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北魏邸珍墓志銘考釋

      2015-04-10 12:35:08過超
      關(guān)鍵詞:北齊刺史墓志銘

      過超

      (南京師范大學(xué)社會發(fā)展學(xué)院,江蘇 南京 210097)

      北魏邸珍墓志銘考釋

      過超

      (南京師范大學(xué)社會發(fā)展學(xué)院,江蘇 南京210097)

      邸珍墓志銘主要記述了北魏末期高歡親信邸珍的個人仕宦經(jīng)歷。志文對于傳世文獻有諸多補遺之處,對研究北魏末期高歡與北魏關(guān)系、北齊時期的遷葬風(fēng)俗等都有比較重要的參考價值。

      邸珍;墓志;北魏;北齊;高歡

      邸珍其人,《北齊書》《北史》皆有傳,史載其“御下殘酷,士眾離心”[1]2899,最終“為州人所害”[1]2899,河北曲陽縣城東二里原立有《魏故侍中散騎常侍定州刺史司空邸公之碑》(后文簡稱邸公碑),抗戰(zhàn)前移至北岳廟碑樓保護。此碑宋代趙明誠《金石錄》、宋陳思《寶刻叢編》、清倪濤《六藝之一錄》等金石文獻均有著錄,而《河北金石輯錄》有全文著錄,無標點,此碑為邸珍后人為紀念其先祖之功而建,主要敘述了邸珍家世及追隨北齊神武帝高歡的戎馬生涯。而在《洛陽新獲七朝墓志》中所見《魏故侍中司空邸公墓志銘》(后文簡稱為《邸公墓志銘》)[3]35則是邸珍之墓志銘,對于邸珍之研究,見劉雪彥《曲陽北岳廟現(xiàn)存石刻文獻研究》[2],劉雪彥在其碩士論文中,對邸公碑進行了相關(guān)的考釋,簡要考證了邸珍的生平,并附邸公碑釋讀全文。①然而由于當時劉雪彥并沒有看見此墓志銘,故研究尚有不足。在此基礎(chǔ)上,筆者擬根據(jù)新出的《邸公墓志銘》,結(jié)合傳世文獻,對邸珍其人做進一步探究。

      《洛陽新獲七朝墓志》中所見之《邸公墓志銘》為影印拓本,現(xiàn)筆者嘗試釋文句讀,并錄如下:魏故侍中司空邸公墓志銘

      君諱珍,字安寶,中山上曲陽人也??T催b注,隆構(gòu)層峙,親族公門之/緒,青組丹轂之華。故已銘于鐘鼎,播之蘭榮,千祀橫被,風(fēng)流煥然,祖/扷抱質(zhì),懷文聲馳,雅俗文思,象賢載德,譽滿衣簪。公中和所纏,純嘏/修洽,英姿秀出,桀氣孤上,頡頏書劍,悵怏風(fēng)云,瞻管樂而興憤,(亻幣)孫/吳以投契,忠勇沉歿(毅),率自天真,溫良恭儉,非由矯飭,萬夫之望,一朝自/遠。

      起家寧朔將軍、奉車都尉,屬霸后聿,興俊雄結(jié),轍榮名大府,如毛/順風(fēng),除開府外兵參軍事,所奉之主,即高祖武皇帝其人也。中興初,/除大丞相長史,內(nèi)謀國紀,外參戎律。職事修舉,幕下推高。永熙元/年,除平北將軍殷州刺史,遷開府儀同三司、徐州道行臺、尚書右仆射/,以永熙四年七月公薨于位,詔贈使持節(jié)、都督定徐殷朔四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侍中、司空公、定州刺史、神鳥縣開國侯、上曲陽縣開國侯。惟公理/識淹長,神宇宏曠,孝為德本,忠實身基,驤首舊翼,爰構(gòu)真主,磨/頂潑心,精貫白日,受蜃廟堂,奇正兼運,建(方輿)方面,威惠并馳,勳書彝器,績宣盟府,故已□□□□□武□吳而天地不仁,鬼神類聽,/云亡驟及,朝野同哀,□□□□……□□□□六月丙子朔九日甲申安厝/定州城西六十里□□□□……□□□□乃□銘曰:/

      氣象□山,□之□名世□□杰□□□翼高□驥□□□□臺□□□□□敕/荷天幕,建節(jié)專城,出宣武怒,入效忠貞,紀以文□,發(fā)以聲明,雕戎□□□且銘□□□式替/隆平,云如不淑,遽掩佳城,煙□□抑風(fēng)□□□□□□□□□□□□□□□□播修名。/

      1 墓志銘刊刻時間

      據(jù)趙明誠《金石錄》載:“第四百五十五北齊邸珍碑上武平六年二月;第四百五十六北齊邸珍碑下”,[4]54以及鄭樵在《通志》卷七十三中的記載“北齊邸珍碑武平六年未詳”[5]844。我們可以推斷邸公碑應(yīng)該立于北齊武平六年(575),碑文記載邸珍死于天平元年(534),此碑在邸珍死后41年刊刻而立,并且歷代均有收錄,可以證明其至少不是現(xiàn)代人仿造。

      《邸公墓志銘》在《洛陽新獲七朝墓志》中沒有署名出處,此墓志銘來源,陳尚君稱“《洛陽新獲七朝墓志》編者齊運通先生長期在洛陽工作,感慟于文物流失,乃發(fā)愿就個人之所得加以收集,積累數(shù)年,所獲漸豐,乃選取精品,編為是書。該書所收,皆近年數(shù)年內(nèi)在河南洛陽一帶出土之墓志,凡東漢7件,西晉1件、北魏31件(含東魏4件)、北齊4件、隋21件、唐371件(含武周24件、偽燕4件、后唐3件)、宋7件、年代不詳者2件,總444件。”[6]如果此為屬實,即這件墓志銘的確是在洛陽地區(qū)出土的話,那邸珍之墓理應(yīng)在洛陽附近,這與墓志銘中所謂的“安厝定州城西六十里”有區(qū)別,定州城西六十里,即邸珍故鄉(xiāng)上曲陽縣,且此墓志也不可能是邸珍死后下葬時所刻。

      墓志銘中所謂“除開府外兵參軍事,所奉之主,即高祖武皇帝其人也。”然而邸珍死的時候,高歡并沒有去世,史載高歡死于武定五年(547),去世的時候“兼?zhèn)渚佩a殊禮,謚獻武王”[7]24,直到“天保初,追崇為獻武帝,廟號太祖,陵曰義平。天統(tǒng)元年,改謚神武皇帝,廟號高祖。”[7]24高歡有高祖這個廟號和神武皇帝這個謚號,是到天統(tǒng)元年(565)以后了。墓志銘中出現(xiàn)的“高祖武皇帝”字樣,只可能是在天統(tǒng)元年之后。此墓志如果為真,也只可能是邸珍死后至少31年之后才刻,此為該墓志銘篆刻上限,在墓志銘中稱呼高祖武皇帝并且不加朝代,那該墓志銘篆刻時間下限應(yīng)該在北齊幼主承光元年(577)為止。即若此墓志為真,則墓志銘篆刻時間在天統(tǒng)元年(565)到承光元年(577)之間的13年內(nèi)。

      2 邸珍生卒年份

      《北齊書》和《北史》的《邸珍傳》都只是聲稱其“為民所害”[7]651“遂為州人所害”,沒有寫明具體時間,從墓志銘中我們可以看到,邸珍應(yīng)是在擔(dān)任“開府儀同三司、徐州道行臺、尚書右仆射”后,為州人所害,這也與《北史》記載的邸珍一次軍事行動聯(lián)系到一塊,“后兼尚書右仆射、大行臺,節(jié)度諸軍事,擊梁將成景儁等,解東徐圍,回軍彭城?!保?]2899此處的大行臺,應(yīng)該就是墓志中所謂的徐州道大行臺,彭城郡即徐州。邸珍在擊退成景儁等人的進攻后回師彭城,最終被“州人”所害。

      邸珍擔(dān)任徐州道行臺,是受高歡所委派,針對魏帝“以斛斯椿兼領(lǐng)軍,分置督將及河南、關(guān)西諸刺史”[7]13的行動,高歡為執(zhí)掌朝政,派邸珍赴徐州,當時徐州為華山王鷙所據(jù),“神武使邸珍奪其管籥”[7]13,重新奪得徐州方面的政治軍事權(quán)力。此事在《資治通鑒》中,記于中大通五年(533)十一月,癸巳條,“十一月,癸巳,魏以殷州刺史中山邸珍為徐州大都督、東道行臺、仆射,以討下邳?!保?]4835即北魏永熙二年,這與邸珍墓志中所謂的“永熙元/年,除平北將軍殷州刺史,遷開府儀同三司、徐州道行臺、尚書右仆射/”也可以相印證。邸珍在永熙元年被任命為平北將軍殷州刺史,第二年十一月,高歡與魏帝的敵對關(guān)系逐漸加劇,邸珍被派遣占據(jù)徐州地區(qū)。邸珍去世的時間,至少應(yīng)該在永熙二年(533)十一月之后,邸公碑中所載其為“天平元年冬十月二十七日,春秋四十六,力疾薨于王事?!保?]39天平元年為東魏元善見之年號,即公元534年,永熙三年(534)七月,高歡攻入洛陽,八月大肆消除異己,九月立元善見為孝靜帝,改元天平,所以永熙三年也是天平元年。但是在邸公墓志中的記載卻有出入,其謂“以永熙四年七月公薨于位”,永熙并沒有四年,并且時間與邸公碑有抵牾。

      筆者認為,此處的“永熙四年”應(yīng)為永熙三年之誤。當時正處魏末,永熙元年(532)一年,即更改了四個年號(分別為中興、太昌、永興和永熙),時人對于年號紀年的紊亂也情有可原。而在具體時間上,筆者認為墓志上的去世時間應(yīng)更為可靠,即邸珍應(yīng)死于永熙三年七月,當時正處于多事之秋,元修親率大軍準備迎戰(zhàn)高歡,高歡率軍南下引軍渡河,在強大的軍事壓力下,“魏帝遜于長安?!保?]17高歡入洛即在永熙三年七月。此時作為高歡得力助手的邸珍,在其擊敗成景攜,“解東行圍”后,恰恰在這關(guān)鍵時刻被州人所害。由于當時高歡正與魏帝對峙,筆者認為,高歡采取秘不發(fā)喪的措施,將邸珍從徐州秘密運回其老家上曲陽安葬,而在八月,即大刀闊斧的將開府儀同三司叱列延慶、兼尚書左仆射辛雄、兼吏部尚書崔孝芬、都官尚書劉廞、兼度支尚書楊機、散騎常侍元士弼等一大批支持魏帝元修的大臣處死,在洛陽地區(qū)布置親信守衛(wèi),自己卻直接退守河?xùn)|大本營,這不能不說也是考慮到洛陽東面徐州地區(qū)無親信鎮(zhèn)守的因素。

      邸公碑所載之“天平元年冬十月二十七日”的時間,筆者認為是邸珍靈柩到達定州正式發(fā)喪的時間,因為“(永熙三年)冬十月丙寅,(孝靜帝)即位于城東北,大赦天下,改永熙三年為天平元年。”[9]297此時高歡已經(jīng)去除異己,把持朝政,擁立元善見登基,故北魏東部形勢已穩(wěn)定,此時發(fā)喪已沒有太大威脅,高歡也已經(jīng)布置完備。墓志所載“六月丙子朔九日甲申安厝/定州城西六十里”字樣,則應(yīng)該是邸珍的具體下葬時間和地點,定州城西六十里,即邸珍的家鄉(xiāng)上曲陽縣。此處的“六月”原碑文中字跡模糊,根據(jù)碑文中“丙子朔九日甲申”字樣,參照陳垣先生《二十史朔閏表》記載,永熙三年(534)前后,朔日為丙子,九日為甲申的,只有東魏天平二年(535)六月,故筆者推斷,此處模糊不清的字樣應(yīng)為天平二年(535)六月丙子朔九日甲申,而齊運通先生《洛陽新獲七朝墓志》中記載的“十一月九日葬”[3]35應(yīng)為誤。

      所以邸公碑所載之“天平元年”的年號,與墓志中的“永熙四年”字樣不違背,邸公碑為邸珍族人所刻,那么在他們眼里,這一年的確是天平元年(534),至于邸珍的出生時間,以邸公碑所載“春秋四十有六”往前推算,邸珍應(yīng)生于公元489年,即孝文帝太和十三年。

      3 北齊的遷葬風(fēng)俗

      陳尚君稱這些墓志均為齊運通先生在洛陽地區(qū)附近搜集,那么,邸珍墓志銘的出土地點應(yīng)該也是在此附近。根據(jù)對目前已經(jīng)出土的同時期的墓志銘進行對比,我們猜測當時北齊通常將重要官員的墓安置于首都鄴城附近,如果是北齊早期或東魏時期的重要官員,則可能在其配偶死后再次將墓葬遷葬至鄴城附近。邸珍墓志銘上出現(xiàn)“高祖武皇帝”等字樣,應(yīng)是這塊墓志銘在邸珍由家鄉(xiāng)遷葬至鄴城附近時所刻。

      例如薛懷儁墓志銘,即刊刻于其妻皇甫艷合葬之時。其“以魏興和四年,遇患,終于京宅。齊天統(tǒng)四年,詔贈驃騎/大將軍、北徐州刺史,仍以其年十二月廿三日,厝于鄴城西南廿里?!保?0]189薛懷儁死于東魏興和四年(542),但是在天統(tǒng)四年(568)有一次追贈官職的記錄。根據(jù)同書其妻皇甫艷的墓志銘我們可以看到皇甫艷“大齊天統(tǒng)二年十二月六日,薨于/里宅,春秋七十。四年十二月廿三日,合葬于野馬崗/東?!保?0]192趙萬里在書中推測由于薛懷儁晚年沒有官職,而其妻死于鄴城,則可能其子孫有在鄴城為官者,并且由于當時薛懷儁“故鄉(xiāng)汾陰此時在北周境內(nèi),故葬鄴城?;矢ζG死于天統(tǒng)二年,兩年后才與其死于二十四年前的丈夫合葬,很可能是因為遷薛懷儁之墓而耽誤了很長時間。”[10]193

      還有如裴良墓志,其志蓋盝頂右側(cè)文“故魏雍州刺史尚書仆射裴憲公,以天平年薨于鄴城,屬世路艱危,權(quán)殯絳邑,以大齊/武平二年歲次辛卯二月六日,改葬臨汾城東北五里汾絙堆之陽。夫人趙氏,年七十九,/以天保七年四月薨于鄴城,今以武平二年二月六日祔合憲公之墓?!保?0]197趙萬里分析認為原本裴良妻趙氏應(yīng)該與裴良一起葬在家族墓地,但是“其妻趙氏死時,河?xùn)|地區(qū)已經(jīng)被北周占領(lǐng),趙氏無法歸葬,過了十五年,才得與其父合葬于北齊境內(nèi)之臨汾城附近。很可能這十五年間,裴良諸子一直設(shè)法進入河?xùn)|境內(nèi)遷移裴良棺柩,終于到武平二年才得成功?!保?0]205

      竇泰“以魏天平四年正月十七日薨于弘農(nóng)陣所”“以齊天保六年歲在乙亥二月」壬子朔九日庚申改定于京城之西二十里。”[11]397也屬于因為妻子死后合葬而改立墓志的例子。另外關(guān)于北齊時期遷葬的例子也見于許多墓志銘,如祠部尚書趙州刺史崔昂,他自己死在天統(tǒng)二年(566),其妻于天保二年(551)薨于鄴城,但是在天統(tǒng)二年,與夫合葬,“祔于常山舊塋”[11]432。

      由此可見,在北齊時期,遷葬的風(fēng)俗在官員中經(jīng)常存在,遷葬的原因大部分是由于其配偶死亡之時,根據(jù)當時的政治環(huán)境和自身原因進行遷葬,可能葬于家鄉(xiāng),也可能葬于配偶去世當?shù)氐鹊取[≌淠怪俱懓l(fā)現(xiàn)于洛陽地區(qū)附近,根據(jù)墓志銘內(nèi)容推斷,邸珍原安葬于家鄉(xiāng)上曲陽縣,可能三十多年后,其妻在北齊首都鄴城去世,當時北周與北齊不斷征伐,邸珍家鄉(xiāng)就在河?xùn)|地區(qū)附近,故為安全起見,將邸珍墓遷葬至鄴城附近。也是在此時,留在中山的邸珍族人,為紀念邸珍,在當?shù)亟ㄔ炝肆鱾骱笫赖摹段汗适讨猩ⅡT常侍定州刺史司空邸公之碑》,來彰顯邸氏在當?shù)氐娘@赫聲望。根據(jù)邸公碑的刊刻時間為北齊武平六年(575),則邸珍遷葬的時間也極有可能是在此時,這塊墓志銘的刊刻時間,應(yīng)是在北齊武平六年(575)前后。

      邸公碑所刻之死亡年份為“天平元年(534)”,邸珍墓志所刻為“永熙四年(535)”,筆者認為,這可能是根據(jù)兩處信息來源所為,邸公碑為邸珍當?shù)刈迦怂?,而墓志銘出土在洛陽附近,?yīng)是邸珍在朝為官之后人所刻。故邸珍墓志雖有計年錯誤,但是邸珍之具體死亡時間,仍然應(yīng)該以邸珍后人所刻之碑文為正。

      4 邸珍出身

      從邸公碑可以了解到,邸珍族人自謂其為“漢大將軍修之后也。七世祖蒙魏青冀二州刺史、中山公,世襲相仍,家于恒代?!保?]37并且敘述了曾祖和祖父,祖父邸思為散騎常侍、幽州刺史,但是卻偏偏漏了其父親名諱和官職,《北史》載:“魏太和中,徙居武川鎮(zhèn)?!保?]2899武川鎮(zhèn)在孝文帝時期常為犯罪之人流放之地,例如“(延興四年)十有二月,詔西征吐谷渾兵在句律城初叛軍者斬,次分配柔玄、武川二鎮(zhèn)?!保?]141可能邸珍之父親因犯罪或者其他原因,被解職或降罪,故邸珍一家被徙居武川。而邸珍曾祖祖父皆有官職,邸珍雖徙居武川,但地位理應(yīng)不會與犯罪之普通軍人一般。昭成帝之孫遼西公意烈“意烈性雄耿,自以帝屬,恥居跋下,遂陰結(jié)徒黨,將襲鄴,發(fā)覺賜死?!保?]383其子拔干為平原鎮(zhèn)將,叱奴為武川鎮(zhèn)將。故邸珍年幼時期可能生活在武川鎮(zhèn),成年后也和其他官宦子弟一般,被授予一定的起家官,即墓志銘中所謂的“起家寧朔將軍、奉車都尉”,任職于武川鎮(zhèn),北魏后期實行九品中正制,有起家官之說,具體起家的年紀則無法推斷,有十五、十六、十八、甚至二十一等等。②如果以成年來看,邸珍起家的時間可能是在北魏宣武帝正始年間。

      邸公碑曾載邸珍與高歡有“同年之善,龍潛之舊?!保?]38筆者認為,這并不代表邸珍與高歡在武川時期就已經(jīng)結(jié)交,此處的龍潛,應(yīng)指高歡任開府儀同三司后,邸珍就任開府外兵參軍事一職。同年之善應(yīng)是邸珍與高歡年紀相仿,高歡“(武定)五年正月朔,日蝕,神武曰:‘日蝕其為我耶,死亦何恨。’丙午,陳啟于魏帝。是日,崩于晉陽,時年五十二?!保?]24武定五年為547年,可推算其生于公元496年,與邸珍相差7歲,年紀相仿。至于高歡年少時期相友善的對象,史書中也有記載,“歡與懷朔省事云中司馬子如、秀容劉貴、中山賈顯智、戶曹史咸陽孫騰、外兵史懷朔侯景、獄掾善無尉景、廣寧蔡儁特相友善,并以任俠雄于鄉(xiāng)里。”[8]4645高歡所交往的對象一般是低級吏,甚至是沒有官職的人,像邸珍這樣徙至武川的官宦家庭,來往可能并不多。隨后杜洛周起義,《資治通鑒》記載跟隨高歡的人物中,也沒有提到邸珍?!鞍嗽拢喝嵝?zhèn)民杜洛周聚眾反于上谷,改元真王,攻沒郡縣,高歡、蔡儁、尉景及段榮、安定彭樂皆從之?!保?]4706高歡圖謀杜洛周不成,亡奔葛榮,此時也只提到了段榮、尉景和蔡儁,并沒有邸珍的身影。邸珍當時的官階應(yīng)該比他們都高,如果邸珍從杜洛周起義開始就跟隨高歡,那么最早的記載中一定會提到。

      5 邸珍生平

      邸珍最早足跡與高歡幾乎一樣,即先追隨杜洛周,“洛周為葛榮所吞,珍入榮軍。榮為爾朱榮所破,珍與其余黨,俱徙并州。”[1]2899之后從高歡出山東。

      邸珍正式跟隨高歡,應(yīng)該是在葛榮被爾朱榮打敗,“珍與其余黨,俱徙并州?!敝螅瑺栔鞓s打敗葛榮吞并其眾是在建義元年(528)八月,神武帝高歡得到爾朱榮信任,得以統(tǒng)領(lǐng)軍隊。永安三年(530)九月,爾朱榮被孝莊帝所殺,爾朱兆出并州至洛陽,高歡得以收容爾朱榮軍隊二十余萬人,其中大部均為當年六鎮(zhèn)起義之兵。“乃建牙陽曲川,陳部分。”[7]5筆者認為,邸珍真正與高歡建立深厚關(guān)系,應(yīng)該是在此時。當時高歡以計得到統(tǒng)領(lǐng)六鎮(zhèn)之兵的機會,六鎮(zhèn)之中其余勢力例如邸珍,此時支持高歡也順理成章。隨后高歡出山東,史載“將出滏口,倍加約束,纖毫之物,不聽侵犯。將過麥地,神武輒步牽馬。遠近聞之,皆稱高儀同將兵整肅,歸心焉?!保?]6此處提到高儀同,即《資治通鑒》胡三省所謂“爾朱氏加歡儀同三司,故當時以稱之。史言高歡能收眾心,以傾爾朱?!保?]4804那么,高歡加儀同三司的時間應(yīng)該在這之前,筆者認為,爾朱兆委高歡六鎮(zhèn)之兵時,加高歡儀同三司,之后高歡建牙陽曲川,邸珍被高歡委以開府外兵參軍事,正式投入高歡部下。此事在永安三年(530)末,而高歡起義信都之事在普泰元年(531)六月,所以從后人眼里來看,邸珍的確是跟隨高歡的老部下,也就是邸公碑所謂的“龍潛之舊”。

      “永熙元年(532)正月壬午,拔鄴城,據(jù)之。廢帝進神武大丞相、柱國大將軍、太師?!保?]7高歡在這一年位居大丞相,根據(jù)墓志銘的記載,“中興初,/除大丞相長史,內(nèi)謀國紀,外參戎律。職事修舉,幕下推高。”這里的中興初,應(yīng)該就是此時。這也與邸公碑所謂“時則為王府外兵參軍,尋除相府長史”[2]38所合,隨后墓志與邸公碑上所記出現(xiàn)有分歧,墓志載其“永熙元/年,除平北將軍殷州刺史”,而碑上所記為“時以勛謀一世而功高望實,蒙賞神鳥縣開國侯,仍除趙州刺史?!保?]38這里的趙州刺史與殷州刺史實為一職,史載“殷州,孝昌二年,分定、相二州置,治廣阿。高齊時改為趙州?!保?2]177故殷州實為趙州,邸珍實際擔(dān)任的應(yīng)該是殷州刺史,趙州只是北齊以后才有的稱謂,邸珍后人在篆刻邸公碑時將當時的稱呼趙州作為邸珍擔(dān)任地方刺史的稱呼,實為一謬。筆者認為,邸珍出任殷州刺史平北將軍的時間,應(yīng)該在永熙元年(532)七月,這一年“七月壬寅,神武帥師北伐爾朱兆。”[7]9殷州在并州東側(cè),高歡自己從洛陽直接向北進攻并州的爾朱兆,派遣邸珍作為平北將軍殷州刺史,在東面策應(yīng),隨時可以從井陘關(guān)進攻并州,也許也因為這個方略,爾朱兆在大略晉陽之后,就向北退守秀容了。

      永熙二年(533)正月,高歡奇襲爾朱兆,破之。邸珍于同年十一月“遷開府儀同三司、徐州道行臺、尚書右仆射”,受命征討徐州?!笆幸辉鹿锼?,持節(jié)、征北將軍、殷州刺史邸珍為徐州大都督、東道行臺仆射,率將討東徐州?!保?]299-289邸珍在任上直到第二年七月逝世。

      6 邸珍年表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三年(489)邸珍出生。正始年間(504-508),起家寧朔將軍、奉車都尉。孝昌元年(525)三十七歲,八月,隨杜洛周起義。武泰元年(528)四十歲,二月,杜洛周為葛榮所殺,入葛榮軍中。

      建義元年(528)八月,葛榮為爾朱榮所敗,邸珍入爾朱榮軍中,為高歡部下。

      永安三年(530)四十二歲,九月,爾朱榮被殺,高歡建牙陽曲川,邸珍入高歡幕府,為開府外兵參軍事。

      永熙元年(532)四十四歲,正月,高歡為大丞相,邸珍任丞相長史。

      七月,除平北將軍、殷州刺史,協(xié)助高歡討平爾朱兆。

      永熙二年(533)四十五歲,十一月,遷開府儀同三司、徐州道行臺尚書右仆射。

      永熙三年(534)四十六歲,七月,死于徐州,秘不發(fā)喪,秘密運回定州。

      十月二十七日,靈柩到達定州,元善見登基,正式發(fā)喪。

      天平二年(535)六月九日,葬于定州城西六十里。

      北齊武平年間(570—576),遷葬鄴城洛陽附近,重撰墓志銘。

      武平六年(575)于中山郡邸珍家鄉(xiāng)立邸公碑。

      注釋:

      ①本文引用之邸公碑內(nèi)容,均來自劉雪彥碩士論文《曲陽北岳廟現(xiàn)存石刻文獻研究》,邸公碑之全文,參見其碩士文論第37-39頁。

      ②十五歲起家見《魏書》卷三十七《司馬祖珍傳》“子祖珍,年十五,舉司州秀才。解褐員外散騎侍郎?!绷袀鞯诙恕蛾戀垢阶玉C附子凱傳》“凱,字智君,謹重好學(xué)。年十五,為中書學(xué)生,拜侍御中散,轉(zhuǎn)通直散騎侍郎,遷太子庶子、給事黃門侍郎?!笔鶜q起家見《新出魏晉南北朝墓志疏證》六〇楊昱墓志“年十六,辟皇子常侍”;十八歲起家見《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魏故武衛(wèi)將軍正虜將軍懷荒鎮(zhèn)大將恒州大中正于公墓志銘》于景“年十八,辟司州主簿。……解褐積射將軍直后宿衛(wèi)?!蓖瑫段汗适钩止?jié)鎮(zhèn)北將軍都督建兗華三州諸軍事華州刺史睪平縣開國伯赫」連公墓志銘》赫連悅“年十八」起家,奉朝請。”等;二十一歲起家見《新出魏晉南北朝墓志疏證》一六九楊欽墓志,“后魏三年,釋褐前侍中士。”后魏三年楊欽時年二十一。

      [1](唐)李延壽.北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2]劉雪彥.曲陽北岳廟現(xiàn)存石刻文獻研究[D].河北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2012.

      [3]齊運通.洛陽新獲七朝墓志[M].北京:中華書局,2012.

      [4](宋)趙明誠.金石錄[M].北京:中華書局,1991.

      [5](宋)鄭樵.通志[M].北京:中華書局,1987.

      [6]陳尚君.《洛陽新獲七朝墓志》新史料評述[J].洛陽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11,(12).

      [7](唐)李百藥.北齊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2.

      [8](宋)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56.

      [9](北齊)魏收.魏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10]羅新,葉煒.新出魏晉南北朝墓志疏證[M].北京:中華書局,2005.

      [11]趙超.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12](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M].北京:中華書局,2005.

      [13]陳垣.二十史朔閏表[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責(zé)任編輯:周哲良

      K877.45

      A

      1672-2094(2015)01-0054-05

      2014-12-20

      過超(1989-),男,江蘇蘇州人,南京師范大學(xué)社會發(fā)展學(xué)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古代史魏晉南北朝方向。

      猜你喜歡
      北齊刺史墓志銘
      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新傳奇(2023年1期)2023-02-08 07:55:06
      北齊·墓壁畫 儀衛(wèi)出行圖
      視野(2022年19期)2022-10-11 05:33:18
      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墓志銘也可以很幽默
      涉縣中皇山摩崖刻經(jīng)
      江蘇教育(2019年61期)2019-09-25 07:52:06
      墓志銘漫話
      文史春秋(2019年12期)2019-04-13 13:49:54
      墓志銘
      詩潮(2018年10期)2018-10-17 06:50:36
      臘節(jié)
      九寨沟县| 柳河县| 高雄县| 兴化市| 玉树县| 汝州市| 长沙县| 新乐市| 得荣县| 北碚区| 丰原市| 马关县| 博客| 夏津县| 拉萨市| 宣武区| 逊克县| 嘉善县| 秦安县| 炉霍县| 尤溪县| 高唐县| 张家界市| 达孜县| 柳林县| 镇雄县| 毕节市| 衡东县| 玛沁县| 砚山县| 美姑县| 北安市| 西华县| 股票| 江源县| 河北区| 南平市| 蕉岭县| 乌拉特后旗| 宜阳县| 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