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志紅
(太原大學外語師范學院,山西太原030012)
長期以來,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以集體講授為主,具備信息傳輸量大、便捷的優(yōu)勢,但組織形式較為單一,不利于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提高,導致很多學生喪失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合作式教學模式很好地解決了該問題。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在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小組學習的形式開展的教學。筆者對大學英語合作式教學模式的體驗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國務院在《關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中明確提出:“倡導教學活動開展合作學習,以便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溝通和交流,促進學生的共同發(fā)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顯而易見,合作學習在教學改革活動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視和認可。合作學習系統(tǒng)調控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所有動態(tài)因素之間的關系,以學生為核心,將小組的總體成績作為評價的重要參考依據,憑借團隊成員之間的相互協(xié)調、相互合作達到教學目標。
在心理學中,“相互依賴”指人們如何影響他人以及如何受到他人影響。D&R.Johnson認為相互依賴關系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在小組學習的課堂活動中,小組的成功主要取決于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助。小組學習有利于學生了解全部信息,提高學生學習的動力。同時,學習小組內部既有合作,又有競爭。
小組合作學習的一個重要理論基礎是“群體動力理論”,即小組成員為了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而相互幫助、相互依靠。這為個人提供了有效動力,促使大家互勉、互愛。
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能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活躍英語課堂學習氛圍,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
合作學習能夠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降低學生在學習中的焦慮情緒,增強英語學習者的自信心。
合作學習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學生可以進行自我監(jiān)控和評價,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為了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學生會認真地完成屬于自己的任務。
合作學習是以小組活動為主要形式,學生為了實現(xiàn)共同的學習目標以及教學任務,會相互幫助、相互鼓勵,不僅能掌握語言知識以及技能,還能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進而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
小組合作式學習重視小組成員相互之間的幫助、支持及監(jiān)督,通過發(fā)言、開展講座等形式有力地促進了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提高。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可以在新學期開始時結合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按照自愿的原則有機地將學生劃分為五人左右的小組,并在小組中選出一名組長,由其負責組織和管理小組活動。
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通過教師示范以及學生示范的方式來推動小組成員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如3月21日是國際睡眠日(World Sleep Day),老師可以借助這個話題向學生講述這個節(jié)日的由來及意義,在課后要求各小組從網絡、書刊等方面來搜集有關該節(jié)日的內容,并準備相關的發(fā)言資料。在準備演講稿的過程中,小組成員通常會根據自身的英語水平查閱有關報刊雜志,在選取合適的文章后對語言的難度及文章的長度進行適當的調整。小組成員在進行演講時要注意語速適當,以便讓其他學生能夠理解。
教師要提前一周將學習的任務告訴給學生,以便為小組學生確定活動方向及內容。小組成員會認真進行備課,對于相關的語言點進行標注,同時設置問題,再以一個或者多個小組成員為代表在課堂活動中組織其他小組成員開展合作學習活動。各個小組在商量后制定詳細的上課內容以及開展形式,并將具體的學習任務劃分給不同的成員。其他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成為衡量課堂活動成功與否的一項重要參考指標。所以,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以及方法時,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教師要根據具體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觀點和意見,根據教學目標要求為學生布置合理的作業(yè)。
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寫作通常由教師進行命題,在對主題以及要點進行分析后讓學生在課后完成寫作。教師在批改文章時不僅要檢查學生語法是否存在錯誤,還要對文章的結構及內容進行批改。盡管教師耗費了大量的精力,但對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將小組合作式學習融入大學英語寫作課堂中能夠有效地解決學生被動寫作的問題。這要求教師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列出作文的提綱并告訴學生;其次,以小組為單位對作文提綱展開討論,對作文題意進行分析,并要列出寫作要點;再次,經過分析和探討,確定小組中的一名成員負責撰寫,要求小組中的其他成員對寫作內容進行修改,并提出作文中存在的問題,經過小組成員共同商討后寫出最終的作文,并交由教師進行修改。在進行英文寫作的過程中,學生通常會保持審視的觀點和態(tài)度,能夠認識到其他同學存在的問題,并根據這些來檢討自身寫作中存在的問題。
課外閱讀訓練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幫助學生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具體來講,可以在學生剛入學時從身邊的小事、寓言故事著手,逐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背景資料、學會欣賞美文。小組成員可以分享資料,定期開展討論,并對所學習到的內容進行講述,由此提高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促使學生思維能力得到拓展,引導學生開展更有效的閱讀。為更好地促進課外閱讀訓練教學活動的開展,促進小組與小組之間、成員與成員之間形成良性競爭,充分發(fā)揮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監(jiān)督功能也是很有必要的。
[1]程燕.合作學習模式在大學英語課堂的有效實施[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3).
[2]張莉.大學英語課堂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研究[J].韶關學院學報,2009(1).
[3]謝黎嘉.合作學習與大學英語教學[J].考試周刊,2008(14).
[4]譚莉.合作學習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1).
[5]宋明艷.合作學習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9(6).
[6]李群英,趙彥榮,高雋.談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策略[J].教育與職業(yè),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