量在養(yǎng)成教育中得到充分發(fā)揮。
低段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純潔天真,可塑性強,容易接受外界的影響,只要教師不斷地加以合理、正確的引導和訓練,孩子就會形成正確的、良好的行為習慣。所以,我必須抓住時機,堅持不懈,循循善誘,使孩子真正做到“好習慣,早養(yǎng)成,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