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于豐
摘 要: 多媒體課件作為一種現(xiàn)代教學手段,在高職院校課堂教學中發(fā)揮著獨特的作用。闡述了多媒體課件在高職院校課堂教學中能夠發(fā)揮的作用,分析了高職院校多媒體課件制作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教學課件設計制作經驗和應用技巧,重點介紹了制作多媒體課件的方法及步驟,為高職院校多媒體課件制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 高職院校; 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課件; 多媒體教學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5)02-62-03
Research on methods of making multimedia coursewar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ou Yufeng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Guilin Normal College, Guilin, Guangxi 541001, China)
Abstract: Multimedia courseware, as a modern teaching means,plays a particular role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is pointed out and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designing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author in designing multi-media courseware, the method and procedure of making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are introduce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making multimedia coursewar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ultimedia technology; multimedia courseware; multimedia teaching
0 引言
多媒體課件是利用數(shù)字處理技術和視聽技術,以計算機為中心,按照教師的教學設計,將文字、語音、圖像等多媒體信息集成在一起,以實現(xiàn)對數(shù)字材料的傳遞、加工、轉換和檢索的一種現(xiàn)代教學技術手段[1]。多媒體課件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以其直觀性、靈活性、實時性、互動性、立體化的優(yōu)勢,在高職院校課堂教學中逐漸得到廣泛應用,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和學生的青睞。加強對該多媒體制作技術的學習、研究和應用,對推動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課程體系的改革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1 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在高職院校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課件,可以促進教學結構、教學模式、教學環(huán)境的改變,幫助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達到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的目的。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多媒體課件應用于高職院校課堂教學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作用[2]。
1.1 多媒體課件可以增加課堂教學容量
多媒體課件的一大優(yōu)點就是信息量存儲大,它可以將大量必需的圖、文、聲、像資料帶進課堂教學中,實現(xiàn)課堂教學中諸多媒體的系統(tǒng)組合,讓學生在最大程度上拓展知識面,豐富自己的知識倉庫。眾所周知,單位時間內多媒體給我們展示的知識容量是傳統(tǒng)教育教學無法相比的,通過多媒體技術,增多了課堂信息傳遞的通道,提高了單位時間內傳遞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課堂教學的密度;同時,將教師的教學設計空間引向無限,為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提供了條件,并突破了原有的知識教學形式,使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和整合更加有序、合理。
1.2 多媒體課件可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傳統(tǒng)教學往往在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即使如此,學生仍然感觸不深,易產生疲勞感和厭煩情緒。采用多媒體課件教學,能夠將動態(tài)演示與講解,觀察與操作融為一體,做到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觀器官協(xié)同作用,對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實現(xiàn)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取得傳統(tǒng)教學方法無法比擬的教學效果。
1.3 多媒體課件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多媒體課件將聲音、圖像、文字、視頻等媒體有機地結合起來,化靜為動,變枯燥為生動,變抽象為具體,打破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創(chuàng)設一個更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教師利用其直觀、形象、生動的特點,可大大縮短課堂授課時間,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中,掌握更多的知識,提高教學質量以實現(xiàn)教學目標。
2 高職院校多媒體課件制作常見問題
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每個教室都安裝多媒體教學設備,這是我們借助科技手段推動教學的又一大進步。多媒體課件是多媒體技術支持教育教學的主要形式,隨著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普遍使用,制作多媒體課件也逐漸成為教師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術。其中,PowerPoint軟件因其操作簡單,配套模板豐富,“幻燈片”式結構方便素材的組織與管理,而成為許多教師制作課件的首選。但是許多教師在多媒體課件制作中存在諸多問題[3]:一是盲目下載。有的教師從網上下載課件,不考慮是否適合自己的學生,不考慮能否把教學內容貫穿其中,盲目使用,害了學生也逐步毀了自己。二是胡亂拼湊。有的教師濫用多媒體,沒有根據(jù)教學內容對下載的網絡資源進行合理優(yōu)化,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動畫不切合教學主題,其結果必然導致主題不明確。三是多媒體課件變講稿。把要講的所有語言都展示在屏幕上,重點難點不突出,缺乏啟發(fā)引導性,導致教師在上課時缺乏靈活性、創(chuàng)造性,學生感覺枯燥乏味。四是界面設計凌亂。界面布局呆板,整體風格不統(tǒng)一,導航結構不清晰,色彩搭配凌亂,課件缺乏吸引力,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這些問題如不及時解決,就會適得其反。
3 多媒體課件制作方法與步驟
3.1 課件設計流程
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的設計流程如圖1所示。
[確定課件題目][教學設計][教學目標設計][編寫腳本][課件結構設計][素材準備] [文字錄入][圖形加工][圖像加工][動畫制作][視頻加工][音頻加工][課件集成][測試修改][優(yōu)化打包]
圖1 課件設計流程
第一步,教學設計。教師在深入分析教材的基礎上,根據(jù)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利用多種資源表現(xiàn)形式和策略,對教學內容進行有序、優(yōu)化地安排,形成教學方案。
第二步,編寫腳本。腳本就是教學單元的設計方案的具體體現(xiàn),包含了對單元教學內容、交互控制方式、素材以及屏幕美術設計等方面的詳細描述。
第三步,素材準備。理想的素材是制作優(yōu)秀課件的基礎,媒體素材的選擇是為表達的學習內容服務的,因此,在選擇使用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媒體時,目的是要表達學習內容、突出學習主題,所以不能不顧主題思想的表達,一味追求時髦、好看和花哨,要克服媒體設計與學習內容設計相脫離這個常見毛病,避免“為媒體表現(xiàn)而設計媒體”的現(xiàn)象,應努力做到“為內容表現(xiàn)而設計媒體”。
第四步,課件集成。根據(jù)腳本內容,利用課件制作軟件將多媒體信息進行集成,完成課件制作。
第五步,測試修改。在系統(tǒng)正式使用之前,通過調試來不斷完善、修改課件。最后是優(yōu)化、打包(將課件輸出成應用程序以便能脫離制作平臺獨立運行),正式投入使用。
3.2 課件結構
課件結構要求在能夠充分展示課件內容的基礎上,做到條理清楚,交互方便,操作簡潔,如圖2所示。
[課件封面][教學目標][課件目錄][課件內容][課件封底]
圖2 課件結構
根據(jù)表現(xiàn)的教學內容的不同,課件結構一般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⑴ 課件封面。運行課件時出現(xiàn)的第一幅畫面,一般呈現(xiàn)課件所屬的專業(yè)名稱、課件的具體名稱、單位名稱、教師姓名等,通常以動畫形式出現(xiàn),并配有背景音樂,以營造一種課件教學氣氛。
⑵ 教學目標。封面下面的一個頁面,一般呈現(xiàn)課件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⑶ 課件目錄。這是整個課件的主界面,主界面一般列舉課件的各教學模塊的名稱,通過主界面上的按鈕、超文本鏈接等交互方式進入相關的教學模塊。課件目錄要簡潔,它就像是一個導向牌,指向教學想去的地方,所以完整的目錄至少應該具備:標題、導航條和退出按鈕。這個頁面盡量做到簡潔、統(tǒng)一,最好有一定的風格。在目錄里應該還有一個退出按鈕,使整個課件隨時可以通過目錄退到結束界面,而不是一路播放到最后一張才退出。
⑷ 課件內容。課件內容是課件的主體,可以由許多模塊構成,一個模塊完成一個或幾個具體的教學任務,一般來說,每一個模塊的界面上要設置一個返回按鈕,以便教學任務完成后,能返回課件主界面,再進入其他相關模塊。
⑸ 課件封底。封底是一個課件的結束部分,一般展示的是課件制作人員的名單等內容,還應該有背景音樂,謝謝使用、再見等內容。
3.3 課件版面布局
版面指的是用戶看到的一個完整的頁面,即一張幻燈片,布局就是以最適合方式將文字和圖片等各種多媒體元素安排在頁面的不同位置。版面布局的目的是加強視覺效果,提高教學內容的可視度和可讀性,以下是制作幻燈片常見的布局類型[4]。
⑴ 標準型。最常見的簡單而規(guī)則的版面布局類型,一般從上到下的排列順序為:標題、圖片/圖表、文字等,自上而下的排列符合人們認識的心理順序和思維活動的邏輯順序,能夠產生良好的閱讀效果。
⑵ 左置型。一種很常見的版面布局類型,它往往將縱長型圖片放在版面的左側,使之與橫向排列的文字形成有力對比,這種版面編排類型十分符合人們的視線流動順序。
⑶ 斜置型。構圖時全部構成要素向右邊或左邊作適當?shù)膬A斜,使視線上下流動,畫面產生動感。
⑷ 圓圖型。在安排版面時,以正圓或半圓構成版面的中心,在此基礎上按照標準型順序安排標題、文字和圖形,在視覺上非常引人注目。
⑸ 中軸型。一種對稱的構成形態(tài)。標題、圖片、文字等放在軸心線或中心圖形的兩邊,具有良好的平衡感。根據(jù)視覺流程的規(guī)律,在設計時要把重點放在左上方或右下方。
⑹ 棋盤型。在安排版面時,將版面全部或部分分割成若干等量的方塊形態(tài),互相區(qū)別明顯,作棋盤式設計。
⑺ 文字型。在這種布局中,文字是版面的主體,圖片僅僅是點綴。一定要加強文字本身的感染力,同時字體便于閱讀,并使圖形起到錦上添花畫龍點睛的作用。
3.4 課件配色方案
色彩是多媒體課件界面構圖的主要組成部分,對于生動地表達課件的主題思想、傳播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烘托和渲染氣氛、抒發(fā)感情均具有獨特的作用[5]。要把色彩運用得當,需要了解RGB顏色模型。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基本色稱之為原色,RGB即紅(Red)、綠(Green)、藍(Blue)三原色的簡稱,這三種色彩疊加形成了其他的色彩。RGB顏色模型為圖像中每一個像素的RGB分量分配一個0~255范圍內的強度值,色環(huán)上的數(shù)字,即是構成該顏色的RGB值。如:由(0,0,0)組成的RGB值定義了純黑,由(255,0,0)組成的RGB值定義了純紅,而(255,255,255)組成的RGB值定義了純白。色相是色彩的最大特征,是指能夠比較確切地表示某種顏色色別的名稱。依據(jù)原色原理和混色原理,可以將不同色相按照一定規(guī)律制作成360°的圓環(huán),稱之為色相環(huán),多媒體課件中常見的色彩搭配方案有以下幾種。
⑴ 同種色彩搭配。同種色彩指首先選定一種色彩,然后調整其透明度和飽和度,將色彩變淡或加深,而產生新的色彩,這樣的版面看起來色彩統(tǒng)一,具有層次感。
⑵ 鄰近色彩搭配。鄰近色是指在色環(huán)上相鄰的顏色,如綠色和藍色、紅色和黃色即互為鄰近色。采用鄰近色搭配可以避免色彩雜亂,易于達到版面和諧統(tǒng)一的效果。
⑶ 對比色彩搭配。對比色是指色相環(huán)上相鄰120-150度左右的顏色。色彩的強烈對比具有視覺誘惑力,可以突出重點,產生強烈的視覺效果。通過合理使用對比色,能夠使版面特色鮮明、重點突出。在設計時,通常以一種顏色為主色調,其對比色作為點綴,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⑷ 暖色色彩搭配。指使用紅色、橙色、黃色等暖色色彩的搭配,這種色調的運用可為版面營造出穩(wěn)性、和諧和熱情的氛圍。
⑸ 冷色色彩搭配。指使用綠色、藍色及紫色等冷色色彩的搭配,這種色彩搭配可為版面營造出寧靜、清涼和高雅的氛圍。
⑹ 有主色的混合色彩搭配。指以一種顏色作為主要顏色,輔以其他色彩混合搭配,形成繽紛而不雜亂的搭配效果。
4 結束語
多媒體課件是高職院校重要的教學資源,在高職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媒體課件制作既要遵循一定的制作流程,也要設計好課件結構,在此基礎上還要充分考慮課件界面的布局和配色,以提高界面的美感。高職院校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不斷研究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方法,努力探索應用技巧,制作出更多圖文并茂、形聲俱佳的優(yōu)秀多媒體課件,進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軍征.多媒體課件設計與制作基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沈夏敏.淺談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的優(yōu)勢及作用[J].素質教育論壇,
2008.7:85-86
[3] 郭香柏.多媒體課件制作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遼寧高職
學報,2013.15(12):108-109
[4] 楊琳,劉艷慧.論多媒體課件的界面設計策略[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
報,2014.30(4):63-64
[5] 劉昊晰.色彩在多媒體課件中的作用及搭配技巧[J].黑龍江教育學院
學報,2011.30(11):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