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亞美
河北省衡水市鄭家河沿鎮(zhèn)中心校三杜小學
新課改下的小學信息技術課教學方法
周亞美
河北省衡水市鄭家河沿鎮(zhèn)中心校三杜小學
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發(fā)展時間還不長,教學方法還有待進一步地探索,是一個長期的課題,只有不斷總結(jié),才能找出更佳、更適合的教學方法,才能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調(diào)動他們的內(nèi)部驅(qū)動力,完善教學體系,才能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
信息技術;觀察實踐;游戲?qū)W;學習效果
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基礎學科,它是培養(yǎng)所有社會成員應具備的如同“讀、寫、算”同樣重要的終生有用的基礎能力之一的課程。國家新的課程綱要已將它列為政、語、外、數(shù)之后的第五位課程。信息技術課是一門集知識和技能于一體的新型基礎學科。其教學目標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學科特點,探討有效的教學方法就顯得至關重要。
在信息技術課教學中,學生的操作示范在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指操作姿勢的示范,如:操作計算機的坐姿、操作鍵盤的指法、操作鼠標的指法;另一方面是指計算機軟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驟的示范,如:講Windows操作基礎時,講文件夾的創(chuàng)建,其操作步驟為:1、進入到指定位置;2、文件—新建—文件夾;3、轉(zhuǎn)換輸入法;4、把鼠標移到新建文件夾,點右鍵,選重命名;5、輸入文件夾的名字;6、確定。教師可以借助計算機投影儀或網(wǎng)絡教學系統(tǒng)進行一步一步地演示后,學生進行實踐練習,通過這種觀察與實踐并舉的教學過程,不僅使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有了深刻、透徹的理解,更加深了學生的憶。
興趣是開發(fā)智力的催化劑,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好動性、好奇性強,而對于單調(diào)的練習感到厭煩。經(jīng)過充分考慮、分析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我就適當?shù)夭捎靡恍┯螒騺砑ぐl(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配合教材內(nèi)容,通過各種渠道找到一些既適合小學生又具有很強趣味性的游戲軟件。例如:計算游戲、拼圖、簡易加法、賽車等游戲,這些富有童趣的游戲,深深地吸引著學生,學生在忘情地玩游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把指法練熟了,懂得了平常課堂中很難理解的回車鍵、空白鍵、換檔鍵、光標鍵、退格鍵、功能鍵的作用與使用。由于游戲中巧妙地設置一些障礙和關卡,迫使學生去理解鍵盤上的一些鍵的功能與使用,這樣他們就在無形中學會了鍵盤的使用。如果強行讓他們?nèi)W習理論知識,背熟鍵盤字母排列、鍵盤功能,學習效果不見得會很好,同時學生也沒有更大的學習興趣。通過教學實踐,我認為正確地引導小學生玩電腦游戲是利多弊少。使我體會到:“電腦游戲是通往電腦世界的捷徑“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但電腦游戲的取材和活動時間必須要嚴格控制,要選擇優(yōu)秀的適合學生的游戲,更要強調(diào)趣味、益智、學習的功能。
探索式教法就是指針對某一特殊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先進行簡單提示或不作講解,只是給學生一個任務,讓其自己完成。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探索知識,完成學習任務。應用這種教學方法,教師應扮演好引路人和鼓手兩個角色,多鼓勵學生去探索和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方法,多給予學生創(chuàng)造一些探索和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條件,多幫助和開導后進生的思路,使探索過程順利地進行下去。如在進行用自選圖形畫圖教學時,上課時就告訴學生自選圖形在什么地方;插入—圖片—自選圖形,然后就給出一幅用自選圖形畫的圖,讓學生用自選圖形把它畫出來。畫這種幅圖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探索:1、怎樣用自選圖形畫出圖形來;2、改變自選圖形的大??;3、移動自選圖形的位置;4、給自選圖形填色;5、在自選圖形上寫字;6、改變自選圖形的形式和方向。采用探索式進行教學,多用于趣味性強,既有一定的難度,而難度又不是很大的教學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和自學能力,使學生主動求知,活躍課堂,增強學生間相互學習和相互幫助的能力,又有利于學生智力的開發(fā),突出教學的重點。在探索式學習中,主要的不是對目標課題的學習,而是學習者對知識的探索過程,是學習者在探索知識過程中的思維飛躍。
要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注意信息的反饋和適時進行考核是不可缺少的。教學中可以通過設置相關理論題、有框架的作業(yè)設計模式來檢查學生對信息技術基本概念的理解情況和實踐動手操作的能力,或根據(jù)學生回答和作業(yè)設計所反饋出的信息,分析學生接受的程度,在此基礎上進行有重點地指導。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還要聽取學生的意見,讓學生對教學的進度、教學內(nèi)容安排的合理性、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態(tài)度等進行綜合評價,教師依據(jù)學生的意見和要求,不斷改進教學。這樣的信息反饋,既檢查了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又摸索清了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的掌握情況。通過溝通信息、了解需求,必然使信息技術課的教學質(zhì)量有明顯的提高。
要上好小學信息技術課程這門課程,必須使用易于學生接受的語言和教學方法,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有趣、生動。同時要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踐中去,讓學生感到信息技術課一定要學會,一定要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