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檔案編研是檔案信息資源開發(fā)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提高檔案利用服務水平的有效途徑。新時期,檔案部門要積極適應不斷發(fā)展的檔案編研的新要求,以新的思路、新的途徑、新的辦法提高編研質量,滿足社會利用檔案信息的需求。
關鍵詞:檔案編研;檔案利用;影響;創(chuàng)新
1 檔案編研對檔案利用的影響
1.1 檔案編研為檔案利用提供有效路徑
檔案編研是指對檔案文獻進行研究和編纂,為社會公眾提供檔案利用服務的工作。檔案編研是檔案利用的“導航圖”,公眾在進行檔案利用時,首先會通過檔案的編研目錄選定目標。檔案編研可為公眾展示豐富的檔案信息資源,提高公眾對檔案利用的興趣,為檔案利用提供有效途徑。就新華社近十年來而言,全社三十幾個部門利用檔案資源編寫的各類刊物近百本。
1.2 檔案編研提高檔案利用效率
通過檔案編研,將檔案信息系統、有序地匯集整理出來。通過檔案編研,可有效避免公眾因為大范圍的檔案信息資源搜集、查閱和篩選而耗費大量時間的狀況出現,增強檔案利用的針對性和主動性,讓公眾更加便利地進行檔案利用,進而提高檔案利用效率。
2 加強檔案編研利用工作的重要性
2.1 加強檔案編研利用工作是社會發(fā)展的要求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社會各界對檔案信息的利用需求越來越大。檔案信息開發(fā)利用的最高表現形式也就是檔案編研,是活化檔案信息的有效手段,檔案編研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效果。因此,相關檔案部門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檔案的編研利用,通過積極開發(fā)檔案資源,讓檔案信息得到充分利用,檔案的價值得以實現,讓社會各界對檔案的利用需求得以滿足。
2.2 加強檔案編研利用工作是提高人員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
檔案編研利用工作具有很強的專業(yè)性,包含了基礎業(yè)務建設和信息資源開發(fā)利用兩大方面。因此,檔案編研利用工作的開展需要建立一支職業(yè)技能強、職業(yè)素養(yǎng)高,且具備較強服務意識的專業(yè)團隊。它要求從事檔案編研利用工作的人員必須熟練掌握檔案史料的研究加工技能,深厚的文字表述功底,擅長將檔案史料結合到社會現實求中去。相比其他檔案業(yè)務環(huán)節(jié),檔案編研利用工作所包含的識含量更大,技術難度也更加高,對人員的素質要求也相對較高。所以,加強檔案編研利用工作能有效提升人員素養(yǎng)。
2.3 強化檔案編研利用工作是開發(fā)信息資源的必然舉措
為社會提供高效、優(yōu)質的檔案服務是開展檔案工作的最主要目的。檔案真實記錄著人類歷史實踐發(fā)展,檔案編研利用工作則是將現實需求和歷史記錄有機結合,讓檔案史料的價值得以實現。在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各級各類檔案部門需要以實現檔案信息社會共享為自身的職責和任務,通過向社會公眾提供完整、真實、精練的檔案信息服務,來滿足社會各方面的利用需求??傮w而言,檔案編研利用工作能有效擴充、濃縮檔案信息、傳播檔案信息,是檔案信息資源開發(fā)利用工作的一種最有效、最便捷的形式。
3 當前檔案編研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3.1 編研題材陳舊、周期長
當前,檔案編研工作很大一部分仍停留在模仿階段,片面追求編研成果的數量和速度,而不注重題材的選擇領域、合理性、實用性等,對現實社會需求沒有較大作用。檔案編研工作人員在課題的選擇上,沒有進行詳細區(qū)分,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較少運用高科技手段,無法做到與時俱進。同時,由于編研加工所耗時間過長,傳遞不及時,缺乏對資料的再次深加工,極易形成編研成果不新穎,缺乏時代特色,既缺乏“長課題”的深度,又沒有“短課題”的時效性。
3.2 編研力量單薄
編研材料的質和量是編研工作水平的直接體現,它不僅制約著編研工作的整體發(fā)展狀況,還影響著檔案管理工作的全局。當前,部分檔案編研工作人員在編研工作中,忽視了檔案資料與其它相關資料的合理調配與資源共享,在選材上受到較大局限。同時,由于專業(yè)人員少,基層工作任務繁重,經常會調用一些兼職編研人員,他們在較短的時間內,很難將精力集中在編研工作中,編研材料的質量得不到有效保證。一些專業(yè)的編研人員自身也存在職業(yè)素養(yǎng)問題,在編研工作中既沒有完成既定的編研數量,在編研成果的質量上也存在很多問題,編研工作進展緩慢。
3.3 檔案工作者服務意識不足,服務手段單一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檔案館(室)都處于封閉狀態(tài),缺乏對外界的宣傳,讓公眾無法對檔案館(室)產生親切感,對館藏的結構和內容信息認知較淺。部分檔案工作者缺乏主動服務觀念,將檔案的管理看作是檔案工作的重心,既沒有認識到檔案編研的重要性,也沒有理解檔案工作的主旨,存在坐等利用的被動服務思想。同時,缺乏對先進科技的引進和運用,一些檔案內容只能通過手工檢索方式搜索,檢索效率較低,極大程度地影響了檔案利用效率。
4 關于檔案編研工作的創(chuàng)新
4.1 發(fā)揮資源優(yōu)勢,開拓研究領域
雖然在檔案的編研工作中,存在大量的編研資源,但實際的編研成果卻很少。并且,在各個單位和部門中,編研成果普遍為文字型,編研成果比較單一且種類較少,極少存在圖片、畫冊、音像等其他形式的編研成果。同時,在已取得較大成就的檔案編纂學方面,對少數民族檔案、特色檔案等編研方面也較少涉及。因此,檔案工作部門的檔案編研人員在進行單干的編研工作時,必須充分了解社會大眾的利用需求,將需求融合到檔案編研中,積極探索,將更多的檔案資源展現在公眾面前,更好地服務社會,滿足人民群眾文化生活需要,讓檔案得到高效利用。
4.2 創(chuàng)新研究理論,改革研究方法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檔案編研工作也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zhàn)。如,在進行檔案資源共享后,檔案編研理論、方法的更新換代, 檔案編研潛在功能的開發(fā)等,都需要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同時,對于檔案編纂學的研究也不能與以往的“閉門造車”一樣,必須不斷學習和借鑒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以及專長,重點關注檔案編研與其他學科的融合,解開思想束縛,擴寬眼界,爭取與相關專業(yè)、學科共同進行檔案編研課題的開發(fā),讓檔案編纂學理論取得新的突破。
4.3 理論結合實踐,講求研究效果
檔案編研人員在編研工作中,需要結合理論聯系實踐開展活動。檔案編研自身具備實踐性的特點,需要與具體的檔案資源緊密聯系,所以檔案編研工作不能局限于編研室。檔案編研還具備綜合性的特點,一份高質量的檔案編研成果在于對檔案原始資料深入研究和把握恰當。因此,檔案的編研工作人員或研究者必須對編研工作進行深入的實踐,通過實踐去體會和認知編研工作,更加深入地了解、把握和創(chuàng)新編研理論。一旦編研工作脫離實際,就會造成檔案編研言而無物或無所作為的局面。
4.4 發(fā)揮團體優(yōu)勢,協同開展編研
在檔案編研工作中,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fā)揮檔案科研和開發(fā)中的領導作用,增強檔案編研的力量。新華社檔案處充分利用館藏優(yōu)勢,協同各部門聯合開發(fā)各類檔案產品,如編寫部門史,大事記,制作音像制品等各類檔案產品。同時,檔案編輯工作還需要加強與地方檔案館、各大院校等相關部門之間的緊密聯系,以協作的方式進行課題的開發(fā)和研究,避免因為檔案館編研力量不足而造成的編研工作無法有效開展局面,讓檔案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更加貼合實際,達到雙贏的效果。
4.5 加強業(yè)務指導,提高編研人員素質,是搞好編研工作的關鍵
編研工作由于其專業(yè)性、研究性很強,編研成果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相關的編研人員,所以對編研人員的素質有很高要求。但是,部分編研人員由于缺乏實踐經驗,在編研能力上存在很大的局限。因此,相關的檔案業(yè)務部門對檔案編研人員開展有針對性的技能和素養(yǎng)培訓,通過靈活的范例和循序漸進的寫作理論,加強對檔案工作者的培訓,讓他們的編研能力得到提升。同時,開展對檔案編研工作的定期檢查活動,在監(jiān)督檔案編研工作的同時,加強對其指導,推動編研工作的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聶曉強.淺談檔案編研工作中常見的問題及對策[J]. 神州. 2012(25)
[2]姜萍.試論檔案編研工作[J]. 機電兵船檔案. 2008(06)
[3]張林靜.檔案利用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 河北能源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9(01)
作者簡介
李文娟(1978-)女,北京市,館員,本科,研究方向:檔案工作與新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