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鶴 潘乃林 錢桂香 袁莉 李婷婷(上海市瑞金醫(yī)院盧灣分院 上海 200020)
黃浦區(qū)西片社區(qū)腦卒中患者跌倒原因調(diào)研
金鶴 潘乃林 錢桂香 袁莉 李婷婷
(上海市瑞金醫(yī)院盧灣分院 上海 200020)
目的:調(diào)查腦卒中患者發(fā)生跌倒原因,以獲得更好對策預防跌倒事件發(fā)生。方法:對黃浦區(qū)西片社區(qū)2010年10月至2014年9月期間78例腦卒中患者發(fā)生跌倒的原因進行分析。結(jié)果:跌倒時多數(shù)患者在室內(nèi)(37例)或廁所內(nèi)(21例);跌倒時正在進行的活動為移動(21例)、如廁(24例)、取物(11例)等;67例患者由于疾病原因聯(lián)合用藥;57例有視力下降;44例有睡眠問題;36例有四肢無力。結(jié)論:高齡、活動能力下降、服用多種藥物、睡眠問題以及視力下降等因素與跌倒的發(fā)生有密切關(guān)系,在預防工作中應予以重點關(guān)注。
腦卒中 跌倒 原因
跌倒是指突發(fā)、不自主、非故意的體位改變,倒在地面或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平面上[1]。腦卒中后頻發(fā)跌倒已成為腦卒中患者的主要并發(fā)癥,危害巨大[2]。跌倒會給腦卒中患者的身心造成傷害,同時給家庭、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對跌倒的畏懼還大大降低了腦卒中患者的獨立生活能力和對康復鍛煉的堅持,使腦卒中患者的生命質(zhì)量明顯下降。隨著社區(qū)護理的發(fā)展,如何有效預防跌倒已成為社會各方關(guān)注的重點。本研究回顧性分析黃浦區(qū)的78例腦卒中患者跌倒事件,以期采取更好對策預防跌倒事件發(fā)生。
1.1對象
抽取2010年10月至2014年9月,黃浦區(qū)西片(淮海、打浦、瑞金二路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wù)中心和順昌老年護理院)腦卒中患者中居家護理時發(fā)生跌倒的78例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44例;年齡≤60歲2例,>60~70歲9例,>70~80歲35例,>80歲32例。78例患者主要所患疾病為腦卒中、腦供血不足、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糖尿病等疾病。
1.2方法
回顧性分析患者有無跌倒史、跌倒的時間、地點、當時的陪護情況、意識狀態(tài)、骨骼肌肉活動情況、睡眠與排泄情況、服藥情況、跌倒時環(huán)境情況等。
78例患者中,跌倒時大多在居室內(nèi)(37例)和廁所內(nèi)(21例),跌倒時正在進行的活動主要為移動(21例),如廁(24例),取物(11例)等。這些患者中,絕大多數(shù)合并腦卒中、腦供血不足、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糖尿病等疾病,有67例因疾病原因使用了影響神經(jīng)肌肉功能、血壓、血電解質(zhì)等藥物,如鎮(zhèn)靜劑、降壓藥、降糖藥、抗心律失常藥、利尿劑等;57例有視力下降;44例有入睡困難、睡眠質(zhì)量下降、睡眠時間減少等;36例有四肢無力。
3.1原因分析
3.1.1生理因素
引起老年人跌倒的生理因素主要包括步態(tài)和平衡功能改變;感覺系統(tǒng)、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骨骼肌肉系統(tǒng)等的退變[3]。視力的空間、深度感、視敏度都會隨年齡的增加而急劇下降。老年性傳導性聽力損失、老年性耳聾甚至耵聹堆積也會影響聽力。這些均會使老年人跌倒的危險性增加。另外,前庭功能和本體感覺的退行性減退均可導致眩暈和平衡功能降低。中樞神經(jīng)的退變往往通過影響老年人智力、感覺、反應能力及反應時間、平衡能力、步態(tài)及協(xié)同運動能力,使老年人跌倒的危險性增加。骨骼肌肉系統(tǒng)功能的退化會影響老年人的活動能力和步態(tài)的敏捷性、力量和耐受性,使老年人舉步時抬腳不高、行走緩慢、不穩(wěn)。
3.1.2疾病因素
高血壓、冠狀動脈性心臟病、腦動脈硬化、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均可出現(xiàn)短暫的腦供血不足,出現(xiàn)意識喪失而跌倒。腦卒中偏癱患者中偏癱側(cè)肢體肌力3~4級的患者容易發(fā)生跌倒,這與患者有一定的活動能力但又體力不支有關(guān)??焖傩穆墒СH缡倚孕膭舆^速、室上性心動過速、心房顫動、心房撲動等因充盈不足,每搏量下降引起暈厥、跌倒;緩慢心律失常如Ⅲ度房室傳導阻滯、病態(tài)竇房結(jié)綜合征由于心室率過慢、心室起搏點不穩(wěn)定或心室停搏,可發(fā)生暈厥、跌倒。糖尿病合并嚴重的周圍神經(jīng)病變,淺感覺受損,下肢站立不穩(wěn)易導致跌倒。
3.1.3藥物因素
高血壓患者口服降壓藥期間,可因出現(xiàn)“降壓不良綜合征”而跌倒;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島素、口服降糖藥期間,可因出現(xiàn)低血糖而跌倒;服用安眠、鎮(zhèn)靜、抗心律失常藥可引起頭昏眼花而跌倒,有研究發(fā)現(xiàn),健康老年人服用鎮(zhèn)定藥咪達唑侖后105 min才可重新獲得姿態(tài)的穩(wěn)定性,由此可見精神病類藥物可影響人的平衡,極易導致跌倒[4];長期應用利尿藥易引起電解質(zhì)紊亂,如高血鉀、低血鉀均是引起跌倒的因素之一。
3.1.4環(huán)境因素
社區(qū)腦卒中患者的跌倒,多發(fā)生在居室內(nèi),如患者體位變動、行走、取物、上廁所及洗澡等過程中。由于平衡功能的減退,腦卒中患者完成步行、轉(zhuǎn)移等日常生活動作時需要比正常人集中更多的注意力,以維持平衡,防止跌倒。另一方面,由于腦卒中患者以前建立的運動模式隨著病變減退或消失,新的運動模式的建立要經(jīng)過長時間的反復訓練和學習,而注意力持久性水平會影響學習的進度,進而影響患者的運動功能恢復[5]。因此,在運動功能訓練,尤其是平衡訓練,應該充分重視,使患者能夠較好地完成日常生活活動并適應復雜的環(huán)境。
3.2護理對策
3.2.1跌倒危險因素的識別與評估是有效預防和干預腦卒中患者跌倒的前提
住院患者入院后護士要對患者的疾病史、服藥情況、跌倒史、意識狀態(tài)、活動能力、睡眠情況、排泄情況、陪護情況等進行全面細致的評估,把握危險因素,并根據(jù)具體情況制定具有個性化的安全護理計劃。同時應告知患者與家屬,使家屬明白患者目前的狀態(tài)及注意事項,也讓患者了解自身的身體狀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在需要時應尋找和接受援助。
3.2.2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護能力是預防和減少腦卒中患者跌倒的關(guān)鍵
安全教育是防止患者跌倒的有效措施,通過發(fā)放圖文并茂的健康知識宣傳單和舉辦各種形式的安全知識講座等教育指導患者及家屬掌握預防跌倒的相關(guān)知識,讓患者及家屬了解發(fā)生跌倒的危害性,尤其對于個性獨立,不愿麻煩他人的患者,使患者從心理上接受幫助和主動尋求幫助。
3.2.3患者與護理人員共同制訂預防跌倒的策略
預防和評價老年人跌倒的英國國家衛(wèi)生與臨床優(yōu)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NICE)指南[6]強調(diào),對患者的護理重在預防跌倒,而且要求照顧(看護)者和患者共同制訂預防跌倒的策略,建議學習那些長時間處于高危因素下,但自我處理良好未發(fā)生跌倒患者的經(jīng)驗。同時患者也應具備預防跌倒的相關(guān)知識,參與討論和制訂預防跌倒的措施;能通過各種渠道獲取有關(guān)預防跌倒的通俗易懂的信息;如果想修改已制訂的計劃,應與護理人員、醫(yī)師等一起討論;活動是計劃的一部分,應滿足患者的興趣與愛好;參與一個班或小組進行鍛煉和活動。
3.2.4預防腦卒中患者發(fā)生跌倒以及減少跌倒后的傷害,家庭支持尤為重要
預防老年人跌倒和減少傷害,家庭關(guān)懷對老人尤為重要,家庭環(huán)境的改善和家庭成員的良好護理可以很有效的減少老年人跌倒的發(fā)生。老年人的家居環(huán)境應堅持無障礙觀念,合理安排室內(nèi)家具的高度和位置;居室內(nèi)地面設(shè)計應防滑,保持地面平整、干燥、過道應安裝扶手;衛(wèi)生間也要安裝扶手,地板上應放置防滑橡膠墊,廁所也最好使用坐廁;老年人對于照明度的要求比年輕人要高2~3倍,因此室內(nèi)光線要充足;此外,要為老人挑選適宜的衣物和合適的防滑用具。對于高齡、有排泄困難、有睡眠問題、意識清楚但活動能力下降、患有多種慢性疾病并同時服用多種藥物進行治療、有跌倒史等有高度跌倒危險因素的患者,應加強對患者及家屬的安全教育工作,告知患者及家屬容易發(fā)生跌倒的時間段、場所及原因,培養(yǎng)其對問題的預見性及對問題的處理能力,及時、有效的滿足了患者身心安全的需要,減少跌倒事件發(fā)生。
綜上所述,活動能力下降、高齡、視力減退、睡眠問題、聯(lián)合用藥等是腦卒中患者發(fā)生跌倒的高危因素。對已經(jīng)發(fā)生的跌倒事件進行分析,提出更完善的護理對策,有利于避免此類意外事件的再次發(fā)生,使更多的患者免受跌倒這種流行病的傷害和影響,從而減少因跌倒給患者、家屬、照護者帶來的傷害,同時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質(zhì)量。
[1] 王利維, 周立. 社區(qū)老年人跌倒的評估及預防研究進展[J]. 護理管理雜志, 2010, 10(8): 568-570.
[2] 王亞萍, 趙江麗, 程文蕾. 應用失效模式效應分析預防腦卒中住院病人跌倒[J]. 護理研究, 2011, 25(2): 546-547.
[3] 沈愛英. 社區(qū)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進展[J].解放軍護理雜志, 2009, 26(23): 30-32.
[4] 楊秀蘭. 預防住院患者跌倒的循證護理[J]. 護士進修雜志, 2009, 24(1): 40-42.
[5] 鐘琳曄, 劉喆, 常冬梅, 等. 探究恢復期腦卒中患者注意力缺陷與平衡控制及跌倒的關(guān)系[J].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0, 16(2): 1160-1163.
[6] 朱麗輝, 程顯山. 預防和評價老年人跌倒的NICE指南[J].國際護理學雜志, 2006, 25(1): 69-70.)
Survey the tumble causes of the patients with stroke in the west area of Huangpu District
JIN He, PAN Nailin, QIAN Guixiang, YUAN Li, LI Tingting
(Luwan Branch, Ruijin Hospital, Shanghai 20002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umble causes of the patients with stroke to make the good countermeasure to prevent its occurrence. Methods: The causes of 78 cases with stoke who had the tumble from Oct. 2010 to Sept. 2014 in the west area of Huangpu District were analyzed. Results: When the tumble happened, most of the patients (37 cases) were in the rooms or (21 cases) in the toilet. The ongoing action of the tumble was the movement (21 cases) such as going to the toilet (24 cases), fetching something (11 cases) and others. The causes of 67 cases were the drug combination for the disease treatment (67 cases), 57 cases the decreased vision, 44 cases the sleeping problem, and 36 cases weakness of four limbs. Conclusion: The advanced age, decreased physical activity, taking a variety of medications, sleeping problem, decreased vision and other factors have th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occurrence of the stumble, which should be focused on in the prevention work.
stroke; stumble; cause
R743.3
A
1006-1533(2015)18-0043-03
201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