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廷勇
阿爾泰山:因蘊(yùn)藏金礦而得名。“阿爾泰”,蒙古語音譯,意為“金山”。
阿合奇縣:地處天山南坡,草原廣闊,多產(chǎn)芨芨草,故名。“阿合奇”,柯爾克孜語音譯,意為“白色的芨芨草”。
阿克陶縣:“阿克陶”在柯爾克孜語中意為“白山”,因南部昆侖山上常有冰雪覆蓋而得名。
艾丁湖:地處新疆吐魯番中部,維吾爾語稱“艾丁庫勒”,意為“月光湖”。因湖面晶瑩潔白,城彎月形,故名。
百泉山:在河南省輝縣,為太行山余脈。因泉眼眾多,故名。
蚌埠市:在安徽省北部,淮河中游,因盛產(chǎn)河蚌而得名。
蒼溪縣:四川省一縣名,取自嘉陵江流經(jīng)的蒼溪谷。由于每年秋末至初春,谷中江水蒼綠,故名“蒼溪”。
柴達(dá)木盆地:位于青海省,面積20多萬平方千米。因有大片沼澤、鹽湖,故名。蒙古語“柴達(dá)木”即鹽湖之意。
赤水河:在貴州、四川兩省邊境。因沿河多紅、黃壤,每逢雨后山水流入此河,河水即變得混濁而呈褐紅色,故名。
大堿湖: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一湖名。因湖中有堿礦層分布,故名。
大清河:在河北省中部,海河五大水系之一。自東流經(jīng)大片洼淀地區(qū),泥沙沉淀,自洼淀東出,變?yōu)榍辶?,故名?/p>
丹霞山:位于廣東仁化城南。因山峰由紅色砂巖構(gòu)成,“色渥如丹,燦如明霞”,故名。
當(dāng)曲:發(fā)源于唐古拉山,為長江南源。因兩岸沼澤湖泊星羅棋布,故名。“當(dāng)曲”系藏語音譯,“當(dāng)”意為“沼澤”,“曲”意為“河”。
獨(dú)山子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一山名。因此山一峰突出,四周不與天山相接,故名。
洱海:云南省一湖泊。因其形似人耳,風(fēng)浪大如海而得名。
方山:中國有兩處比較有名的方山。一處在山東省棲霞縣,因山呈方形,故名;一處在江蘇省江寧縣,因山頂平坦如方印,故名。
貴陽市:地名源于城北高聳如云的貴山,古稱山南為陽?!百F陽”即貴山之陽。
漢口:因地處漢水入長江之口而得名。
火焰山:吐魯番盆地一山名。夏季氣候干燥,山體紅色砂巖閃閃發(fā)光,宛如陣陣烈焰,故名。
霍城縣:新疆一縣名,由霍爾果斯城而來。“霍爾果斯”,維吾爾語音譯,意為“畜牧地”。因河岸水草茂密,適合放牧,故名。
卡日曲:位于青海省中部,黃河源頭之一?!翱ㄈ涨?,藏語音譯,意為“紅色河”。因沿河兩岸多紅色巖層,當(dāng)大雨降臨時(shí),洪水突起,河底紅泥泛起,水呈紅棕色而得名。
克拉瑪依市:新疆一市名。因當(dāng)?shù)赜幸蛔痰臑r青山丘,呈黑色而得名?!翱死斠馈?,維吾爾語音譯,意為“黑油”。
庫魯克塔格山:在新疆東部,屬南天山東段。“庫魯克塔格”系維吾爾語音譯,意為“不生長草木的干山”,因植被稀少而得名。
苦水河:位于寧夏,黃河上游支流。因流域內(nèi)地層含鹽堿,水味咸苦,故名。
奎屯河:位于新疆,因當(dāng)?shù)貧夂蚝涠妹??!翱汀?,系蒙古語音譯,意為“寒冷的地方”。
狼牙山:在河北易縣。山峰挺拔,狀如狼牙,故名。
瀏陽縣:在湖南省,因在瀏水之北,故名瀏陽。后來,河隨縣名,瀏水改稱瀏陽河。
饅頭山:在山西省代縣,因山形渾圓狀似饅頭形,故名。
梅里雪山:在云南省,“梅里”,藏語意為“藥山”。因盛產(chǎn)貝母、蟲草、雪蓮而得名。
米林縣:在西藏,因境內(nèi)生長著多種多樣的藏草藥而得名?!懊琢帧?,藏語音譯,意為“產(chǎn)藥之地”。
綿竹市:在四川省,因綿遠(yuǎn)河流經(jīng),流域內(nèi)多竹,故名。
嫩江:松花江支流?!澳邸?,源于女真語,意為“碧綠”。因江水之色碧綠而得名。
攀枝花市:在四川省,因多產(chǎn)攀枝花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