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華
上古之時,以祭祀為主要表現(xiàn)方式的宗教活動在社會生活中占據(jù)重要位置,形成了宗教生活和義化的最初形態(tài)。周代祖先崇拜盛行,宗廟祭祀與郊天、社稷共同成為國家規(guī)定的三大主要祭典活動。作為周代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毫不吝惜地展示著那個時代的獨特風(fēng)貌。聞一多先生曾經(jīng)說過,《詩經(jīng)》是“唱著以人生和宗教為主題的較短的抒情詩”。在《詩經(jīng)》中,不僅可以窺見周代政治、經(jīng)濟、風(fēng)俗等方面的內(nèi)容,亦可一睹周代宗教文化的全貌。周代祭祀的獻祭品種類繁多、數(shù)量巨大,祭祀時必須用專門的器物盛放。這些用于盛放獻祭品以及祭祀儀式中使用的器物,統(tǒng)稱為“禮器”。《詩經(jīng)》祭祖詩對這些內(nèi)容的反映斑斑可見。
一、玉器
《左傳》莊公十年日:“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庇癫赣衿骱推げ?,與犧牲等同為祭品?!抖Y記·月令》仲春:“是月也,祀不用犧牲,用圭璧,更皮幣?!惫?、璧,都指玉器,用以祭神。古人認為玉集天地之精華、高貴華美,因此以玉祀鬼神。周人祭祀自然神祗時用玉:祭天種時堆柴燒玉;祭山神、地神時在地腳、地里埋玉;祭水神時沉玉于水,《左傳》襄公十八年曰:“沈玉以濟?!奔漓胱嫦壬駮r也用玉。
祭祀時,除了將玉器作為祭品獻祭外,還有一些玉器和以玉裝飾的器物都可作為禮器使川,這也屬于祭祀用玉的途徑之一。《大雅·械樸》:“濟濟辟-,左右奉璋?!辫埃螤钏瓢氆?。珪是玉巾最名貴者,上圓下方。半珪稱為璋《大雅·旱麓》:“瑟彼玉瓚,黃流在中?!庇癍?,即圭瓚?!洞笱拧そ瓭h》:“鰲爾圭瓚,秬鬯一向?!杯懯羌漓攵Y器之一,形狀像一種帶柄的勺子,是祭祀時舀酒的器具。圭瓚,《毛詩正義·旱麓》篇鄭箋云:“圭瓚之狀,以圭為柄,黃金為勺,青金為外,朱中央矣”。此詩中圭瓚作為祭品與柜鬯一起被獻給神靈.此外,《毛詩正義·械樸》鄭箋云:“祭祀之禮,王裸以圭瓚。諸臣助之,亞裸以璋瓚”,圭瓚以全珪為柄,璋瓚以半圭為柄,表明不同身份、地位之人祭祀時所用玉器是有等級差異的。《周禮·冬官·考工記下》云:“玉人之事,鎮(zhèn)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命圭九寸,謂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謂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謂之躬圭,伯守之?!辈煌?guī)格的玉器為不同地位的人所用,同時,祭祀等級的不同也決定了所用玉器的不同。
《詩經(jīng)》、《周禮》等文獻中記載的這些有特定功能又體現(xiàn)身份、等級的玉器,明確地反映了周代詳盡的祭祀制度和嚴格的等級劃分。可見,玉器不僅是祭祀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禮器”,更是主祭者身份、地位的象征。
二、盛放祭品的器具
犧牲、酒、糧食、菜果等祭品在舉行祭祀儀式時都有專門盛放的器皿,它們是祭祀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禮器。根據(jù)祭品種類的不同,這些器皿對應(yīng)分為盛牲肉的器皿、盛酒的器皿(酒器)和盛糧食、菜果的器皿。這些內(nèi)容,在《詩經(jīng)》祭祖詩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一)盛牲肉的器皿
盛牲肉的器皿主要有俎、豆、大房等。
俎,見于《小雅·楚茨》篇“執(zhí)爨踖躇,為俎孔碩,或燔或炙”。《說文解字》云:“俎,從半肉在且上?!辟奘羌漓霑r所用禮器,其本義是指四角方形的盤子,有青銅制和木制涂漆的,常盛放牛羊肉,供祭祀或宴會時用。豆,見于《小雅·楚茨》篇“君婦莫莫,為豆孔庶,為賓為客”。《說文解字》日:“豆,古食肉器也”。其本義指古代一種盛食物的器皿,形似高腳盤,或有蓋。新石器時代晚期開始出現(xiàn),商周時代常用之,多陶制,也有青銅制或木制涂漆的,是古代祭祀和宴會時必不可少的盛放食物的器皿?!洞笱拧ど瘛啡眨骸坝∈⒂诙?,于豆于登二其香始升?!薄稜栄拧め屍鳌吩疲骸澳径怪^之豆,竹豆謂之籩,瓦豆謂之登?!庇纱丝芍局频倪@種器皿叫豆,瓦制的叫登。豆一般用來盛肉類食品,登則是盛湯用的。
大房,見于《魯頌·閟官》篇“毛焦胾羹,籩豆大房”:它是古代祭祀時盛大塊肉的食器,通稱為俎,形如高足盤?!睹珎鳌啡眨骸按蠓浚塍w之俎也:”鄭玄《箋》日:“大房,玉飾俎也。其制足間有橫,下有柎,似乎堂后有房然。”
(二)盛酒的器皿
盛酒的器皿,即酒器?!对娊?jīng)》祭祖詩中提及的盛酒禮器有爵、斝、斗、卣、兕觥、犧尊等一
爵,見于《大雅·行葦》篇“或獻或酢,洗爵奠斝?!靡源蠖贰??!墩f文》日:“爵,禮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爵本義為飲酒的器皿,祭祀時主要用來盛酒。它形似雀,有三足、兩柱和流,殷代和西周初期常用之
斝,青銅制酒器,圓口,三足,形制略似爵而更為簡樸,多見于商代和西周初期?!跋淳舻鞌小保睹娬x》鄭箋云:“主人又洗爵酬客,客受而奠之,不舉也。用殷爵者,尊兄弟也”。主人用爵,客用斝,二者形制略有不他,以此顯示使用者身份、地位的差異。
斗,古代盛酒的器皿?!睹娬x》日:“大斗,長三尺也?!薄叭?,謂大豆之柄也?!薄啊稘h禮器制度》注‘勺五升,徑六寸,長二尺,是也。此蓋從大器,挹之以樽,用此勺耳。”這句話的意思是,用斗從酒樽中舀酒。而《大雅·行葦》中“酌以大斗”的“斗”,則應(yīng)當指的是盛酒的大酒杯。
卣,見于《大雅·江漢》篇“嫠爾圭瓚,柜鬯一卣”,亦見于《尚書·洛誥》“以柜鬯二卣”二《爾雅·釋器》日:“卣,中尊也?!彼彩枪糯⒕频钠髅笾唬瑱E圓口,深腹,口小腹大,圓足,有蓋和提梁,青銅制,商代和兩周初期多用之。.
兕觥,見于《周頌·絲衣》“兕觥其觩旨酒思柔”。觥,本義是指中國古代用獸角制的酒器,腹橢圓,上有提梁,底有圈足,蓋子為獸頭形狀,也有整個酒器作獸形的;附有小勺,后世有木制或銅制的。《說文》日:“觩(?。?,兕牛角可以飲者也?!辟铞【褪怯觅钆=亲龅木票?,用于祭祀。
犧尊,見于《魯頌·閟宮》“犧尊將將”?!墩f文》日:“尊,酒器也。”《毛傳》日:“犧尊,有沙飾也。”犧,以沙羽為畫飾、《禮記·明堂位》注日:“為犧牛及象之形,鑿其背,以為尊,故謂之犧尊?!睜拮?,指形似臥牛的銅制酒器。
(三)盛果類的器皿
盛果類獻祭品的器皿主要是籩,見于《大雅·既醉》“籩豆靜嘉”,《魯頌·閟宮》“籩豆大房”。兩詩均“籩豆”連用,二者都是古人祭祀或燕享時用的食器《爾雅,釋器》云:“竹豆謂之籩?!被e為古代用竹絲編制而成的食器,形狀像豆,高腳碗,容量四升,盛瓜果類食物。周代設(shè)有“籩人”一職,即負責(zé)供給籩中食物的職官。
《詩經(jīng)》祭祖詩中記載的食器還有鼎、鼐等,見于《周頌·絲衣》“自堂徂基,白羊徂牛,鼐鼎及鼒”。鼐,大鼎;鼎,小鼎;鼒,上端收斂而口小?!墩f文》日:“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逼浔玖x指古代烹煮用的器物,商周時期多用之,青銅制,既用于煮、盛物品,又可置于宗廟內(nèi)作銘功表德的禮器。《絲衣》巾它們都指盛放祭品的器物。
三、結(jié)語
《詩經(jīng)》祭祖詩中提及的祭祀禮器豐富多樣,有玉器,以玉裝飾的器物,盛放犧牲、酒、糧食、菜果等不同獻祭品的專門器物等等、作為周代宗廟祭祀儀式中必不可少的禮器,其使用有著明確且嚴格的規(guī)定,是主祭者身份、地位的象征。這不僅表明周人對先祖祭祀的極端重視,也反映出周代詳盡的祭祀制度和嚴格的等級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