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雨
黃州(現(xiàn)為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qū))燒梅(也叫燒賣)是黃州人的驕傲。黃州人離不開燒梅。究其原因,與其說是味蕾的誘惑,不如說是鄉(xiāng)土情結(jié)。
黃州燒梅是黃州傳統(tǒng)名點,它配料精、制作細(xì),上似梅花,下似石榴,寓意“榴結(jié)百子,梅呈五?!?,因而也叫石榴燒梅。據(jù)說,古時黃州為八縣生員應(yīng)試之地,各地考生喜食黃州燒梅。于是,店老板在燒梅上點個朱紅色的點,意思是祝他們“中朱紅”,也就是皇帝的朱批,??忌茍鋈缫?、高榜及第。
說起黃州燒梅的歷史,也算歷經(jīng)千年、源遠(yuǎn)流長了。據(jù)說蘇東坡就與黃州燒梅有一段淵源。蘇東坡被貶黃州后躬耕東坡,第二年就碰上了好年成。按照黃州當(dāng)?shù)氐牧?xí)俗,要邀請親朋好友來吃“豐收酒”。蘇東坡的鄰居潘彥明是做黃州菜肴的好手,蘇東坡就請他來幫忙操辦酒席。蘇東坡對潘彥明說:“別的菜不要你動手,你就做幾道你最拿手的黃州菜吧?!迸藦┟饔门疵住⒈?、面粉做了一盤燒梅,頂端點上紅,像一朵朵盛開的石榴花。蘇東坡見這道菜形色俱佳、風(fēng)味獨特,忍不住問:“這叫什么菜?” 潘彥明說:“這叫黃州燒梅,是我的拿手好菜,也是黃州府城的風(fēng)味名吃!”
燒梅與東坡餅、炒湯圓并列為古城黃州的三大名小吃。相傳黃州燒梅在明代以前是用肥肉、桂花、核桃仁等做餡,清代以后又加入了葡萄干、冰糖等,制成后用蒸籠蒸熟。其味微辣,但又不知辣在何處;微甜,但也不知如何甜法,總之是很好吃。每逢迎親嫁娶、滿月抓周、慶生祝壽、升學(xué)出仕、逢年過節(jié)等喜慶之日,黃州市民總愛請來制作燒梅的名廚好手,熱鬧紅火地操辦“燒梅酒”。故而,“燒梅酒”常常被視為招待貴客的隆重酒席。
盡管黃州的燒梅小店遍布市井,但每個熱氣騰騰的窗口幾乎都有排隊的長龍。戴著白帽的伙計揭開蒸籠,糯米脂油的濃香噴薄而出,熏香半條街,食客被撩撥得蠢蠢欲動。這種情勢,生動地渲染了黃州市民生活的眾生相,成為江城街頭民俗文化的風(fēng)景線。
如今的黃州燒梅更具特色:采用上等精制白面、橘餅、新鮮花生米、豌豆粉、葡萄干、肥豬肉、糖漬桂花、冰糖、細(xì)鹽等多種配料;做工講究,面反復(fù)揉捏,餡細(xì)膩;造型美觀,形似石榴,可放到新鮮荷葉上或竹匾里上籠蒸,也可用麻油炸。經(jīng)過這一道道工序,形美、色靚、味香的黃州燒梅才算制作完成。
外地的燒梅一般餡心采用糯米、肉、蝦、蟹或綠葉菜等,或葷或素,或肥膩或清潤,如北京都一處的三鮮燒梅、揚州福春茶社的翡翠燒梅、廣州的蟹肉干蒸燒梅等,雖然鮮美爽口,但都是以咸味為主。黃州燒梅則甜濃香醇,口味獨特。
黃州燒梅不僅是供人們享受的佳肴,而且讓人們在精神上得到一種愉悅和滿足。品燒梅,游赤壁,已經(jīng)成為人們到古城黃州游覽不可缺少的內(nèi)容。初次蒞臨的朋友,一定要敞開你的肚子吃上一頓正宗的黃州燒梅,盡情地體驗和享受黃州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