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周國 許 軍 吳偉旋 張遠妮 蘇淑文 黃小微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衛(wèi)生經(jīng)濟管理科,廣東廣州 510515
20 世紀80 年代以來,不少學者提出更多的個體處于健康與患病之間的中間狀態(tài),WHO 稱之為第三狀態(tài),國內(nèi)常常稱為亞健康狀態(tài)[1]。 WHO 的一項預測性調(diào)查顯示,全球亞健康人口的總比例已達75%,真正健康的只有5%[2]。 有關調(diào)查顯示,在我國大約80%的成年人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3],其中知識分子是高發(fā)人群,為數(shù)較多的知識分子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或正在滑向亞健康狀態(tài),并且80%的知識分子對自身的健康評價為一般或甚至更差[4-5]。我國知識分子平均壽命為58 歲,低于全國平均壽命10 歲左右, 同時有關中青年知識分子英年早逝的現(xiàn)象也屢見不鮮[6]。從文獻分析來看,近年來對中青年知識分子亞健康狀況的研究較少,并缺乏相應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其健康狀況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為了進一步探索中青年知識分子的亞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本研究擬采用亞健康評定量表(subhealth measurement scale version 1.0,SHMS V1.0)為研究工具,在廣州市內(nèi)選取有代表性的5 種職業(yè)人群為研究對象,對廣州市中青年知識分子的亞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進行調(diào)查研究,以期為提高和改善中青年知識分子的健康狀況提供參考依據(jù)。
知識分子[7],通常是指受過一定程度的專門教育,具有專業(yè)知識,從事專業(yè)技術工作并具有相應職業(yè)的腦力勞動者,分布在科研、教育、文化、藝術、衛(wèi)生等領域。本研究將知識分子定義為受過大專以上高等教育的以及具有同等學力的腦力勞動者。將中青年的年齡限定在18~60 歲[8],其中,青年知識分子為18~44 歲,中年知識分子為>44~60 歲。 本研究的調(diào)查對象為中青年知識分子。
本研究在廣州市范圍內(nèi)進行分層隨機抽樣,根據(jù)職業(yè)特征選取會計從業(yè)人員、大學生、公務員、護理人員以及城鎮(zhèn)居民中的中青年知識分子5 種人群。這5 種中青年知識分子人群分布在金融領域、 教育領域、行政單位、醫(yī)療衛(wèi)生行業(yè)及其他行業(yè),對于廣州市的中青年知識分子有著較好的代表性。
根據(jù)中青年知識分子的不同特征設計調(diào)查問卷。調(diào)查問卷共有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人口統(tǒng)計學及生活方式因素。其中,人口統(tǒng)計學因素包括:職業(yè)、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月收入、居住地、居住情況;生活方式因素包括:吸煙、喝酒、早餐習慣、睡眠時間、體育鍛煉等。第二部分為SHMS V1.0 量表。SHMS V1.0 量表包括生理亞健康子量表、心理亞健康子量表和社會亞健康子量表三個子量表,由9 個維度(包括身體癥狀、器官功能、身體運動功能、精力、正向情緒、心里癥狀、認知功能、社會適應、社會資源和社會支持),39 個條目組成,并且已被證明有良好的信效度[9-10]。 SHMS V1.0的評分標準采用國際通用的Likert 5 等級評分法,在39 個條目中有20 條采用正向評分(包括1~3 題、13~19 題、26~39 題),有19 條采用反向評分(包括4~12題、20~25 題),其重新評分等于6-原始評分[11]。 各維度所含條目得分之和為該維度的原始粗分,各子量表所含維度的得分之和為該子量表的原始粗分,得分越高即表示健康狀況越好。 本文的分析結(jié)果采用轉(zhuǎn)化分,公式如下(以某維度為例):維度轉(zhuǎn)化分=(維度原始粗分-維度理論最低分)/(維度理論最高分-維度理論最低分)×100%。
本研究為了確??茖W性和嚴謹性,對調(diào)查方案及統(tǒng)計分析進行了嚴格設計。 調(diào)查前,對調(diào)查員進行培訓。 調(diào)查結(jié)束后對問卷進行邏輯篩選,剔除完成率低于80%、填寫質(zhì)量不高者。 采用Epidata 3.02 建立數(shù)據(jù)庫,按照雙錄入核對。 保數(shù)據(jù)錄入的準確性。
應用SPSS 17.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采用LSD-t 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以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次調(diào)查在5 種不同職業(yè)的人群中分別選取樣本2640/5=528 例,問卷發(fā)出2780 份,回收2645 份,回收率為95.14%。 有效問卷2645 份,占回收問卷的98.83%。 2645 名中青年知識分子中, 會計工作人員528 人,占19.9%,大學生528 人,占19.9%,公務員528 人,占19.9%,護理人員528 人,占19.9%,城鎮(zhèn)居民533 人,占20.1%;男958 人,占36.2%,女1687 人,占63.8%;平均年齡為(29.76±8.58)歲。
廣州市中青年知識分子SHMS V1.0 總分得分為(58.23±10.83)分,生理亞健康子量表得分為(58.13±16.90)分,心理亞健康子量表得分為(55.19±11.55)分,社會亞健康子量表得分為(62.41±14.01)分,身體癥狀維度得分為(59.02±17.45)分,器官功能維度得分為(53.18±21.24)分,身體運動功能維度得分為(57.97±39.34)分,精力維度得分為(71.89±21.15)分,正向情緒維度得分為(63.41±18.05)分,心理癥狀維度得分為(49.11±19.44)分,認知功能維度得分為(57.01±16.57)分,社會適應維度得分為(65.57±15.36)分,社會支持與社會資源得分為(59.72±16.25)分。 不同職業(yè)者SHMS V1.0各維度得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不同年齡者SHMS V1.0 得分,除身體癥狀及社會資源與支持維度外,其他維度得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不同性別者SHMS V1.0 得分,除正向情緒維度外,其他維度得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見表1~2。
表1 不同職業(yè)廣州市中青年知識分子SHMS V1.0 得分情況比較(分,)
表1 不同職業(yè)廣州市中青年知識分子SHMS V1.0 得分情況比較(分,)
職業(yè) 身體癥狀 器官功能 身體運動功能 精力 正向情緒 心理癥狀 認知功能 社會適應 社會資源與支持會計人員大學生公務員護理人員城鎮(zhèn)居民F 值P 值58.49±17.27 61.45±16.06 57.38±17.57 53.92±16.45 63.82±18.17 26.125 0.000 62.49±13.79 67.20±13.60 42.24±17.04 65.23±15.03 29.01±15.17 668.800 0.000 85.33±16.17 90.73±14.27 18.57±19.14 85.35±16.78 10.38±15.04 3156.734 0.000 71.96±18.40 74.66±17.19 72.11±19.87 64.63±25.12 76.05±22.30 23.791 0.000 61.70±16.09 62.91±15.76 65.20±19.38 59.37±19.13 67.87±18.44 17.601 0.000 59.94±14.83 59.17±12.91 36.37±16.84 58.28±14.46 31.97±15.87 443.573 0.000 54.43±16.26 59.06±15.27 58.19±16.91 52.43±15.54 60.90±17.37 24.086 0.000 63.83±14.07 63.44±14.67 69.15±15.78 63.10±14.74 69.28±16.17 23.241 0.000 56.62±15.57 61.36±15.62 59.46±16.40 58.48±14.77 62.63±18.02 11.404 0.000
表2 不同年齡、性別廣州市中青年知識分子SHMS V1.0 得分比較(分,)
表2 不同年齡、性別廣州市中青年知識分子SHMS V1.0 得分比較(分,)
項目 身體癥狀 器官功能 身體運動功能 精力 正向情緒 心理癥狀 認知功能 社會適應 社會資源與支持年齡青年中年t 值P 值性別男女t 值P 值58.94±17.53 59.91±16.43 0.769 0.442 61.41±17.95 57.67±17.01 5.251 0.000 54.29±21.03 40.44±19.47 9.228 0.000 49.64±23.34 55.19±19.68 6.213 0.000 60.78±39.00 25.63±26.78 17.521 0.000 48.20±41.21 63.52±37.12 9.515 0.000 71.46±21.24 76.48±19.63 3.289 0.001 74.05±21.31 70.66±20.97 3.975 0.000 62.67±17.81 71.89±18.67 7.183 0.000 64.38±18.05 62.86±18.04 2.090 0.307 50.33±18.93 35.09±19.83 11.170 0.000 45.77±20.86 51.01±18.32 6.473 0.000 56.80±16.53 59.47±16.96 2.251 0.024 60.78±17.19 54.87±15.82 8.743 0.000 65.11±15.08 73.31±16.51 7.509 0.000 66.97±16.13 65.08±14.86 2.984 0.003 59.54±16.10 61.80±17.76 1.786 0.075 58.31±16.46 60.52±16.07 3.364 0.001
不同職業(yè)的分組中,大學生的生理亞健康子量表、心理亞健康子量表以及總分得分最高,而公務員和城鎮(zhèn)居民生理亞健康子量表、心理亞健康子量表以及總分得分顯著低于其他組(P <0.01)。女性知識分子三個子量表以及量表總分得分均高于男性(P<0.01)。在年齡分組上,青年組除了社會亞健康子量表得分低于中年組外,其余得分均要高于中年組,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 <0.01)。 未婚、離婚組的整體亞健康狀況較好,其得分要高于已婚、喪偶和未婚同居組(P <0.01)。月收入、居住地、居住情況對廣州市中青年知識分子的亞健康狀況影響的差異均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 <0.01)。 見表3。
隨著工作時間的增多,生理亞健康子量表、心理亞健康子量表以及總分得分逐漸降低(P <0.01)。 不吸煙組生理亞健康子量表、心理亞健康子量表以及總分得分高于吸煙組(P <0.01),社會亞健康子量表得分少于吸煙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喝酒情況除對生理亞健康子量表有影響外,對其他各量表得分影響不明顯(P >0.05)。在早餐習慣組,隨著吃早餐頻次的增加,心理亞健康子量表、社會亞健康子量表、總分得分依次遞增(P <0.01)。 在睡眠時間組,生理亞健康子量表和總分得在睡眠時間長組高于睡眠時間短組(P <0.01)。在鍛煉情況組,鍛煉頻次高組總分得分以及社會亞健康子量表得分要高于鍛煉頻次少組(P <0.01)。 從不久坐或長時間伏案與操作電腦組和總是久坐或長時間伏案與操作電腦組各量表得分及總分均低于其他組(P <0.01)。 見表4。
以廣州市中青年知識分子SHMS V.10 量表總分得分為因變量,以職業(yè)、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月收入、居住地、居住情況、工作時間、吸煙情況、喝酒情況、早餐習慣、睡眠時間、鍛煉情況、久坐或長時間伏案與操作電腦情況14 個因素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進入水準α=0.05,剔除水準β=0.10),結(jié)果顯示,職業(yè)、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工作時間、早餐習慣、睡眠時間、久坐或長時間伏案與操作電腦情況、 鍛煉情況9 個因素是影響廣州市中青年知識分子亞健康狀況的主要因素(P <0.05)。 見表5。
表3 廣州市中青年知識分子亞健康狀況的人口統(tǒng)計學單因素分析(分,)
表3 廣州市中青年知識分子亞健康狀況的人口統(tǒng)計學單因素分析(分,)
項目 生理亞健康 心理亞健康 社會亞健康 總分職業(yè)會計人員大學生公務員護理人員城鎮(zhèn)居民F 值P 值性別67.88±11.75 72.08±10.83 44.68±8.13 67.03±11.69 39.20±7.81 1158.188 0.000 59.61±12.32 60.40±11.09 49.62±6.76 57.67±12.74 48.75±7.75 152.850 0.000 59.82±13.00 62.28±13.42 63.76±14.48 60.53±12.80 65.59±15.40 15.290 0.000 62.99±10.15 65.55±9.47 51.28±5.43 62.15±10.11 49.26±6.47 398.635 0.000男女t 值P 值55.34±18.20 59.72±15.91 6.211 0.000 54.48±11.51 55.60±11.55 2.404 0.016 62.16±14.63 62.54±13.64 0.665 0.506 56.81±11.26 59.03±10.49 5.000 0.000年齡青年中年t 值P 值婚姻狀況未婚已婚離婚喪偶未婚同居F 值P 值月收入<2500 元2500~<5000 元5000~<7500 元7500~<10 000 元≥10 000 元F 值P 值居住地城市市區(qū)城市郊區(qū)鄉(xiāng)鎮(zhèn)農(nóng)村其他F 值P 值居住情況與家人同住與朋友同住獨居其他F 值P 值59.13±16.90 46.59±11.82 14.210 0.000 55.52±11.63 51.42±9.81 5.727 0.000 62.01±13.81 66.91±15.45 4.451 0.000 58.64±10.92 53.47±8.36 8.377 0.000 64.27±16.25 52.42±15.40 56.51±17.39 40.47±18.06 58.60±17.58 92.130 0.000 57.33±11.82 53.22±10.92 55.20±13.51 47.22±5.24 52.46±9.35 21.839 0.000 61.96±13.84 62.84±14.15 64.16±13.75 52.77±18.21 59.34±13.04 1.207 0.306 61.30±10.97 55.37±9.86 58.03±11.16 45.95±11.54 56.68±9.43 53.910 0.000 57.82±18.45 62.96±14.74 53.03±14.95 51.91±14.01 59.95±18.30 36.122 0.000 55.14±11.25 56.60±12.08 53.24±10.83 52.79±10.53 59.06±13.73 10.080 0.000 63.21±14.63 60.75±13.10 61.60±13.45 64.85±14.18 69.32±16.10 8.285 0.000 58.29±11.24 60.22±10.37 55.30±9.90 55.54±9.21 62.05±12.76 21.328 0.000 55.66±16.83 61.76±15.58 61.41±17.18 63.59±16.49 64.91±17.34 21.345 0.000 54.38±10.96 56.20±12.21 54.89±11.97 57.72±12.82 56.58±11.42 5.941 0.000 63.27±13.82 60.55±14.49 59.17±13.74 62.29±13.82 55.55±14.88 5.580 0.000 57.18±10.44 59.56±11.06 58.60±11.21 61.24±11.51 59.65±10.98 10.304 0.000 56.08±16.78 65.73±15.16 59.58±16.17 64.65±16.41 32.360 0.000 54.64±11.27 57.00±11.10 54.66±13.75 58.32±11.98 7.034 0.000 63.10±14.05 60.86±12.90 58.73±15.23 61.64±13.48 5.860 0.000 57.39±10.61 61.48±10.26 57.72±11.84 61.70±11.35 15.887 0.000
表4 廣州市中青年知識分子亞健康狀況的生活方式單因素分析(分,)
表4 廣州市中青年知識分子亞健康狀況的生活方式單因素分析(分,)
項目 生理亞健康 心理亞健康 社會亞健康 總分工作時間<6 h 6~<8 h 8~<10 h 10~<12 h≥12 h F 值P 值吸煙情況不吸煙吸煙t 值P 值喝酒情況從不喝很少喝經(jīng)常喝F 值P 值早餐習慣從不吃偶爾吃經(jīng)常吃每天吃F 值P 值睡眠時間<4 h 4~<6 h 6~<8 h 8~<10 h≥10 h F 值P 值鍛煉情況極少或無1~4 次/月5~8 次/月9~12 次/月>12 次/月F 值P 值久坐或長期伏案與操作電腦情況從不這樣很少這樣有時這樣經(jīng)常這樣總是這樣F 值P 值69.45±13.74 57.84±17.43 56.69±16.66 52.28±14.66 52.51±15.23 45.483 0.000 59.39±11.41 55.81±11.63 54.81±11.32 51.05±10.47 51.70±12.88 18.383 0.000 61.25±13.15 65.07±14.33 62.38±13.68 60.22±14.74 58.10±16.68 7.211 0.000 63.90±10.17 59.00±11.02 57.52±10.47 53.90±9.77 53.67±11.76 33.850 0.000 58.91±16.72 50.88±16.85 7.256 0.000 55.51±11.47 52.34±12.02 4.156 0.000 62.24±13.70 64.05±16.60 1.677 0.095 58.60±10.73 54.81±11.21 5.322 0.000 57.07±17.59 58.91±16.53 58.11±16.90 6.461 0.002 54.76±11.86 55.46±11.31 54.52±12.45 1.279 0.279 62.11±14.69 62.37±13.46 64.32±15.89 1.730 0.178 57.57±11.07 58.62±10.64 57.18±11.34 3.292 0.370 54.93±18.24 60.18±16.17 59.38±17.16 56.68±16.79 7.302 0.000 53.78±14.26 54.11±11.18 55.31±11.38 55.57±11.68 1.918 0.125 55.63±22.12 59.10±14.23 61.84±13.23 64.13±13.09 17.923 0.000 54.72±13.50 57.82±10.56 58.22±10.70 58.24±10.82 1.787 0.000 48.29±14.71 55.08±14.11 57.74±16.10 58.97±17.93 61.08±19.92 3.004 0.010 46.70±8.25 50.93±10.72 54.52±11.11 56.52±11.94 55.28±14.73 8.513 0.000 56.61±15.15 56.49±15.43 61.19±13.64 64.46±13.85 62.93±18.66 10.674 0.000 49.89±8.28 54.02±9.03 57.53±10.42 59.54±11.19 59.57±13.95 9.731 0.000 59.56±15.30 58.10±17.52 55.75±18.31 54.45±18.15 56.79±18.35 4.443 0.000 54.18±11.97 55.92±11.35 55.71±11.31 55.99±11.13 55.96±10.28 3.169 0.007 59.17±13.32 63.43±13.56 65.42±14.22 67.59±13.62 67.59±15.31 25.120 0.000 57.61±10.53 58.72±11.13 58.22±11.38 58.36±10.72 59.28±9.89 1.559 0.000 55.79±19.06 60.89±17.31 58.77±17.76 58.10±17.02 56.18±14.68 3.937 0.001 52.90±13.29 55.39±12.75 56.18±11.79 55.47±11.17 53.64±10.79 4.135 0.001 56.15±19.27 61.10±13.69 64.42±13.98 63.04±13.25 60.45±14.08 9.312 0.000 54.89±13.05 59.06±11.39 59.33±11.34 58.47±10.61 56.41±9.54 6.901 0.000
表5 中青年知識分子亞健康狀況影響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不同人群SHMS V.10 得分分析發(fā)現(xiàn), 城鎮(zhèn)居民組與公務員組的生理亞健康子量表、心理亞健康子量表以及總分的得分均顯著低于其他類型的中青年知識分子,該結(jié)果提示城鎮(zhèn)居民與公務員的亞健康狀況較差,這與魏鳳江等[12]相關研究存在較高的一致性。可能由于城鎮(zhèn)居民生活在競爭激烈、高速運轉(zhuǎn)、交通擁擠、高房價的廣州市,來自學習、工作、生活的成本與壓力普遍較大。 而公務員由于工作性質(zhì)特殊,工作壓力大和生活不規(guī)律等特點也容易導致較差的健康狀況[13]。 大學生生理亞健康子量表、心理亞健康子量表和SHMS V.10 總分得分最高, 這可能由于大學生尚未真正踏入社會,尚無需應對來自生活、婚姻、工作方面的壓力,自由的校園生活有利于其生理、心理健康及其整體健康。 青年組生理亞健康子量表、心理亞健康子量表以及總分得分高于中年組。這可能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年知識分子的工作責任與工作難度逐步增大,所承擔的社會義務逐漸增多,但生理器官的各種功能卻在逐步衰弱,加之來自家庭、社會的變故的增加,所以導致其較差的亞健康狀況。 男性組生理亞健康子量表、心理亞健康子量表及總分得分低于女性組,這與袁向東等[14]有關研究存在較高的一致性,可能是由于男性中青年知識分子承受著職位晉升、為家庭提供生活保障、購入房產(chǎn)等較大壓力,工作與生活壓力的日積月累,往往就容易導致男性中青年知識分子較差的生理、心理亞健康。
5 種不同職業(yè)組的中青年知識分子的生理亞健康、心理亞健康得分低于其社會亞健康,而心理亞健康的狀況最差,這與張碧昌等[15]有關研究相似性較高。這可能由于中青年知識分子要面對大量的復雜的腦力勞動,心理承受的負擔要大于其生理和社會所承受的負擔。 有研究表明,廣州地區(qū)中青年知識分子普遍存在著不良的生活方式[16],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又會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及心理的不良狀況。中青年知識分子由于掌握著社會發(fā)展的先進知識,對個人以及社會有著更好的了解,所以其社會亞健康狀況較好。
通過單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結(jié)果顯示, 年齡、職業(yè)、性別、婚姻狀況、工作時間、早餐習慣、睡眠時間、久坐或長時間伏案與操作電腦情況、鍛煉情況是影響廣州市中青年知識分子亞健康狀況的主要因素。這就提示用人單位以及政府相關部門要做好對中青年知識分子的健康干預及健康促進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中青年知識分子健康水平。 同時,中青年知識分子自身要重視亞健康狀態(tài),做好自我保健,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習慣,提高自身的健康狀況。
[1] 張桂欣,許軍.亞健康的測量[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7,10(11):923-925.
[2] 趙瑞芹.亞健康的研究與治療進展[J].中國臨床醫(yī)生,2006,34(11):7-9.
[3] Li G,Xie F,Yan S,et al. Sub-health: definition, criteria for diagnosis and potential prevalence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China [J]. BMC Public Health,2013,13:446.
[4] 寇建民,蘇靜,王崇喜.我國知識分子亞健康狀態(tài)及預防對策[J].中國體育科技,2005,41(1):99-101.
[5] 杜本峰,和紅,金承剛,等.中年高級知識分子健康狀況的綜合評估—中國知識分子健康研究報告之三[J].人口研究,2006,30(1):2-12.
[6] 李建軍.中青年知識分子“過勞死”在“拷問”誰?[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 28(1):1.
[7] 馬宏.知識分子概念與知識分子問題研究[J].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1):53-56.
[8] 李毅紅.青年概念的當代闡釋[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7,(5):73-77.
[9] 馮麗儀,許軍,羅仁,等.亞健康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與建立[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1,14(1):37-40.
[10] 許軍,張金華,羅仁.Delphi 法在篩選亞健康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0,19(6):562-565.
[11] 張金華,許軍,黃季萌,等.亞健康測量的定量化研究[J].廣東醫(yī)學,2009,30(11):1746-1748.
[12] 魏鳳江,高偉,劉俊,等.天津市公務員亞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0,26(5):589-590.
[13] 許軍,陸艷,馮麗儀,等.中國公務員亞健康評定量表的常模研究[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31(10):10.
[14] 袁向東,張熙,魯婧婧,等.廣州市部分職業(yè)人群亞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研究[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07,27(10):1548-1550.
[15] 張碧昌,鄧冰,李杰.中年知識分子生存質(zhì)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5,22(10):1278-1280,1300.
[16] 屠燕,黎健勇,滕中華.對廣州市3 個行政單位中青年知識分子不良生活方式進行干預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09,23(9):837-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