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烈
“我知道牛奶營養(yǎng)好,就是喝了肚子脹、拉肚子。唉!沒福氣啊!”常聽周圍的中老年朋友這么感嘆。原來,他們都是乳糖不耐受者。
牛奶的營養(yǎng)價值眾所周知,營養(yǎng)學家用了“兩個最”來評價:牛奶中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種類與比例極優(yōu),最易被腸道吸收,被人體利用;牛奶中所含的鈣質(zhì)一流,對骨骼的發(fā)育成長最為有利。
既然如此,那為什么有人喝牛奶平安無事,有的人就無福消受呢?
牛奶的營養(yǎng)成分多種多樣,包括蛋白質(zhì)、脂肪、無機鹽、維生素等。天然的牛奶有淡淡的甜味,是因為奶中還含有糖,其中主要的是乳糖。
乳糖是由葡萄糖與半乳糖兩種類單糖雙雙結(jié)合而成,稱為雙糖。只有單糖,而且都要先轉(zhuǎn)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這個“入圍資格”十分嚴格?!按髠€子”的乳糖當然不能“入圍”,兩個成分得先“脫鉤”,其中的半乳糖變成葡萄糖后,才能雙雙“入圍”。操控“脫鉤”的酶——乳糖酶無疑位高權(quán)重。
而喝奶發(fā)愁族的問題,就出在乳糖酶上,即,他們對乳糖不耐受。
人體中,各種營養(yǎng)素的消化、吸收都在小腸中進行,牛奶也不例外。分解乳糖的乳糖酶就存在于小腸黏膜中,一旦乳糖酶活力低下或缺乏,“大塊頭”的乳糖就不能分解,而在腸腔里積存下來,使腸腔內(nèi)滲透壓增高。這些乳糖對腸道細菌來說,就成了“送上門的貨”,它們把乳糖分解成氫氣、二氧化碳、甲烷等數(shù)種氣體與有機酸,腸腔被這些氣體擴張,腸內(nèi)環(huán)境被酸化,就導致腸脹氣、腹瀉(排空加快)甚至腹痛(腸痙攣)等癥狀的出現(xiàn)。
乳糖吸收不良不僅影響營養(yǎng)素吸收,對嬰幼兒、老年人影響尤為明顯,因為他們正是需要喝奶的群體。當然,乳糖吸收不良也與某些疾病,如麥膠病、蘭氏賈第鞭毛蟲感染、胃手術(shù)后等有關(guān)。
不喝奶是損失,喝了又難受,怎么辦?別著急,有以下方式可以解決:
(1)把奶中的乳糖在體外采用生化技術(shù)加以水解。這樣既可保證奶的高營養(yǎng)價值,又可免除那些惱人的癥狀,真是一舉兩得。
這種“特制奶”在超市就有售,它的大名叫舒化奶,包裝上標注有“LHT”字樣,是乳糖(Lactose)水解(Hydrolysis)技術(shù)(Tec)的英文縮寫。這種奶可放心飲用。
(2)改喝有益生菌的酸奶。這些益生菌體內(nèi)有乳糖酶,可助乳糖不耐受者一臂之力。
(3)從普通奶開始,試著從微量到少量,再從小量開始慢慢增加奶量,不少人會逐漸適應普通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