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漢樂府棄婦形象論析——兼與《詩經(jīng)》棄婦形象比較

      2015-04-10 19:57:23趙亞萍云南民族大學人文學院云南昆明650500
      韶關(guān)學院學報 2015年7期
      關(guān)鍵詞:漢樂府詩經(jīng)

      趙亞萍(云南民族大學 人文學院,云南昆明650500)

      漢樂府棄婦形象論析——兼與《詩經(jīng)》棄婦形象比較

      趙亞萍
      (云南民族大學 人文學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棄婦題材的作品由來已久,早在《詩經(jīng)》之中就有很多描寫棄婦的詩作,棄婦詩可謂是中國古典詩歌的傳統(tǒng)品類。漢樂府中也有一些描寫棄婦的作品??疾鞚h樂府中的棄婦形象,有助于了解當時社會環(huán)境下婦女的社會地位和生活狀態(tài),認識漢樂府之棄婦形象的獨特之處。

      關(guān)鍵詞:漢樂府;棄婦詩;棄婦形象;《詩經(jīng)》

      漢樂府中女性題材的作品占據(jù)著重要位置。故文章取漢樂府之棄婦形象 (此棄婦取其廣義指在愛情或婚姻中被棄的女子)作深入研究,深度探究其棄婦形象的復雜性,論析棄婦被棄之因,并在與《詩經(jīng)》之棄婦形象的比較中突出其形象內(nèi)涵的獨特之處。

      一、漢樂府中的棄婦形象

      漢樂府中有一些反映棄婦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棄婦詩作,它們散見于各種詩集之中,如《樂府詩集》《玉臺新詠》《異文類聚》《太平御覽》,現(xiàn)輯錄如下:《怨歌行》《有所思》《白頭吟》《古艷歌》《孔雀東南飛》《上山采蘼蕪》《塘上行》《枯魚過河泣》。漢樂府中的棄婦詩所塑造的棄婦人物形象豐滿、個性鮮明而又具有共性。文章由棄婦被棄后的反應不同將其分為四種類型:無奈接受型、矛盾掙扎型、眷戀不舍型、勇于反抗型。

      (一)無奈接受型

      漢樂府中描寫無奈接受型棄婦形象的棄婦詩篇較其他類型稍多。輯錄為如下篇目:《怨歌行》、《枯魚過河泣》以及《上山采蘼蕪》,下文將一一論析這三篇棄婦詩中的棄婦形象。

      漢成帝后妃班婕妤所作的 《怨歌行》:“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fā)。??智锕?jié)至,涼飆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保?]25詩文塑造了一位后宮女子受寵時的甜蜜中含有惶恐之感以及失寵后獨居深宮的寂寞和凄涼的棄婦形象。班婕妤是著名史學家班固的祖姑,為漢成帝所深愛,“孝成班婕妤。帝初即位選入后宮。始為少使,蛾而大幸,為婕妤”[2]3983。后為宮人趙飛燕奪寵讒污而失寵,“趙氏姊弟驕妒,婕妤恐久見危,求共養(yǎng)太后長信宮,上許焉”[2]3983。詩文以“扇”作喻體借其玩物的屬性,暗示嬪妃即使受寵,亦不過是侍侯君側(cè)供其歡娛愜意的玩物而已,而“秋扇見捐”喻嬪妃受帝王玩弄終遭遺棄的不幸命運,表達了后宮女子難逃色衰愛弛命運的無奈和哀傷。漢成帝后妃班婕妤既是此詩的作者又兼詩文主人公,她的名門出身、高潔品質(zhì)決定了她面對漢成帝的喜新厭舊、面對自己被冷落被遺棄的狀況,只有順從接受,不可能也不屑于做出讒言爭寵之事;她的后妃身份也束縛了她的被棄后的選擇只能獨居深宮,既不能自請下堂也不能有所怨言,只能逆來順受接受由被寵到被棄的命運。

      此外,載錄于(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七十四之《雜曲歌辭》中的無名氏所作之《枯魚過河泣》,今人多將其與東漢社會動亂聯(lián)系,認為它是一首受階級迫害者的詩,而葉修成、梁葆莉兩位先生在《社會科學論壇》期刊上發(fā)表的《〈枯魚過河泣〉為棄婦詩考》中則認為它是一首棄婦詩。本文贊同這兩位先生的觀點。葉修成、梁葆莉兩位先生的解釋為:“此詩以‘枯魚’隱喻女子年老色衰、容顏憔悴,詩文即表達一位因年老色衰而被棄的棄婦以己之經(jīng)驗所發(fā)的勸誡之語?!保?]此女子因色衰被棄同樣也說明在封建社會中女子似玩物般低賤的悲慘命運,女子結(jié)婚時一定要仔細考量對方的人品,否則極易淪為被棄的命運,表達了棄婦內(nèi)心對婚變的追悔莫急以及面對婚變的無所適從、無奈接受之感,只能借以告誡后人“相教慎出入”。

      載于郭茂倩的《樂府詩集》之無名氏所作的《上山采蘼蕪》,當今學界或?qū)⑵浣忉尀榕右蚰凶拥南残聟捙f被棄或解釋為無子被棄。從詩文“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姝”中男子對“新人”與“舊人”的對比中所流露出來的眷戀之情可以看出男子對棄婦還是有喜愛的,而且毛忠賢在《詩經(jīng)-漢樂府之棄婦詩新解》中認為:“詩文用“蘼蕪”之意象暗示棄婦是因為患了不能生育的婦科疾病而被棄?!保?]本文認為此種說法更具說服力。然不管何種原因被棄,都說明了女主人公無法掌控自己婚姻的悲劇命運,更說明女子被棄后只能無奈接受的生存現(xiàn)實。

      (二)矛盾掙扎型

      漢樂府之棄婦詩中有兩首描寫矛盾掙扎型棄婦形象,篇目為:《樂府塘上行一首》、《有所思》。然而其矛盾掙扎的感情卻并不一致,在詩文中分別表現(xiàn)為:先苦苦思念到陷入絕望的矛盾掙扎和初聞被棄反應決絕到冷靜之后難舍往昔。

      載于《玉臺新詠》(徐陵輯)卷二之中甄皇后之《樂府塘上行一首》則刻畫出一名被棄后對男子的愛怨交加以及自身命途多舛的棄婦形象。東漢甄宓(即文昭甄皇后):“中山無極人,漢太保甄邯后也;建安中,袁紹為中子熙納之;后太祖破紹,文帝時為太子,遂以后為夫人;黃初元年十月,帝踐阼。踐阼之后,山陽公奉二女以嬪于魏,郭后、李、陰貴人并愛幸,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賜死,葬于鄴?!保?]由此可知,甄氏是一位聰慧多才、頗負盛名的女子。詩文:“想見君顏色,感結(jié)傷心脾。念君??啾?,夜夜不能寐。莫以豪賢故,棄捐素所愛?莫以魚肉賤,棄捐蔥與薤?莫以麻枲賤,棄捐菅與蒯?……從君致獨樂,延年壽千秋?!保?]56描述了一位棄婦對丈夫濃烈的思念之情,也暗示出女子對男子喜新厭舊的不滿情緒,讀罷讓人不免替這位孤寂苦命的美人哀嘆,命運的冷酷無情,讓人無所適從。自古詩性也通人性,此詩似乎也預示著甄氏的命途多舛,而甄氏也的確是位紅顏薄命的女子,因郭后等人讒言,被文帝賜死于后宮??梢?,甄氏面對被棄,先是苦苦思念以求再度團圓,后因讒言為文帝所惱怒后才生出“從君致獨樂,延年壽千秋”的絕望,表現(xiàn)了其內(nèi)心的矛盾掙扎及情感變化。

      載于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漢饒歌十八曲》之無名氏所作《有所思》中的棄婦則是一位愛之濃烈、怨之深切,愛怨之間飽含矛盾心理的棄婦形象。詩文以第一人稱,表現(xiàn)一位女子在遭遇愛情波折前后的復雜情緒。得知男子變心前,情濃蜜意的精心為愛人準備精美禮物以表相思,而“聞君有他心”之后,當即憤而“拉雜摧燒之。摧燒之,當風揚其灰?!保?]230反映之激烈,行動之果決,可謂“愛之深,怨之切!”然沖動之后、冷靜之下仍飽含對愛人的眷戀之情。相思彌甚,猶豫不決,只待“東方須臾高知之”,“然‘高’尚有喻其心地光明皎潔,感情熱烈持恒之義,”[7]此句已隱喻著棄婦之內(nèi)心已有的定論,經(jīng)過內(nèi)心矛盾掙扎后仍心懷眷戀期待愛人能回心轉(zhuǎn)意。此詩即表現(xiàn)了一位面對被棄先是盛怒之下發(fā)決絕之詞、然冷靜之后又不舍往昔情分難做抉擇之內(nèi)心矛盾掙扎的棄婦形象。

      (三)眷戀不舍型

      以詩文“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8]689所聞名的無名氏所作《古艷歌》,最初見于《太平御覽》卷六百八十九,題為《古艷歌》,無作者名氏;明、清人選本往往作竇玄妻《古怨歌》。《藝文類聚》卷三十記竇玄妻事云:“后漢竇玄形貌絕異,天子以公主妻之。舊妻與玄書別曰:‘棄妻斥女敬白竇生:卑賤鄙陋,不如貴人。妾日已遠,彼日已親。何所告訴,仰呼蒼天。悲哉竇生!衣不厭新,人不厭故。悲不可忍,怨不自去。彼獨何人,而居是處?!保?]并不曾提到竇玄妻作這首歌。今仍從《太平御覽》。詩文描述了一位心地善良、具有從一而終思想的棄婦形象,述寫其被棄后如煢煢白兔般無所適從、茫然失措,是以勸誡故人,希望故人應該戀舊。詩文即以:“昔載楊柳,依依漢南。樹猶如此,人何以堪……衣不厭新,人不厭故。悲不可忍,怨不自去?!保?]689等急言厲詞抒發(fā)了棄婦對故人的勸誡之意以及對其喜新厭舊的悲怨。此詩因材料有限,無法考證作者名氏及生平,故無法深析棄婦被棄后滿懷眷戀以求回心轉(zhuǎn)意之反應的原因。

      (四)勇于反抗型

      在漢樂府之棄婦詩所輯錄的兩首關(guān)于勇于反抗型棄婦形象的反抗描寫也并不相同。其中,《皚如山上雪》(一作《白頭吟》)所描寫的棄婦形象是在被棄后果決分手型的,而《孔雀東南飛》中的棄婦形象則是在一步步地被逼無奈之下以死反抗型的。

      載于《玉臺新詠》卷一之古樂府詩六首中的無名氏所作《皚如山上雪》,關(guān)于此詩的出處,當時的樂府詩沒有把《白頭吟》的作者寫成卓文君,后來編錄及整理的時候也沒有寫漢武帝時代《白頭吟》,其出處只是葛洪的《西京雜記》(即筆記小說)上有記載,即《西京雜記》卷三:“相如(司馬相如)將聘茂陵人女為妾,卓文君作《白頭吟》以自絕,相如乃止。”[10]《西京雜記》乃小說家之言,故為文君作,顯系附會,今仍從《玉臺新詠》。此詩所述的棄婦是一位對待愛情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果決勇敢之棄婦形象。詩文“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1]13,以女子口吻寫其見棄于用情不專的丈夫而表示出的決絕之辭,塑造了一位對愛情有著高尚態(tài)度和美好情操,以及要求愛情專一、重情輕利,一旦愛情遭遇危機果決分手、決不妥協(xié)的棄婦形象。

      而被稱作“樂府雙璧”之一的《孔雀東南飛》,在《樂府詩集》中題曰:“《焦仲卿妻》,古辭。謂《焦仲卿妻》,不知誰氏之作也?!保?]1034詩文敘述了一位雖與丈夫相愛,但因不被婆母所喜,主動請辭后因現(xiàn)實所迫以死殉情的棄婦形象。其詩前序文:“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沒水而死。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時人傷之,為詩云爾?!保?]1034此詩敘述了女主人公劉蘭芝因為婚后無所出及婆母不喜,主動請辭成棄婦后,又被母家逼迫改嫁,無奈之下,以死殉情以作反抗的故事。詩文表達了封建意識形態(tài)下,外在封建禮教和內(nèi)在封建思想的雙重壓制下,女子社會地位低下,愛情和婚姻無法自主的無力感和悲劇性。劉蘭芝因?qū)嵲跓o法忍受屈從于吃人的禮教和對愛情的無望便以死殉情,表現(xiàn)了她面對將要被棄命運果決分手的清醒認識和再度被逼迫時勇于反抗的叛逆精神。

      由以上分析及分類可知漢樂府之棄婦詩的棄婦形象,題材廣泛、形象鮮明,棄婦被棄之反應分類幾近囊括了棄婦所能出現(xiàn)的各種反應,可見漢樂府之棄婦詩對于棄婦形象的塑造已達到了一個較為成熟的水平。

      二、較之《詩經(jīng)》,漢樂府棄婦更為卑微守禮、溫柔敦厚

      邸艷姝、李金坤的《〈詩經(jīng)〉中棄婦詩之初探》之文將《詩經(jīng)》中的棄婦形象由被棄后的態(tài)度分為三種類型,即:“敢于痛斥,勇于決絕;恨中寓愛,癡情戀舊;憂生嗟嘆,悲哀自悼”[11]。這三種類型的棄婦形象基本與漢樂府之棄婦形象相對應。然而,我們深析《詩經(jīng)》中棄婦形象及被棄之因,卻又有所不同。例如,朱熹說:“此淫婦為人所棄,而自敘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保?2]27朱熹等理學家認為 《詩經(jīng)·氓》中的棄婦為“淫奔”的典型,是自主婚姻招致的惡果。且《詩經(jīng)·氓》中的棄婦面對被棄表現(xiàn)出對男子的痛斥和決絕之態(tài)度,相比漢樂府《白頭吟》“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之溫柔的決絕分手的棄婦形象,言行更為大膽奔放。此外,《詩經(jīng)》匯集了從西周初期到春秋末期五百年間的詩歌,此間,封建禮教還沒有確立它在政治思想領(lǐng)域的統(tǒng)治地位。因此,詩中沒有涉及舅姑問題,也沒有涉及封建家長制,而僅僅停留在道德批判的層面。是以我們得知漢樂府之棄婦比《詩經(jīng)》中的棄婦受更深的封建禮教思想的束縛,也因此漢樂府中的棄婦形象,少了《詩經(jīng)》式的憤怒指斥的言辭,更多的是棄婦的自嘆自哀,即使被棄后決絕分手,仍不失溫柔敦厚之性情。

      由此可見,據(jù)被棄后的態(tài)度來看,漢樂府之棄婦形象與《詩經(jīng)》之棄婦形象大體一致。然細究之下,《詩經(jīng)》之棄婦形象更為大膽奔放,較少受封建禮教的束縛,而漢樂府之棄婦形象在禮教的壓抑之下,顯得更為卑微守禮及溫柔敦厚。

      三、漢樂府棄婦被棄原因?qū)徱?/h2>

      漢樂府之棄婦被棄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張秉光先生在《試探漢樂府民歌中的棄婦詩》之文中所歸納的有讒陷、喜新厭舊、受家長迫害等原因,楊抱樸先生在《〈詩經(jīng)〉、漢樂府棄婦詩發(fā)微》中談到的是顯性和隱性的原因之分。而漢代是封建社會的定型期,也是封建禮教的定型期。因而本文從文化層面去考察漢樂府棄婦被棄的根源,以便對棄婦形象作深刻理解。

      (一)封建社會制度下的悲劇性

      首先,漢律以儒家宣揚的綱常禮教與倫理道德為標準,確立起一套以三綱五常為核心的等級秩序和社會關(guān)系,其中“夫為妻綱”之夫婦間的親屬關(guān)系使得男尊女卑,是以致使婚姻中的女子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即使相傳寫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白頭吟》中,縱然曾有“鳳求凰”的美好愛情,也難免司馬相如納妾之心;《枯魚過河泣》中的女子歷經(jīng)婚變恍然清醒是以隔空向女子們吶喊嫁人要慎重!其次,“漢朝實行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橐龅慕獬龣?quán)操縱在丈夫手中,丈夫可以用各種借口休妻,而妻子無論丈夫怎樣惡劣都無權(quán)提出解除婚姻關(guān)系的要求。”[13]加之“七出”的封建法律規(guī)定,不管是《怨歌行》中以扇自喻的宮妃班婕妤,還是《樂府塘上行》里由期望到絕望的甄宓,最終都難逃棄婦的命運。此外,即便是《孔雀東南飛》中婚后無子的劉蘭芝和丈夫恩愛有加也無法擺脫棄婦的命運。最后,“中國古代早在西周時期,便肯定了夫妻關(guān)系的成立必須有父母之命?!对娊?jīng)·南山》說:‘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在漫長的封建時代,法律確認父母的意志是子女婚姻成立或撤銷的主要的決定性的條件。”[12]61這不僅是出現(xiàn)《孔雀東南飛》中因焦母遣歸劉蘭芝,焦仲卿和劉蘭芝以死殉情之故事的罪魁禍首,也是《樂府塘上行》中的甄宓,先嫁袁紹之子后嫁文帝最后被賜死的浮萍之命的根因,顯示了當時社會婚姻不能自主的悲哀以使一眾德才兼?zhèn)涞呐与y以善終。

      (二)人性弱點肆虐下的悲劇性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是所有時代女子對愛情的美好憧憬。但是,喜新厭舊、貪戀美色,才是男人的本性,再加之金錢、地位等的誘惑,以及男權(quán)社會提供的極大便利,使男子的負心更為常見?!对垢栊小分械陌噫兼サ馁t德比不過趙飛燕的美貌被棄;《古艷歌》中多年的夫妻之情也難抵擋男子的棄婦之心;而被學界認為是因讒陷被棄之《樂府塘上行一首》中的甄氏,本文認為才情與美貌并存的甄宓最終仍可歸因為文帝的厭棄,婚姻中如果連基本的信任都沒有又何以談感情?可見,文帝是厭棄了甄宓才會相信郭后等人對他的讒陷。

      總之,封建社會制度下,男尊女卑的社會地位、封建婚姻制度和封建禮教的壓抑、女子無子的生理原因,以及男子的喜新厭舊之人性弱點,都是導致棄婦被棄的原因。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漢樂府之棄婦詩中的棄婦形象雖有個性差異,但他們都是封建社會制度和人性弱點肆虐的雙重迫害下的悲劇形象。同時,與《詩經(jīng)》之棄婦形象相比較,漢樂府之棄婦形象所受的封建禮教的影響更為深重,棄婦形象也難乏“卑微守禮、溫柔敦厚”之貌。

      參考文獻:

      [1]徐陵.玉臺新詠箋注[M].吳兆宜,注;程琰,刪補;穆克宏,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5.

      [2]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

      [3]葉修成,梁葆莉.《枯魚過河泣》為棄婦詩考[J].社會科學論壇,2007(14):159-163.

      [4]毛忠賢.詩經(jīng)——漢樂府之棄婦詩新解[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2):29-32.

      [5]陳壽.三國志:卷五:魏書五[M].陳乃乾,校點.北京:中華書局,1959:159.

      [6]郭茂倩.樂府詩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9.

      [7]吳小如,王運熙,章培恒,等.漢魏六朝詩鑒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73.

      [8]李昉.太平御覽:服章部卷[M].北京:中華書局,1960.

      [9]歐陽詢.藝文類聚:卷三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533.

      [10]葛洪.西京雜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5:21.

      [11]邸艷姝,李金坤.《詩經(jīng)》中棄婦詩之初探[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3):62-64.

      [12]朱熹.詩集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3]蕭伯符,李艷華,陳秋云,等.中國法律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109.

      (責任編輯:薄言)

      中圖分類號:I22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5348(2015)07-0025-04

      [收稿日期]2015-05-05

      [作者簡介]趙亞萍(1991-),女,安徽阜陽人,云南民族大學人文學院碩士生;研究方向: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

      Exp loration on the Image of Abandoned Wife in Han Yue Fu: A Com parative Discussion with the Book of Songs

      ZHAO Ya-ping
      (School of Humanities,Yunnan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Kunming 650500,Yunnan,China)

      Abstract:Deserted Wife theme works for a long time,early in the"Book of Songs"there are many among the poems describe abandoned wives,abandoned wives poetry can be described as a traditional category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YUEFU also has some description Deserted Wife works.Investigate the abandoned wives YUEFU image,help to understand the social status and living conditions of women in social environment, recognizing unique YUEFU image of abandoned wives.

      Key words:Yuefu;abandoned wife poem;abandoned wife image;Book of Songs

      猜你喜歡
      漢樂府詩經(jīng)
      長歌行
      El oficio del lector
      品讀詩經(jīng)
      學生天地(2020年7期)2020-08-25 09:00:40
      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的美育文化熏陶
      從音樂民歌看雅俗文化的融合
      從音樂民歌看雅俗文化的融合
      詩經(jīng)
      天津詩人(2019年4期)2019-11-27 05:12:16
      現(xiàn)代詩經(jīng)
      詩歌月刊(2019年7期)2019-08-29 01:46:46
      現(xiàn)代詩經(jīng)
      詩歌月刊(2019年8期)2019-08-22 08:45:00
      漢樂府與杜甫的平民化書寫
      平乐县| 吉安市| 桂东县| 神木县| 望城县| 钟山县| 合作市| 浦北县| 双辽市| 遂昌县| 富源县| 西平县| 邹城市| 昭觉县| 赣榆县| 紫云| 江门市| 巨野县| 于都县| 永寿县| 闽清县| 天祝| 绥化市| 孟津县| 益阳市| 通许县| 岳普湖县| 景洪市| 磐安县| 巴林右旗| 霸州市| 石林| 台东县| 楚雄市| 两当县| 柏乡县| 于田县| 波密县| 阜宁县| 临沂市| 洪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