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申東 李瑞紅 劉朝暉
摘 要:深化任職教育建設對軍隊院校的教員隊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中分析了教員隊伍建設在任職教育中的重要性和教員需要重點關注提高的能力,最后針對工程院校的特點,探討了建設一支適應深化任職教育建設需要的高素質教員隊伍的具體措施和途徑。
關鍵詞:軍隊院校;任職教育;教員隊伍;素質;能力
中圖分類號:G726 文獻標識碼:A
深化軍隊院校任職教育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調動全校的資源,凝結集體智慧結晶才能推動各項工程順利、有效開展。在全軍院校深化任職教育建設的具體實踐中,筆者對教員隊伍建設感觸尤為深刻,下面就如何加快軍隊任職教育院校教員隊伍建設進程,盡早適應新的教學崗位談一點粗略的看法。
一、教員隊伍建設的重要性
軍隊院校深化任職教育包括培養(yǎng)目標的確立、教學內容的設置、教學保障條件的建設、教員隊伍的建設等要素和內容,而教員隊伍建設是任職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
軍隊院校教員隊伍建設就是要使教員適應任職教育需要,更新教育觀念,實現(xiàn)從知識能力向復合型能力轉變,使教員更加熟悉部隊、熟悉裝備、熟悉保障,向部隊和實戰(zhàn)聚焦,滿足崗位合格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教員隊伍建設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與任職教育建設的其它工作緊密聯(lián)系,是諸多任務工作的具體實施者。為確保任職教育建設方向準確,首先需要從頂層進行設計、規(guī)劃,明確相應的重點與策略,但是最終將這些措施付諸實現(xiàn)的主力是專業(yè)教員隊伍。如何結合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將任職教育的主導思想準確有力地進行貫徹落實是每位教員都需要認真思考和具體進行的工作。沒有教員隊伍的合理建設,教學內容改革就難以具體落實到課堂中,教學方式方法會顯得枯燥單一,院校為部隊服務的水平和能力也會大打折扣,所以教員隊伍建設在任職教育建設中居于關鍵的地位,必須先行。
二、深化任職教育對教員隊伍的要求
(一)教員要有重構課程的能力
任職教育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它根據任職崗位需要,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用什么學什么”的原則,有針對性地使學員盡快獲得急需的、能夠指導實踐的實用知識技能,以適應崗位工作的需要,而課程重構的能力就是針對任職教育的這一特點而提出的。這一能力要求教員能夠針對培訓對象的不同層次和要求,對課程計劃、授課內容進行再加工,將新知識、新思路和基層的實踐經驗構建于教學框架之中。
(二)教員要有較強的專業(yè)實踐能力
任職教育具有極強的應用性,強調實踐應用,突出任職崗位所需要具備的能力素質。所謂“打鐵還須自身硬”,教員除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精深的專業(yè)知識外,還應不斷豐富自己的實踐經驗。針對工程院校而言,教員不但要把裝備理論知識吃透、學精,掌握裝備的使用維護與故障排除知識,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還要了解部隊裝備的現(xiàn)狀、存在的問題、發(fā)展方向等,這樣才能使任職教育更貼近部隊實際,貼近學員任職需要。
(三)教員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
任職教育呈現(xiàn)出顯著的動態(tài)性特點。任職教育需要提供給學員任職崗位所需的、能夠分析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知識和技能,這就要求任職教育所提供的是高、新、精、尖的知識和能力,尤其是課程內容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部隊裝備的發(fā)展而不斷更新,始終處于動態(tài)的發(fā)展變化中。因此,任課教員要針對培訓對象的具體需要,不斷學習新理論,及時吸收裝備發(fā)展的前沿知識和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將其充實到課堂教學中。
(四)教員要有靈活運用不同教學手段的能力
任職教育具有培訓周期短、學員來源廣的特點,為了在較短的時間內達到預期的培訓效果,教員必須具備靈活運用不同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授課效率的能力。尤其是任職教育學員入學前的專業(yè)通常相差甚大,基礎參差不齊,因此,更加大了培訓的難度。教員應該根據不同課程的特點,廣泛應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適時開展研討式、案例式、啟發(fā)式等靈活的授課方式,在“引導”上多下功夫。
(五)教員要有較強的學術科研能力
學術科研與課堂教學是相互支撐、相互促進的關系。通??蒲姓n題需要解決的都是部隊建設過程中出現(xiàn)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通過這些專項的研究,可以有助于更清晰地認識問題,有助于改進課堂教學效果,教員應該重視將科研成果及時向課堂內容轉化;同樣,教員通過深入的課堂教學,可以從更深的層面認識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這也會促進學術科研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
三、加快教員隊伍建設的措施與途徑
前面已經分析了教員隊伍在深化任職教育建設中的關鍵地位和教員應該著重加強的能力,下面談一談加強教員隊伍建設的具體途徑。
(一)教員要從思想上加強對深化任職教育建設工作的認識和認可,主動尋求轉變
任何事物的發(fā)展在于內在動力的推動,思想觀念是行動的先導。深化任職教育建設工作的順利實施及成果的固化,必須首先加強對教員思想和認識上的教育,使其深刻理解新時期軍隊院校深化任職教育的內涵與意義,澄清院校轉為任職教育后培訓層次降低等錯誤模糊認識,使教員積極主動適應深化任職教育發(fā)展的需要,主動尋求轉變,樂于接受新知識、探索新經驗、創(chuàng)造新理論。
(二)采用多種途徑豐富教員的部隊實踐經驗
任職教育的特點要求教員具備較強的專業(yè)實踐能力,而提高這一能力的有效途徑就是豐富教員的部隊實踐經驗?,F(xiàn)階段任職教育院??梢酝ㄟ^組織教員到部隊和科研單位進行調研、培訓,到部隊任職、代職,參加、觀摩部隊演習或其它重大軍事行動等方式進行實踐鍛煉,豐富個人經歷。這樣不僅使教員進一步熟悉了一線部隊,直接提高了裝備保障的能力,還為院校和部隊搭起了進一步交流溝通的橋梁,可以發(fā)揮出很高的綜合效益。
(三)優(yōu)化教員隊伍的結構,拓寬教員來源渠道
為了適應深化任職教育的需要,院校應該設法拓寬教員來源渠道,盡量避免專業(yè)教員近親繁殖的現(xiàn)象。通常,院校教員具備較強的理論基礎,而部隊專家具備更強的實踐能力,將兩者進行合理的編配,可以充分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此外,院校還應進一步加大聘任部隊優(yōu)秀軍官或相關科研機構的專業(yè)人員作為兼職教員的力度。也可以根據任務需要臨時到院校進行專題研討,這樣可以進一步擴大合作范圍并有效化解人員編制和體制上的矛盾。
(四)注重教員的崗前培訓及任教資格的把關,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為了保證深化任職教育的教學效果,院校一定要組織精干力量對擔任新課程的主講教員尤其是新教員進行扎實有效的崗前培訓,嚴把任教資格關。要加強教員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樹立良好的軍人和教員形象。具有較強任職教育教學能力的教員在平時開展各項工作的同時,應扎實做好傳幫帶工作。另外,教員即使取得任教資格后,也應該時刻接受有效的監(jiān)督和考核評估,不能有一旦過關,萬事大吉的錯誤認識和吃老本的消極思想。
(五)以科研為牽引,促進教員隊伍專業(yè)素質的提高
院校的教學和科研是兩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尤其應該注意到科研工作及成果對專業(yè)教學的反哺促進作用??蒲泄ぷ鲝娬{軍事效益,注重科研成果向軍隊戰(zhàn)斗力的轉化,但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它還可以向特色教學能力進行轉化。如果教員能夠及時將科研成果應用于課堂教學,必定會拓寬學員的視野和思路,有效改善課堂教學效果。
(六)采取多種措施,充分調動和保持教員的積極性
為提高教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吸引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進入到教員隊伍中,必須重視吸引人才環(huán)境上的建設。用相對完善的硬件環(huán)境來吸引人才,還要用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留住人才和激發(fā)人才的積極性。院校要通過加強硬件建設和完善規(guī)范各項制度為教員創(chuàng)造便于施展才華的平臺和空間,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
四、結語
新時期軍事變革對部隊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院校培養(yǎng)的人才一定要滿足這些要求,這對部隊院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而教員又是人才培養(yǎng)的主要承擔者,所以優(yōu)秀的高素質教員隊伍是培養(yǎng)人才的根本。教員要適應深化任職教育建設的必然趨勢,用全局的眼光來審視提高自身能力素質的各項措施,統(tǒng)一思想和認識,主動作為,齊心合力,做好各項工作,為院校的建設負責,為學員的發(fā)展負責,為部隊戰(zhàn)斗力的提升負責。
參考文獻
[1]周顯軍,張曉東,王德心.適應任職教育需要建設“三熟悉”教員隊伍[J].海軍院校教育,2009,(1).
[2]趙濱,周鳳芹.把握軍隊院校任職教育特點建設高素質教員隊伍[J].繼續(xù)教育,2008,(4).
[3]趙伊娜.適應新的使命任務要求加強任職院校教員隊伍建設[J].海軍院校教育,2008,(3).
[4]吳福臣.適應任職教育院校建設發(fā)展要求努力提高教員隊伍建設水平[J].潛艇學術研究,2008,26(6):60-61.
[5]陳建志,韓宜,童哲.暢通進出渠道,加強軍校教員隊伍建設[J].海軍院校教育,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