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財務有限責任公司 劉暢
應收賬款一般是指企業(yè)在經(jīng)營過程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形成的,應向商品或勞務購買單位收取的款項,包括應由購買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負擔的稅金、代購買方墊付的各種運雜費等。
應收賬款原本是一個會計概念,企業(yè)會計賬中設計的應收賬款科目,是用來核算企業(yè)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后,未能及時收到的商品或勞務對價價款,以及代墊的運雜費和承兌到期而未能實現(xiàn)收款的商業(yè)承兌匯票等。因此,應收賬款可以用來表示企業(yè)在銷售過程中被購買單位所占用的資金,亦即因出售商品或提供勞務產(chǎn)生的,對商品或勞務購買方的債權。
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特別是買方市場領域,賣方競爭日益激烈,賒銷成為了企業(yè)重要的競爭手段和市場戰(zhàn)略部署。賒銷策略雖然可以有助于企業(yè)搶占市場份額,培養(yǎng)下游客戶,但由于賒銷形成的應收賬款存在流動性差、信用風險較高等因素,極有可能對企業(yè)帶來損失。為了進一步獲取流動性,加速資金周轉,企業(yè)對應收賬款質押融資的需求越來越旺盛。隨著金融服務體系的逐步完善深化,應收賬款融資逐步成為一種新的融資渠道,被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和企業(yè)接受。
2007年9月,《應收賬款質押登記辦法》由中國人民銀行令〔2007〕第4號頒布實施,同時央行征信中心配套頒布了《應收賬款質押登記操作規(guī)則》,規(guī)范了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業(yè)務的登記程序,加速了應收賬款質押融資的發(fā)展速度,各個商業(yè)銀行陸續(xù)開始經(jīng)營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業(yè)務。
目前,金融機構開展的應收賬款融資業(yè)務主要分為六類: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應收賬款資產(chǎn)證券化、應收賬款信保融資、應收賬款保理、應收賬款轉應收票據(jù)、基于應收賬款的信托貸款。
公司近年來也開始逐步探索應收賬款融資渠道,為成員企業(yè)提供應收賬款融資服務。目前來看,主要是以應收賬款質押貸款的形式為成員企業(yè)提供流動資金,以幫助其加速資金周轉,提高營運效率。
在辦理應收賬款質押貸款業(yè)務的過程中,應收賬款到期日與貸款期限之間的關系是貸款審查的一個重點,也是控制該信貸產(chǎn)品風險的關鍵點之一。
所謂的應收賬款到期日與貸款期限之間的關系主要分為三種:
(1)應收賬款到期日早于貸款到期日;
(2)應收賬款到期日與貸款到期日相同;
(3)應收賬款到期日晚于貸款到期日。
目前,公司簽署的應收賬款質押貸款合同框架中,選擇采用第三種期限關系,要求借款人提供的用于質押的應收賬款到期日晚于貸款到期日。
筆者認為,在發(fā)放應收賬款質押貸款的具體操作中,如何選擇應收賬款到期日與貸款期限的關系,應該主要從應收賬款質押貸款的法律效力和業(yè)務面臨的實際風險來進行考量。要研究既符合法律實質,又滿足風險控制要求的期限關系,一方面保證業(yè)務的順利開展,一方面盡量降低業(yè)務的系統(tǒng)性風險,優(yōu)化該業(yè)務的頂層設計。
根據(jù)《應收賬款質押登記管理辦法》第四條對應收賬款的描述:“本辦法所稱的應收賬款是指權利人因提供一定的貨物、服務或設施而獲得的要求義務人付款的權利,包括現(xiàn)有的和未來的金錢債權及其產(chǎn)生的收益,但不包括因票據(jù)或其他有價證券而產(chǎn)生的付款請求權。本辦法所稱的應收賬款包括下列權利:銷售產(chǎn)生的債權,包括銷售貨物,供應水、電、氣、暖,知識產(chǎn)權的許可使用等;出租產(chǎn)生的債權,包括出租動產(chǎn)或不動產(chǎn);提供服務產(chǎn)生的債權;公路、橋梁、隧道、渡口等不動產(chǎn)收費權;提供貸款或其他信用產(chǎn)生的債權?!?/p>
筆者查閱了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對應收賬款的界定基本可以歸納如下:“應收賬款系指權利人因提供一定的貨物、服務或設施而獲得的要求義務人付款的權利,包括現(xiàn)有的和未來的金錢債權及其產(chǎn)生的收益,但不包括因票據(jù)或其他有價證券而產(chǎn)生的付款請求權”。
由此可見,應收賬款是權利人有權向義務人主張和收取的一定數(shù)額的金錢債權,其實質上為一種付款請求權。
《擔保法》第四章將質押分為動產(chǎn)質押和權利質押,同時第七十五條對權利質押的范圍進行了劃定,即“匯票、支票、本票、債券、存款單、倉單、提單;依法可以轉讓的股份、股票;依法可以轉讓的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中的財產(chǎn)權;依法可以質押的其他權利。”
對于質押的具體概念,應該參照動產(chǎn)質押部分,即《擔保法》第六十三條描述的“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chǎn)移交債權人占有,將該動產(chǎn)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照本法規(guī)定以該動產(chǎn)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動產(chǎn)的價款優(yōu)先受償?!?/p>
也就是說,當?shù)谄呤鍡l范圍內(nèi)的權利被用作質押時,債務人或第三人要將這些權利作為對債權的擔保移交給債權人,并由債權人占有。當債務人不履行或不能履行債務時,債權人以占有的權利折價或者變賣的價款優(yōu)先受償。
應收賬款質押貸款,是指企業(yè)將其合法擁有的應收賬款收款權向金融機構作還款保證以獲取信貸資金的融資行為。此類貸款,金融機構不承繼企業(yè)在該應收賬款項下的任何債務。
從應收賬款和質押的法律界定來看,普通應收賬款形成的債權由于缺乏權利憑證,在權利的公示、支付方式、期限等要素方面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其無法滿足作為質押標的的一般要求。但《擔保法》第七十五條第四款關于“依法可以質押的其他權利”的規(guī)定,實際給普通應收賬款債權作為質押標的的合法性地位留下了理論上的可操作性。從國外的立法來看,將應收賬款作為普通債權來設定質押,也得到如德國、瑞士等許多國家的承認?!稇召~款質押登記管理辦法》頒布后,不僅確立了應收賬款的可質押地位,也明確了以登記形式實現(xiàn)其轉移占有的具體手段。因此筆者認為,無論將應收賬款作為債權還是作為請求權來說,都屬于《擔保法》第七十五條所列的可用作質押的權利范圍,應收賬款質押是一種比較典型的權利質押。
從質押本身來說,如果質物毀損滅失或價值減少,會損害到質押權人的利益,使得擔保的效力減弱,不利于保護債權人的權益。應收賬款質押貸款是一種特殊形式的質押貸款,如前文所述,其質物應理解為應收賬款所附隨的權利。與普通的動產(chǎn)質押不同,作為質物的權利較普通的動產(chǎn)質物來說,缺乏相應的物理性質,而且權利的存續(xù)有一定的時間限制,不像普通動產(chǎn)質物一樣,在很大程度上不依賴于時間。因此,對作為質物的權利就必須考慮其存續(xù)期間對質押效力本身的影響。
實踐中,發(fā)生購銷關系的民事法律主體一般會在購銷合同中約定付款期限,亦即銷貨方或服務提供方履行完畢貨物交付義務或提供完畢合同所約定的服務內(nèi)容時,至貨物或服務的購買方支付相應價款時之間的期限。這個期限就應當認定為應收賬款的存續(xù)期間。目前,學界對應收賬款到期日的界定有一些討論中的標準,可大致歸納如下:
(1)合同有約定付款期的,以合同約定付款日為應收賬款到期日,其中應收質保金以合同約定的質保金到期付款日為應收賬款到期日;
(2)合同未約定付款期但設有信用期的,以信用期到期日為應收賬款到期日;
(3)沒有合同約定付款期或信用期的,以開票日加上正常的結算期為應收賬款到期日(結算期由集團根據(jù)不同企業(yè)的客戶群實際情況核定,最多不超過三個月)。
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出,應收賬款應該是有明確期限的,有合同約定的,應該遵從合同約定,沒有合同約定的,也有信用期和正常結算期的約束。因此,一筆應收賬款不可能無限期的存續(xù)下去。正是因為這樣,當應收賬款期限屆滿時,會因為購貨方履行支付義務、銷貨方確認收入而自然滅失,或因為購貨方不履行或不能履行部分或全部支付義務而形成壞賬損失。對于上述兩種情況,應收賬款都歸結于滅失,進而其作為債權擔保質物的價值自然也就消失了。
我國民法通則確定的一般訴訟時效為兩年,即質押的應收賬款在到期日仍不能被償付時,應認定為出質人債權受到侵害,自此起兩年之內(nèi)出質人可要求人民法院對權利人的權利進行保護,而超過時效之債權將蛻變?yōu)樽匀粋鶛?喪失勝訴權,得不到法院的保護或支持。
這就是說,用于出質的應收賬款在其約定的履行期屆滿后兩年內(nèi)依然可以依法存續(xù),并且根據(jù)相關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規(guī)定,應收賬款在法律意義上實際存續(xù)的期限將超過兩年,在此期間,應收賬款在法律意義上是存在的,并不能認定其滅失,其依然滿足質押擔保的條件。
如前文所述,應收賬款到期日與其擔保的貸款到期日的關系有三種,其中應收賬款到期日與貸款到期日相同的情形由于時間操作中難度過大,基本不會存在這種情況,所以在此我們不予討論,而專門對比討論應收賬款到期日早于貸款到期日和應收賬款到期日晚于貸款到期日的情況。
從法理上說,應收賬款到期日早于貸款到期日時,應收賬款很有可能在其到期日時被正常支付。此時,貨物或服務的購買方依約定將應付款項如數(shù)向收款人進行支付后,應收賬款自然滅失,此時貸款的質押品消失,貸款處于無擔保狀態(tài)。
但應該注意到的是,此舉的好處在于貸款人可以有效判斷作為質押品的應收賬款質量。當應收賬款付款期屆滿,付款方及時履行了給付義務,作為貸款人可以要求借款人就應收賬款回收款項提前清償貸款本息,或要求借款人提供新的質押品以擔保存續(xù)中的債務,可以充分降低債權面臨的違約風險。
目前,公司采用的應收賬款質押貸款產(chǎn)品設計思路是用到期日晚于貸款到期日的應收賬款作為質押擔保。從法理上說,此舉好處在于,當貸款期限屆滿借款人未按時償還時,應收賬款依然存在,此時貸款處于應收賬款的擔保之下,在借款人不能按期歸還借款本息時,公司作為貸款人可要求出質人收回應收賬款以償還借款人所欠債務本息。
但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出質人與應收賬款付款人之間的購銷合同未明確約定應收賬款到期日,且應收賬款到期日在貸款到期時仍處于合理信用期和款項回收期時,否則根據(jù)《擔保法》司法解釋第一百零二條,貸款期限屆滿時若作為質押品的應收賬款并未到期,應收賬款的付款方完全有理由拒絕支付應收賬款。此時,雖然應收賬款有效存續(xù),但其作為債務擔保的質押品并不能有效發(fā)揮擔保償債的作用,作為借款人只能等待其應收賬款到期或出質人催告付款方履行給付義務。這種情況的產(chǎn)生,使得借款人的債權面臨巨大的風險,若出質人怠于履行催告權或付款人到期并不履行給付義務,那么實際上貸款人的債權并不能得到有效清償,債權暴露在巨大的違約風險之下。
如前文所述,如果選擇應收賬款到期日早于貸款到期日,主要問題在于貸款到期日前質押物自然滅失導致貸款擔保消失。而如果選擇應收賬款到期日晚于貸款到期日,則金融機構一方面要面臨貸款到期仍不能及時行使質權的司法限制,另一方面還要面臨應收賬款無法回收導致質押實際失效,貸款成為壞賬損失的違約風險。雖然選擇應收賬款期限晚于貸款到期日的模式,從法理上更體現(xiàn)了應收賬款質押的特性,但從金融機構經(jīng)營來看,這種模式設計面臨的風險更大,且無法通過設計合理的風險控制手段對風險加以控制。相比之下,選擇應收賬款到期日早于貸款到期日的模式,可以通過合同條款的優(yōu)化設計,約定強化對風險的控制和對貸款人債權的保護。
考慮到應收賬款到期日早于貸款到期日的具體情況,結合目前公司開展應收賬款質押貸款的具體業(yè)務實際,筆者認為還需采取以下幾個控制措施,以進一步規(guī)范業(yè)務運作,控制貸款風險。
從目前公司經(jīng)營的應收賬款質押貸款情況來看,出質人一般為借款人本人,而借款人舉債的根本原因是因為購貨方支付遲延、擠占了銷售方或服務提供方正常的營運資金,從而造成借款人經(jīng)營資金流動性緊張。因此,當借款人的應收賬款被及時支付后,其自身的流動性應當?shù)玫骄徑猓杩钊死脩召~款質押貸款緩解流動性的目的已經(jīng)達到,正常收回的應收賬款應用于歸還所欠債務。因此,在應收賬款到期日屆滿,借款人已經(jīng)按時收到交易對手支付的相關價款后,金融機構可以敦促借款人提前歸還貸款。在簽署應收賬款質押貸款合同時,應當設計相應條款,賦予債權人提前收回貸款的權利。
當應收賬款到期日屆滿,借款人正常收到相關款項,但仍需繼續(xù)使用貸款資金直至貸款期屆滿,可以約定由借款人提供新的應收賬款作為質押品,替換原有應收賬款。此舉既滿足了借款人流動性的需要,又解決了應收賬款到期質押物自然滅失后貸款人的債權處于無擔保狀態(tài)的問題。但應當注意的是,如前文所述,用于替換原應收賬款的應收賬款,其到期日仍應在貸款到期日前。
參照《合同法》第一百零一條、《物權法》第二百一十五條、第二百二十五條的相關規(guī)定,貸款人可與借款人在借款合同中約定,當應收賬款到期日屆滿,借款人收到其債務人給付的價款后,若借款人不愿意提前還貸,也不愿意或無法提供新的應收賬款以替換原有應收賬款繼續(xù)履行質押,貸款人應當將借款人收到的款項提存,直至貸款期屆滿,借款人完全歸還本息。借款人歸還本息,可以使用提存的資金。
綜上所述,從充分降低信貸資產(chǎn)風險敞口的角度來考慮,筆者認為:在應收賬款質押貸款的經(jīng)營中,應當選擇應收賬款到期日早于貸款到期日的產(chǎn)品設計。
首先,應收賬款到期日早于貸款到期日時,借款人可以通過觀察出質人回收應收賬款的情況有效判斷質押品質量,從而避免應收賬款到期日晚于貸款到期日的情況中,應收賬款不能及時回收,借款人無法真正實現(xiàn)質押權利而使得信貸資產(chǎn)面臨壞賬損失的被動局面。
其次,如果應收賬款到期不能按時收回,而此時借款期限尚未到來,作為貸款人可以通過要求借款人更換或補充質押品的途徑加強貸款擔保措施,減小貸款本身的風險暴露,從而達到控制風險的目的。
最后,當應收賬款在付款期限屆滿時,貸款人通過判斷借款人的實際償債能力,可以將應收賬款進行提存,以保證債務在期限屆滿時被及時清償,或者要求借款人就應收賬款回收款項提前清償債務。
總之,選擇應收賬款到期日早于貸款到期日的產(chǎn)品設計,再輔以相應的控制措施和合同條款設計,可以有效地控制該信貸產(chǎn)品的總體風險暴露,更好地保護債權人權益,從產(chǎn)品頂層設計上貫徹風險控制的原則和思想,為業(yè)務的具體實施和開展打下牢固的風控基礎。
附錄:
《合同法》第一百零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難以履行債務的,債務人可以將標的物提存:
(1)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受領;
(2)債權人下落不明;
(3)債權人死亡未確定繼承人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未確定監(jiān)護人;
(4)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物權法》第二百一十五條:質權人負有妥善保管質押財產(chǎn)的義務;因保管不善致使質押財產(chǎn)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質權人的行為可能使質押財產(chǎn)毀損、滅失的,出質人可以要求質權人將質押財產(chǎn)提存,或者要求提前清償債務并返還質押財產(chǎn)。
《物權法》第二百二十五條:匯票、支票、本票、債券、存款單、倉單、提單的兌現(xiàn)日期或者提貨日期先于主債權到期的,質權人可以兌現(xiàn)或者提貨,并與出質人協(xié)議將兌現(xiàn)的價款或者提取的貨物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
《擔保法司法解釋》第一百零二條:以載明兌現(xiàn)或者提貨日期的匯票、支票、本票、債券、存款單、倉單、提單出質的,其兌現(xiàn)或者提貨日期后于債務履行期的,質權人只能在兌現(xiàn)或者提貨日期屆滿時兌現(xiàn)款項或者提取貨物。
[1]孟曉敏.應收賬款質押融資的風險與風險控制研究[J].財經(jīng)界.2013
[2]王世璋.按到期日劃分賬齡促進應收賬款賬齡管理[J].新會計.2010.6
[3]任蘭英.應收賬款質押貸款的法律意義及其風險防范[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8.2
[4]方麗.應收賬款質押貸款法律風險的防范[J].現(xiàn)代金融.2012.4
[5]陳福錄.應收賬款質押問題探析[J].河北金融.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