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蕾
邵蕾/大連外國語大學軟件學院講師,碩士(遼寧大連116044)。
具備一定日語知識的人在日文報紙或日本網(wǎng)站中經(jīng)常會看到以格助詞“へ”“に”“を”等結(jié)尾的新聞標題或廣告語。例如:
(1)アベック強盜 奪った金はホテル代に。
(2)こよなく夜景を愛する人へ。
(3)中國政府 「平和発展のため共同努力を」。
(4)レーシック手術(shù)でクリアな視界を。
(5)イチロー選手、胃かいようで開幕戦を欠場へ。
這些以格助詞結(jié)尾的日本新聞標題或廣告語,往往讓日語學習者認為是格助詞后面的謂語動詞被省略掉了。例如,例(1)——(4)句尾可以理解為省略了謂語動詞 “使い果たした”“提供する”“期待する”“開けよう”。但是,像例(5)那樣就很難找到一個比較合適的謂語動詞使句子完整起來。例(5)表達的內(nèi)容是“イチロー選手、胃かいようで開幕戦を欠場することになった”,而標題中僅用了一個格助詞“へ”就達到了內(nèi)容傳達的效果。可見,以格助詞結(jié)尾的新聞標題或廣告語,并不能完全用謂語動詞省略掉這一說法來詮釋。那么,在日本新聞標題或廣告語中,將格助詞作為句尾的日語表達形式是否會令讀者產(chǎn)生誤解或者費解呢?事實恰恰相反。日本新聞標題或廣告語中使用這種格助詞,不僅不會讓讀者產(chǎn)生誤解或費解;相反,某種情況下反而還會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實現(xiàn)新聞報道或廣告宣傳的目的,達到其所追求的宣傳效果。
本文主要針對日本新聞標題或廣告語中句尾的格助詞“へ”“に”“を”的使用特點進行分析,來總結(jié)此類格助詞在句尾處的功能特點。
日本學者益岡隆志、田窪行則在關(guān)于日語格助詞的研究中提出,格助詞“へ”強調(diào)的是行為作用的方向;格助詞“に”強調(diào)的是行為作用的目的地、終點。同時在多數(shù)情況下,格助詞“へ”和“に”是可以互換的。例如:
(6)こちら{へ/に}おいでの節(jié)は、ぜひお立ち寄りください。
(7)やっと故郷{へ/に}帰ってきた気がした。
日本學者野田尚史還指出,使用格助詞“へ”的情況下通常可以用“に”來替代。但是,使用格助詞“に”的情況下,有時卻不能用“へ”來替代。換句話說,格助詞“へ”的使用范圍沒有格助詞“に”更廣泛。
然而,日本學者杉村泰也曾指出,格助詞“へ”,在有些情況下也是很難由“に”來替代的。例如:
(8)どこどこへ出ろ。
而且,杉村泰通過下面的兩個例子,提出了格助詞“へ”強調(diào)的是移動或變化的過程;格助詞“に”強調(diào)的是移動或變化的結(jié)果。
(9)彼が待ってる新宿______、5100円で連れてって!
(名古屋鉄道、高速バス「名古屋-新宿線」)
(10)彼女が待ってる新宿______、戀する切符、5100円。 (同上)
例(9)中不管使用格助詞“へ”還是“に”,給讀者的印象幾乎沒什么區(qū)別。但是,例(10)如果使用格助詞“に”的話,即“新宿に”,給人的是一種強調(diào)到達目的地的感覺。而如果使用格助詞“へ”的話,即“新宿へ”,那么給人感覺是主人公正在前往目的地,或者說是將要朝向目的地走去的一個情景。作為名古屋鐵路、高速巴士的廣告語,其想表達的是身處名古屋的主人公,為了與戀人相見而即將前往新宿的情景。因此,格助詞“へ”更能展現(xiàn)出這種情境,留給人一個深刻的印象。
在日本廣告語中,句尾的格助詞“へ”往往突出的是事態(tài)的發(fā)展、進展;格助詞“に”則更突出的是事態(tài)的結(jié)局、結(jié)束。例如:
(11)築地「マグロ競り」、見學中止に。
(12)シキシマは、Pascoへ。 (敷島製パン)
廣告語由于其本身體裁的性質(zhì)特點,追求的是用精短的語言表達一個印象深刻的內(nèi)容。例(12)通過使用格助詞“へ”,留給讀者的印象是一個公司(シキシマ)從過去發(fā)展到現(xiàn)在,并將以新的方式面向未來的發(fā)展過程。如果此處替換成格助詞“に”的話,那么此廣告語產(chǎn)生的效果僅為向人們傳達一個事實,即公司的名字由原來的シキシマ改成了現(xiàn)在的Pasco,同時也根本感受不到公司這一名字更改所經(jīng)歷的發(fā)展過程。
在日本新聞標題中句尾的格助詞“へ”和“に”的功能特點與廣告語類似。當新聞報道是從事態(tài)發(fā)展的角度敘述的話,往往多使用格助詞“へ”;而從一個既定的事實的角度報道時,則多使用格助詞“に”。例如:
(13)巨人?原監(jiān)督辭任へ。
(14)イラン大地震死亡者推定5萬人に。
同時,句尾格助詞“へ”的使用,也往往敘述的是事態(tài)未來發(fā)展變化的趨勢;而格助詞“に”卻不具備這一功能特點。例如下例(15)表達的是UFJ銀行現(xiàn)在正努力打造成日本最不擁擠的銀行這一發(fā)展過程。顯然格助詞“に”的使用達不到此表達目的及效果。
(15)日本で一番開いている銀行へ。(UFJ銀行)
另外,在日本新聞標題中,一般是不體現(xiàn)出時態(tài)的,即日語文法中所指的“テンス?アスペクト”。所以,新聞標題中無論是以動詞的非過去式形式,還是用具有動詞含義的名詞,即動名詞形式結(jié)尾,一般來說都被理解成是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即既成事實。如:
(16)港區(qū)で路上強盜、女性バッグ奪われる。
(17)若田さんら會見、宇宙での生活語る。
(18)東京スカイツリー、テーマパークに登場。
(19)萬引きの少年ら恐喝容疑、店長ら逮捕。
而在動名詞的后面附上格助詞“へ”,則表明事態(tài)的實現(xiàn)是今后未來的情況,并且正朝著實現(xiàn)的方向發(fā)展。因為,格助詞“へ”具有這一獨特的功能特點,因此在新聞標題中被經(jīng)常使用。例如:
(20)ソニー、世界で1萬6千人超を削減へ。
(21)アサヒビールと吉野家HD、萬博に出店へ。
(22)イラン、ホルムズ海峽で軍事演習実施へ。
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格助詞“へ”彌補了新聞標題這一體裁中時態(tài)上的缺陷,使得對于事態(tài)未來發(fā)展情況的報道能夠準確無誤地傳達給讀者。
格助詞“を”的用法,常被理解為是動作作用的對象。在日本新聞標題或廣告語中以格助詞“を”結(jié)尾的情況,大部分是將謂語動詞省略掉。例如:
(23)いつも、あなたのことを。(チューリッヒ保険)
(24)では、皆さんうまい夏を。(アサヒ飲料「旨茶」)
(25)持続可能な「ミニ関係」実踐を。 (『中日新聞』2002.9.29 朝刊)
(26)交流に新しい風を。 (『中日新聞』2002.9.29 朝刊)
例(23)可以理解為格助詞“を”后面省略了“考えています/応援しています”等。例(24)省略了“お楽しみください/飲みましょう/お屆けします”等。例(25)省略了“しよう”。 例(26)省略了謂語動詞“送る”,即“交流に新しい風を送ろう”。
那么,在日本新聞標題或廣告語中的格助詞“を”后,謂語動詞的省略為何不會令讀者費解,被省略掉的部分又具有哪些特點?首先看一下例(27)。
(27)子供たちに、きれいな地球を。
格助詞“を”后面的謂語動詞,可以為“殘そう、殘す/殘します、殘したい、與えよう、あげよう”等。其表達的內(nèi)容是一種呼吁、建議,或者是一種希望、意志。
再看下面的例(28)。很明顯格助詞“を”后面省略了“お願いします”或是“してください”等這樣表示拜托、請求的內(nèi)容。
(28)簡単包裝にご協(xié)力を!(マクドナルド)
眾所周知,無論是新聞標題,還是廣告語,其內(nèi)容往往都是從社會評論、直接引用,或從廣告宣傳者的角度出發(fā)的。因此,句尾的格助詞“を”后通常省略的是要求得以實現(xiàn)或寄予希望的內(nèi)容。如“求める”“期待する”“~べきだ”“~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しよう”“~たい”等表示呼吁、號召、希望、請求、命令的表現(xiàn)形式。例如:
(29)ケーブルカー死亡火災(zāi)、裁判再開を。
(30)総務(wù)相、「ヤミ専従」全省庁に再調(diào)査を。(31)犯罪防止へ、「攜帯にフィルタリングを」。
新聞標題或廣告語因其自身體裁的性質(zhì)特點而要受到字數(shù)的限制,所以內(nèi)容表述上要簡明扼要。同時,還得具有印象深刻、吸引讀者的效果。在新聞標題或廣告語中的日語格助詞“へ”“に”“を”分別具有一定的功能特點,即格助詞“へ”側(cè)重突出事態(tài)的發(fā)展、進展;格助詞“に”則更突出事態(tài)的結(jié)局、結(jié)束。格助詞“を”后通常省略要求得以實現(xiàn)或寄予希望的內(nèi)容。正因為這些格助詞具有其獨特的功能特點,所以,日本新聞標題或廣告語中即便省略后續(xù)的謂語動詞,抑或是沒有表示出時態(tài),也不會令讀者費解或誤解。
[1]益岡隆志·田窪行則.『日本語文法セルフ?マスターシリーズ3格助詞』.くろしお出版,1987.
[2]野田尚史.『はじめての人の日本語文法』.くろしお出版,1991.
[3]杉村泰著.日語語法問題解疑』.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4]『言語』.大修館書店,2008(37):6.
注:
本文例句一部分來自于網(wǎng)絡(luò),如日本TBSニュースhttp://news.tbs.co.jp,日テレNEWS24http://www.news24.jp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