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
[摘 要]教育公平是指國家對教育資源進行配置時所依據的合理性的規(guī)范或原則。為了讓學生夢想成真、各成其才,教師應做到關心和呵護學生,與學生溝通交流。
[關鍵詞]教育公平 丑小鴨 博愛 對話
[中圖分類號] G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06-089
在近期,我參加了區(qū)小學骨干教師華東師范大學高級研修班的學習。在九天的學習時間里,我共聽了6個講座,閱讀了不少教育教學類的好書籍,《教育童話》就是其中一本。我一打開《教育童話》,便眼前一亮,通俗的語言、活靈活現(xiàn)的動物,演繹著一幕幕現(xiàn)實教育教學實踐中的真人真事,有好有壞、有善有惡、有美有丑。隨著閱讀的深入,我被這本書所震撼與警醒,它在鞭打著我的教育觀、學生觀、成才觀,發(fā)人深?。?/p>
《你是一只丑小鴨》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它以童話的形式訴說著教育的不公平。文中的丑小鴨,充滿了悲劇色彩,它原來那么自信,那么有理想,一心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變成白天鵝,可是最終它失敗了,它并沒有變成白天鵝。這是誰的錯?試讀以下幾個片段。
[片段一]丑小鴨進了教室,鴨老師看了一眼,就立刻把眼光移開了,命令丑小鴨到最后一排去坐著,嘴里還嘀咕著:“真倒霉,怎么把這個東西分到我班里來了,這下慘啦!今年的考試總分又上不去了,這討厭的丑小鴨!”
[片段二]上課了,我努力伸長脖子,想看清黑板上寫著什么,可是鴨老師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他厲聲呵斥:“丑小鴨,把你的腦袋縮回去!別讓你的丑樣破壞我的情緒!”而且前面的小鴨子也回過頭嘲笑我:“丑小鴨,看什么看,能聽見就不錯了!”
[片段三]老師提問題了,丑小鴨鼓起勇氣舉起了手,可每一次,鴨老師的目光都從丑小鴨舉得筆直的手上掠過,落在那些漂亮神氣的小鴨子身上,小鴨子回答正確,鴨老師鼓掌表揚:“好樣的,你真棒!”帥氣的小鴨子回答錯了,鴨老師說:“沒關系,你下次肯定行的!”終于,鴨老師問了一個問題,把大家給難倒了:“誰知道丑小鴨變天鵝的故事?”一瞬間,丑小鴨興奮了,這個故事在它的夢中出現(xiàn)過無數次,再熟悉不過了,而且整個教室只有丑小鴨的手高高舉著。鴨老師很不高興地揮揮手:“這個問題就不用回答了,故事終究是故事,永遠不可能變成現(xiàn)實!”
是教育的錯!是教師的錯!世俗的眼光,教師的不公平看待,導致了丑小鴨的理想最終變成了泡影。這個故事向我們揭示了不公平教育給人們帶來的危害。雖然人的出生有貴、賤、貧、富之分,人的長相有美、丑之別,但他們接受教育的權利應該是平等的、公平的。每一個學生都需要教師和家長的關愛和呵護,每一個學生都是可造之材。不管是教師、家長、學校還是社會,都不可以歧視、忽視每一個學生。作為教師,我們應持有一顆博愛之心,關愛所有學生,對在某方面條件較差的學生,更應給予幫助和愛護。
2013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李克強在會議上說:“教育是民生改善的來源,傳承文明的載體。讓孩子受教育并且受到良好教育,是幾乎每個家庭的共同愿望。掌握知識讓人們擁有更多的發(fā)展機會,也有利社會文明得以延續(xù)、道德規(guī)范得以遵循。持續(xù)發(fā)展經濟、不斷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正是本屆政府的三大任務。教育公平具有起點公平的意義,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可以使人們通過自身努力,提升參與平等競爭的能力,這有助于促進社會縱向流動。”李克強特別指出:“在教育公平上要多想辦法、多做實事?!苯逃耐泻陀绊懼鴥|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對一個學生而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決定著人的一生;對整個社會來講,教育直接關系到社會的公平正義,影響著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教育起點的不公平,必然導致結果不公平。正因為如此,教育公平問題才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和期待。
教育公平意味著民主、尊重、平等、面向全體。對我們這些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一線教師來說,教育公平不是討論東、西部地區(qū)教育的差異,也不是計較不同學校辦學軟件和硬件的差異等宏觀問題,而是我們日常教育教學的實際。教師有責任保證班級里的學生受到同等的教育,要做到教師博愛,對話學生,建立新型的、融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防止《你是一只丑小鴨》一文中丑小鴨式的不公平教育待遇的重演!
教師博愛,意味著教師要關愛和呵護學生,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用從容的心態(tài)對待自己的工作,不心浮氣躁、急于求成,不指望一次活動、一次談話就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程,學會等待的教師,永遠不會對學生說“你不行”。當我們學會用等待的心情看待學生時,我們就能對學生少一點苛責、少一點失望、少一點冷漠,而多一分理解、多一分信心、多一分親切。教師要寬容班上的“丑小鴨”, 努力使自己變得胸襟開闊、氣度恢弘,盡可能地尊重學生的個性。寬容比懲罰更具有力量,它對造就學生健康的人格,培養(yǎng)學生真誠、正直的品質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俗話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學生是未成年人,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發(fā)生這樣那樣的錯誤。我們應注重引導、尊重差異,寬容學生的過錯,耐心地期待學生的進步,用一顆愛心真誠地感化他們,用一顆童心走近他們。當然,寬容絕不是放任、縱容、消極的無所作為,它意味著尊重、信任、理解和溝通。一個良好品質的形成、一個不良品質的矯正,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曲折的過程。作為教育者,我們要懂得期待。
對話學生,并不是訓話學生。訓話反映的是一種控制,本質上是教師為權威而斗爭,學生必須服從教師的意志,結果必然使師生處于不平等的地位,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師生關系疏遠。而對話,則意味著溝通、關愛、尊重。首先,教師要放下架子。教與學本來就是雙向的,如果教師放下架子,學生便能感覺到教師不再那么高高在上,他們可以大膽地表達自己的心聲,真誠地交流。其次,教師要調整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學會尊重學生、了解學生、相信學生、賞識學生、解放學生,注意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實際上,現(xiàn)在的學生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教師去學習的,他們雖然幼稚,卻有著不斷探索的精神,他們永不滿足和充滿好奇的心,代表著時代跳動的脈搏,他們是祖國的未來!最后,教師要主動走進學生的世界,學會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體會他們的喜怒哀樂。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突破過去那種教師訓話、學生聽話的僵化局面,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徹底解放,讓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向我們敞開心扉。對話學生,從教學的另一方面來說,是使學生學會自尊自愛、尊重他人、獨立自主、自信堅強、善于合作和樂于助人,這也是教師的個人魅力所在。長此以往,相信對話學生的教育方式能夠培養(yǎng)出具有平等意識、對話意識等思想健全的學生!
走進《教育童話》,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個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它們與我們的現(xiàn)實密切相關,與我們的教育現(xiàn)實如此相近。國家主席習近平有關中國夢的講話以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在教育公平上要多想辦法、多做實事”,激發(fā)我們廣大教師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激勵廣大教育工作者勇于追夢、勤于圓夢,培養(yǎng)出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能夠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高素質人才,為實現(xiàn)中國夢增添強大的正能量。而教育公平則是這一偉大夢想的基礎起點。教師博愛,對話學生,則更是教育公平中最基礎的公平。讓帥氣的小鴨子更帥氣,讓眾多的丑小鴨盡可能地變成白天鵝,讓學生夢想成真、各成其才,這是教育的出發(fā)點與歸宿點。
(責編 鐘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