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阿敏對于出鏡、爭名,再沒有往昔那般積極。與她同時代的韋唯依然能和鄧紫棋、周筆暢這樣的80后90后競技飆歌,那英則在火爆一時的《中國好聲音》擔(dān)任導(dǎo)師。
毛阿敏卻沉得住氣。她沒有擔(dān)任任何綜藝節(jié)目的導(dǎo)師或評委,連個唱至今也只辦過兩場,安心地在家里種有機蔬菜,和孩子嬉笑打鬧,過著“和普通人一樣的日常生活”。
公開場合,她不愿回首當(dāng)年,對于1996年逃稅風(fēng)波之后四年海外漂泊的委屈、孤獨不置一詞。有報道稱,等她回國才發(fā)現(xiàn),至愛的父親已經(jīng)兩眼失明。記者問起,她說:“太難過,不要提?!?/p>
“她在這個道路上走得坎坷,最讓人操心,她也是最沒腦子的一個。別看大英子(那英)大大咧咧,心里清楚,哪兒關(guān)系都處得不錯。毛阿敏一出稅務(wù)問題所有人都滅她。”在《美麗與哀愁》一書中,谷建芬這樣說。
說毛阿敏是“最沒腦子的一個”,顯然不只是谷建芬一個人的印象。毛阿敏曾經(jīng)說:“那時候我們總政歌舞團都知道,給老干部演出,主持人說‘有請女聲獨唱毛阿敏,我還在臺下說話,一上臺就很好,在臺上特別有精氣神。唱好了下去,那只腳剛跨下臺,我就像輕骨頭一樣,大家都樂,全團人都知道,一只腳剛踏下就又變成‘十三點了。”
這種“十三點”精神延續(xù)至今。在生活上,她特別依賴比她小20多歲的80后助理,采訪時兩個助理不時挖苦毛老板,“主雇關(guān)系”幾乎“本末倒置”。
問毛阿敏的著裝風(fēng)格,助理說:“她家衣服都是一拎出來穿15年的那種!”
還有記者問:“你喜歡和欣賞什么樣的人?”她一扭頭,眼睛轉(zhuǎn)向躲在后面玩手機的助理:“姜薇,跑哪兒去啦?”
角落里冒出來一個聲音:“倪萍!說話靠譜兒!”
她點頭:“對,我最怕的是演戲、生活里不靠譜的人?!?/p>
“能不能告訴我們,這些年,你去哪兒了?”
毛阿敏的表情有些哭笑不得:“我就在這兒啊。我去家樂福,還有……”
她又問姜薇:“快說說,我都去哪兒了?”
“家樂福,新發(fā)地!”姜薇頭也不抬。
“是啊,新發(fā)地的水果多好呀!新鮮,比超市便宜很多……”
毛阿敏的母親年過三十才生她,她說外婆曾想過要給她起名“毛三十子”。這個外表豪爽的“大女人”,某些生活方式上很上海:平時喜歡把家里收拾得一絲不茍。她還特別喜歡裝修,為了避免讓“工頭”認(rèn)出自己,每天戴著口罩上陣,和對方斗智斗勇,討價還價。
她還在家附近包了幾畝地,聘了幾位本地農(nóng)民,種菜弄果,養(yǎng)雞喂豬。
這么多年,毛阿敏很少露面,心思都在一雙兒女身上。去各地商演,固定只在周一至周四,“周末時間,給多少錢都不去”。
朋友聚會吃飯,多數(shù)是毛阿敏結(jié)賬,平日看別人演出都是自己買票。“那英的演唱會,她說送票給我,我對她說,我得支持下姐妹啊,后來就買了380元的票。那英見到我就說,你們上海人也太摳門了?!?/p>
輪到她自己的演唱會,家里人要票,毛阿敏也自己掏錢。她并不掩飾自己的“節(jié)儉”,比如在助理攛掇下去KTV唱歌,會挑特價時段,結(jié)賬時也會使用優(yōu)惠卡。
“我最好的狀態(tài)是現(xiàn)在哦!人哪,無欲則剛。沒有那么多欲望,就放松……對我來說,我什么都不想達到。我就是想開心唱好,我唱得過癮,你聽著也很開心,就可以了?!薄吧荡蠼恪泵⒚暨@樣描述今天的自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