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吳維岳年譜簡(jiǎn)編

      2015-03-19 10:23:27史小軍楊亞蒙
      關(guān)鍵詞:王世貞

      史小軍,楊亞蒙

      (暨南大學(xué) 文學(xué)院,廣州 510632)

      吳維岳(1514-1569),字峻伯,號(hào)霽寰,浙江湖州安吉人,明嘉靖年間著名文學(xué)家、軍事家和政治家。吳維岳擅長(zhǎng)書法,勤于政事,精通文學(xué),尤卓于詩,后七子領(lǐng)袖王世貞錄其為“廣五子”之一。其著作頗豐,據(jù)載有《天目山齋歲編》《海岱集》《奏議》,[1]現(xiàn)《海岱集》和《奏議》已散佚不存。

      武宗正德九年 甲戌 公元1514 一歲

      六月四日,生于浙江孝豐縣鄣吳村。

      殷士儋《中憲大夫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貴州兼制湖北川東提督軍務(wù)霽寰吳公墓碑》:“母方恭人以正德九年六月四日生公,有瑞征?!盵2]798

      張居正、汪道昆分別為吳維岳所作的《中憲大夫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霽寰吳公墓志銘》和《明故中憲大夫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霽寰先生吳公行狀》均記載了吳維岳的出生及其“維岳”之名的由來?!赌怪俱憽分腥缡钦f:“母方氏封恭人,公方在妊,其大母張宜人夢(mèng)神女遺之子,曰:以為而孫至大期又夢(mèng)庭中柱石千仞屬天憲副公亦夢(mèng)舍后山高出云端,巖巖岳立,及生,遂名之曰維岳?!盵3]484《行狀》中所載略同:“宜人夢(mèng)天女授美子曰:帝異汝孫。于是冢婦方恭人有身,以正德九年六月四日舉子。宜人昔夢(mèng)庭下立柱石千仞,上屬于天,長(zhǎng)公亦夢(mèng)舍后山高出云端,巖巖岳立,則以為貴征也,因命名。”[4]508吳維岳自幼聰穎出眾,十歲即能作文,而且誦讀之廣泛,鄉(xiāng)人皆知,每學(xué)必居諸生之首。

      同年,李攀龍生于山東歷城。

      清吳榮光《歷代名人年譜》卷九:“正德九年,李于鱗攀龍出生。”[5]19

      正德十一年 丙子 公元1516 三歲

      吳維岳父吳麟考中舉人。

      按:吳麟,字允祥,號(hào)苕源,孝豐人,維岳父?!睹魅藗饔涃Y料索引》載:“嘉靖五年進(jìn)士,官監(jiān)察御史,按治廣東,執(zhí)法勁峻。時(shí)宰有苕頭橫于部下,麟竟收治之,遂為所擠,謫判泰州。后歷山東按察副使,告歸侍養(yǎng),嘉靖三十二年卒。有《苕源存稿》?!盵6]

      嘉靖五年 丙戌 公元1526 十三歲

      吳麟、吳龍同舉進(jìn)士,吳麟除山東副使,吳龍除福建參政。[7]225

      徐獻(xiàn)忠《長(zhǎng)谷集》卷十四《苕源吳公誄》:“公登丙戌進(jìn)士,仕尚書比部郎,轉(zhuǎn)監(jiān)察御史?!盵8]388

      按:吳龍,字允際,號(hào)石岐,麟弟,維岳叔父。吳麟、吳龍、吳維岳和吳維京時(shí)稱“父子叔侄四進(jìn)士”。

      嘉靖八年 己丑 公元1529 十六歲

      唐順之中進(jìn)士,會(huì)試第一名,殿試二甲第二名。唐順之與王慎中、趙時(shí)春、熊過、任瀚、李開先、呂高、陳束等并稱“嘉靖八才子”。

      按:唐順之,字應(yīng)德,又字義修,崇禎時(shí)追謚“襄文”,學(xué)者稱“荊川先生”,江蘇武進(jìn)人。

      嘉靖十二年癸巳公元1533二十歲

      吳維岳隨父抵京,師從唐順之學(xué)詩文。

      八月二十日,徐中行生。

      徐中行《天目先生集》卷二十一《明故通奉大夫江西左布政使天目徐公行狀》:“公考柬皋翁,……翁配許太安人而生公。……距生正德丁丑八月二十日,春秋六十有二。”[9]824-825

      嘉靖十六年丁酉公元1537二十四歲

      是年,獲鄉(xiāng)試第五名,考中舉人。

      汪道昆《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霽寰先生吳公維岳行狀》云:“嘉靖丁酉鄉(xiāng)試,先生以執(zhí)禮舉第五人。”[4]508

      嘉靖十七年戊戌公元1538二十五歲

      吳維岳考中進(jìn)士,茅瓚、袁煒、俞憲、徐子弼、莫如忠、馮惟訥、胡宗憲、茅坤等為同年進(jìn)士。

      汪道昆《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霽寰先生吳公維岳行狀》云:“嘉靖丁酉鄉(xiāng)試,……明年舉進(jìn)士?!盵4]508

      吳維岳祖父吳松建樂壽亭以游山水、安享晚年。吳維岳即作《樂壽亭》詩二首以志之,同年還作有《秋日游樂壽亭》三首。嘉靖二十七年,又作《樂壽亭》三首;隆慶二年,作《偶偕客登樂壽亭撫景成歌》。[10]158,159,189,278

      按:吳松,字壽卿,號(hào)南山。一生布衣,未曾做官,后“以子麟封吏部考功司郎中”[1]399。他十分重視家族中的教育問題,其設(shè)義塾、建學(xué)校,帶動(dòng)了鄣吳村的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提升了整個(gè)鄣吳村的學(xué)習(xí)風(fēng)氣和追求風(fēng)雅的社會(huì)風(fēng)氣;另一方面他還開展慈善事業(yè),如參與修橋筑路之類,為后世子孫起到了模范帶頭的作用。徐階《吳壽卿墓志》中就這樣說道:“建義塾、義醫(yī),振饑施棺,內(nèi)恤三族,外周鄉(xiāng)黨,意豁如也。創(chuàng)議徙建豐學(xué),邑人為碑以頌其德?!盵11]

      嘉靖十九年庚子公元1540二十七歲

      是年四月,吳維岳病。期間,白德純、俞憲過訪,曾作《病中白德純俞子木攜酒晚過》。[10]161-162

      四月五日清明時(shí)節(jié),吳維岳掃墓哭親,曾作《清明遙哭殤侄明儒》,歸途中再作《暮歸言懷》。[10]161

      同月,病愈,除江陰知縣,謁別其師唐順之和諸同年。作有《病起南行呈荊川業(yè)師》《將赴江陰別諸同年》。[10]162

      《常州府志》載:“是年,知江陰,為政廉明?!盵12]

      汪道昆《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霽寰先生吳公維岳行狀》云:“除江陰縣令,操法得民。會(huì)沙賊僭號(hào)反崇明,與縣夾江相距,縣故無城郭。先生躬率甲士謹(jǐn)備之,賊無敢犯江陰完境內(nèi)?!盵4]508

      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公元1542二十九歲

      任江陰知縣期間,筑望江墩,在旌善亭后建制坊長(zhǎng)亭,并于場(chǎng)之北建營房一百一十一間,擴(kuò)基地七畝;修戟門撤廟門坊為學(xué)門,增吏舍一區(qū)。[13]

      嘉靖二十二年癸卯公元1543三十歲

      任刑部郎中。吳維岳主比部奏牘,“嘉靖丁酉鄉(xiāng)試,……三載,應(yīng)招得刑部尚書郎,先生明習(xí)法家”[4]509,“奉召詳定問刑條例,稱旨著為憲令”。[3]509

      嘉靖二十三年甲辰公元1544三十一歲

      吳維岳京師寄書唐順之以示問候,并表明自己的心跡?!短炷可烬S歲編》卷六《寄呈荊川先生》云:“荊溪溪上有精廬,南國儒生半侍居。當(dāng)日澄江曾枉棹,一年京洛已無書。靜中樂意義皇上,吟處春風(fēng)草木余。愧立門墻頻歲月,終然頑劣一無如?!盵10]178

      是年,王宗沐舉進(jìn)士。三月,李攀龍及第,“賜同進(jìn)士出身,試政吏部文選司”。[14]845

      按:王宗沐,字新甫,號(hào)敬所,浙江臨海人。嘉靖二十三年進(jìn)士,授刑部主事,擢江西提學(xué)副使,進(jìn)漕運(yùn)總督,官至京察拾遺等。嘉靖二十六年,與吳維岳、莫如忠等人倡刑部詩社,能詩文,有《敬所文集》《宋元漕撫奏議》《海運(yùn)志》《海運(yùn)詳考》等。

      嘉靖二十六年丁未公元1547三十四歲

      因妻喪離京。

      吳維岳與濮州李先芳、臨清謝榛輩倡詩社,時(shí)李攀龍?jiān)诰煵⑷涡滩繌V東司主事,后因“曹務(wù)閑寂,遂大肆力于文詞”[14]845,往吳維岳、王宗沐等人的刑部詩社。

      三月,王世貞取進(jìn)士第,四月,李先芳引其入社,世貞與李攀龍交。

      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吳僉都維岳》:“峻伯在郞署,與濮州李伯承、天臺(tái)王新甫攻詩,皆有時(shí)名。峻伯尤為同社推重,謂得吳生片語,如照乘也。已而王元美于社,實(shí)弟畜之,及李于鱗出,詩名籠蓋一時(shí),元美舍吳而歸李。峻伯愕怡盛氣,欲奪之不能勝,乃罷去,不復(fù)與七子、五子同列?!盵15]434

      《明史》卷二百八十七《文苑三·李攀龍》:“攀龍之始官刑曹也,與蹼州李先芳、臨清謝棒、孝豐吳維岳輩倡詩社。王世貞初釋褐,先芳引入社,遂與攀龍定交。明年,先芳出為外吏。又二年,宗臣、梁有譽(yù)入,是為五子。未幾,徐中行、吳國倫亦至,乃改稱七子。諸人多少年,才高氣銳,互相標(biāo)榜,視當(dāng)世無人,七才子之名播天下。”[16]

      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李同知先芳》:“先芳,字伯承,濮州人。嘉靖丁未進(jìn)士,除新喻知縣,遷刑部郎中,改尚寶司丞,升少卿,降毫州同知,稍遷寧國府同知,復(fù)以臺(tái)抨罷。……通籍后,結(jié)社于長(zhǎng)安。元美隸事大理,招延入社,元美實(shí)扳附焉,又為介元美于于麟,嘉靖七子之社,伯承其若敖蚡冒也。”[15]426

      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謝山人榛》:“榛,字茂秦,林情人。眇一目,喜通請(qǐng)俠,度新聲。年十六,作樂府商調(diào),臨德間少年皆歌之。已而折節(jié)讀書,刻意為歌詩,遂以聲律有聞?dòng)跁r(shí)。寓居鄴下,趙康王賓禮之。嘉靖間,挾詩卷游長(zhǎng)安,脫黎陽盧楠于獄,諸公皆多其誼,爭(zhēng)與交馭。而是濟(jì)南李于麟、吳郡王元美,結(jié)社燕市,茂秦以布衣執(zhí)牛耳,諸人作五子詩,咸首茂秦,而于麟次之。已而于麟名益盛。”[15]423

      清代吳榮光《歷代名人年譜》卷九:“嘉靖二十六年,丁未,元美會(huì)試中式,殿試二甲進(jìn)士?!盵5]28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稿選》卷十三中述說道:“嘉靖丁未夏四月,余以進(jìn)士隸大理?!盵17]428

      李攀龍《滄溟先生集》卷十六《送王元美序》:“先是,濮陽李先芳亟為元美道余,及元美見予,時(shí)在稠人廣坐之中,而已心知其為予,稍益近之。”[14]492

      是年,吳維岳擔(dān)任會(huì)試考官,從眾多考試的學(xué)生中選拔出了十余位優(yōu)秀人才,著名的張居正、汪道昆、殷士儋、陸光祖、胡正蒙等均在其中。

      《新刻張?zhí)老壬娢募肪戆恕顿?zèng)霽翁尊師吳老先生督學(xué)山東序》云:“往嘉靖丁未,海內(nèi)通,戴記之士畢試于禮部。是時(shí),翰林陳先生、比部吳先生寔董校閱蓋中試者總二十有二人……”[3]435

      明代朱國禎《涌幢小品》卷七“考試得人”:“嘉靖丁未分考閱禮經(jīng),得十人,為張?zhí)谰诱偬珟?;殷棠川士儋,官少保;陸五臺(tái)光祖,官太宰;汪伯玉道昆,官左司馬;胡石門正蒙,以會(huì)元、太常寺卿、掌國子監(jiān)事;余亦皆登臺(tái)省監(jiān)司。”[18]149

      嘉靖二十七年戊申公元1548三十五歲

      三月,李先芳離京外任,吳維岳主持社事,此時(shí),吳維岳詩名甚高。錢歉益《列朝詩集小傳》云:“峻伯在郎署,與淮州李伯承、天臺(tái)王新甫攻詩,皆有時(shí)名。峻伯尤為同社推重,謂得吳生片語,如照乘也。已而進(jìn)王元美于社,實(shí)弟畜之”[15]434。錢大昕《弇州山人年譜》亦云:“吳稱前輩,名文章家,獨(dú)于公文,每一篇出,未嘗不擊節(jié)稱善”[19]198。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稿選》載:“是時(shí),濟(jì)南李于鱗性孤介,少許可偶,余幸而合相切磋,為西京建安開元語。它同舍郎弗善也,而峻伯一見而內(nèi)奇之,因折節(jié)定交?!盵17]428

      是年十二月,謝榛、蔡汝楠、莫如忠、張玉亭、王世貞過集吳維岳舍,幾人分韻賦詩。吳維岳作有《謝四溟山人、蔡白石太守、莫中江膳部、張玉亭、王鳳洲二比部過集各賦,得仙字》,謝榛作有《端午集吳郎中峻伯宅得山字》[20]236,莫如忠作有《同謝茂秦山人蔡子木太守張汝玉王元美二比部過集吳峻伯比部宅即席各賦得飛字》[21]476等。

      是年立春日,王世貞與吳維岳集聚,吳維岳作《立春夜席上贈(zèng)王元美》詩相贈(zèng)。

      吳龍撰《重修明倫堂碑記》。[7]374

      嘉靖二十八年己酉公元1549三十六歲

      三月,沈煉、莫如忠過訪吳維岳,吳維岳有《青霞沈子初至見過》《初夏值沈五純甫(沈煉)莫大子良(莫如忠)相過論詩,得音字》詩,沈煉《青霞集》卷六有《初夏同莫膳部過吳比部草堂論詩得中字》[22]7上。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公元1550三十七歲

      是年,參與修訂《問刑條例》。[4]509

      夏,吳維岳過訪王世貞宅。吳維岳《天目山齋歲編》卷十二《夏夜集王元美宅,得明字》。

      六月十五日,王世貞邀吳維岳、孫文揆、徐文通、李攀龍、謝榛等集宣武城樓,各賦詩作。吳維岳《天目山齋歲編》卷十二載有《立秋前一夕,元美邀集宣武城樓,限秋字》一首[10],李攀龍《滄溟先生集》卷六有《秋前一日,同王元美茂秦、吳峻伯、徐汝思集城南樓》一首[14]180,謝榛《謝榛全集》卷十五亦有《立秋先一夜,同吳峻伯、孫文揆、徐汝思、李于鱗、王元美五比部登城,得秋字》一首[20]501。

      是年,宗臣、梁有譽(yù)、吳國倫、余曰德、張佳胤、魏裳等進(jìn)士及第,宗臣、梁有譽(yù)、徐中行授職刑部,入刑部詩社參加酬唱活動(dòng);六月,梁有譽(yù)病歸,李攀龍、王世貞、謝榛、宗臣、徐中行是為“五子”,加入梁有譽(yù),實(shí)為“六子”。后徐中行介紹吳國倫入社,“李王謝徐梁吳宗”的“七子”之名也由此誕生。

      按:據(jù)學(xué)者考證:“嘉靖三十年前后,以吳維岳為代表的‘白云樓社’發(fā)展為唯李攀龍馬首是瞻的‘后七子’?!盵23]245隨著李先芳、吳維岳的先后離京,他們遂被擯出詩社之外,錢謙益在其《列朝詩集小傳》中還記有吳維岳因王世貞的歸李棄己而不與七子同列:“及李于鱗出,詩名籠蓋一時(shí),元美舍吳而歸李。峻伯愕眙盛氣,欲奪之不能勝,乃罷去,不復(fù)與七子、五子之列。”[15]434據(jù)李玉栓《明后七子結(jié)社考辨》等的考證,謝榛于嘉靖三十二年秋被削名五子之外。[24]嘉靖三十二年,“于鱗與茂秦有隙,乃重定《五子詩》,去茂秦而登明卿”[19]200?!睹魇贰肪矶侔耸哂性疲骸爸T人多少年,才高氣銳,互相標(biāo)榜,視當(dāng)世無人,七才子之名播天下。摒先芳、維岳不與,已而榛亦被摒,攀龍遂為之魁。”[16]7378

      嘉靖三十年辛亥公元1551三十八歲

      是年正月初七,謝榛過吳維岳宅,聞吳維岳將出使江西,因作詩。吳維岳《天目山齋歲編》卷十三有《人日謝茂秦見過時(shí),余方被命使江右,席上各賦》,《謝榛全集》卷十五有《人日過吳郎中峻伯第,時(shí)將使豫章,得西字》[20]510。

      是年二月,王世貞、李攀龍、謝榛、陸一鳳等為四人作詩餞別。吳維岳《天目山齋歲編》卷十三有《審録江右李于鱗、謝茂秦,集王元美宅相餞,分得中字》《陸子韶、王元美設(shè)餞城外,別以四韻》,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稿選》卷五十六有《送吳比部吳峻伯江西恤刑序》[17]19,李攀龍《滄溟先生集》卷十一有《集元美宅送汝思、吳峻伯、袁履善三比部賦得邊馬,有歸心》[14]277,《謝榛全集》卷十六有《初春夜,集王元美宅餞別吳峻伯、徐汝思、袁履善三比部出使,得盅字》[20]545。

      十二月,吳維岳與徐文通、袁福征、莫如忠四人同時(shí)啟程潞河,后謝榛追至潞河相送,李攀龍作贈(zèng)篇十章(見《滄溟先生集》卷十一《貞石篇為吳比部賦》[14]289)與王世貞之詩卷共送達(dá)潞河。同日夜,夜酌各賦。吳維岳《天目山齋歲編》卷十三有《潞河解維喜茂秦追及夜酌各賦》《謝茂秦追送潞河舟中對(duì)新月各賦》,《謝榛全集》卷十五有《春日潞河舟中餞別莫子良、吳峻伯、徐汝思、袁履善賦得樽字》,卷十七有《送吳比部峻伯使豫章》[20]592。

      吳維岳因?qū)忎浗鳘z事出任江西,徐文通出任四川,袁福征出任廣西,莫如忠升任貴州按察司提學(xué)副使。

      《明實(shí)錄》卷三百六十八:“嘉靖二十九年十二月,命刑部郎中吳維岳、徐文通、袁福徵察刑江西、四川、廣西。”[25]6589

      嘉靖三十二年癸丑公元1553四十歲

      吳維岳祖父吳松卒,繼而其父吳麟病卒,享年七十三。

      徐獻(xiàn)忠《長(zhǎng)谷集》卷十四《苕源吳公誄》:“嘉靖癸丑,山東按察司副使苕源吳公麟喪?!吣昙措S翁先后化去?!盵8]388

      徐獻(xiàn)忠《長(zhǎng)谷集》卷十四《南山吳翁誄》:“嘉靖甲寅,南山吳翁將歸玄宅,其子之游從仰翁名德,咸興悼慕多,為挽歌辭?!盵8]389

      嘉靖三十三年甲寅公元1554四十一歲

      是年,構(gòu)筑帶清堂?!短炷可烬S歲編》卷十六有《帶清堂新成》《又集帶清堂》等詩作以志之。

      八月,“因大事來蘇購志石”。后訪姑蘇袁魯望所,謁毗陵、薛方山不遇,過訪荊川唐順之,經(jīng)吳門行舟自嘆等,后客居姑蘇杜氏園;十五日,維岳與其弟維京夜酌。《天目山齋歲編》卷十六有《八月十五日語弟二首》,其弟維京走后獨(dú)留其一人,吳維岳悵然,作《客姑蘇杜氏園季弟京先歸獨(dú)坐悵然作》?!睹魈魄G川先生年譜》卷三中說嘉靖三十三年唐順之“弟子吳峻伯罷居,里闬有事,吳門命棹過訪”。[26]686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公元1556四十三歲

      正月初二,宗臣、張九一過吳維岳宅,共酌賦詩。宗臣《宗子相集》卷五有《新春二日,同助甫過峻伯,夜酌共赴洽字(席上賦)》[27]91。

      十月,王世貞升任山東按察司副使,兵備青州,寄書約會(huì)吳維岳,后不至,吳維岳與宗臣席上各賦。吳維岳《天目山齋歲編》卷十八有《王元美將之青州書來約會(huì)巳乃徑去子相席上分賦懷之,得四絕句》《子相席上柬元美》,宗臣《宗子相集》卷八有《待元美不至,同峻伯席上賦》[27]104。

      嘉靖三十六年丁巳公元1557四十四歲

      三月,吳維岳受命督學(xué)山東,王世貞聞后寄詩賀之,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稿選》卷三十五有《喜吳峻伯來視山東學(xué)寄》[17]446。徐中行亦作詩送之。徐中行《天目先生集》卷七有《送吳峻伯督學(xué)山東,兼柬王元美》[9]651。

      同年,張居正亦作《贈(zèng)霽寰尊師吳老先生督學(xué)山東序》(《新刻張?zhí)老壬募肪戆耍?。[3]435-436

      張居正《新刻張?zhí)老壬募肪硎吨袘棿蠓蚨疾煸河覂L都御史霽寰吳公墓志銘》云:“(維岳)尋以按察副使督山東學(xué)校,修秩祀,表節(jié)行,飭三氏子孫奉約束,以風(fēng)齊魯諸生。每試諸生,差第其文畢,即按籍察舉,素?zé)o行者褫衣巾,笞斥之,即以文在高等亦不貸。齊魯之士,蒸蒸向風(fēng)焉?!盵3]485

      《明實(shí)錄》卷四四六云:“是年三月,升兵部車駕司郎中吳維岳為山東提學(xué)副使提調(diào)學(xué)校?!盵25]7635

      朱國楨《涌幢小品》卷七云:“吳霽寰維岳,……其督學(xué)山東,拔于谷峰太保(于慎行)于垂髫中。其他蕭岳峰太保而下。凡東省顯人,俱經(jīng)獎(jiǎng)拔,奇、奇。霽寰官至都御使?!盵18]149

      嘉靖三十七年戊午公元1558四十五歲

      一月二十五日,初至山東,喜遇王世貞。吳維岳《天目山齋歲編》卷二十有《初至東省喜遇王使君元美》,二人欲游云門山,遇雪不成,訂立后約。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稿選》卷二十六有《春晴與峻伯游云門,既別,雪乃大作,賦此志之,且訂后約》。[17]382

      一月二十六日,作《立春明日雪中郊行》。[10]246

      是年春,謝榛寄詩懷之,吳維岳作《得謝茂秦寄懷詩》:“別來嚴(yán)臥老總藤,醉把君詩雪里曾。尺素漫傳三載字,梁園春雁轉(zhuǎn)難憑?!薄皬?qiáng)起山東鼓篋官,春衣欲試杏花壇。當(dāng)年只說靈光賦,麗藻逢君更不難?!盵10]246

      發(fā)鄒平,值雪。(《天目山齋歲編》卷二十有《發(fā)鄒平值雪》[10]246)

      過長(zhǎng)山,兼寄王世貞。(《天目山齋歲編》卷二十有《長(zhǎng)山東發(fā)柬青州王使君》[10]246)

      過金嶺驛站,并宿。(《天目山齋歲編》卷二十有《宿金嶺驛》[10]246)

      同年正月,與王世貞游云門山,“時(shí)與吳氏等游處,于酒間戲言志”。吳維岳《天目山齋歲編》卷二十有《早春同元美登云門山得云字》。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稿選》卷三十六有《春日同吳峻伯提學(xué)游云門,分韻得門字》,卷七十二有《游太山記》,另有《游云門山記》。[17]吳維岳另作有《云門山懷馮五汝言》。[10]246-247

      吳維岳按行海上,過青州,與王世貞飲城東角樓,后至王世貞宅。吳維岳《天目山齋歲編》卷二十有《元美招飲青州城東角樓得論字》《過元美兼隱齋》[10]248,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稿選》卷三十六有《夜登城東角樓,和峻伯,得樓字》[17]453。

      是年七月三十日,吳維岳作《立秋后一日懷元美三首》。[10]248

      嘉靖三十八年己未公元1559四十六歲

      吳維岳為孔府孔廟作《吳維岳祭告祝文》[28]229-230。

      嘉靖三十九年庚申公元1560四十七歲

      是年,吳維岳師唐順之去世。

      同年,吳維岳為萬虞忔《楓潭詩鈔》作序。[29]4

      《國榷》卷六十三載:“四月申丙,巡撫鳳陽右僉都御史唐順之卒?!盵30]3938

      是年秋,宗臣在福建病逝。

      清吳榮光《歷代名人年譜》卷九載:“嘉靖二十九年庚申,宗子相卒?!盵5]33

      按:宗臣,字子相,號(hào)方城山人,揚(yáng)州興化人。嘉靖二十九年進(jìn)士,除刑部主事,遷福建提學(xué)副使,終福建布政參議,平倭寇有功。子相詩文主張復(fù)古,與李攀龍、王世貞等并稱“后七子”,有《宗子相集》。

      嘉靖四十年辛酉公元1561四十八歲

      維岳弟維京考中舉人。[1]21上

      三月,吳維岳任湖廣布政司右參政。分管下湖南道,“稱良翰林,亦整頹綱”。

      《明實(shí)錄》卷四九四云:“升山東按察副使吳維岳為湖廣布政使司右參政。蔡汝南為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巡撫河南?!盵25]8378

      嘉靖四十一年壬戌公元1562四十九歲

      五月,吳維岳任江西按察副使。[31]29上

      是年,維京中進(jìn)士,官石圩知府。[7]22下

      《明實(shí)錄》卷五〇九中有云:“丙午升湖廣布政司右參政吳維岳為江西按察副使?!盵25]8378

      按:吳維京,維岳弟,麟子,號(hào)晉虷。

      嘉靖四十二年癸亥公元1563五十歲

      三月,維岳以右副都御史巡撫貴州。時(shí)苗反已平,言官請(qǐng)撤設(shè)于沅州的湖、貴、川總督,建議歸其權(quán)于貴州巡撫。朝廷同意,遂降旨,賜璽書,頒旗牌令吳維岳兼提督貴州、湖北、川東軍務(wù)。

      《國榷》卷六十四載:“三月丁亥,……萬虞忔為南京刑部右侍郎,……吳維岳為右僉都御史巡撫貴州?!薄拔逶氯沙?,蔡汝楠回部,萬虞忔為刑部右侍郎。”[30]3990-3991

      《貴州通志》卷二載:“提督軍務(wù)巡撫都御史:吳維岳,孝豐人,嘉靖四十二年仕。”[33]32

      《浙江通志》卷十九載:“嘉靖四十二年巡撫貴州,時(shí)苗賊既平,言官謂撤沅州總督,歸其柄于貴州巡撫,上下所司議便,于是更賜璽書、頒旗牌,湖北川東大小諸司悉聽節(jié)制巡撫貴州提督軍務(wù),自維岳始?!盵32]

      張翀《天目山齋歲編序》云:“癸亥中,公為御史大夫,控制三省,間適貴陽,當(dāng)撫綏之暇,偶出是編來示余?!逼渲写诵蚋叨仍u(píng)價(jià)了吳維岳的詩歌,“體裁理道,風(fēng)韻流逸,而巧思妙語,鏗然有金石聲。譬諸隋珠夜光連城趙X之璧,錯(cuò)陳于前,而觀者駭心眩目,驚非人世中所有矣”。[10]156-157

      按:張翀,字子儀,號(hào)鶴樓,明馬平縣人,明代柳州八賢之一,著有《鶴樓集》。

      嘉靖四十三年甲子公元1564五十一歲

      春仲月,柳州張翀為《天目山歲編》作序。[10]157

      吳維岳“所至有政聲,而在貴,平諸土酋,功尤偉也”。作為貴州名宦,還撰有貴州《貢院碑記》,又寫有《飛云巖記》,勒石為碑。立于黃平飛云崖。[33]504-505

      《國榷》卷六十四云:“四月戊寅,巡撫貴州右僉都御史吳維岳招都勻府平州長(zhǎng)官楊珂降之。先是珂叔進(jìn)雄逐之構(gòu)亂,至是遣推官胡校招之,許以不死,乃降?!盵30]4001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公元1565五十二歲

      十月,維岳與貴州總兵官石邦憲討平龍里衛(wèi)阿里,諸夷畏服。同年四月調(diào)任南京兵部尚書。

      《國榷》卷六十四載:“三月庚戌,罷刑部右侍郎萬虞忔,調(diào)貴州右僉都御史吳維岳南京。”“四月癸未,起吳維岳為右副都御使巡撫貴州?!薄捌咴录鬃樱暇┬滩坑沂汤刹倘觊?。”[30]4009,4011,4014

      《萬歷貴州通志》卷十四載:“四十四年,平浪司土舍王世麒謀占凱口,欽定地方都御使吳維岳行兵備祁清,調(diào)六洞兵平之。”[33]311

      隆慶三年己巳公元1569五十六歲

      二月二十日,維岳病卒于家,時(shí)年五十有六。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稿選》卷一〇五有《祭吳峻伯中丞文》[17]622-623,于慎行《谷城山館文集》有《會(huì)祭御史中丞吳霽寰宗師文》[34],吳國倫《甔甀洞稿》卷六有《悼吳中丞峻伯》[35]詩,共悼之。

      《國榷》卷六十六載:“甲午,前巡撫貴州右僉都御史吳維岳卒,孝豐人,嘉靖戊戌進(jìn)士,文雄于時(shí),而明練吏事,所至有聲,以貴州剿賊功賜祭葬?!盵30]4104

      《新刻張?zhí)老壬募肪硪蝗吨袘棿蠓蚨疾煸河覂L督御史霽寰吳公墓志銘》云:“隆慶己巳二月二十日,督察御史孝豐吳公以病卒于家?!盵3]688

      《太函集》卷四十一《明故中憲大夫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霽寰先生吳公行狀》云:“隆慶三年春二月甲子,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霽寰先生卒于家,春秋五十六耳。諸子將奉大事屬余小子布狀行,且謁張相君、殷宗伯為碑為銘。”[4]511

      [1]劉濬,等修.陳湋辛,補(bǔ)跋.孝豐縣志[M].影印本.臺(tái)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

      [2]殷士儋.金輿山房稿[M].濟(jì)南:齊魯書社,1997.

      [3]張居正.新刻張?zhí)老壬募痆M].濟(jì)南:齊魯書社,1997.

      [4]汪道昆.太函集[M].濟(jì)南:齊魯書社,1997.

      [5]吳榮光.歷代名人年譜[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

      [6]臺(tái)灣圖書館.明人傳記資料索引[M].北京:中華書局,1987.

      [7]安吉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huì).同治安吉縣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8]徐獻(xiàn)忠.長(zhǎng)谷集[M].濟(jì)南:齊魯書社,1997.

      [9]徐中行.天目先生集[M].濟(jì)南:齊魯書社,1997.

      [10]吳維岳.天目山齋歲編[M].濟(jì)南:齊魯書社,1997.

      [11]徐階.少湖先生文集[M].濟(jì)南:齊魯書社,1997.

      [12]張愷.常州府志[M].臺(tái)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

      [13]趙錦,修.張袞,纂.嘉靖江陰縣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4]李攀龍.滄溟先生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15]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M].上海:古典文學(xué)出版社,1983.

      [16]張廷玉,萬斯同,王鴻緒,等,撰.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17]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稿選[M].濟(jì)南:齊魯書社,1997.

      [18]朱國禎.涌幢小品[M].上海:中華書局,1959.

      [19]錢大昕.弇州山人年譜[M].北京:書目文獻(xiàn)出版社,1999.

      [20]謝榛.謝榛全集[M].濟(jì)南:齊魯書社,2000.

      [21]莫如忠.崇蘭館集[M].濟(jì)南:齊魯書社,1997.

      [22]沈練.青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3]楊遇青.明嘉靖時(shí)期詩文思想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

      [24]李玉栓.明后七子結(jié)社考辨[J].中國文學(xué)研究,2012(2):91-104.

      [25]胡廣,姚廣孝,夏原吉,等.明實(shí)錄[M].臺(tái)北:臺(tái)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

      [26]北京圖書館.明唐荊川先生年譜[M].北京:書目文獻(xiàn)出版社,1999.

      [27]宗臣.宗子相集[M].濟(jì)南:齊魯書社,1997.

      [28]孟繼新.孔府孔廟碑文楹聯(lián)集萃[M].北京:中國社會(huì)出版社,2011.

      [29]萬虞忔.楓譚集鈔[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30]談遷.國榷[M].北京:中華書局,1958.

      [31]宗源瀚,等修.周學(xué)濬,等纂.湖州府志[M].影印本.臺(tái)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

      [32]薛應(yīng)旂,撰.浙江通志[M].臺(tái)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

      [33]王耒賢,許一德,纂修.萬歷貴州通志[M].北京:書目文獻(xiàn)出版社,1991.

      [34]于慎行.谷城山館文集[M].濟(jì)南:齊魯書社,1997.

      [35]吳國倫.甔甀洞稿[M].濟(jì)南:齊魯書社,1997.

      猜你喜歡
      王世貞
      屠隆三教觀對(duì)其詩文理論的影響
      王世貞與李攀龍的文學(xué)交游
      明代復(fù)古詩學(xué)與家族之關(guān)系——以王世貞家族為考察中心
      挑拔平硬,方勁古拙—從王世貞管窺明代隸書的審美觀念
      李攀龍、王世貞復(fù)古文風(fēng)在朝鮮朝文壇的傳播與影響
      張佳胤王世貞交游述略
      王世貞文學(xué)觀中的格調(diào)與情采
      窺秘明代王世貞的書畫鑒藏世界
      讀者欣賞(2017年8期)2017-08-18 20:16:58
      恨屋不及烏
      沒有王世貞就沒有《本草綱目》
      长宁县| 东至县| 来宾市| 郸城县| 芜湖市| 加查县| 广河县| 永善县| 山东| 定边县| 龙胜| 黄平县| 浪卡子县| 民勤县| 神木县| 兴义市| 廊坊市| 广西| 福泉市| 来宾市| 海安县| 娄烦县| 南投市| 仁怀市| 全州县| 晋宁县| 钟祥市| 蓝山县| 聂荣县| 万载县| 陈巴尔虎旗| 喀喇沁旗| 乌恰县| 汝阳县| 南乐县| 上虞市| 通海县| 白山市| 凭祥市| 东阳市| 衡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