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漢箏與伽倻琴之比較

      2015-04-29 17:01:39史峪竹
      北方音樂 2015年15期
      關鍵詞:歷史淵源比較研究古箏

      史峪竹

      【摘要】箏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彈撥樂器。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秦國,古箏已經廣為流傳,故又稱“秦箏”。伽倻琴始于新羅時期,比古箏的出現(xiàn)晚了近500年,它們都是兩國音樂歷史上重要的民族樂器。伽倻琴作為箏一條支流,古箏千百年來一直引領著伽倻琴的發(fā)展。本文將從淵源、構造、種類、彈奏方法和流派這幾個方面來闡釋古箏和伽倻琴的關系。借此加強我們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使我們清醒的認識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對東南亞文化的滲透。

      【關鍵詞】古箏;伽倻琴;比較研究;歷史淵源

      古箏自戰(zhàn)國以來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音色剛柔并濟、清越高潔、聲韻互補、委婉動聽又富有神韻,具有濃郁的地方音樂特色,構成了古箏藝術的風格。古箏具有民族性、傳承性和歷史性的特點,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在音樂上的體現(xiàn)。

      伽倻琴是朝鮮的彈撥樂器,從新羅時代出現(xiàn)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在朝鮮半島的音樂文化寶庫中占有重要地位。1968年被韓國政府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本文將從以下四個個方面對兩者進行論述:

      一、古箏與伽倻琴的淵源

      古箏有史料記載大概產生于公元前二世紀的戰(zhàn)國時期,距離今天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漢、魏時期,箏發(fā)展為十二弦。唐、宋時期箏發(fā)展為十三弦,明清時期,箏發(fā)展為十四、十五、十六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改良后的古箏發(fā)展到二十一弦。伽倻琴是朝鮮族的撥弦樂器,從新羅時代出現(xiàn),流傳至今已有 1500 多年歷史,據說是伽倻國國王嘉悉仿照中國古箏而制成,外型上與古箏相似,也是一弦對應一柱。在公元6世紀,也就是伽倻國嘉悉王時期,伽倻國嘉悉王仿照唐代的箏制成12弦伽倻琴,同時命樂圣于勒創(chuàng)作了12首伽倻琴樂曲。從此,伽倻琴藝術一直在歷史舞臺著扮演著獨有的角色。

      二、古箏與伽倻琴的種類和構造

      目前最常用的二十一弦古箏構造:箏主要由面板,底板、邊板、箏頭、箏尾、岳山、碼子、琴釘、出音孔和箏弦等部位組成。箏的共鳴體由面板、底板和兩個箏邊組成。在共鳴體內有音橋,呈拱形,它除了共鳴效果的需要外,還起著支撐的作用。共鳴體的質量和結構對箏的音響影響很大。 伽倻琴的琴邊框呈長方形,琴頭在右邊,琴尾在左邊。面板中間凸起呈拱形,多是采用魚鱗松或是梧桐木制作而成,這類木材紋理細致、質地疏松。琴的底板上設有琴腳,底板、琴柱和琴框使用不同質地的木材。與古箏相同,在琴頭處有起支撐琴弦作用的岳山,有 13 條琴弦。琴柱呈雁型擺放在面板的中間,每根琴弦對應一個琴碼,可以通過左右移動琴碼來調節(jié)音高。

      伽倻琴與古箏在外形與制作方法上略有不同,但是從結構上、琴弦數量的發(fā)展過程、制作方法上、所用木材和琴弦的材質上有著很多相似之處。

      三、古箏與伽倻琴的彈奏方法

      在古箏的演奏譜中,都會標記有左右手相對應的指法符號,這些指法符號是需要演奏者熟記的。以下兩張圖片詳細的說明了古箏左右手的指法彈奏方法,以及相應的譜例。右手主要的指法符號有:托、劈、抹、挑、勾、剔、打、連托、連抹、大撮、小撮、搖指、琶音、泛音、花指等;左手的指法符號主要有:顫音、同音按、上滑音、下滑音、點音等。與古箏相同的是,在演奏時伽倻琴時,除了小指以外,大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均用于彈奏。有一些表現(xiàn)伽倻琴特有的音樂風格的技法,右手技法有彈、滾、琶、撥等;左手的技法有按、推、顫、揉等,這與古箏的左手技法是及其相似的。伽倻琴也可以同時彈奏出兩個音、三個音、以及左右手旋律同時進行。在演奏的過程中一般不會出現(xiàn)調性的改變。

      總而言之,在演奏時,伽倻琴是用指肚來撥弦,而古箏則是需要佩戴指甲,這就造就了后者明朗清越的音色,前者較之會低啞一些。雖然二者左手的揉顫按音技法大致相同,但是伽倻琴的顫音要更加的嚴格,要求大臂、小臂、手腕自然放松下垂,用小臂帶動指尖上下運動,與古箏用手臂帶動手腕揉弦是不同的。這些形成了各自的音樂風格和音樂表現(xiàn)力上的不同。

      四、古箏與伽倻琴的流派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古箏流傳廣泛,由于語言、生活、風俗等方面的差異,產生了地方風格濃郁的眾多古箏流派。故此,傳統(tǒng)古箏藝術按地區(qū),風格特點加以劃分,可分為河南箏(中州箏)、山東箏(齊魯箏)、潮州箏、客家箏、浙江箏(武林箏)、陜西箏(秦箏)、福建箏(閩箏)、蒙古箏(雅托葛)等

      伽倻琴的音樂主要是散調音樂,若是提及其流派,主要是以名家的不同風格來劃分的。散調是一種器樂獨奏的形式,同時也是樂曲名稱。散調音樂的伴奏樂器是長鼓,是以說唱音樂為基礎的,演奏時間為25-30分鐘。此類音樂的情緒發(fā)展有一個規(guī)范的套路,即由舒緩逐漸變得緊張,最終達到高潮。樂曲的速度也是一個漸快的過程。

      由此可見,伽倻琴的流派,主要以散調音樂的名家的不同風格來劃分的。而古箏則是由于語言、生活、風俗等方面的差異,形成各具地域色彩的戲曲、說唱音樂等,古箏曲目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有吸收了這些地方元素,于是形成了各種具有濃郁地方風格的流派。

      綜上所述,本文的論述意在使兩者在彼此學習借鑒中更好的發(fā)展,也為古箏音樂的研究尋找到一個新的視角。儒家思想一度成為中國與朝鮮半島的主流思想體系,兩國都擁有著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它們既有共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文化就像湖中的水,只有不斷的流動才能有活力。所以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在互聯(lián)網時代的今天,我們要以更加開放的心態(tài)與他國交流,求同存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我所用,肩負起大國崛起的責任!

      參考文獻

      [1]王英睿.中國國粹藝術讀本[J].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08(5).

      [2]穆童.中國古代音音樂和朝鮮半島音樂的交流與影響 [J].吉林大學,2009(9).

      [3]王曉平.箏藝的歷史變遷和流派的形成 [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1997(1).

      [4]宋飛飛.古箏與伽倻琴歷史考[J].山東大學,2012(4).

      [5]崔美鮮.中國,朝鮮,韓國伽倻琴音樂演奏的比較研究[J].延邊大學,2006(5).

      猜你喜歡
      歷史淵源比較研究古箏
      我終于會彈古箏了
      第一次彈古箏
      小布老虎(2017年1期)2017-07-18 10:57:28
      古箏
      寶藏(2017年2期)2017-03-20 13:16:45
      鳳陽鳳畫藝術特色研究
      中國三弦與日本三味線的歷史淵源探究
      戲劇之家(2016年23期)2016-12-20 22:06:31
      淺談東海呂劇
      戲劇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2:07:43
      中外數據新聞編輯流程比較研究
      新聞前哨(2016年10期)2016-10-31 17:28:25
      各國稅制結構與我國的比較研究
      資產減值新舊會計準則比較研究
      淺析媒介體制比較研究的框架設計和技術邏輯
      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27:04
      揭东县| 克拉玛依市| 都昌县| 湘阴县| 满洲里市| 大同县| 东山县| 临沂市| 龙陵县| 廉江市| 枣强县| 宝清县| 六安市| 蚌埠市| 松溪县| 沭阳县| 全椒县| 丹阳市| 农安县| 崇文区| 莎车县| 弥勒县| 师宗县| 加查县| 宜良县| 佛山市| 嘉祥县| 门头沟区| 沙洋县| 平果县| 赫章县| 合川市| 胶州市| 翁牛特旗| 申扎县| 九龙坡区| 怀远县| 随州市| 淮南市| 肥城市| 翁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