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吉才
一、 籃球運動,引發(fā)啟迪
一次,筆者偶爾和同事談起籃球運動,覺得籃球運動十分注重運球和傳球。大家認為,運球不僅是個人攻擊的有力手段,而且是組織全隊進攻戰(zhàn)術配合的橋梁。傳球是進攻隊員在場上相互聯(lián)系和組織進攻的紐帶,更是投籃的前奏。由此,啟迪我對于師生理答的思索。在課堂上,師生之間問答的過程常常閃現(xiàn)著智慧的光芒,折射著教者的教學機智,不斷把課堂推向高潮。這其中,師生的理答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梢哉f,精彩課堂常常來自師生的有效理答。對于理答,全國課程專業(yè)委員會副理事長、博士生導師崔允漷教授認為,理答是教師對學生回答問題后的反應和處理,它既是一種教學行為,也是一種評價行為。它是教師對學生的回答作出的即時評價,以引起學生的注意與思考,其實質是教學信息的傳輸與反饋??梢哉f,有效的理答直接關系到學生回答問題的敏捷程度和積極性。實驗表明,有效理答直接與學生回答成正比關系,即教師的理答越是積極主動,越是持肯定、欣賞的態(tài)度,學生越是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其中,也越影響到學生對一堂課甚至一門課的學習興趣與態(tài)度。
在課堂教學中,面對學習水平迥異的學生,當教學進程越出了教學預設的軌道時,當教師捕捉到靈光一現(xiàn)的學生答問時,如何適度提煉出生成背后的本質理念,然后進行有效分析、判斷、引領,及時進行理答,實現(xiàn)有限課堂里的無限張力,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能讓課堂平靜的思想蕩起無數(shù)的漣漪,然后在與學生一次次的對話高潮中不斷地撫平、掀起,使整個課堂的各個因素充滿著相互間的引力,從而不斷擴張課堂的張力,使教學產生理想的效果。理答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對話形式,正是彰顯課堂張力的智慧快車。近日,筆者陸續(xù)參加了一些教研活動。從這些課堂中,筆者感到新課改的理念得到有效落實,學生主體地位得以凸顯,教者順學而導,課堂充滿了生命的活力。但筆者同時發(fā)現(xiàn),教者雖然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學生的思維并未真正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教者在理答時,有時對學生的答問視而不見,未能敏銳捕捉動態(tài)生成的信息,進行深度開發(fā),及時“引爆”二次思維。
二、 善于“運球”,重組信息
在籃球運動中,運球是個人擺脫防守進行攻擊的有力手段,也是組織全隊進攻戰(zhàn)術配合的重要橋梁。在多邊對話的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以后,各種看法噴涌而出。面對這些良莠不齊的生成性資源,教者可能眼花繚亂,手足無措。不妨借鑒運球戰(zhàn)術,重組各種信息,在深入對話中再度生成,引爆學生的二次思維。
一位老師執(zhí)教蘇教版四下《“番茄太陽”》時,要求學生思考:“番茄太陽”在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分別在什么情況下出現(xiàn)的?這時,有一位學生站起來說:“我認為我們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番茄太陽?!薄澳闶沁@么理解的。”教者簡單地作了評價。細讀課文,你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閃爍著創(chuàng)新火花的看法。由于教者沒有及時引爆,沒有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浪費了寶貴的課堂資源。對于對話過程中出現(xiàn)的類似情形,我們不妨借鑒籃球運動中運球的策略,采取以下策略,最大限度地“引爆”學生的二次思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一是疊加策略。面對學生的各種生成性信息,教者可以采取疊加、強化信息的方法,重組信息?!澳茏尨蠹叶寄苈犚娔愕囊娊鈫幔俊薄澳苷f服大家接受你的觀點嗎?”在和學生互動的過程中,有效信息得到強化,為提升對話的層次、“引爆”二次思維做了充分準備。
二是迂回策略。我們也可以采用迂回策略,放慢節(jié)奏,引導學生回歸文本,在和文本的再度對話中,提升、矯正對話?!白屛覀冊俅巫哌M文本,仔細研讀課文,一起到文中找答案。”當學生再次冷靜地、仔細地讀完課文后,對自己剛才的生成性信息,肯定又有了更深的認識,也為教者贏得了把握文本、整理思緒的時間。在短暫的沉默之后,必將是創(chuàng)新火花的噴涌,學生個性的張揚。
三、 巧妙“傳球”,尋求突破
在籃球運動中,傳球是籃球比賽中進攻隊員之間有目的地轉移球的方法,是實現(xiàn)戰(zhàn)術配合的手段。實際上,傳球是投籃的前奏,傳球的質量與投籃的成功率關系密切。在課堂上,多數(shù)情況下,教師的理答是不可預設的,需要教師的教學機智。有時也會因為學生出乎預料的回答而一時語塞。在課堂上,教者遇到一時不能判斷的信息時,巧妙“傳球”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教者把問題再次拋給學生,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有效參與??梢詥l(fā)學生繼續(xù)發(fā)言,教者充當聽眾的角色,“能具體談談你的看法嗎?”也可以請其他學生評價,把評價權易手,“同學們同意他的觀點嗎?”這樣做,既可以為教者贏得寶貴的時間,也可以從學生的發(fā)言中受到啟發(fā),打開思路,對有價值的信息進行深度開發(fā)。
一位老師執(zhí)教蘇教版五下《愛如茉莉》一課,在教學過程中,教者關于“鉆”字的理答給聽課的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課堂上,教者讓學生自由讀讀“病房里,那簇茉莉顯得更加潔白純凈。它送來的縷縷幽香,裊裊地鉆到我們的心中”這句話,說說讀懂了什么。一位學生回答:“老師,我覺得這句話中的‘鉆字使用不當?!苯陶呦仁且汇?,并沒有直接下結論,而是把問題再次拋給學生:“能具體談談嗎?”學生很肯定地說:“既然是縷縷幽香,就不應該用‘鉆,而應該用‘飄?!苯陶呒皶r啟發(fā)學生:“你覺得病房里送來的僅僅是縷縷幽香嗎?”然后讓學生進一步討論用“鉆”好,還是用“飄”好。在教者的巧妙引導下,學生深入體會到“鉆”字使用的妙處。有的認為“鉆”和后面“到我們的心中”相一致;有的認為用“鉆”字,說明爸爸媽媽的愛就像這潔白純凈的茉莉一樣深深地打動著我們的心;還有的認為用“鉆”字,表明父母之間的真愛對我影響之大,牢牢記在心中。學生一個很唐突的回答和誤解,在教者巧妙的理答中,校正了偏見,深化了認識,讓對話變得精彩無限。上例《“番茄太陽”》中,當學生提出“我認為我們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番茄太陽”時,教者可以順勢而導:“你的看法讓老師眼前一亮,能具體談談你的看法嗎?”巧妙“傳球”,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彰顯教者的教學藝術,激發(fā)了學生表達的欲望,為“引爆”學生的二次思維作了巧妙的準備。
實際上,理答是引起、保持和促進學生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手段,是教師教學機智的具體表現(xiàn)??此坪唵坞S意的理答,背后體現(xiàn)教者“生本課堂”所提倡的“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教學理念。只有建立在學生認知水平、知識能力“最近發(fā)展區(qū)”基礎上的理答才能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也才能最大程度發(fā)生共振共鳴;也只有當教師能不拘泥于預設的教案,眼中有學生,能及時捕捉到學習進程中的信息并快速調整自己的理答,才能是最有效的理答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