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積極的無常觀
      ——以《徒然草》155段為例

      2015-03-20 13:58:36賀樹紅
      文化學刊 2015年8期
      關鍵詞:吉田世事時機

      賀樹紅

      (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山東 濟南 250014)

      積極的無常觀
      ——以《徒然草》155段為例

      賀樹紅

      (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山東 濟南 250014)

      吉田兼好是日本中世紀無常文學的代表作家,《徒然草》作為其興然所之,漫然書之的隨筆作品是融入其一生豐富閱歷和明達見識的集大成之作,其中的第155段充分體現(xiàn)出其獨特的無常觀。在第155段中,吉田兼好用細膩、思辨的筆觸,闡述諸事無常的客觀現(xiàn)實,用令人信服的說理文字,通過對自然事物變化的關注、世事無常的積極應對及對今世生活觀的肯定三個方面,引發(fā)人們對人生意義的深思,表達其積極應對諸事無常的禪悟之心。

      吉田兼好;徒然草;無常觀

      《徒然草》在日本文學史上具有很高地位,與清少納言的《枕草子》、鴨長明的《方丈記》一同被譽為日本的三大隨筆,是日本鐮倉文學的最高峰,對后世的日本文學產生影響深遠。在融入其豐富人生閱歷的243段短文中,吉田兼好通過一種獨特形式的自白,自然地流露出內心真實的思想。我國近代著名的文學家郁達夫就曾評價《徒然草》是日本隨筆文學中的“錚錚者”,“覺得它的文調諧和有致,還是余事;思路的清明,見地的周到,也真不愧為一部足以代表東方固有思想的哲學書?!保?]常人看來,無常、死亡極具負面意義,是令人悲傷的事情。作為無常文學作家的吉田兼好是怎樣看待無常與死亡的呢?本文擬從對自然事物變化的關注、世事無常的應對及今世生活觀的肯定三個方面分析其隨筆第155段,以期對吉田兼好的無常觀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對自然事物變化的關注

      吉田兼好十分關注自然事物的變化。在第155段中,吉田兼好通過對自然事物變化的細心觀察,發(fā)現(xiàn)四季變化的前后聯(lián)系。當世間一般認為“春老之后為夏,夏盡而秋來”[2]時,吉田兼好通過其敏銳的洞察力發(fā)現(xiàn),在春天剛剛開始之時“已催夏之氣”,夏天的時候已“通于秋”,秋天到來之后“轉瞬即寒”,十月的時候已有“小春天氣”,這是因為注意到代表春天氣息的“草亦轉青而梅亦含苞”。據(jù)此可知,不同于一般世人對自然事物變化更替的看法,吉田兼好認為新事物產生之初就已暗藏其未來發(fā)展之像。此外,吉田兼好還認為舊事物的消亡也并非是單一、孤立的存在,舊事物會產生相應的變化是源于新事物的產生。他說樹葉的飄落也不是“葉先落而新芽始發(fā)”,而是新的葉子已經開始生長,舊葉“不堪”才飄然落下。正是通過對自然事物變化的細心觀察,他才發(fā)現(xiàn)迎新之氣的順序和迅速,即“迎新之氣待于下,待之之中順序推移,其勢速也?!?/p>

      作者并沒有把關注點僅僅停留在對自然事物的變化上,而是進一步通過自然事物的變化無常擴展到人情世故,進而指出人生百態(tài)與自然事物變化無常的相通之處。日本俳句大師、學者北村季吟在《徒然草文段抄》中有一段評論:“其旨趣則有說儒道者,有說老莊之道者,亦有說神道佛道者。又或記掌故儀式,正世俗之謬誤,說明故實以及事物之緣起,敘四季物色,記世間人事,初無一定,而其文章優(yōu)雅,思想高深,熟讀深思,自知其妙。作者的這些認識都與他對人生、自然的深刻體察和無常觀念有關?!保?]他把人生在世的“生、住、異、滅”比喻為一刻也不停止的滾滾而前的滔滔江水,把死亡之期比喻為“海邊之沙灘”,看上去不甚遼闊,但遇到潮水忽漲,漲滿即在頃刻間。這兩個比喻從不同的角度共同表達一種對世間萬物變化無常的感嘆。

      吉田兼好正是在關注自然事物變化所呈現(xiàn)的人生百態(tài)中才形成其獨特的無常觀,也正是在關注自然流傳的變化中才發(fā)現(xiàn)“無常之美”。我國當代詩人、散文家席慕容就曾感慨說:“今夜重讀《徒然草》,兼好法師那樣淡然而又冷靜地描繪著他其實熱烈的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美因為無常顯得更美,萬事因為皆難前定才能顯得真實不亂?!?/p>

      二、對世事無常的積極應對

      吉田兼好發(fā)現(xiàn)人生百態(tài)與自然事物變化無常的相通之處,但他卻并未僅停留在對世間萬物變化無常的哀傷、詠嘆上,而是進一步升華為一種自覺、積極的無常觀。關于這一點,可以在與《方丈記》的比較中窺見一斑?!斗秸捎洝泛汀锻饺徊荨纷鳛橹惺离[者文學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作者鴨長明和吉田兼好各自的“隱遁”思想的深層都存在無常觀。確實,在無常思想的流露上,《徒然草》和《方丈記》確有相同之處,但與《方丈記》對無常的詠嘆結束相比,《徒然草》則“不斷加深了對無常的思考,并以此確立‘無常美’這一中世美意識”。[4]在第155段中,他這種自覺、積極的無常觀集中體現(xiàn)在他對世事無常的認識上。他說,相比于四季的變化,人之生老病死的變化更難以推測。因為“四季之順序尚有定,死期之順序則不可待?!彼J為“死未必一定來自于前面,也會突然從背后襲來。人皆知有死,但總以為那是以后的事,卻不知死是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到來的?!保?]這段話深刻而形象地表達了兼好對死亡極為冷靜的觀察和認識。死的存在是一個嚴酷的事實,它不可抗拒,也不可預測。但這無常、死亡反襯著生。因為“生命消失本身已讓人無限慨嘆,同時,死亡的終將到來又使人對生的愛戀更為深切”。[6]如果生命可以永遠存在,沒有死亡,那也就意味著沒有對生命消失的感傷和對生命意義的探尋。

      兼好并非贊美死和無常本身,而是重視由此而體會到生的意義。他之所以勸誡世人要自覺地努力把握時機,也是基于對生的意義的探尋。他認為任何事情都有因緣和合而成的“時機”,想要“順乎世俗而有所作為”,就應當以“識時務”為首要任務。假若時機不好則會“逆人之耳,違人之心”,很難成事。所以,在行動之前應“識時務”,等待時機。由此也說明吉田兼好的無常觀,沒有把人們帶入哀嘆無常的思路上來,相反,卻給人們提供一條積極應對世事無常的處世策略。

      三、肯定今世的生活觀

      佛教文化自6世紀初經中國、朝鮮傳入日本,13世紀以后才與日本的民族信仰和習慣相結合,形成一些本土化的日本佛教宗派。其中由空海創(chuàng)立的真言宗與佛教原本的思想不同,它對人生今世的生活持肯定態(tài)度,而深受真言宗影響的吉田兼好也在《徒然草》中表現(xiàn)出他對今世生活觀的肯定。

      在第155段中,吉田兼好對人生今世的生活意義給予肯定。在兼好的眼里,生的欲望和物質的欲求是人自始至終所追逐的,而這種生的欲望是實有的、實存的。所以他一方面承認諸事無常,另一方面又忠告人們要積極應對無常,把握時機,付諸行動。但他又強調說“患病、生子和死亡”不論時機,不會因時機不好而不來,所以不管是修行之事還是世間俗務,如果真的想要有所成就,“皆不可論時機”,更不應“躊躇觀望”,要“徑自身體力行”。一方面勸誡我們若想成事,需即刻落實到行動上,要珍惜時光,只爭朝夕,正如中國的古詩“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一般。另一方面也意在說明,把握時機雖然很重要,但是又不能單純等待時機,不做準備,裹足不前。沒有人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到來,所以,人們欲成事,切勿觀望猶豫,應當即刻落實到行動上。

      佛教認為,人生無常,因此一切皆苦。人痛苦的根源在于人的變異不定的無限欲求與難以得到充分滿足的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小乘佛教認為“人生痛苦的原因在于人生的“業(yè)”和“惑”,即由于種種行為(業(yè))和種種煩惱(惑)而產生苦果”,[7]由此主張“個人遠離社會,隱遁禁欲”。[8]雖然吉田兼好遵循佛教這一修行方式,但他并不認同佛教這一人生皆苦的觀點。他把萬物永恒的變動,看成是一個實實在在、活活潑潑的過程,認為世界本身的情趣正存在于這種變動之中。他甚至用十分欣賞的心情來看待這種變動,根本不曾像佛教那樣從中作出悲觀的、虛無的結論。他指出,恰恰就是人的變異不定的無限欲求與難以得到充分滿足的現(xiàn)實,才正是使無常人生更為有意義的動力,所以,他正視諸行無常的事實,即意識到世間萬物的變化無常、死亡的瞬息到來,但同時又積極主動反省和思考人生,自覺尋求人生意義。

      四、結論

      吉田兼好通過對自然事物變化的關注,發(fā)現(xiàn)其與世事無常的相通之處。但他并沒有把關注停留在對世事無常的哀傷、詠嘆上,而是通過生命消失的感傷探尋生的意義。他根本不曾像佛教對現(xiàn)世作出悲觀的、虛無的結論。人的變異不定的無限欲求與難以得到充分滿足的現(xiàn)實是使無常的人生更為有意義的動力。他正視世間萬物的變化無常、死亡的不可預測,積極主動思考人生,并自覺尋求人生的意義。

      [1]郁達夫.郁達夫文集·第七卷(文論·序跋)[M].廣州:花城出版社,1991.268.

      [2][5][日]清少納言,吉田兼好.日本古代隨筆選[M].周作人,王以鑄,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6.6.

      [3]周作人.《徒然草》抄[A].陳子善.如夢記[M].上海:文匯出版社,1997.6.

      [4]于榮勝,翁家慧,李強.日本文學簡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92.

      [6]雋雪艷.從《徒然草》看吉田兼好的生命美學[J].外國文學研究,2008,(5):89.

      [7][8]方立天.佛教哲學(增訂本)[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30.30.

      【責任編輯:周 丹】

      I313

      A

      1673-7725(2015)08-0172-03

      2015-06-05

      賀樹紅(1984-),女,山東濟南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日語語言文學研究。

      猜你喜歡
      吉田世事時機
      給我盯住他
      故事會(2021年7期)2021-04-09 06:55:30
      無 題(1)
      何冀平 世事本是大戲一場
      海峽姐妹(2018年9期)2018-10-17 01:42:48
      兩個人結婚的最好時機
      海峽姐妹(2017年12期)2018-01-31 02:12:24
      日本:用無人機“上菜”
      暢想 把握每一次時機跨越成長
      戀愛之真味
      師生互動4時機
      運動(2016年7期)2016-12-01 06:34:17
      畫說世事
      講刊(2013年7期)2013-04-29 00:44:03
      畫說世事
      講刊(2013年6期)2013-04-29 00:44:03
      连南| 长沙县| 武平县| 汶上县| 依兰县| 东至县| 沧州市| 南安市| 方山县| 中阳县| 刚察县| 三原县| 苏尼特右旗| 吉安县| 城固县| 元谋县| 兰西县| 淄博市| 嘉兴市| 建水县| 杭锦后旗| 山西省| 广西| 栾城县| 松原市| 察隅县| 临夏县| 彰化市| 桦南县| 志丹县| 赤壁市| 咸宁市| 唐山市| 济宁市| 岳普湖县| 西充县| 通山县| 青铜峡市| 冕宁县| 綦江县| 察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