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農村品德學科校本課程資源開發(fā)的實踐

      2015-05-25 18:40:11湯祖鋒
      小學教學參考(綜合) 2015年4期
      關鍵詞:心理環(huán)境課程資源

      湯祖鋒

      [摘 要]小學品德學科課程要從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心靈感悟出發(f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挖掘課程教學資源,并創(chuàng)造新的資源讓學生體驗真實生活。

      [關鍵詞]品德科學 課程資源 心理環(huán)境

      [中圖分類號] G623.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12-068

      品德學科課程資源,要在結合教材的基礎上,廣泛挖掘學生學習的心理環(huán)境,開發(fā)當?shù)禺斀裆鐣泥l(xiāng)土風情,有機地利用校內外的各種課程資源,以促進課程目標的實現(xiàn)。目前,我們農村小學的品德學科教學尚存在著以下四個缺陷:心理環(huán)境缺位,情感體驗缺乏,自然資源缺少,鄉(xiāng)土風情缺失。為改變現(xiàn)狀,在多年的品德課堂實踐中,我嘗試立足于營造有利的心理環(huán)境,結合周邊的鄉(xiāng)土風情,著力開發(fā)課程資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從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心靈感悟中,掌控心理環(huán)境,開挖掘課程資源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學生的生活是品德課程的基礎。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就要求課程內容要關注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起點,篩選出符合學生需要的課程素材,從而激活我們的品德課堂。

      第一,親近生活,從千奇百怪的心理需求中尋找課程資源。我們的品德教材上的內容盡管都來源于生活,然而,我們的教材只呈現(xiàn)一個生活狀態(tài),一個范例,不是特定學生當前現(xiàn)實生活的寫照,這無疑是對實現(xiàn)德育的最終目的——學生行為的道德化不利的。我們面對的學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的心理需求是各種各樣的,每個人的道德認識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是教師必須根據(jù)學生的生活層面,組織活動,展開活動。

      比如四年級《謝謝你,我的父母》這一單元的教學目的是借助于了解家庭核心人物——父母的辛勞,來明白自己的責任感。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平時養(yǎng)優(yōu)處尊,以自我為中心。這樣的課程,如果僅僅是課堂上教學,肯定沒有辦法對學生有心靈的震撼。為此,我重點安排了課前和課中兩個活動,課前布置“我跟父母工作一天”,讓學生利用周六,全程跟著父母一天,感受父母一天辛勞的工作,并請每個家長寫下一句話給自己的孩子。第二個活動是在課堂上請一位父親、一位母親講講孩子成長的心路歷程,講講為孩子付出的辛勞。借助于這樣的活動,把課文引到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學生打開生活的窗戶,讓學生用自己有血有肉、有靈有感的生命體親身去感受,去達到共鳴,形成有效的心理環(huán)境。而且學生對自己用眼睛發(fā)現(xiàn)的德育素材將更加感到真實可信,更能激發(fā)強烈的道德情感,這就為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奠定了基礎。

      第二,親歷感悟,從千姿百態(tài)的心靈感悟中尋找課程資源。小學品德課程的基本理念認為:道德存在于兒童的生活中。道德寓于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純道德的生活”。讓學生自己創(chuàng)造德育環(huán)境,自己去拉長德育環(huán)境的鏈條,成為道德的探索者和創(chuàng)造者,這無疑是豐富學生道德生命的有效手段。在課堂上,教師不能扮演灌輸者、傳道者的角色,而是要抓住時機,讓學生在課堂中嘗試生活,再現(xiàn)生活,在課堂上進行道德實踐,在觸及心靈的體驗中認識自己,體驗情感,改變自己。

      新學期開學第一節(jié)品德課,發(fā)新書時,我發(fā)現(xiàn)有一本書出現(xiàn)了一個污點。于是,我停止了發(fā)書,組織學生討論“讓你發(fā)書,你發(fā)現(xiàn)一本書有一個污點,該怎么辦?”學生紛紛發(fā)言,有的說:“老師再去換一本?!庇械恼f:“按順序發(fā),誰發(fā)到誰倒霉。”有的說:“給自己吧,只要擦干凈就可以了?!痹诩ち业挠懻撝?,每個人的心靈都得到袒露。最后,我讓學生自己確定了分發(fā)的原則。正如盧梭所說:老師的責任不是教給孩子們行為的準繩,他的責任是促使孩子們去發(fā)現(xiàn)這些準繩。我們堅信:具有世界上最大豐富性和生動性的兒童一定能在各種各樣的生活體驗中自由地汲取與生長,在不知不覺中,孩子的心田里就會播下一顆又一顆的道德種子:善良、誠實、公正。

      二、在學校的周邊環(huán)境和社會生活中,點贊鄉(xiāng)土風情,開發(fā)課程資源

      學生生活的周邊世界,是他們能接觸的最直接、最能具體感知的生動形象的“社會”,是學生道德品質形成和發(fā)展的土壤,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特別有利于形成對學生的心理發(fā)生實際影響的心理環(huán)境。

      第一,親臨體察,千方百計讓學生走進自然。自然界中,也存在著許多品德課程資源,如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等,利用得好,學生會給你一份意外的驚喜。我校所處鎮(zhèn)為全國環(huán)境優(yōu)美鎮(zhèn),生態(tài)是我們的金名片。我們鎮(zhèn)還有區(qū)文保單位——東晉的青瓷窯址,這些豐富的資源,為“我的家鄉(xiāng)”版塊的課程目標的完成提供了享用不盡的素材。在開發(fā)過程中,找到了其中的結合點:嘗試以綜合實踐活動為平臺,把課堂帶到家鄉(xiāng)的大天地中,通過組織學生去參觀、考察,去感受生態(tài)給我們家鄉(xiāng)帶來的巨大變化,學生到遺址上,撿瓦片、親手觸摸破損的瓷器,搜尋古人的遺跡,感受他們時代的文明。通過操作、體驗、發(fā)現(xiàn)、探究等方式,在這樣一種特定的心理環(huán)境中,有效達成了熱愛家鄉(xiāng)的教學目標。

      第二,親密交流,千回百轉讓孩子步入社會。品德學科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fā),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所以,品德課堂絕對不能立足于課堂的枯燥談話,讓學生步入家庭社會,可以為品德課堂教學傾注了無限的活力。

      比如三年級的第一單元《我們的社區(qū)》,對于農村學生來說,了解最多的是村級組織,對社區(qū)的概念基本沒有,而且社區(qū)的各類設施學生也不了解。于是,我把品德課堂帶到了我鎮(zhèn)唯一的中心社區(qū),帶著學生參觀社區(qū)的各種機構,在社區(qū)的健身、娛樂設施中活動,參與了社區(qū)的咨詢活動。整整一個下午,學生興趣盎然,對社區(qū)有了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我布置學生回去將中心社區(qū)與自己的村進行比較,真正讓學生了解自己的環(huán)境。

      再比如,我們經常借助對偉人的了解、認識,來激發(fā)學生對家鄉(xiāng),對人民的熱愛,懂得人人都有為家鄉(xiāng)出力的責任。但是,往往這樣的偉人與學生相距太遠,或者說行為事跡與學生的生活非常遙遠,難以引起他們的共鳴。這個時候,我就地取材,深入挖掘地域資源,嘗試用更真實、更鮮活的素材來進行教學,爭取讓課堂更貼近學生、更貼近學生生活。

      例如,浙教版《品德與社會》三下年級“了不起,家鄉(xiāng)人”這一課題的學習,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具有杭州特色的古今偉人圖片,他們身上所發(fā)生的故事離我們學生的真實生活非常遙遠。像魯迅這些人,學生不甚了解,有的也只是借助課外閱讀得到的一點零零星星的模糊認識。其實,對處在農村的三年級的學生來說,這也還是一種奢望。因此,在教學中,我利用我鎮(zhèn)2009年被評為杭州市“十大平民英雄”的好媳婦李雅梅的實例來進行教學,教師借助音樂介紹感人事跡,讓住在李雅梅同村的學生講講對李雅梅的感受,播放學生采訪李雅梅的錄像,再在學生有所感的時候,播放杭州市“十大平民英雄”的頒獎儀式。當學生親眼看到身邊的人獲得獎章時,他們無不敬佩、激動,最后讓學生講講對李雅梅想說的話。此時,學生有許多話要說,榜樣的力量是那么強大,對學生的震撼是那么刻骨銘心,學生對家鄉(xiāng)、對人民的愛和欽佩油然而生。

      三、從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體驗真實生活,挖掘課程資源

      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失去與生活的聯(lián)系。我們經常注重在封閉的教室內討論為什么這樣做、應該怎樣做,然后在教室里練習怎樣才能做好,而不能把在學校里所學到的道德知識運用于生活實踐,知與行又怎能不脫節(jié)?德行又怎能不斷增長?所以,思想品德課實踐活動應該與學生真實生活相聯(lián)系,在最現(xiàn)實、最本質的生活中,讓學生做出合理的選擇。

      第一,親身體驗,千錘百煉讓學生體會價值追求。品德教育是一種價值教育,在一個價值多元化的社會里,我們要引導兒童在多元價值中做出正確的、合理的選擇,而這種選擇,需要學生經過無數(shù)次的體驗。

      我們組織指導學生積極參與各項思想品德實踐體驗活動,使學生成為思想品德課的主體。比如開展“我跟家長一天”、“一日班主任”等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學校和家庭的聯(lián)系,參與學校的常規(guī)管理,對教師工作進行評價等,使他們學會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對生活充滿憧憬,對生命學會尊重、關懷和愛護。開展“走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家庭”、“說說我的同桌”等活動,通過知、情、意、行的辯證統(tǒng)一形成過程,來促使學生思想品德素質的形成和內化。

      我鎮(zhèn)地處革命老區(qū),有著悠久而光榮的歷史,同時也涌現(xiàn)出許多名人,擁有兩座烈士墓。他們?yōu)槿嗣?、為家鄉(xiāng)、為祖國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些都是我們真實、極其寶貴的教育資源。在教學中,當對學生進行勤奮學習、報效祖國這方面內容的學習教育時,講述烈士成長的歷程,從烈士成長的過程悟出他們遠大的抱負、執(zhí)著的追求、淵博的學識、高尚的人格,具有極強的感染力、示范力。每年清明,我們組織學生祭掃革命烈士墓,讓烈士后裔參與我們的品德課堂教學,講述一些真實、具體、典型的英雄事跡,激勵學生。

      第二,親近時代,千思萬想讓學生踏上時代步伐。教育必須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同時更要服務于生活。課程標準也告訴我們,要關注社會新的發(fā)展和變化,及時豐富、充實課程內容,增進課程內容的現(xiàn)實性和親近感。為此,我們充分利用網絡、電視等課程資源,積極把新時代的新血液融入教學中,讓課堂教學跳動著時代的脈搏,煥發(fā)出新的氣息。

      比如在二年級《我是中國人》的教學資源開發(fā)中,教師有目的地適時補充教材,引導學生搜集有關圖片、文字和音像資料,把近年來我國的重大科技、軍事、文化等項目進行搜集,開展了補充教學。連續(xù)開設了“奧運”“神舟飛船”“世博”3節(jié)主題課,組織學生收集各種有關的資料,觀看相關的新聞報道,觀看現(xiàn)場的視頻,交流暢談。學生通過系列主題活動,全身心參與,用自己的心靈感受我國科技的迅猛發(fā)展,用自己的耳朵聽聽,用自己的眼睛看看、用自己的小手動動、用自己的鼻子聞聞、用自己的腦子想想,教師從多方位多感官多渠道引導學生在主題活動中去體驗、去感受。

      總之,讓我們的品德課堂把孩子引進火熱的現(xiàn)實生活,在關注生活、體驗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的過程中,他們一定能變得更真、更善、更美。

      (特約編輯 陳兮琰)

      猜你喜歡
      心理環(huán)境課程資源
      開放式角色游戲活動中幼兒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
      黑河教育(2017年1期)2017-02-05 14:38:30
      如何在化學教學中營造積極的心理環(huán)境
      多元評價,煥發(fā)勞技課程的魅力
      語文綜合性學習探究
      考試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2:22:07
      新時期高校足球課程資源開發(fā)利用研究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當中需要關注的問題探析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7:21:43
      網絡環(huán)境下的商務英語課程資源庫的建設研究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26:48
      獨立學院經管專業(yè)創(chuàng)業(yè)實訓課程體系架構
      高校軍事課教學心理環(huán)境探析
      考試周刊(2016年30期)2016-05-28 18:01:26
      基于人才培養(yǎng)的學生教育環(huán)境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10期)2016-05-07 18:52:46
      什邡市| 元氏县| 卢龙县| 南木林县| 桐柏县| 逊克县| 新和县| 水富县| 噶尔县| 申扎县| 雷波县| 修文县| 武乡县| 怀集县| 永和县| 桂林市| 东乌| 大田县| 蒙山县| 景德镇市| 鄂伦春自治旗| 田东县| 莱州市| 革吉县| 新闻| 永济市| 阳西县| 治多县| 肥乡县| 井冈山市| 东丰县| 尚志市| 常州市| 锦州市| 锡林浩特市| 万载县| 龙江县| 新绛县| 平度市| 乾安县| 同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