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101( 2015) 03-0114-04
收稿日期:2015-06-17
作者簡介:莊艷梅( 1979-),女,山西原平人,碩士,現(xiàn)工作于山西煤炭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中國語言文學。
1 應用文寫作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分析
當今社會應用文與人們的聯(lián)系更為密切,而在以強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高職院校,卻處于一種不受重視的尷尬地位和邊緣化狀態(tài)。筆者認為當今應用文寫作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1 課程只在個別院校個別專業(yè)設置,課時少
高職院?!耙跃蜆I(yè)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辦學方針更強調強化學生的專業(yè)實踐技能訓練,應用文寫作作為培養(yǎng)學生基本能力的課程,雖然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特點,但并不屬于專業(yè)課教學,很難得到重視。有些院校只在一些文科類專業(yè)開設應用文寫作這門課程作為基礎課,好多理工科專業(yè)都沒有開設這門課,即使開設了一般也只是周二的課時。有的院校認為大學語文基礎課中包含了“應用文寫作”這個章節(jié),就沒有另外開設這門課,而其實好多院校教師在講授大學語文或高職語文課時只把“應用文寫作”那個章節(jié)作為其中的一個章節(jié)用幾個課時就一掃而過了。應用文寫作課程在高職院校處于一種不受重視的邊緣化地位。
1.2 教材內容陳舊,缺乏時效性和科學性
近幾年,應用文寫作教材可謂五花八門,雖然名稱略有不同,但“換湯不換藥”,大部分教材的內容、體例雷同,教材內容缺乏權威性。教材過分偏重理論闡述,忽視了這門課本身的的實用性、實踐性。選取的范文內容陳舊,和當下和學生實際聯(lián)系不緊,比如有些公文都是行政機關發(fā)布的布置工作或反映工作情況的例文,這些例文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會讓他們覺得學習這些沒有用,這導致教學受教材的制約而難以提高。
大部分應用文寫作教材,對各種應用文種的介紹很詳盡。比如《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規(guī)定公文有十三種,而這其中,決議、命(令)、公告、議案在實際公務活動當中也很少用,學生們就更見不著了。教材可根據文種的適用性和學生的實際需求適當調整文種內容。而且這門課在好多學校一般只開設一個學期,要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學習那么多文種,要么走馬觀花,要么囫圇吞棗。學生一學期下來可能只知道應用文有哪些文種,而沒有用更多的時間練習寫作。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并沒有得到提高,這與這門課的教學宗旨是違背的。
1.3 教學方法單一,忽視課程的實踐性特點
目前,我們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概念———特點———種類———格式寫法———例文解讀———布置作業(yè)。教學中,教師習慣以“填鴨式”的課堂理論講授為主,忽視了實踐互動這個環(huán)節(jié),老師講得多,學生練得少,致使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難以提高。應用文寫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教授理論只是讓學生掌握應用文寫作的基礎知識,最終目的還是要讓學生會寫,以提高應用文寫作能力,所以教學重點應放在例文解讀、寫作訓練方面,并對學生的寫作練習作業(yè)及時評判,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以加強對每一文種寫作能力的訓練。
如果每節(jié)課都是用一個模式講授,那可能就是教師堂上滔滔不絕,費舌耗力,學生課下目瞪口呆,打盹瞌睡,課堂氣氛沉悶,乏味。教師挺累,效果不好。學校不重視這門課導致有些老師也是應付的態(tài)度,缺乏對這門課足夠的深入的研究。教師也應提高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探索多形式的教學模式和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應用文寫作課的教學效果。
1.4 學生對學習這門課重要性的認識不夠
有些學生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缺乏對學習應用文寫作課重要意義的理性認識,覺得自己以后不會從事文秘或行政工作,用不著寫應用文,又或認為自己將來從事的工作不需要寫應用文,認為學好專業(yè)課才是硬道理。再者學生對網絡產生強烈的依賴心理,他們認為需要寫作應用文時,比如寫入黨申請、演講稿、求職信等時,只需從網上搜索下載,稍加改動就可以了。這種思想導致上課缺乏積極性,寫作時到處照搬抄襲,學生學習這門課的主體意識有待提高。
2 對改進應用文寫作教學的幾點思考和建議
2.1 挖掘應用文的審美性,激發(fā)學生學習應用文寫作課的興趣
前蘇聯(lián)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說過:“任何帶有智力型的學習都是以興趣為前提的。”應用文雖然沒有像文學作品那樣能給人帶來豐富的審美體驗,我們讀一篇散文,品一首詩的時候往往會被其優(yōu)美的詞句,深厚的意蘊,豐富的情感所打動,所感染,而看一份計劃,一個通知的時候卻只是從中得到些信息,而不會有審美體驗,那么是不是應用文就沒有審美性呢?當然不是。如果說文學作品體現(xiàn)的是藝術美,那應用文體現(xiàn)的就是社會美。文學作品的美可體現(xiàn)在表達、修辭、語言、意境上,而應用文的美同樣可體現(xiàn)在主題、材料、結構、語言上。應用文重行文的嚴謹,語言的準確,格式的規(guī)范和內容的真實,應用文在內容上是求真、求全、求精,在語言上力求準確、簡練、樸實、嚴謹。好的應用文是理智與情感、樸實與生動、典雅與通俗的統(tǒng)一。
課堂上要充分挖掘應用文的審美性,可以故事導入,比如講到書信時,可以以卓文君給司馬相如寫的數(shù)字詩,巧用數(shù)字,意義非凡,打消了司馬相如再娶的念頭,成就了一個愛情佳話,從而說明書信在人際溝通中的重要作用。也可用應用文中的每篇佳作吸引學生,如講到演講稿時,可讓學生PK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體會演講的魅力。應用文的歷史源遠流長,我國古代應用文寫作就有很多名篇佳作,教師可選取其中一些力作和學生一同鑒賞,如司馬遷的《報任安書》、諸葛亮的《出師表》、魏征的《諫太宗十思疏》、林覺民的《與妻書》等。這些古文,學生在高中時可能就學過,也比較熟悉,在品讀中學生深入了解了應用文在古代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到了應用文古老而深沉的藝術魅力,加深了對這些文體的認識,也就有了興趣去學習這門課了。
2.2 用身邊實例加強學生對應用文寫作課重要性的認識
和學生大談應用文的作用以及學習應用文寫作的重要意義的大道理,學生認識不深,要從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實例談起,讓學生深受啟發(fā),才能引起學生重視。如學生有事不能上課要和老師請假,卻因請假條格式不規(guī)范,沒有寫請假原因,老師沒有批準;再如,有學生想申請貧困助學金,但助學金申請卻沒有寫家庭貧困的狀況,因此領導審核不過關,而沒有得到助學金;再比如畢業(yè)生參加就業(yè)招聘會,本來面試通過了,卻因投遞的簡歷對自己評價過分虛夸,給領導留下了夸夸其談,不切實際的的不好印象,從而錯失了一次寶貴的機會;再比如有學生是學生會主席,系里要組織全系學生向貧困山區(qū)小學生捐獻衣物,奉獻愛心的活動,需要先擬寫一份倡議書,發(fā)動全系學生踴躍參加,卻難于不會撰寫,影響了工作還被老師批評。用這些和學生聯(lián)系較緊的實例,可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如果不會寫應用文,會帶來諸多不便,也就自然意識到學習應用文寫作課的重要性。
2.3 依據應用文種的適用性和學生所學專業(yè)特點設計教學內容
應用文是為滿足人們某種特定的需要,是為實際需求運用而生的,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有些應用文種逐漸用的少了或者已經不用了,比如信息時代網絡的普及,書信已經消失于人們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電子郵件、短信、微信等聯(lián)系方式;一些專用書信比如請柬、介紹信、證明信等往往都能找到現(xiàn)成的模板,只要套寫內容就行。而隨著時代的變化,一些新的應用文種也應運而生,比如投標書、合同書、求職信、策劃方案、創(chuàng)業(yè)規(guī)劃書等文書與我們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應用文種雖然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著,但好多教材還是墨守成規(guī),包羅萬象,一些現(xiàn)實生活中很少用的文種依然有詳盡的介紹。應用文寫作課時較少,所有的專業(yè)都學習全部的文種有些不切實際,應用文寫作課程也要緊密結合應用文文種的實際應用性和學生專業(yè)特點設計合適有效的教學內容,調整教學重點。
2.4 滲透寫作基礎知識,夯實學生寫作基本功
高職學生大多語文基礎差,底子薄,高中寫作就犯愁,寫作基本功不扎實,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表述不清,經常出現(xiàn)有語病、有歧義的詞句。教師在課堂中可適時滲透補充寫作基礎知識,可利用教師抽改、學生自批、互改、評比作業(yè)等形式或讓學生評判和修改病文,引導學生以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寫作,克服寫作中懶惰、抄襲、敷衍的不良習慣,尤其對寫得好的作業(yè)當作范文在班上讀講,激發(fā)學生學習應用文寫作的興趣和積極性。
應用文寫作雖然不需要像文學創(chuàng)作那樣要體現(xiàn)文學美、藝術美,追求語言、意境的優(yōu)美、華麗,但它終究屬于寫作活動。是用語言符號制作成文章的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精神活動,應用文寫作既有一般寫作的要求和規(guī)律,又有其特定的要求與規(guī)律。主旨、材料、結構、語言、表達、文風,便是其基本要素,只是有各自不同的要求。應用文寫得好與否,不是看文章有沒有文采,語言更生動,更形象,而是看語言是否準確、規(guī)范、簡潔、平實,語言首先要求是準確,準確是指寫作應用文時做到精心遣詞,仔細辨析詞義和詞語的感情色彩,嚴密組句,不能模棱兩可,含糊不清,出現(xiàn)歧義。規(guī)范是指行文要符合國家的有關規(guī)定,比如標點符號的用法、時間和數(shù)字的用法、語言的得體運用等。要寫好應用文,必須夯實寫作基本功,培養(yǎng)認真、嚴謹?shù)膶懽鲬B(tài)度。
2.5 寫作練習要切合學生興趣和實際寫作水平
應用文寫作課本身不像語文課那樣會給人美的享受。如果教師一味照本宣科,布置一些脫離學生實際的寫作作業(yè),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還是很難提高的。只有迎合學生的興趣,切合實際的教學,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寫作練習一定要切合學生的興趣和實際水平,如調查報告寫作練習可以讓學生分組開展一次調查活動,調查大學生感興趣或熱議的一些話題,比如對大學生消費觀的認識、對大學生就業(yè)觀的認識、大學生怎么看待校園戀愛、怎么利用網絡等,把調查結果整理出來寫成調查報告,這樣學生既提升了思想又掌握了調查報告文體的寫作。又如在學習事務文書中《規(guī)章制度》的寫作時,讓學生給所在班級撰寫班規(guī)或班級公約或者給學校圖書館寫入館規(guī)定,這樣的練習學生既熟悉又容易寫。再如在學習事務文書中的《計劃》《總結》文書時,可以讓學生寫《個人學期學習計劃》或《大學生活規(guī)劃》或寫《班干部工作計劃》等,學習總結寫作時,可以寫《高中生活總結》或《個人學期總結》等,這樣的寫作練習會使學生覺得有內容可寫,而不會無從下手。
2.6 采用情境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每一種應用文的寫作都有特定的目的,都是為實踐服務的,寫作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完成的。課堂上為了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更好地掌握寫作技能,教學中可以設置模擬某種情境。例如,在學習求職類文書的寫作時,課堂上可以模擬招聘會現(xiàn)場,讓學生分別扮演招聘者和應聘者,以各自的身份,揣摩對方的心理,通過體驗不同的角色,就會明白用人單位招聘方會有怎樣的要求,而作為應聘者應具備哪些條件,求職文書怎樣撰寫才更會得到招聘方的青睞。學習日常文書的演講稿、主持詞、辯論詞寫作時,可以舉辦一場演講賽或文藝晚會或辯論會,讓學生書寫文稿,然后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提高他的綜合能力。學習事務文書中規(guī)章制度寫作時,可以讓學生以班干部身份撰寫班級公約(或班規(guī)、班級守則),張貼在教室讓大家評選出寫得好的作為真正的班規(guī)。這樣的情境教學,通過學生自我體驗式的學習,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還充分發(fā)掘了學生的潛能,提高了學生學習應用文寫作課的積極性。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與進步,應用文寫作已成為當今大學生必備的一項技能,應用文寫作能力不僅是當今社會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內涵,也是企業(yè)所要求的八大職業(yè)核心能力之首。應用文與人們的聯(lián)系更加密切,葉圣陶老先生曾說過:“工作中、學習中、生活中經常需要寫作,所以寫作是非學不可的,而且是非學好不可的。大學畢業(yè)生,不一定要能寫小說、詩歌,但一定要能寫應用文,而且非寫得既通順又扎實不可?!敝灰覀儾粩嗵剿鳎掠趪L試改革,應用文寫作教學就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實現(xiàn)它在職業(yè)教育中應有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