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語用移情到語用離情
      ——指示語的人際意義研究

      2015-03-29 04:08:13王可媛
      關(guān)鍵詞:離情第一人稱移情

      王可媛

      (哈爾濱工程大學(xué)外語系,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1)

      ?

      從語用移情到語用離情
      ——指示語的人際意義研究

      王可媛

      (哈爾濱工程大學(xué)外語系,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1)

      指示語在人際交流中的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移情和離情兩個方面?!耙魄椤敝傅氖墙涣麟p方心理距離縮短,伴隨著產(chǎn)生情感共鳴的現(xiàn)象,其實現(xiàn)方式是多樣的;“離情”指的是交流雙方心理距離拉大,心理趨異的現(xiàn)象。語用“移情”和“離情”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將通過分析典型的例子從人稱代詞、行為動詞、呼語和時態(tài)四個方面進行論述、分析與說明。

      語用移情;語用離情;指示語

      1. 引言

      指示語(indexical expressions 或 indexicals)就是行使指示功能的語言結(jié)構(gòu)形式,如指示代詞、人稱代詞、物主代詞、時態(tài)、某些情態(tài)助動詞和表示移動的動詞、時間和地點副詞、某些稱謂以及在特定語境中表示事物和人的社交關(guān)系的詞語或結(jié)構(gòu)(李捷,何自然,霍永壽 2011:24)。話語和語境之間的關(guān)系正是通過指示語而得以在語言結(jié)構(gòu)上反映出來(何自然 1988:18)。鑒于現(xiàn)代指示語研究后期,其主要內(nèi)容卻往往偏重于各類指示語(如人稱指示、時間指示、地點指示、話語指示、社交指示)功能的具體描寫(孫 蕾2002),國內(nèi)學(xué)者一方面不斷吸收國外的研究成果,提高和深化對指示語的認識;另一方面,積極運用國外的先進理論,進行以漢語指示語為基礎(chǔ)的創(chuàng)新研究。因此,逐漸壯大起來的指示語獲得了更多學(xué)者的關(guān)注和發(fā)展的空間。在該研究領(lǐng)域不斷得到擴充的基礎(chǔ)上,還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交叉研究(周莉莎2012)。對于指示語的語用功能涉及移情與離情方面的研究較少。指示語在不同語境下的使用產(chǎn)生了不同的人際交流狀態(tài)?!坝捎谇楦泄缠Q可以建立和維持良好的交際關(guān)系,因此展示出共同的情感是社會交際中不可或缺的?!?轉(zhuǎn)引自Nils, Hans 2012)。本文以漢語中的移情(empathy)和離情(de-empathy),即“情感趨同”和“情感趨異”(冉永平2007)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對移情與離情在不同語境下的具體實現(xiàn)方式進行歸納、總結(jié)、分析來說明指示語在實際人際交流中的意義。

      2. 語用移情和離情的實現(xiàn)方式

      指示語在人際交流中的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移情和離情兩個方面,“移情”是一種主動的情感移入,多體現(xiàn)為換位思考(冉永平2007)?!耙魄槭侵缚s短雙方的心理距離,以實現(xiàn)心理趨同或催生雙方之間的親密程度,以體現(xiàn)親情關(guān)系;或體現(xiàn)說話人對所指對象的尊敬”(冉永平2007)。在此總結(jié)出移情可以通過人稱(Personal Pronoun)的轉(zhuǎn)換、行為動詞(Motion Verbs)的使用、呼語(Vocatives)的選擇以及時態(tài)(Tense)的變更實現(xiàn)。指示語中的離情與移情是相對的。冉永平在指示語移情論的基礎(chǔ)上,首次提出‘語用離情’論”(呂靜2009)?!半x情是拉大雙方的心理距離,凸顯心理趨異;或體現(xiàn)說話人對所指對象的反感,制造心理空間”(冉永平2007)。移情與離情是基于不同的方式實現(xiàn)的。通過閱讀、學(xué)習(xí)相關(guān)學(xué)者的理論知識,在此總結(jié)出移情的四種實現(xiàn)方式,離情的兩種實現(xiàn)方式,具體論述如下。

      2.1 語用移情

      移情是一種主動的情感移入,多體現(xiàn)為換位思考。“移情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包括不同的認知和情感的過程,這一過程使得人們通過直接地感知和想象,理解和感受其他人的情感狀態(tài)。”(轉(zhuǎn)引自Nils, Hans 2012)?!霸谌穗H交往中,移情主要體現(xiàn)的是交際雙方之間的情感及心理趨同”(冉永平2007)。冉永平(2007)認為移情的目的在于實現(xiàn),意在縮短彼此間的心理距離,構(gòu)建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或緩和人際關(guān)系,從而實現(xiàn)所期待的交際效果。這就是與語言使用有關(guān)的語用移情。本文從人稱代詞(Personal Pronouns)的轉(zhuǎn)換、行為動詞(Motion Verbs)的使用、呼語(Vocatives)的選擇以及時態(tài)(Tense)的變更來說明移情在人際交流中的具體實現(xiàn)形式。

      2.1.1 人稱代詞的轉(zhuǎn)換

      第一人稱復(fù)數(shù)指示語的包容性和移位性特征具有較強的語用移情效果和人際調(diào)節(jié)功能(王艷麗2013)。下面主要以第一人稱單數(shù)轉(zhuǎn)換為第一人稱復(fù)數(shù),以及第二人稱轉(zhuǎn)換為第一人稱復(fù)數(shù)為例說明語用移情的實現(xiàn)形式,具體如下例1和例2:

      例1

      Obama: We recall that what binds this nation together is not the colors of our skin or the tenets of our faith or the origins of our names.

      例1通過第一人稱單數(shù)轉(zhuǎn)換為第一人稱復(fù)數(shù)實現(xiàn)移情,演講中演講人通常對人稱的轉(zhuǎn)換達到密切聯(lián)系聽眾,產(chǎn)生情感共鳴的效果。奧巴馬2013年就職演說中使用第一人稱復(fù)數(shù)“我們”做為演講中每句話的主語,是奧巴馬想要引起美國國民情感趨同的一個主要表現(xiàn)。在本句中真正的主語是第一人稱“我”,不是“我們”,是奧巴馬重申“將這個國家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不是美國人的膚色……?!眾W巴馬通過選擇第一人稱復(fù)數(shù)指示語進行了情感的自我移位,是“淡化自己高高在上的感覺,縮短交際雙方的心理距離,使聽話者產(chǎn)生一種同類感易于接受發(fā)話者的權(quán)勢和主體地位,如此就順應(yīng)了聽話者希望交流雙方互相平等,不存在權(quán)力高低差別的思想”(王玉嬌2009)。因此使得交際雙方(演講者與聽眾)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拉近了美國總統(tǒng)與選民之間的距離,起到了移情的作用。

      例2

      呂某:原則上所有的大學(xué)錄取通知書都要通過郵局寄出,是不準個人代為領(lǐng)取的。但該生系調(diào)劑錄取,又是補錄的,因臨近開學(xué),考生本人或監(jiān)護人,亦可委托他人直接到學(xué)校領(lǐng)取。

      記者:對來人身份的核實,咱們有沒有進行登記?

      (轉(zhuǎn)引自李捷,何自然,霍永壽2011: 24)

      例2通過第二人稱復(fù)數(shù)轉(zhuǎn)換為第一人稱復(fù)數(shù)實現(xiàn)移情。該對話取自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主要講述了某地一考生王某頂替同學(xué)羅某上大學(xué)時間的進展。就羅某的錄取通知書如何到了王某手里這一問題,中央臺記者采訪了貴州某大學(xué)校辦主任呂某。按照問答的形式,并根據(jù)呂某的介紹,記者提問的對象應(yīng)該是以呂某為代表的校辦,他應(yīng)該使用“你們”,但他卻使用“情感的自我移位”(冉永平2007),選擇了“咱們”, 通常包括發(fā)話人和受話人雙方。但是通過上下文可以得出語料中的第一人稱復(fù)數(shù)“咱們”實際上指的是受話人的一方,即貴州某大學(xué)校辦,可以用第二人稱復(fù)數(shù)“你們”指代。記者通過使用“咱們”,縮短了呂某與記者之間的心理距離,緩和了當時嚴肅緊張尷尬的局面,為呂某配合記者采訪調(diào)查提供條件。

      由以上兩個例子可以得出人稱代詞轉(zhuǎn)化為第一人稱復(fù)數(shù)指示語“我們”、“咱們”有利于“實現(xiàn)交際主體之間的一致性、認同性,提高話語的可接受性,從而更加順利地實施所期待的交際效果”(王艷麗2013)。

      2.1.2 行為動詞(Motion Verbs)

      英語中一些表示行為的動詞,例如,“come”和“go”有明確的方向指向性?!啊甤ome’表示移動體朝向說話人所在方位的運動,以‘目標’為導(dǎo)向,‘go’表示移動體離開說話人所在方位的運動,以‘源點’為導(dǎo)向(王蕓2011)?!币话銇碚f,“come”通常表示“向著說話人在說話時刻所處的方位移動(郭莉2002)”;“go”表示“向著與說話人在說話時刻所處的方位不同的方向移動”(郭莉2002)。然而,在某些語境下,“come”與“go”可以替換,都表示向著聽話人所處的方位移動,但是它們所表達的情感趨向是不同的,下面通過例3和例4個來說明:

      例3

      A: Hurry up, Peter.We’re leaving.

      B: Go ahead.I’m coming.(引自:姜玲2008)

      (甲:快點,彼得,我們就要離開了。

      乙:你們先走,我馬上就來。)

      在例3中,根據(jù)句意,說話人Peter向說話人A的方位移動,應(yīng)該使用行為動詞“go” 的某種形式,即“I’m going to...”。而Peter卻說,“I’m coming.”當然,在漢語中,“我就去”和“我就來”所要表達的意思是相同的,但是語用學(xué)的角度,兩者所要傳遞的情感是有差異的?!坝捎谡f話人出于禮貌或者是為了增強兩人之間的親近感把聽話人所在方位當作參照點。‘come’和‘來’都可用來表示移動體朝向聽話人所在方位的運動”(王蕓2011)。

      “come”和“來”表達的更有禮貌,體現(xiàn)說話雙方的關(guān)系親密,有利于說話雙方情感的趨同。

      例4

      a. I came over several times to visit you, but you were never there. (我來你家好幾次,但是你都不在。)

      b. 1 went to visit you several times, but you were never there.(引自:王蕓2011) (我去你家好幾次,你都不在。)

      例4a和例4b,所要表達的意思沒有差別,“came”和“went”是可以轉(zhuǎn)換的。一般來講,說話人“I”向聽話人的方位移動,應(yīng)該使用行為動詞“go”,但是通過使用“came”所傳達給聽話人的感情是不相同的。也即是指示意義不變,語用意義發(fā)生改變。“因為‘come’和‘來’表示靠近說話人,‘go’與‘去’表示背離說話人,‘come’和‘來’都可表示說話人積極的情感,‘go’與‘去’表示說話人消極或中立的情感”(王蕓2011)。具體來說,a句顯示出說話雙方的關(guān)系比較親密,“come”拉近了兩著之間的距離,達到了移情的目的和效果。

      2.1.3 呼語(Vocatives)

      “呼語”可以被作為“稱呼語”?!胺Q呼語是人們社會交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人與人之間話語交際中稱呼語必不可少。人們使用稱呼語不僅僅是傳遞信息,稱呼語還直接體現(xiàn)交談?wù)唠p方的的親疏、等級關(guān)系等,得體的稱呼是交際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陳英2013)。下面以稱呼語為主要說明對象來探究語用移情的實現(xiàn)形式,具體如下例5、例6和例7:

      例5

      Brad: Well, it was the worst interview I’ve ever had. All he could see when he looked at me was Tourette’s. That’s all any of them see.

      Mother: Well, honey, if they can’t see what a great teacher you’d be that is their failure, not yours.(《叫我第一名》)

      這段對話取自《叫我第一名》主人公布拉德·科恩患有嚴重的妥瑞氏癥,該對話出現(xiàn)在布拉德在經(jīng)歷過多次面試,因為他的妥瑞氏癥,接連遭到拒在一次面試時, 那位面試者僅僅看到了他的身體的缺陷,全然不顧他對于教學(xué)的熱愛和獨到的方法,認為這樣的老師無法勝任教育學(xué)生的重任,這給原本對于職業(yè)充滿信心的布拉德感到沮喪和無望。傷心的他給媽媽打電話。媽媽深感心痛,但是為了排解布來德的失望的情緒,媽媽鼓勵他,“honey”有效地表達她內(nèi)心的情感。通過使用“honey”拉近與受話人布萊德心與心的距離,實現(xiàn)雙方情感的趨同,從而進一步安慰布萊德,使得布萊德重新找回信心,樂觀的面對殘酷的現(xiàn)實。

      例6

      Mr. Popper: Whatever it is, I am here for you, sweetie.

      Jennie: Relax, it’s not a big deal. (《波普先生的企鵝》)

      這段對話取自中波普先生和他的女兒珍妮之間的對話珍妮一直認為爸爸不關(guān)心她,對于她的生活一無所知,一次她對于父親很冷漠,當波普先生意識到這一點后,盡力了解女兒的的日常和感情生活。因為六只企鵝讓父女僵化的關(guān)系逐漸緩和。這段對話發(fā)生在珍妮拜訪父親時發(fā)生的。父親通過稱呼女兒“sweetie”,意在滿足女兒的心理需要,拉近與女兒之間的心理距離。這就是一種語言的語用移情表現(xiàn)。通過使用“sweetie”這種愛稱,可以實現(xiàn)交際雙方波普先生與女兒的情感趨同,營造出和諧的氛圍,有利于雙方對話的順利進行。

      例7

      Brad: I am not letting Tourette’s win!

      Mother: Really?

      Brad: Yes, really. I’m never going to give up, I just.... I have to find the right school.

      Mother: You will, Bobo. You will.(《叫我第一名》)

      這段對話出現(xiàn)在布拉德和媽媽講述他失敗的面試經(jīng)歷,媽媽在反問布萊德,他是否要放棄放棄自己的夢想回家。對于夢想永不言棄的布萊德告訴媽媽,他不會讓妥瑞氏癥打敗他,并表明繼續(xù)追逐夢想的態(tài)度。聽到兒子的心聲,媽媽欣慰地鼓勵布萊德,通過使用她對兒子的昵稱“Bobo”來使“交際雙方情感相通,能設(shè)想和理解對方用意”(何自然1991),從而使受話人“理解說話人言談的心態(tài)和意圖”(何自然1991)。

      2.1.4 時態(tài)(一般過去時)

      一般過去時態(tài),包括情態(tài)動詞的過去時形式,在許多情況下并不表示過去時間,而是表示說話人的一種試探的或禮貌的態(tài)度,從而使話語顯得委婉、客氣和得體。避免冒昧、唐突或盛氣凌人(鐘海英2009)。在英語中少數(shù)的詞有這種用法,如hope, wonder, think, want, suppose等。這些詞的過去時形式在禮貌得體表達了說話者意思的同時,還實現(xiàn)了情感移位,促進說話雙方的情感趨同,因而能拉近兩者的心理距離,實現(xiàn)語用移情。下面以“would”,“did”和“wondered”為主要研究對象,進行分析說明,具體如以下四個例子:

      例8

      The waiter: Would you be meeting this car any more tonight?

      Edward: I hope not.(《風(fēng)月俏佳人》)

      例8是情態(tài)動詞“will”的過去時形式表示一種禮貌、委婉的語氣。說話人和受話人的身份分別是侍者和好萊塢富人區(qū)貝弗利山中的重要客人Edward。對話雙方的地位和身份決定了對話的狀態(tài)是禮貌委婉得體的。因此說話人“The waiter”使用情態(tài)動詞“will”的過去時形式“would”。本對話通過使用情態(tài)動詞的過去時形式達到了“說話人建議的動作會使聽話人受益”(葛麗芳2003),而且“不會使說話人受損”(葛麗芳2003)的效果。

      例9

      Father: How would you guys feel about having a stepmom?

      Brother: No way!

      Brad: We’ve already got a Mom.(《叫我第一名》)

      例9中布萊德父母離異,他和弟弟跟母親住在一起。一天父親征求兄弟倆的意見,能否跟他們倆找一個繼母。情態(tài)動詞的過去時形式一般表示說話人的一種試探的或禮貌的態(tài)度,從而使話語顯得委婉、客氣和得體,避免冒昧、唐突或盛氣凌人。(葛麗芳2003)這是一個對于孩子比較敏感的話題,父親為了避免尷尬,通過使用“would”來表達商量的態(tài)度,并不是強迫孩子接受繼母,從而減少父子關(guān)系的疏遠。避免了受話人在拒絕說話人后的面子受損的問題。

      例10

      a. Do you want to see me now?

      b. Did you want to see me now?

      例11

      a. I wonder if you could help me.

      b. 1 wondered if you could help me.(轉(zhuǎn)引自何自然1988:199)

      在例10b和例11b中分別使用助動詞“do”的“did”的過去式和“wonder”的過去式“wondered”并不是表示對過去動作的詢問,而是通過使用過去時形式所具有的“試探功能”(何自然1988:199),從而禮貌委婉地傳遞給受話人一個信息,例10即“我過去還想著你是否想見我呢?”說話者所要表達的意思是“你現(xiàn)在想見我嗎?”。同理,例11即“我之前想知道你能否幫我?”“幫我”這個動作未發(fā)生,因此說話者所要表達的意思是“你現(xiàn)在能否幫助我?”使用(助)動詞的過去式并不是旨在表示動作已發(fā)生,而是為了“減弱對方面子所遭受的潛在傷害,再能幫助說話人保留自己面子的同時,使對方萬一拒絕時也不會導(dǎo)致傷害雙方的面子”(何自然1988:199)。

      2.2 語用離情

      與語用移情相反的是,指示語的語用離情功能在于體現(xiàn)說話人和所指對象之間在情感或心理方面的離異,從而制造雙方之問的社交距離。當類似人稱指示語在一定語境中出現(xiàn)后,就能顯現(xiàn)交際主體之間的情感趨異,尤其是說話人對所指對象的排他性,從而疏遠交際主體之間的人際關(guān)系(冉永平2007)。下面將從代詞和呼語兩方面通過舉例進行具體分析。

      2.2.1 人稱代詞

      例12

      主持人:這個人是突然就變了嗎?

      孫先生:我想象這個事情好像不對,她對人家的兒子不行。對人家的小孩不行。(《金牌調(diào)解——半路夫妻曾經(jīng)的誓言》)

      這組對話主要講述主人公孫先生和徐女士在結(jié)束各自的婚姻后,重組了幸福家庭,但兩人在拆遷房分配問題上產(chǎn)生不可調(diào)節(jié)的矛盾。孫先生說因為徐女士對他的兒子不好才改變了初衷,不把拆遷房分給徐女士的女兒。孫先生和徐女士本是親密的夫妻,一般情況下,應(yīng)該稱呼各自的小孩“我們的小孩”。但是在矛盾尖銳的情況下,孫先生用“人家”這個稱呼將自己與徐女士的關(guān)系劃分清楚,“顯現(xiàn)交際主體之間的情感趨異”(冉永平2007),疏遠了他與妻子的關(guān)系。同時也能夠充分反映出二人的關(guān)系因為房屋分配矛盾產(chǎn)生無法彌補的隔閡。

      例13

      陳魯豫:孩子交給你了,怎么樣都行。

      郭蘭英:它叫“科班”,就是說你到了科班里頭,他教你你學(xué)藝,你就是來學(xué)的,你什么事情也不叫你認識字,學(xué)文化什么,根本不教。你也不認識字,師父也不認識字,就是口傳心授。這五年我就在這家里頭,那就受人家管教,賣給人家,那當然你就得任由人家想怎么著就怎么著……(《131103說出你的故事——郭蘭英八十三年人生傳奇》)

      例13這組對話是郭蘭英做客魯豫《說出你的故事》中兩人的對話。郭蘭英講述自己六歲時迫于生計被媽媽送到太原做五年合同學(xué)徒學(xué)藝,在這五年里,她受到師父、師母、師姐三座大山的壓迫,經(jīng)常被打。即使出了成績也免不了被打。因為自己童年不幸的遭遇在她的內(nèi)心烙下了深深地印記,所以當她在回憶不堪的往事時,讓她對于師父一家產(chǎn)生了心理距離和敵意。“語用離情可以制造或拉大交際雙方之間的情感距離,表達說話人的冷淡和疏遠”(呂靜2009)。所以當回顧往事提到這段痛苦的經(jīng)歷時她用“人家”來體現(xiàn)郭蘭英與師父一家在情感方面的離異,表現(xiàn)了說話人對于其所指對象的情感上的疏遠。

      例14

      李女士:“……當他媽去給我拔鑰匙的時候,有可能就是看到了我的一筆錢,所以呢,在我沒到回家的時候,她就翻臉了。回來就給我找事,就是我說話也不會說了,我做任何事也不會做了,堵在門口把我罵罵了之后連他兄弟,連他爹,他爹跑過來打我,我在家里生活不了,我才離開那個家,在外面漂流了四十天……”(《金牌調(diào)解——丈夫冷漠,妻子不懂愛》)

      例14中李女士因為丈夫焦先生對她的冷漠和不關(guān)心,兩人通過一份未簽署生效的協(xié)議維持夫妻關(guān)系。因為兩人處理矛盾的方式不當,使得他們的婚姻陷入絕境。這個例子是李女士在講述丈夫在處理他的父親和兄弟打她的事情時態(tài)度是怎樣的冷漠不關(guān)心的。作為構(gòu)建語境的一種策略,語用離情可以體現(xiàn)特定語境下言語雙方的人際關(guān)系親密程度。(王玉嬌2009)本是夫妻,李女士應(yīng)該稱呼丈夫的母親“媽媽”,但是她卻使用了“他媽”這個人稱代詞。顯然,她和丈夫的關(guān)系躍然紙上。隔閡,矛盾深深地存在兩人間?!八麐尅彪x間了夫妻本應(yīng)親密的關(guān)系,表現(xiàn)出兩人情感趨異。起到了離情的效果。

      2.2.2 呼語(Vocatives)

      例15

      Jennie: I’d make him promise if I were you.

      Billy: Do you promise me, Popper?

      Mr.Popper: Yes.

      Billy: Say the words.(《波普先生的企鵝》)

      例15中波普一家在為比利慶生,來自紐約公園的“管理人員”想要帶走六只企鵝,波普先生不想讓孩子們失望,所以暫時沒有將企鵝交給他們,當比利和珍妮知道后,很嚴肅的告訴他們的父親波普先生說,企鵝是他們的,其他人不能把它們帶走。為了不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兒子比利要求父親保證不會將企鵝送出去。說話雙方是父子關(guān)系,一般情況下,兒子對于父親的稱呼應(yīng)該是“Dad”或者是“Daddy”,正式場合是“Father”,但是在這種語境下,兒子嚴肅的稱呼父親的名字“Popper”,疏遠了父子關(guān)系,顯示出交際雙方情感的趨異,目的是告訴父親必須嚴肅對待這件事,自己很在意。

      3. 結(jié)語

      本文通過對語用移情和語用離情的解讀,在各種類型的實例中來說明語用移情和離情達到的效果,總結(jié)出人稱的轉(zhuǎn)換,行為動詞的使用,呼語的選擇以及時態(tài)的變更可以使得交際雙方的情感趨同,即實現(xiàn)移情;通過人稱代詞及稱呼語的選擇使得交際雙方的情感趨異,即實現(xiàn)離情。了解掌握指示語中的移情和離情的實現(xiàn)方式能夠更好地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世界是普遍聯(lián)系的,人無法脫離集體和社會而單獨地存在。自古就有“和為貴”、“出和雅言”的處事之道。在倡導(dǎo)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掌握恰當有效地溝通交流方式是不可或缺的。語用移情因可以縮短交際雙方的心理距離,產(chǎn)生情感共鳴,而被越來越多的不同背景的人們所使用。與之相對地,語用移情則會造成交際雙方心理地距離,進而疏遠雙方的關(guān)系,這就使得交際雙方對其使用非常謹慎。綜上所述,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語用移情多于語用離情,其主要原因要歸結(jié)于二者不同的人際意義價值。

      Nils, T. T. & Ruediger Pfister Hans(2012). Not Only the Miserable Receive Help: Empathy Promotes Prosocial Behaviour Toward the Happy [J].CurrentPsychology(12).

      陳英(2013). 對比語用學(xué)視角下的社交指示語——稱呼語 [J]. 卷宗(8)。

      葛麗芳(2003). 英語一般過去時表示禮貌的語用機制 [J]. 山東外語教學(xué)(2)。

      郭莉(2002). 英語動詞“come, go”和漢語動詞“來、去”的內(nèi)在指示意義比較 [J]. 樂山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17(2)。

      何自然(1988). 語用學(xué)概論 [M]. 湖南教育出版社。

      何自然(1991). 言語交際的語用移情 [J]. 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4)。

      姜玲(2008). “來”和come“去”和go對比研究 [J]. 河南大學(xué)學(xué)報(5)。

      李捷,何自然,霍永壽(2011). 語用學(xué)十二講 [M]. 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呂靜(2009). 從語用移情與離情看指示語運用 [J]. 科教文匯(34)。

      冉永平(2007). 指示語選擇的語用視點、語用移情與離情 [J]. 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9)。

      孫蕾(2002). 西方指示語研究的歷史及現(xiàn)狀 [J]. 四川大學(xué)學(xué)報(6)。

      王艷麗(2013). 第一人稱復(fù)數(shù)指示語的語用移情功能 [J]. 華章(19)。

      王玉嬌(2009). 語境構(gòu)建中人稱指示語選擇的語用移情與離情 [J]. 語文學(xué)刊(10)。

      王蕓(2011). 英漢移動動詞Come/Go與“來/去”的對比研究[MA]. 上海海事大學(xué)。

      鐘海英(2009). 英語一般過去時表示禮貌含義的語用理據(jù) [J]. 廣東技術(shù)師范學(xué)院學(xué)30(4)。

      周莉莎(2012). 指示語:歷史和現(xiàn)狀 [J]. 貴陽學(xué)院學(xué)報(3)。

      2015-02-06

      猜你喜歡
      離情第一人稱移情
      淺析詩歌翻譯中的移情——以《再別康橋》韓譯本為例
      移情于物,借物遣懷(外一則)
      中華詩詞(2018年3期)2018-08-01 06:40:40
      送別
      面部表情、文化差異與移情作用
      漢代銅鏡銘文中的第一人稱
      中國收藏(2017年4期)2017-05-13 07:23:02
      烽火離情(電影《下柳林》主題曲)
      青年歌聲(2017年6期)2017-03-13 00:57:52
      關(guān)于“移情作用”在音樂審美體驗中的思考
      小說《老人與海》中人稱指示語的語用移情和離情的研究
      人間(2015年24期)2015-12-26 18:48:16
      第一人稱小木屋
      孟连| 千阳县| 大余县| 鹿邑县| 静安区| 新源县| 泾源县| 十堰市| 大庆市| 英吉沙县| 和田县| 胶州市| 酒泉市| 马鞍山市| 普安县| 巴林右旗| 双城市| 宾阳县| 万荣县| 固安县| 湾仔区| 五原县| 宜黄县| 罗江县| 峨山| 定州市| 射洪县| 肥乡县| 浦东新区| 樟树市| 习水县| 灌阳县| 海淀区| 乌兰察布市| 浦北县| 横峰县| 会昌县| 陇川县| 常德市| 察隅县| 丹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