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宏宇(無錫太湖學院文法學院,江蘇無錫214000)
大學階段英語學習策略與方法*
董宏宇
(無錫太湖學院文法學院,江蘇無錫214000)
摘 要:本文在國內(nèi)外專家有關(guān)英語學習理論的基礎(chǔ)上,針對目前大學生的英語學習現(xiàn)狀,對英語學習中的常見問題進行了歸納和分析,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在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舉例闡述了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辯證關(guān)系。采用正確恰當?shù)挠⒄Z學習策略與方法,在求知渴望及終身學習的理念驅(qū)動下,不間斷的自主學習最終可以成為一個成功的語言學習者。
關(guān)鍵詞:教學法;學習策略;自主學習
學習策略指的是語言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行為。學習者的學習策略的選擇和使用將直接作用于語言學習的效果,因此它是制約英語學習者學習成效的一個主要因素。[1]“費時低效”是目前大學英語學習中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對英語學習策略的研究有助于學習者避免學習的盲目性和隨意性。[2]采用正確的、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在大學英語學習中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大學階段的英語學習必須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充分使用每一個有利于語言學習的時間段,掌握英語的學習工具和訓練方法,在聽、說、讀、寫、譯方面進行密集、頻繁地訓練,最終能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英語應用能力和水平。
國內(nèi)目前的英語教學從小學開始一直持續(xù)到大學。在大學階段,經(jīng)過兩年的學習,雖然許多學生已通過全國大學英語四級或六級考試,但聽說能力都不強。即便是陪同外賓吃飯或游覽一下當?shù)鼐包c,在用英語交流時,往往也是結(jié)結(jié)巴巴,欲說不能。在閱讀英語文本合同或起草一份商務函電時更是覺得力不從心,有時甚至把意思都搞錯。雖然英語學習了很多年,但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卻始終達不到交流的要求。很多學生為此感到困惑卻又無所適從,最終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到底應該怎么做英語才能提高呢?大學期間究竟應該如何學習英語?回顧一下自己的英語學習過程,究竟是哪方面出了問題,導致目前的窘?jīng)r?
(一)記不住
單詞背了又忘,忘了又背,總是記不住。這也是困擾每個英語學習者的問題,英語詞匯不能脫離上下文孤立地去死記硬背,要講究方法,具體如下:
1.時間:充分利用最佳記憶時間段
早晨起床后和睡前半小時是兩個最佳的記憶時間段,要充分利用這兩個時間段來朗讀和背誦文章。[4]找一篇剛學過的精讀課文進行朗讀,在朗讀過程中,新學的詞匯得以鞏固,語音語調(diào)得以糾正,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也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在朗讀二至三遍后,可以嘗試加以背誦。先找出每段的主題句,根據(jù)上下文把它們連接成文章梗概。然后進一步分段背誦,在主題句的提示下,把每一段的具體信息補充進去,一段接著一段,最終能背誦全文。早晚時間段是用來記憶剛學內(nèi)容的,不宜把時間耗在學習新的詞匯和理解新的內(nèi)容上。否則,就等于浪費了最佳的記憶時間。
2.工具:利用收聽音頻來鞏固已學詞匯
找一篇VOA或CNN的新聞報道,這篇報道的聽力原文必須是已經(jīng)被閱讀過的,聽者已消除了詞匯障礙并已完全理解。在這“溫故”學習中,即通過語音播放已閱讀材料,可以重溫已學過的單詞或習語,在大腦中加深印象。聽力播放時速度較快,所以在短時間內(nèi)可以復習到很多新學詞匯。
3.方法:通過歸納、對比和聯(lián)想的方法來記憶詞匯
通過歸類整理所學的詞匯,可以更加清楚地記住一些詞,比如英語中有很多單詞只相差一個字母,可以采用對比聯(lián)想記憶法。[5]如womb(子宮)—tomb(墳墓),聯(lián)想成:人的出生和入土的兩個地方;land(土地)-gland(腺),聯(lián)想成:土地里面有清泉;hug(擁抱)-bug(臭蟲)中g(shù)的英語發(fā)音和“抱”的無錫土話發(fā)音相似,可以采用聯(lián)想記憶,bug的中文諧音類似于無錫土話中的“不要抱”,意思就是不要碰,由此再聯(lián)想到是“臭蟲”的意思。平時要經(jīng)常琢磨每組詞之間或單詞拼寫之間的聯(lián)系,找出規(guī)律和利于記憶的方法后就會省時省力,而且很容易記住相關(guān)連的詞。對于經(jīng)常遺忘的詞,一定要分析其成因,是用得少了,還是死記硬背等其他原因所致,然后再設(shè)法找到其永久記憶的方法。
(二)聽不懂
聽不懂英語新聞,說不出想要表達的意思,這也是大多數(shù)高校學生的一個通病。英語聽不懂與平時缺少聽力練習及詞匯量有很大的關(guān)系,一句話里面只要有一個單詞不理解,就會影響對整句話的理解。英語講不出與平時缺少口語練習、詞匯量和閱讀量等都有關(guān)系。這兩者是相互影響,卻又相輔相成。要同時解決這兩個問題,不妨可以采用以下兩種方法:
1.多聽多練
聽力訓練可以分為精聽和泛聽兩種。以聽力教程為本,反復精聽,直到完全理解為止。課本之外的聽力材料都可以泛聽,如聽聽新聞或音樂,看看原版電影等。平時養(yǎng)成收聽VOA或BBC等電臺的習慣。以VOA Special English為例,因為篇幅比較短,句子以簡單句為主,比較容易理解。在理解意思的基礎(chǔ)上可以進行簡短的復述,以此來提高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口譯水平。盡可能用聽到的詞或句子來表達,從一開始的兩三句話的總結(jié)性陳述開始,到后來能復述一些細節(jié)內(nèi)容,這樣聽和說就相互得益,兩種能力可以共同提高。
隨著詞匯量在不斷地增加,聽說能力也隨之而得到提高。在每日收聽VOA慢速英語一段時間后要逐漸過渡到收聽VOA常速英語,因為常速英語更接近平時我們講話的語速,發(fā)音、語調(diào)等更加逼真。練習聽說是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泛聽的量一定要大,但沒必要一本正經(jīng)地坐在一個固定的地方聽,也沒必要用整段的時間來聽,泛聽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坐車、吃飯、洗衣的時候都行,最好是每天都能分幾個時間段來聽,增加“聽”的頻率對提高聽力水平是很有幫助的。
2.多說多查
“心譯”就是把看到的和聽到的都用英文說出來。[6]說話能力的提高在于平時不斷地說和譯。在母語環(huán)境下,我們看到一樣東西的時候,在大腦里首先反映的是它的中文,因為用母語思維已成習慣。從能講話開始,十幾年或幾十年里都是這樣無意識的條件反射,其實就是中文文字對對應事物的反射??吹介_心果,就會說這是開心果,只要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到的,我們都能用中文表達。由此可以看出,要熟悉一樣事物必須是要經(jīng)常用大腦去反映的,只有這樣才能加深印象直至終身難忘。同樣,我們?nèi)绻刻煊糜⒄Z來反射所見所聞,若干年后我們的英語口語也絕對可以和中文一樣脫口而出。因此,要養(yǎng)成每天把看到的事物用英語來反映到大腦的習慣,可以經(jīng)常問自己一個簡單的問題“What is this?”。一開始很多東西我們都不能用英文來表達,這個時候必須做個有心人,把不會的東西記下來然后通過詞典查找對應的單詞或表達方式,在不停的記錄和查詢中,詞匯量也在不斷地增加。說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自言自語,大聲演講,角色扮演,根據(jù)具體情況靈活運用。
(三)寫不出
“學習了多年的英語,最有挫折感的是不管是過了大學英語六級還是專業(yè)八級,都看不懂外國的英文報紙,比如CNN網(wǎng)站的新聞,紐約時報等。等到要寫文章時,每句話都寫得很吃力?!边@是學生經(jīng)常發(fā)出的感慨。詞匯量的大小直接影響學生的理解和閱讀速度。擴大詞匯量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前提。從長遠來看,要提高寫作能力又必須通過大量閱讀后積累的好詞好句來成就,只有量的積累達到了一定程度,寫作才能自然流暢。[7]以下是兩種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
1.多讀多寫
閱讀和寫作沒有時間的限制,只要你有這樣的沖動和靈感。在國內(nèi)語言環(huán)境不夠理想的情況下,大量的閱讀顯得尤為必要。閱讀分為精讀和泛讀兩種。每隔幾天就要找一篇適合于自己水平的精讀閱讀材料,700- 1200字之間的。在找尋過程中要預先把閱讀材料很快地瀏覽一下,然后再決定是否采用。接著要準備一本釋義簡明、例句地道的英漢雙解詞典和一本收詞較全、較新的漢英詞典,認真查閱生詞和短語。在查閱過程中,把常用的例句和固定搭配都在筆記本中記錄下來,以便日后復習鞏固用。這一步耗時比較長,但效果顯著,可以不斷擴大詞匯量,并能通過詞典準確地掌握其用法。每次查詞典時堅持花幾十秒時間把整個詞條去看一遍,這樣可以全面的理解該詞的用法,堅持一段時間后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泛讀可以從閱讀簡易讀物或改編后的文章開始,這些讀物中生詞較少,不用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去查詞典,閱讀時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內(nèi)容和文字的表達方式上,可以讀得快一些,多一些。平時還要經(jīng)常登錄英美主要報刊網(wǎng)站,如紐約時報、每日郵報等,不管是在健康、科技、心理還是經(jīng)濟、娛樂等方面都要挑選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進行廣泛閱讀。
寫作時,我們時常會因為拿不準某個詞匯的用法或找不到恰當?shù)谋磉_方式而遲遲不能下筆。即便是勉強寫下來了,也不能完全確定其是否符合英語表達習慣。這種困頓會促使自己加快加深進行閱讀訓練,并期待著能在相關(guān)的閱讀文章中找到類似的或相同語義的表達方式。不能再用漢英或電子詞典去翻譯,因為這樣的翻譯僅僅是字面上的直譯,它不能譯出文句的內(nèi)涵。寫作可以刺激自己去閱讀,并在閱讀中尋求想要表達意思的答案。這樣讀和寫便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huán),相互得益,共同提高。在英語寫作的初始階段,要特別注意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寫作習慣,堅持“句—段—篇”的訓練程序,由易到難,循序漸進。[8]訓練形式要多樣化,寫作文體也要多樣性。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堅持每天寫英語日記,對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過程、結(jié)果等要進行詳細的描述。
2.多譯多學
申請參加當?shù)氐姆g協(xié)會,接觸各類翻譯業(yè)務有利于提高英語的寫作能力。公司實務翻譯的專業(yè)性比較強,一般都是產(chǎn)品、技術(shù)類的翻譯。練習實務翻譯實際上也是在提高自己的實用英語寫作水平。從翻譯簡單的“使用說明”或“產(chǎn)品介紹”著手,然后再翻譯“操作手冊”或“產(chǎn)品工藝”等較復雜的說明書。英譯中時,要注意原版說明書上的英文是怎么表達的,這樣中譯英時就可以借鑒其地道的表達方式。在學科知識方面,首先要多了解相關(guān)專業(yè)知識,經(jīng)常閱覽國內(nèi)外相關(guān)學科的專業(yè)期刊,掌握學科發(fā)展動態(tài)。從看現(xiàn)成的中英對照材料開始,熟悉本專業(yè)的一些基本詞匯和專用術(shù)語。通過對照閱讀,可以看看自己在理解方面是否正確,也可以通過對比分析,找出自己的差距,學習和吸收他人在理解和翻譯表達等方面的長處,促進翻譯能力的提高。技術(shù)資料的翻譯不能有偏差,否則有可能造成很大的經(jīng)濟損失。在翻譯英語中的某些結(jié)構(gòu)時要特別注意,如“After we made the adjustment,there were only one tenth as many drill breakages as before.(經(jīng)過調(diào)整后,鉆頭斷損減少到了原來的十分之一,不能誤譯成‘減少了十分之一’)”,這就需要對這些結(jié)構(gòu)有一個準確的理解,不能模棱兩可,否則就很容易出錯。
(四)不會學
大學階段的英語學習,除了英語專業(yè)外,每周才3~4課時。如果每天課后不主動利用時間來學習的話,英語水平就只能永遠停留在初級階段。據(jù)調(diào)查,一半以上的學生上完課后是不看書的,只是在考試前幾天才臨時突擊,那也只能是應付考試而已,能力上是得不到任何提高的。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不依賴他人,能夠自己管理自己的學習行為,根據(jù)學習者自身情況,自己確定學習目標,自主決定學習內(nèi)容和進度,獨立選擇學習策略,監(jiān)控學習過程,評估學習效果。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可以從以下兩點做起。
1.多觸多摸
要想真正提高英語水平,必須每天和英語親密接觸,并主動學習,不能形成真空和斷檔。[9]如果你比較關(guān)注健康,網(wǎng)上搜索時可以輸入關(guān)鍵“keep fit”,然后就會有很多文章供你選讀,根據(jù)文章難易程度和具體內(nèi)容再決定取舍。找尋學習資料時也可以和時事結(jié)合起來,比如埃博拉病毒在西非肆虐流行時,可以找到很多相關(guān)的文章或新聞來閱讀或收聽,從而了解它的起源、傳播和治療等等。有了學習的熱情,還要制訂每日的學習計劃,哪些時間段是固定不變用來學習什么的,還有哪些時間段是用來靈活學習的,確保每天讓自己的感官眼、耳、嘴都能觸摸到英語,讓英語學習真正成為一種習慣。每隔一段時間,對自己的學習過程、結(jié)果要進行分析和評價。發(fā)現(xiàn)問題后就可以及時調(diào)整學習策略與方法,好讓自己少走彎路,始終行駛在快速有效的學習軌道上。
2.多搜多思
語言學習除了學習語言本身外,更是通過對二語的理解來了解它所傳播的文化,所以學習語言時要抱有一種期待,期待你所讀到或聽到的東西能給你帶來知識,哪怕是了解一項發(fā)明,知道一次變革。帶著這種期待,你才會主動去搜尋各種閱讀和聽力資料,然后再主動地去理解并消化它。二語學習的同時還能激發(fā)你對另外一種文化的認知好奇和渴望,文化的交流又有助于更新你的生活理念或重新思考你對某一問題的看法,語言學習和文化交流的相互并進提升了學習者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習者才能持之以恒的自主學習。
全球范圍內(nèi),終身學習的思想觀念正在變?yōu)樯鐣皞€人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現(xiàn)實要求,學習越來越成為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與學習其他科目相比,學習英語更需要“嚴謹篤學,與時俱進,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所謂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只要你采用正確的學習策略與方法并堅持不斷地學習,英語水平一定會有長足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倪清泉.大學英語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自主學習能力的相關(guān)性實證研究[J].外語界,2010(3).
[2]彭俊廣.大學生英語學習中的學習策略與自主學習[J].邵陽學院學報,2005(4).
[3]Ellis,Rod.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Universtiy Press,1994.
[4]張維友.英語學習策略與技巧教程[M].重慶大學出版社,2006.
[5]倪清泉.大學英語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自主學習能力的相關(guān)性實證研究[J].外語界,2010(3).
[6]Cohen A D.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8.
[7]Benson,P&P.Voller.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Longman,1997.
[8]Ellis,Rod.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Universtiy Press,1994.
[9]李學謙.淺析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4)
[10]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論[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Methods for College Students
DONG Hong yu
(School of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Law,Taihu University of Wuxi,Wuxi 214000,China)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ies developed by expert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ses the common problems in English learning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solutions.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of their interactions among listening,speaking,reading,writing and translation.Driven by a strong desire for knowledge and concept of lifelong learning,one can ultimately shape a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 after persevering self-study with right and appropriate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approaches.
Key words:language;learning;initiative
作者簡介:董宏宇,講師,碩士,從事英語教學法和跨文化交際研究。
*收稿日期:2014- 03- 15
中圖分類號:D62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1734(2015)06- 0069-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