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艷華
【三維學習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1)知道大氣壓強的存在并能舉出幾個證明大氣壓強存在例子。(2)了解大氣壓強產(chǎn)生的原因。(3)知道大氣壓強測定的方法、實驗的原理、實驗過程和結(jié)論。(4)能利用大氣壓強知識解釋日常生活的一些簡單現(xiàn)象。
2. 過程與方法目標:(1)觀察與大氣壓強有關(guān)的現(xiàn)象,感知大氣壓強是客觀存在的。(2)通過實驗探究測定大氣壓強,使學生感受到等效替代的科學方法。(3)體會物理學的實驗研究方法——提出問題、實驗探索、猜想、實驗驗證。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1)感悟科學探究的方法,領(lǐng)悟?qū)嶒炘谖锢碇械牡匚缓妥饔?。?)使學生體會到物理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使他們能夠?qū)W以致用,提高他們的物理學習興趣。
【重點與難點】
1. 教學重點:認識大氣壓強的存在。
2. 教學難點:設(shè)計實驗測定大氣壓強。
【教學資源】
教師工具:多媒體課件,吸盤,礦泉水瓶,水,玻璃杯。
學生工具(學生4人1組):光滑玻璃板,彈簧測力計(量程500N),小皮碗。
【教學過程】
一、利用南北美食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都喜歡美食,我們在吃田螺時,用牙簽挑出螺肉,但是南方在吃田螺時,用舌頭抵住田螺,用力一吸,田螺肉就進入嘴里。這是因為什么呢?(引起學生的興趣。)
師:那你們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奧秘呢?
生:想。
師:就讓我們進入今天的學習之旅吧。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大氣壓強(板書)。
二、證明大氣壓強的存在
師:下面我要做幾個有趣的小實驗,請同學們注意觀察,找出其原因。
【演示實驗1】
師:我把兩個吸盤擠壓在一起,現(xiàn)在誰能幫我把這兩個吸盤拉開。
生1:我能。
生2:我能。
(兩名同學上前來拉吸盤,用了很大力才拉開。)
師:同學們想一想,為什么兩名同學用了很大的力才把吸盤拉開,我現(xiàn)在把吸盤橇起一點,讓空氣進入一些,輕輕一拉就拉開了,這又為什么,你能試著說一說嗎?注意前后兩次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次拉時,兩吸盤之間的空氣被擠出來了,第二次,你讓空氣進入兩吸盤間,可能是因為一個沒有空氣,一個有空氣。
師:說得很好,有沒有能補充一下的?
生:空氣被擠出,外面的空氣壓著兩吸盤,所以很難拉開,而讓空氣進入,內(nèi)外都有空氣,沒有力壓著它們,就很容易拉開。
師:很好,同學們想得很對,是大氣把它們壓在一起。液體具有流動性,受到重力作用,對浸入它里面的物體有壓強。氣體與液體很類似,那么它對浸入它的物體也應該有壓強,這就是大氣壓強簡稱為大氣壓或氣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現(xiàn)象都能證明大氣壓的存在,歷史上曾有一經(jīng)典的實驗,生動大膽地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大家看多媒體課件──馬德堡半球?qū)嶒灐?/p>
【演示實驗2】
師:現(xiàn)在我拿一只空玻璃杯,蓋上一張紙,用手壓住,倒過來,松開手紙會掉下來嗎?
生:會,紙受到重力作用。(教師演示:紙掉下來)
師:我把這個杯裝滿水,還是蓋上這張紙,用手壓住,倒過來,紙會掉下來嗎?
生:不會。(師操作,紙沒有掉下來。)
師:那我向各個方向轉(zhuǎn)動水杯,請同學觀察紙片是否掉下來。
生:真沒掉下來,一定是大氣壓強使紙沒掉下來。
師:對,氣體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大氣壓大于水產(chǎn)生的壓強所以紙沒有掉下來,而空瓶子時,紙的上下表面都是空氣,大氣壓一樣,紙在重力的作用下,掉下來了。
【演示實驗3】
師:這是個空的塑料瓶,往瓶子里倒一點開水并且把瓶子涮一涮,再把開水倒出來,迅速密封瓶蓋,同學們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瓶子變癟。
師:誰來解釋一下吧?
生:瓶子變癟了,開水的溫度高,把空氣擠出一部分,蓋上蓋子,水蒸汽液化,內(nèi)部壓強小,外部氣壓大,所以瓶子變癟。
師:人類生活在大氣層中;人們的許多活動是離不開大氣壓的,同學們可以舉出一些例子嗎?
生:將塑料掛鉤的吸盤貼在光滑的墻上可以掛東西,家里的玻璃茶幾也是用吸盤固定茶幾面的。
生:我們能喝到水或飲料是大氣壓的幫助。
生:我在書上看到過,人們呼吸也要用到大氣壓強。
生:茶壺的蓋上都有一個眼兒,和空氣連通,利用大氣壓才能倒出水來。
生:鋼筆吸水時要用到大氣壓,滴管取液體時也用到大氣壓。
生:護士打針,注射器吸取藥時,也要用大氣壓。
師:生活中應用大氣壓的例子真的是太多了。在生產(chǎn)中人們還根據(jù)標準大氣壓能支持10m高的水柱設(shè)想利用大氣壓的作用把水從低處送到高處,制造了抽水機,大家自學這部分內(nèi)容。
三、大氣壓強的值
師:根據(jù)奧托·格里克的馬德堡半球?qū)嶒?,不僅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還表明大氣壓強是很大的。那么大氣壓強有多大呢?
師:歷史上首次測出大氣壓強值的是伽俐略的學生托里拆利。用多媒體展示托里拆利實驗的全過程。
師:在長約1m、一端封閉的玻璃管里灌滿水銀,將管口堵住,然后倒入插在水銀槽中,放開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內(nèi)水銀面下降一些就不再下降,這時管內(nèi)外水銀面的高度差約為760mm。將管子慢慢傾斜,繼續(xù)測管內(nèi)外水銀面的高度差,仍為760mm。是什么支持著高760mm的水銀柱?
生:是大氣壓強。
師:回答得很好。那么水銀面上方是什么?
生:原來是充滿水銀,所以上面應該是真空。
師:是真空就不能對管內(nèi)水銀面產(chǎn)生壓強,而管外水銀面上受到大氣壓強,正是大氣壓強支持著玻璃管內(nèi)760mm高的水銀柱。也就是大氣壓強跟760mm高的水銀柱產(chǎn)生的壓強相等。
那么根據(jù)液體壓強公式P=ρgh,我們可以計算出水銀柱產(chǎn)生的壓強,同學們馬上計算一下。
生:水銀柱產(chǎn)生的壓強大約是1.013×105Pa,即大氣壓強的值約為1.013×105Pa。
[拓展]利用P=F/S的原理來測定大氣壓強的值
師:托里拆利測得大氣壓的值,同學們可不可以用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P=F/S,粗測一下大氣壓強的值呢?
現(xiàn)在利用桌上所提供的器材設(shè)計實驗來測出大氣壓的值,其中小皮碗與玻璃板接觸的有效面積為35cm2?小組討論交流后可利用實驗器材嘗試來完成實驗。(學生實驗,教師巡視。)
說明:通過小組的共同努力很快完成了實驗,在交流展示中享受著實驗的收獲。這不僅是課堂教學的收獲,更是學生自主成長的收獲。課堂上能讓學生人人參與,真正活動起來,課堂的教學才有意義,才有活力。
展示小組成果:
生:我們組用了如上圖方法測大氣壓,小皮碗與玻璃板接觸面積是35 cm2,拉力是352.5N,通過計算得大氣壓強的值是1.01×105Pa。
生:我們組測得的拉力是350N,計算得大氣壓強值是1.01×105Pa。
生:我們組測得的拉力是300N,算得的大氣壓強的值是0.86×105Pa。
師:同學們做得很好,那么誰能說一說是什么原因?qū)е挛覀儨y量的大氣壓強有很大的差距呢?
生:我覺得這不是標準大氣壓,有的組測得過低,是因為沒有把皮碗中的空氣排盡。
四、板書設(shè)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