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麗霞
物理這一門學科作為自然科學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它已經(jīng)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成為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重要學科之一。在整個物理教學過程中,初中物理教學是初中生進入物理知識寶庫的入門和啟蒙,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興趣,具有初步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關鍵。物理也是一門嚴謹?shù)淖匀豢茖W,物理的學習也往往和說教聯(lián)系在一起,然而初中階段的學生,稚氣猶在,童心未泯,單一單調的授課方式,勢必使學生慢慢失去學習物理的興趣,怎樣改善這樣的狀況呢?下面我就根據(jù)我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總結以下幾點拙見。
一、首先讓學生自己預習課本,對物理有自己的認識
對于剛進入初中生來說,物理這門學科是他們進入初中學習一門新學科。學生們拿到課本看到里面的內容對物理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課本里描述都是生活中他們知道或親身經(jīng)歷過的事;陌生的是:課本里面又有哪些物理知識。這時作為我們教師首先要學生自己預習翻看課本內容,讓學生自己先學習。學生就會參照書上所述,自己動手去完成,這在無形中就預習了課本,待到上課的時候,我們教師再結合學生的自學的情況幫他們解答他們對物理原理認識的疑惑,學生不就一目了然了嗎?例如學習“聲的傳播”時,讓學生制作“土電話”;學習聲音特性時,制作“水瓶琴”;以及小孔成像照相機、萬花筒等,學生自己制作,收獲一份成功,當觀察到明顯的現(xiàn)象時又多了一份驚喜,帶著這樣的感受再來上物理課,是怎樣的期待呢,當然想立即知道原理是什么了!這比教師做好了給學生演示效果顯著得多。這樣即讓學生學到了物理知識,又培養(yǎng)了他們自主預習的學習能力。
二、增加教學課堂的趣味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趣味性
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也是一個重要的學科。其體系的建立凝結了無數(shù)科學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這里面有偶然,但更多的是必然。每一個現(xiàn)象的發(fā)現(xiàn),每一個定律的得出,都有背后的故事。教師如果注意收集,就能在上課過程中巧妙地穿插進來,達到和科學家一起探究一起學習的效果,不僅學生樂于去聽故事,也讓學生無形中體會科學家的思維方式,實驗方法,揭開了科學神秘的面紗。更有趣的是有些在無意中的發(fā)現(xiàn),令學生若有所思,樹立了自己“也能”的信心。例如在學習望遠鏡這節(jié)課時,教師就可以告訴學生,最早的望遠鏡是一個小男孩在無意中發(fā)現(xiàn)的,他在爸爸的眼鏡店里,拿著鏡片玩,無意中將兩個鏡片前后放置,突然發(fā)現(xiàn)遠處的景物發(fā)生了變化,后來經(jīng)過不斷的改進,就有了現(xiàn)在各種用途的望遠鏡。學生們有的羨慕,有的驚嘆,他們的心里一定會想,我又能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什么呢?
三、物理學科要注重對學生的動手試驗能力的培養(yǎng)
實驗教學是物理學科教學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實驗效果對突破教學難點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這里尤其要提到“小實驗”的作用,是指那些能就地取材,信手拈來的實驗,更是有畫龍點睛的作用。物理本來就是一些科學家根據(jù)我們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總結編寫出來的一門學科。他們也是經(jīng)過自己的親身試驗證實后,才總結出來的一些原理。所以,我們教師也要培養(yǎng)學生動手試驗的能力,讓他們親身體會物理的趣味。例如用“塑料尺和頭發(fā)摩擦起電”;用“放大鏡”和墻壁模擬照相機成像;用氣球和乙醚演示汽化和液化等這些試驗,要讓學生也參與進來,讓他們根據(jù)要求自己驗證這些試驗原理,從而培養(yǎng)他們動手的能力,加深他們對物理這門學科的認識,盡而愛上物理這門學科,為以后學好物理打下堅實基礎。
總之,初中物理課,是物理啟蒙階段,我們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己的學習動力,讓他們最終喜愛這門學科,愿意去學,為高中階段的深入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同時也為學生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開了個頭。物理學本身就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對于物理這門年課的學習要讓學生感到親切,感覺到物理就在身邊,從而易學易記,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