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意象的能指游戲與“反烏托邦”敘事——論王小波的《白銀時代》

      2015-03-26 10:39:15付龍
      關鍵詞:白銀時代十字架王小波

      意象的能指游戲與“反烏托邦”敘事
      ——論王小波的《白銀時代》

      付龍

      (河北師范大學 文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24)

      摘要:王小波在他的《白銀時代》中把故事時間安排在未來,他按照完美烏托邦的邏輯建構了一個幻想世界,這個世界影射的是文革時期。他認為文革時期是一次烏托邦的實踐,但在那個世界里充滿了專制與極權,沒有個人的自由,喪失了民族的生命力。王小波用各種沉重、壓抑或狂歡的意象來表現(xiàn)對這種呆滯、刻板和專制生活的厭惡,對那種荒誕與愚昧世界的嘲諷。塑造這個荒誕的白銀時代,凝結(jié)著他的反烏托邦的情結(jié),那些充滿能指意義的意象就是他最清醒的敘事策略。

      關鍵詞:王小波;《白銀時代》;黑色;十字架;性;反烏托邦

      收稿日期:20150416

      作者簡介:付龍(1987-),男,河北邢臺人,河北師范大學文學院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中圖分類號:207.425文獻標識碼:A

      網(wǎng)絡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50604.1430.001.html

      網(wǎng)絡出版時間:2015-06-04 14:30

      李銀河在韓袁紅主編的《王小波研究資料》中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王小波的創(chuàng)作是純文學的,他寫的那些東西跟什么革命文學都是無緣的,他是純粹地寫小說,擺脫了任何的政治陰影,雖然也會涉及文革、插隊等內(nèi)容,但出發(fā)點卻不在此,他所揭示的都是如愛、性、生、死等永恒性的主題?!?王小波是自由的,他擺脫了現(xiàn)實主義的束縛,創(chuàng)造了一個非現(xiàn)實的、具有荒誕色彩的白銀時代和未來世界。人們向往美好的生活,憧憬美好的未來,他們根據(jù)自己的幻想建構了一個個烏托邦,于是有了陶淵明的世外桃源,有了柏拉圖的理想國,有了莫爾的烏托邦,有了馬克思的共產(chǎn)主義社會。然而,對于中國人來說,烏托邦不是一種想象,也不是像天堂仙境那樣遙遠;而是一種現(xiàn)實,一段真實的歷史記憶。在那樣的社會里,人們沒有創(chuàng)造力,自由的空氣變得稀薄,取而代之的是極權主義和極端國家主義。在這個大一統(tǒng)的世界里,順民們沒有思想自由,都被鉗制得呆滯刻板。對于自由的王小波來講,這無疑是一個恐怖的世界,他要用筆墨來解構這個烏托邦神話,他的敘事策略就是用一個個具有特殊指涉作用的意象(黑色、十字架、性)來反諷那個荒誕的社會,揭示那段實踐烏托邦的荒謬民族記憶。

      一、穿透“黑色”迷霧,拒絕壓抑與平庸

      《白銀時代》系列包括《白銀時代》《未來世界》和《2015》。這里的黑色意象頻繁出現(xiàn):老師的衣服質(zhì)地緊密,像不透風的黑牢;強盜們穿著黑色的衣服;辦公室的家具是黑色的;M鉆進了一輛黑色汽車;有兩個穿黑色衣服的男子陪他去;停車場是黑色的;柏油路是黑色的;樹的葉子黑得像深秋的腐葉……黑色代表著壓抑、沉重,毫無生氣。王小波通過對大量黑色意象的描寫反映了他對大一統(tǒng)的白銀時代的厭惡與反感。

      小說《白銀時代》是以一個謎語開始的:將來的世界是銀子的。它的謎底是:“熱寂之后,整個宇宙同此涼熱,就如一個銀元寶。銀子是導熱最好的物質(zhì),在一塊銀子上,絕不會有一個地方比另一個地方更熱?!?08也就是說,世界歸于一,將成為一個大一統(tǒng)的王國。王小波賦予這樣的社會一個合理的顏色,即黑色?!拔摇庇憛掃@里的一切,“我”在無奈之余發(fā)出了一個最清醒但很脆弱的聲音:“我”討厭熱寂。因為在作者看來,世界應該是多樣性的,是五顏六色的,到處充滿生機與活力。王小波曾經(jīng)引用羅素的話道出幸福人生的秘密:幸福之本源于參差多姿。他在其雜文《思想者說》中說:“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最大的不幸就是有些人完全拒絕新奇,最大的痛苦莫過于總有人想要用種種理由消滅幸福所需要的參差多姿?!?0

      在《白銀時代》中,每個人的生活都是被規(guī)定好的,整齊劃一,規(guī)范有序?!拔摇钡穆氊熓菍懶≌f,卻不能自由地寫小說,也就是說只能寫“能寫的”,不能寫“想寫的”,否則小說就會被“槍斃”掉。小說被“槍斃”的理由很簡單:脫離生活。經(jīng)過幾次被“槍斃”,我只能按照上級的要求來寫。我的同事“棕色的”在鄉(xiāng)村體驗生活時被輪奸,這種性暴力改變了以前麻木僵滯的她,殘酷與痛苦凝結(jié)為她深刻的生命體驗。于是她有了個人意識,有了性的體驗,決心寫真正的小說。但后來,在“我”的“引導”與“幫助”下,她和“我”一樣,埋沒著自己的個性、才智和思想,把時間浪費在毫無意義的習題上。

      《未來世界》中,“我”由于犯了“直露”和“影射”的錯誤而遭到安置,“我”成為一個毫無意義的存在,沒有獨立的思想特征,甚至連名字也沒有,只是用M來代替名字。在這里,“我們”會被安排有新的家庭,新的妻子或丈夫,生活是被完全計劃好了的,夫妻生活變得越來越簡約。生活的活力與個人的自由以及人性的訴求已消失殆盡?!?015》中小舅是個有個性的畫家,他拒絕平庸,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沒人能看得懂。因為這種稍有叛逆色彩的行為觸及了未來世界的規(guī)范與秩序,他被送進了習藝所,后來又被送到堿廠勞改。在經(jīng)歷了“新時代”的改造后,他脫胎換骨,不再執(zhí)拗的創(chuàng)作,徹底喪失了藝術創(chuàng)造力,從而淪為一個平庸的人,于是他“結(jié)婚,過日子,一切變得平淡無奇了”。

      總之,整齊劃一是白銀時代的標志與特征。人們沒有自由,只有服從。作家與藝術家本是自由的使者,可他們的那種與主流聲音不和諧的東西會在強大的權力規(guī)制下消失。知識分子和藝術家成了不合時宜的存在物。白銀時代是黑色的、壓抑和沉悶的,同時又象征著強大神秘的力量。烏托邦是人類永恒的向往,但作者是清醒的:他不滿足于在沒有生機活力和整齊劃一的世界中廉價的活著;他不愿意犧牲個性與自由來換取那樣死寂的世界。于是,在他心目中形成了一種反烏托邦的情結(jié)。

      二、掙脫“十字架”,呼喚自由與新生

      如果說《白銀時代》中的“黑色”意象代表著壓抑與平庸的話,那么“十字架”的意象則是刑具與殘忍的象征。

      在《白銀時代》中,“十字架”意象出現(xiàn)的頻率很高:“我”要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我”走向沙漠中央的行刑地,走向十字架;“我”被釘在十字架上,面對著陰燃著的駱駝糞;灰蒙蒙的沙漠里,立著不少十字架……十字架有多重象征意義:首先它是基督教的一個象征,代表基督精神;它也可以是一種為愛犧牲,為義死亡的標志;它更可以是愛心、美好和圓滿的象征。在王小波看來,它保持了十字架最原始的意義,即它是殺死耶穌的兇器,是一種殘酷的刑具,是苦難和殘忍的象征。基督教徒背負十字架是心甘情愿的,是表示對天主的順服。所以,王小波認為十字架是苦難(刑具)和順服的象征。

      白銀時代絕對整齊劃一生活的實現(xiàn)是靠極權的控制力,這種控制包括對人身體的控制和思想的控制。“十字架”作為一種刑具,象征著身體暴力。正如江溯在《權力技術與刑罰》中所認為的那樣,是“一種屈從于較高權力來建構自我規(guī)訓個人的手段”。原本有著活力與個性的人要被釘在十字架上,這種對身體的摧殘彰顯了赤裸裸的國家權力,受難者鮮血淋漓的身體成為銘刻權力記號的肉身,在十字架上顯示的真實力量讓肉刑成為國家權力的中心支柱。人們心中完美的烏托邦被王小波的十字架意象消解了神圣的意義,讓那個所謂理想的王國充滿了荒謬與悖異。

      王小波的未來世界中到處是各種刑具,除了十字架,還有皮鞭、電椅及瓦斯等。這些工具載著邪惡的陰影,帶給了人們痛苦與災難。它們對人們施以酷刑的結(jié)果既沒有毀滅人的身體,也沒有讓人向天國靠近,卻讓人們心甘情愿地受奴役和屈從安排。在這樣的世界里,人的正常訴求遭到排斥與否定,到處充滿痛苦、夢魘與迷茫。人們幻想中的烏托邦是一個寓言,是一個陰霾潮濕的世界。“我”經(jīng)常夢見自己在灰蒙蒙的沙漠里,被釘在十字架上,老師用鋒利的木樁刺穿“我”的心臟,夢中,“我”鮮血淋漓,在劇痛中顫抖,但卻沒有恐懼之感。這個夢的寓意就像《白銀時代》中所說的:“在劇痛中死在沙漠里,也比迷失在白銀時代里好得多?!?08這是一個生活在白銀時代里最清醒的聲音,這種聲音里流露出的是他真切的生命體驗,但這種聲音同樣是脆弱的。最后,“我”帶著殘酷的痛苦離開了荒漠,又回到了白銀世界里。在經(jīng)過酷刑的折磨后,“我”回到了原來的生活,繼續(xù)麻木著,像行尸走肉一樣。人有勇氣反抗荒誕,卻無法改變荒誕本身。烏托邦是荒誕的,是不可改變的。這種“反抗無效”的情結(jié),表達出王小波對烏托邦社會的不滿,對人類未來生存境遇深深的憂慮;同時傳達出他的一種“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宿命感。

      “十字架”在王小波眼中除了是一種代表極權統(tǒng)治的刑具外,還有另一種含義:它象征著死亡與復活。也就是說,它代表了一種生死關系的結(jié)構。十字架中的橫木像是一個倒下的人,如果它象征一個人死亡的話,那么十字架中的豎木則是站立的人,是“活”的象征。這樣一來,生與死就成為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是一種特殊的“二項對立”的關系結(jié)構。十字架作為一種刑具是代表死,那么耶穌在十字架上死后3天又復活就代表“生”。肉身雖然死掉,但精神卻復活了。所以,王小波認為十字架是鳳凰浴火重生的象征。作者對烏托邦世界有著清醒的認識,對其中的專制與極權進行了深刻的批判。他不甘心人類在烏托邦的統(tǒng)治下受盡痛苦死去。所以,他選擇了十字架這種刑具,希望人們在肉身死亡后煥發(fā)出新的精神生命,以重生的新鮮生命去迎接一個嶄新的世界。這里寄托了他對理想世界的希望,人們可以不再受奴役,在一片自由的天地里快樂的生活。王小波在反烏托邦的同時,又對人們寄予了期望。批判自由的淪喪,呼喚人性的回歸,也渴望自由和人性的復活。他是借十字架的復活意義彰顯其對美好未來的信心。

      三、獨鐘“性愛”游戲,暴露時代尷尬

      王小波的“反烏托邦”敘事策略是豐富多彩的,不僅采用具體化的意象來表達,而且也加入了抽象化的意象作支撐。如果說黑色、十字架等是具體化的意象,那“性”這個意象則無疑是抽象化了的。

      王小波以“性”這一意象作為進入那個時代夢魘般迷宮的指引,憑借其獨特而生動的狂歡化敘述,在一個特殊的年代里凸現(xiàn)了高貴的人性力量,同時也與殘酷而罪惡的現(xiàn)實形成了強烈的反諷。在白銀時代里,生存的本相就是“無我”,人是一個干癟的符號。所有的生活都在一套循環(huán)的模式里進行著,服從是人生存的前提條件,人被圍困在極端嚴密的荒謬情境中。這種被管制與束縛的極端狀況就是,連最隱私的夫妻生活都要在權力的安排和指揮下進行。在《未來世界》中,性生活都被編號和按順序進行,從M1到M2,再到M3……活生生的性欲望變成枯燥的、毫無感情的性交,最后導致女人們變成了性冷淡的患者,男人則變成性無能。極權不僅禁錮了人的行動與思想,還管制了人的感情生活。人的性生活被壓抑,這無疑是權力實施的最極端狀態(tài)。對這個荒誕的時代,性權力不再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基本權力。對此,王小波文學想象的方式就是描寫肆無忌憚的性愛,以此來對抗烏托邦的禁欲主義傾向。

      性是未來世界的禁忌,因為它不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仡欀袊臍v史,中國共產(chǎn)黨在建黨之初就十分強調(diào)道德的力量,而性規(guī)范是道德領域中的關鍵。所以,為了彰顯其道德力量,中國共產(chǎn)黨制定了一套嚴格的性規(guī)范,在人民群眾內(nèi)部流行著極為嚴重的禁欲主義,這一觀念在文化大革命中達到頂峰。文革時期是對烏托邦理論的實踐,其結(jié)果是每個人都面臨著嚴重的個人生存危機。在王小波的《白銀時代》中,狂歡化的性描寫就是對烏托邦中禁欲主義的戲說與解構。

      “我”和同事在停車場中遭到搶劫,一幫女孩要搶“我”的內(nèi)褲,“我”脫掉褲子,露出碩大的陽具,女孩們看到后嚇得尖叫一聲,四處逃散。生在白銀時代的人談性色變,看到異性的生殖器時驚懼萬分。這說明性在這里受到了一種病態(tài)的壓抑。就像《李銀河說性》中所說的:“肉體是內(nèi)心罪惡的證據(jù),女人的全身和男人的腰部以下都是惡魔的杰作;性欲的滿足是俯身試毒……性交是令人作嘔的,是污穢和墮落的,是不體面的,是不潔的,是可恥的,是一種玷污?!?2王小波對這種荒唐情節(jié)漫畫式的描寫諷刺了烏托邦中畸形的性觀念。

      在王小波的筆下,赤裸率真的性生活話語成為解構烏托邦中專制與禁欲主義的武器。他通過性描寫來暴露時代的尷尬,宣示個體生命與群體社會的對峙。小說中,在老師的臥室里,“我”抱著她,侵犯著她的身體;“我”和F在床上做愛,不止不休,而且是在大天白日;“我”和師妹對彼此都很有興趣,每天都做愛;小舅和小舅媽做愛,每次都興奮異常,大聲嚷嚷,而且他們在堿廠也肆無忌憚地做愛。堿廠是勞改的場所,是一個帶有政治性的代表權力的管制工具,如同監(jiān)獄。這里,性的迷狂與極致狀態(tài)褻瀆著國家政治,消解著烏托邦的神圣與嚴肅。性愛的狂歡話語是對烏托邦所標榜的道德高尚與趣味高雅的戲謔與嘲諷。

      王小波不僅大力張揚書寫性愛,而且選擇了性愛關系中最驚世駭俗的施虐受虐模式,即在中國文學中至今存在爭議的虐戀模式。這對于他批判傳統(tǒng)專制文化和道德更具顛覆性的意義。他筆下的性有時是一種隱喻,影射權力關系,尤其是虐戀關系中的性。虐戀更像是一種游戲,小說中有“我”與女友虐戀性游戲的情節(jié),還有小舅與舅媽的虐戀。在這種游戲中,權力關系是開放的,角色可以改變:主人可以變成奴隸,奴隸也可以變成主人。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絕不會有這種情況發(fā)生的,權力關系都是固定的,不能隨意改變。所以,虐戀是對現(xiàn)實權力關系的機智策反。王小波在游戲中顛覆了權力,同樣是反烏托邦的一種表現(xiàn)。

      無論是烏托邦文學還是反烏托邦文學,都是作家對人類生存狀態(tài)的反思,是人文關懷的表現(xiàn)。王小波的《白銀時代》與其他反烏托邦的小說有著同樣的精神內(nèi)涵——人文主義關懷和自由主義立場。人們幻想烏托邦,這是人類向往真善美的天性使然。它寄托了塵世人的一顆超凡脫俗的心靈。王小波認為文革時期就是一次烏托邦的實踐,他經(jīng)歷了,于是清醒了。他希望烏托邦永遠是人類美好的夢境,存在于幻想之中。因為烏托邦一旦付諸實踐,就將會是對理想烏托邦的背叛,會發(fā)生本質(zhì)性的變化。王小波曾在《沉默的大多數(shù)》中說:“作為一種制度,它確有不妥之處,首先它是一種極端國家主義的制度,壓制個人;其次,它僵化,沒有生命力;最后……它規(guī)定了一種呆板的生活方式,在其中生活一定乏味得要死……烏托邦是前人犯下的一個錯誤,要讓后世的人都到其中去生活,就是一種極其猖狂的狂妄。”135

      王小波的反烏托邦敘事把著眼點放在歷史和現(xiàn)實的種種不合理現(xiàn)象上,將這種弊端或缺陷在烏托邦的想象中放大,借對未來場景的設置來寄托作者對民族歷史和現(xiàn)實的批判與反思。王小波通過黑色意象表達了對白銀時代壓抑與平庸的拒絕,借用十字架意象傳達了對刑罰與殘忍的不滿,運用性意象反抗了烏托邦的禁欲主義。通過對3種意象的渲染,作者對自由的渴求和對斑斕世界的向往得到了張揚。他以獨立特行的態(tài)度和拔出流俗的精神追求成為一代人的偶像,并為其后來的研究者留下了無盡的話題。

      參考文獻:

      [1]韓袁紅.王小波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2]王小波.王小波文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

      [3]王小波,李銀河.思想者說.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

      [4]江溯.權力技術與刑罰.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9,17(5):90.

      [5]王小波.王小波文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

      [6]李銀河.李銀河說性.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06.

      [7]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shù).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

      Imagery’Game of Signifier and“Dystopian”Narrative

      Based on Wang Xiao-bo’sTheSilverAge

      FU Long

      (School of Liberal Arts,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24,China)

      Abstract:In his The Silver Age,Wang Xiao-bo places the story time in the future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ogic of perfect utopia he constructs a fantasy world,which alludes to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period.He thinks that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s a utopian practice,but in this world full of despotism and totalitarianism,there is no individual freedom and the nation loses its vitality.Wang Xiao-bo uses a variety of heavy,depressive or orgiastic images to express his dislike of the dull,rigid and autocratic life,and sneer at that ridiculous and ignorant world.Shaping such an absurd silver age embodies his dystopian complex.Therefore,the images full of signified meanings are his very sober narrative strategies.

      Key words:Wang Xiao-bo;TheSilverAge;blackness;Cross;sex;dystopia

      (責任編輯白晨)

      猜你喜歡
      白銀時代十字架王小波
      白銀時代
      閱讀(書香天地)(2021年11期)2021-03-08 07:46:44
      人生十字架
      請將我釘在俗世的十字架上
      西湖(2019年1期)2019-01-07 11:04:44
      王小波 你好哇,李銀河
      海峽姐妹(2018年11期)2018-12-19 05:18:18
      十字架
      探白銀時代作家對東方宗教的興趣成因
      青年文學家(2017年3期)2017-03-10 08:58:27
      中國的“白銀時代”與國家轉(zhuǎn)型
      讀書(2016年4期)2016-04-13 08:05:44
      從跨界領域找尋靈感創(chuàng)白銀時代營銷佳績
      浪漫王小波
      海峽姐妹(2015年7期)2015-02-27 15:12:11
      荥阳市| 灌南县| 获嘉县| 曲水县| 廉江市| 霞浦县| 富裕县| 澄城县| 漳平市| 岳池县| 乌什县| 慈溪市| 平罗县| 龙川县| 宁海县| 宜川县| 松阳县| 贞丰县| 鄂托克旗| 叶城县| 常熟市| 剑川县| 陈巴尔虎旗| 弥勒县| 高碑店市| 菏泽市| 武定县| 绩溪县| 扬中市| 伊通| 通河县| 汉川市| 南皮县| 泗水县| 新平| 永和县| 常熟市| 十堰市| 潍坊市| 周至县| 马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