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晶
河北省永清縣里瀾城鎮(zhèn)中心校
有關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探究
李寶晶
河北省永清縣里瀾城鎮(zhèn)中心校
識字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蹦敲丛撊绾螌⒆R字教學有聲有色地進行呢?
1.做動作,猜詞語。
低年級的課文中,有大量的生字詞可以通過人的肢體語言表達出來,并且經(jīng)過做動作,學生已經(jīng)將字放在自己的腦海里進行了內(nèi)化,這樣一來會記得更牢。如在教學《操場上》的生字,上課前,我把要學習的“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這六個詞語寫在紙條上,讓學生讀熟。做游戲時,讓學生看了紙條后,通過自己的理解把文字轉化為動作讓其他的小朋友來猜,猜對了得分,猜錯了則要扣分。通過動作,為什么“打、拔、拍”是提手旁,“跳、跑、踢”是足字旁,答案都明明白白地寫在了孩子們的臉上。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興趣盎然地識字,學習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成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
2.開火車的游戲法。
這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游戲方法。但是這種游戲可以較大范圍的檢查學生的識字效果,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很有好處。通常,在識字一開始,我會運用開火車的形式,了解一下學生對這些聲字的熟悉程度,這樣教學時就可以側重地進行教學,可以提高學習效果。在鞏固環(huán)節(jié),我也會使用開火車的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鞏固和及時的補強。在游戲方法上我也進行了“改良”,一開始,我先用掌聲和學生進行互動“火車火車往哪兒開?”“火車火車往這兒開!”,而且形式也多樣了,有單軌火車、雙軌火車,還有環(huán)城火車、翻山火車等等。形式多樣、操作簡單的開火車游戲法,給識字過程帶來了調劑,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益處。
在識字過程中,引進游戲,如摘蘋果、采蘑菇、吹泡泡等,不僅可以增強學習的趣味性,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漢字,提高識字的效果。
1.編謎語、故事。
低年級學生對謎語、故事有濃厚的興趣,誘發(fā)學生將一個個生字編成謎語和故事,在他們的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比老師磨破嘴皮子強多了。學生在主動識字情趣的支配下,有的用猜謎語識字,有的用講故事識字……課堂氣氛活躍了,這樣既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樂趣,也幫助學生提高了識字的能力。如“閃”字,學生編出了“人很快走進了門”,不僅記住了字形,還懂得了字義,真是一舉兩得?!膀尽粡埞?,一支箭,射到一條蟲”?!昂边@個詞語筆畫多難記,編成故事“有兩條蟲子,一條蟲子在湖邊喝了三口水,另一條蟲子站在木頭上看世界。”這樣就很容易記住了。學生的奇思妙想,動態(tài)生成給課堂帶來了無限的精彩,使課堂煥發(fā)光彩。
2.編兒歌。
讀兒歌是低年級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活動。教師可以根據(jù)漢字的特點,引導學生編一些適合兒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訣,讓他們反復誦讀,使學生對字形產(chǎn)生直觀形象,從而提高記憶字形的準確性。如:“一個王姑娘,一個白姑娘,坐在石頭上——碧”,“沒頭就是早,早上長青草,牛羊見它樂,禾苗見它惱——草”,“一點一橫長,一撇到左方,一對孿生樹,長在石頭上——磨”。
3.編生字歌。
為了讓學生能輕松愉快的學習生字,根據(jù)兒童的心理特點,把生字集合起來,遍成生字歌,讓小學生一邊拍手一邊誦讀。在教學《動物過冬》時,我編了一首兒歌:“冬天到,冬天到,四周一片靜悄悄。樹林里的啄木鳥,消滅害蟲工作忙,青蛙挖洞來冬眠,螞蟻備糧過冬天,快快樂樂過新年。學生邊拍手邊讀兒歌,在不知不覺中記住了生字,又培養(yǎng)了朗讀能力。
1.在學習活動中識字。
剛入學的一年級兒童,對學校里的一切充滿了新鮮感和好奇新。他們認識了新的老師和同學,來到了新的學習環(huán)境,開始了新的學習生活。此時,老師要善于捕捉這一大好時機,引導學生認識這些與自己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漢字,如老師、同學的姓名,課程表上的科目,校園內(nèi)的門牌等,還可以引導他們認識學校內(nèi)的設備設施名稱,如“操場、籃球場、沙坑、跑道等。學生在這些識字活動中感受到漢字像朋友一樣無處不在,也激發(fā)了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
2.在生活環(huán)境中識字。
漢字的創(chuàng)造來源于生活,識字教學也應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生活就是一本百科全書,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漢字,教育小學生識字應注重重復記憶,讓所學的字無數(shù)次的重現(xiàn)于學生眼前,只有留心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這樣才能處處把字識。日積月累,天長日久識字的數(shù)量就會與日俱增。如坐公交車時,認識站牌名,認識車內(nèi)的各種告示;逛街時,認識店鋪名;到飯館吃飯時,認識菜單的菜名;旅游時,認識景點和門票上的漢字……漢字無處不在,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1.注重書寫的指導。
字是閱讀寫作的載體,《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寫是知識的內(nèi)化,即在寫中識,又以寫固識。在指導書寫時,讓學生心中有格,提醒學生熟悉對照田字格中的字,培養(yǎng)書寫的獨立性,使學生形成較為規(guī)范的寫字技能,提醒學生注意把握字的結構特點,在書寫中提高寫字的質量,在書寫中快樂識字。
2.注重積累。
引導積累,讓學生進行相互交流識字過程,在交流中獲得學習漢字的成就感。引導學生制作“識字本”,讓學生把日常生活中認識到的漢字進行剪剪、畫畫、貼貼,制作成圖文并茂的“識字本”,進行展示,激發(fā)孩子的識字興趣。還可以建立“識字儲蓄罐”,讓學生將自己收集認識的漢字,放入自己制作的“識字儲蓄罐”內(nèi),互相交流,使學生嘗到識字的樂趣,產(chǎn)生主動識字的動力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