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興峰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心內科 655000)
在臨床實踐中,應當正確認識射頻消融可能存在的風險,并盡早進行防治。在本研究中,我們通過年齡亞組和性別亞組對射頻消融治療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臨床療效進行了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2年1~12月期間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心內科進行射頻消融治療的快速型心律失?;颊呒{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明確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診斷,且符合射頻消融的指征,簽訂知情同意書后進行心導管射頻消融治療。
1.2 亞組分析方法 性別亞組:按照入組患者的患者的性別不同分為男性組和女性組,男性組85例、女性組65例。年齡亞組:按照入組患者的年齡不同分為高齡組和低齡組,高齡組≥70歲、共68例;低齡組<70歲、共82例。
1.3 治療方法 首先經過穿刺頸內靜脈或鎖骨下靜脈和雙側股靜脈送入心導管電極行電生理檢查,以明確診斷和所需消融的病灶所在的部位。然后選用特制的大頭消融導管到達病灶部位,設定電流功率20~30W,短時間內發(fā)射射頻電流,使得病灶局部的產生高溫并發(fā)生壞死。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頻數和率[n(%)]表示,并采用卡方檢驗進行分析,按照P<0.05判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入組患者的治療情況 入組150例患者中,射頻成功138例、成功率92%;發(fā)生并發(fā)癥16例,并發(fā)癥率10.67%。
2.2 不同性別組患者的治療情況 男性患者治療成功78例、成功率91.76%,女性患者治療成功60例、成功率92.31%,不同性別患者治療成功率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3 不同性別組患者的并發(fā)癥情況 男性患者發(fā)生并發(fā)癥9例、并發(fā)癥率10.59%,女性患者并發(fā)癥7例、并發(fā)癥率10.77%,不同性別患者并發(fā)癥率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心律失常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頻率與節(jié)律以及沖動傳導等任一項異常[1]。心導管射頻消融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法,通過心導管將射頻電流引入心臟內以消融特定部位的局部心肌細胞以融斷折返環(huán)路或消除異常病灶而治療心律失常的一種方法[2]。射頻電流作用于心肌組織時產生電磁熱,導致局部組織溫度升高并發(fā)生脫水,造成心肌凝固性壞死,以破壞異常傳導路徑或異位興奮點而達到治療心動過速的目的[3]。該方法是一種可以達到根治心律失常的手段,主要用于治療旁道,雙徑路引起的心動過速,療效較為確切。
射頻是一種頻率達到每秒15萬次的高頻振動,而人體體液中含有大量的電介質,如離子、水、膠體微粒等。射頻的這一作用不僅會作用于心臟的傳導系統,也會對其他組織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并影響治療效果、引起并發(fā)癥。在臨床實踐中,學者也發(fā)現部分患者在接受射頻消融后心律失常未得到改善。射頻消融失敗或出現并發(fā)癥也引起了臨床醫(yī)生越來越多的重視。正確認識射頻消融可能存在的風險,并及時篩查高危人群,有助于在臨床工作中加強防治。
綜上所述,射頻消融是治療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臨床方法,但高齡患者存在射頻成功率較低、并發(fā)癥率較高的情況,需要在臨床實踐中加以重視。
[1]肖婷婷,沈捷,黃敏,等.射頻消融術治療兒童快速型心律失常 74例[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3,28(12):925-926.
[2]季平.50例小兒快速型心律失常診治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2,23(12):2251-2252.
[3]葉贊凱,馬堅,張澍,等.83例小兒心律失常射頻消融手術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3,28(1):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