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寧
【摘 要】通過寫生活動,可以培養(yǎng)兒童細心和認真的品質。堅持寫生的習慣,從對人性的培養(yǎng)上來說,可培養(yǎng)兒童的毅力、恒心和好奇心。從能力上來說,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得到培養(yǎng),同時也使兒童的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鍛煉。同樣,兒童寫生畫教學過程重在訓練觀察方法,寫生的過程是兒童觀察、分析、理解、概括的過程,是對繪畫對象的體會和研究,手、眼、腦的并用,能使兒童智力得到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美術 ? ?寫生畫教學 ? ?身心潛能 ? ?造型能力
藝術創(chuàng)作來源于自然,是人類對自然進行觀察、了解和探索過程的再創(chuàng)造。兒童畫的創(chuàng)作就是如此,而藝術創(chuàng)作的主要來源,就是寫生。
小學階段的寫生畫教學,一般是從中、高年級才開始進行的。其目的已經不是為了豐富學生的創(chuàng)作源泉,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而是為了培養(yǎng)技法。而在小學低年級,甚至從幼兒階段開始,多以記憶畫為主。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是老師帶著畫,或用臨摹的方法,引導學生畫出所學的物體,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定的規(guī)律,房子怎么畫、樹怎么畫、花怎么畫、鳥怎么畫……長此以往,學生的獨立創(chuàng)造能力就會被束縛,依賴性也變得很強,最終導致學生失去了自己的眼睛,一旦離開了老師,畫一個新的東西,自己就不會動筆了。而幼兒時期美術教學的目的,不在于學生學會幾種物象概念,而在于通過藝術創(chuàng)作,把兒童整個身心的潛能發(fā)揮出來,促進智力的發(fā)展,受到藝術美的陶冶。
比如說畫花,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去畫,那么所畫的都是老師所畫的復制品。如果讓學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認識,去觀察,那么他們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畫面將是多彩多姿的。在邏輯思維中,1+1等于2,不存在任何解釋的余地。然而,在美術創(chuàng)作中,不存在一個兒童畫樹、畫人或進行一種設計的任何限制。兒童和成人的眼光是不同的,兒童和兒童的眼光也是不一樣的。簡單地說,有的孩子看到的是森林,而有的孩子看到的則是樹。作品中表現出的這種觀點上的差異是寶貴的,這些差異豐富了兒童的心智并使我們洞見其他人的思維方式和內心世界。教師表達對這種差異的欣賞會對學生自我形象的樹立產生積極的影響。因為在美術教學中,往往要考慮學生表現出的差異,并對這種差異進行高度評價。試想當一個孩子發(fā)現他畫的樹的形狀與另一個孩子畫的樹的形狀被老師認為是同樣正確時,他會有何感受呢?
小學低年級兒童由于其視覺處在發(fā)展階段,所看到的事物也是不斷變化著的,這時他急切地想讓別人分享他的發(fā)現,并得到別人的承認,所以這一階段的兒童對美術的興趣很濃,作業(yè)質量也高。而高年級卻出現相反的情況,其中的原因在于,低年級兒童畫得最多的是記憶畫,畫平時記住的印象或對外界刺激的感應,對形的要求不高,高年級做畫重點逐步轉向寫生。而慣于畫記憶畫的學生,卻往往缺少觀察能力和寫生技巧,出現繪畫能力斷層的現象,于是產生兒童繪畫的抑制期。事實上,小學低年級兒童已經具有一定的空間知覺能力和寫實能力。盡管開始時他們仍是受老師的影響,習慣地畫他們記住的印象,但他們面對實物而受到感應,所表現的畫面有了實物的特點。經過不斷訓練,他們早期具備的空間知覺能力得到發(fā)展,就能根據物象特征畫速寫,寫實能力隨年齡迅速提高,從而有效地減弱“抑制期”,順利進入高年級寫生畫階段。所以,寫生畫的創(chuàng)作,應該從幼兒開始。幼兒對美術的興趣很濃,其作品質量很高。對于生性膽怯的兒童,在寫生過程中鼓勵他們大膽去表現;對于好動的兒童,寫生繪畫會使他變得安靜些;對于粗心的兒童,寫生可以培養(yǎng)他們細心和認真的品質。堅持寫生的習慣從對人性的培養(yǎng)上來說,可培養(yǎng)兒童的毅力、恒心和好奇心。從能力上來說,學生的觀察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鍛煉。同樣,兒童寫生畫教學過程重在訓練觀察方法,寫生的過程是兒童觀察、分析、理解、概括的過程,是對繪畫對象的體會和研究,手、眼、腦的并用,使兒童智力得到發(fā)展。另外,兒童在美術中比在其他學科領域中能更大程度地調整自己的行為。他們可以根據個人興趣和能力,以自己的感覺進行創(chuàng)作。教師不必顧忌作業(yè)布置得可能太難或太限制,因為每個兒童會以自己的語言和個人的方式完成美術作業(yè)。他們能通過觀察和感知實踐自己提煉概念。因此,美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是真正的自主活動。這些特性極大地降低了挫折感對兒童的危害,也將自己的觀察和認識概括通過直觀感受,擺脫造型概念化的束縛,大膽取舍,這就是一種創(chuàng)造力的表現。在這個創(chuàng)作過程中,那些天生擅長思維、擅長情感、擅長幻想的兒童,應該得到尊重。我們必須注意教學的多樣性,向兒童提供達到任何既定目標的選擇性途徑,同時,也要高度評價兒童美術表現的自發(fā)性,欣賞他們作品中蘊含的思想、活力和愉悅。
兒童寫生畫教學應該是低年級美術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在教學中也要注意協調好寫生畫與其他繪畫形式的關系。對低年級寫生教學,必須注意兒童的身心特點,絕對不能以成人的要求來規(guī)范。對他們只能要求盡其所能地通過觀察,憑借感覺和自身獨特的視覺角度,抓住事物特征、大體比例和固有色彩,允許他們用自己的感覺方式和能力自由地去表達。此外,在題材選擇上,要注意適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才能吸引他們。在許多情況中,視覺形象更容易使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并為語言的交流提供基礎。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給予兒童以視覺形象信息,也應接受來自學生方面的信息。只有當學生開始明白自己的表達得到重視時,他們才會以更大的興趣去努力學習。人的良好素質特別是創(chuàng)造能力,從兒童時期就得到良好培養(yǎng),其意義是深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