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薔
摘 要:編織是一項古老的手工技藝,編織工藝擁有燦爛輝煌的歷史和非凡的藝術魅力,它起源于上古時期原始人類的漁網編結,并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fā)展而日臻完善,如今被廣泛運用于時尚設計的每個領域。在現今體現個性化的年代,編織工藝在室內設計師的筆下妙手生輝,展現了獨特的視覺效果與藝術特色,擁有重要的美學價值。本文以編織藝術的自然美、藝術美、社會美為研究對象,探究其美學價值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應用現狀,發(fā)掘編織藝術在室內設計中應用的語言、方法,尋求編織藝術和室內設計的契合點。
關鍵詞:編織藝術;室內設計;美學價值
現代室內設計已經逐漸走出單一僅注重功能性與實用性的局限,在追求滿足人類生存需要的同時,更加追求塑造變化豐富且具有美學價值的空間布局與裝飾形式。時代的變遷與發(fā)展,將人們對居住空間的品質的訴求也提升到新高度,同樣,室內的陳設、家具設計作為提升室內品質與氛圍的重要手段,也會給處于室內空間中的人們帶來最直接的視覺感受和心理感應。而編織藝術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藝術形式發(fā)展至今,其自身擁有獨特的藝術魅力,且在室內設計領域中的應用甚為廣泛。完全具有作為室內裝飾的美學價值。本文將從編織藝術的自然美、藝術美、社會美等美學規(guī)律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作為研究的方向,希望能夠發(fā)揚與傳承編織藝術文化。同時,力求探索室內設計在空間與裝飾上新的設計手法,尋求編織藝術和室內設計的契合點。
1 編織藝術自然美與室內陳設設計
編織藝術起源于上古時期,擁有悠久的歷史與燦爛的文化。其純粹、古樸的技藝手法與制作材料的質樸自然和肌理美感都充分體現了編織藝術的自然美。將編織藝術的這些自然美感應用于室內空間中,能夠有利于營造舒適、柔和的氛圍,其中應用編織裝飾所流露出的自然美也能夠漫溢于整個空間,使得整體室內空間中散發(fā)出自然美的味道。
我所理解的藝術中的自然美,自然景色在視覺上形成的美感與心理感受到的壯美情懷是一部分,而人類在遠古社會的生產活動中制作生活產品所創(chuàng)造的自然、質樸的技術方法同樣散發(fā)出一種特有的生產美與自然美。編織工藝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技法,無論是遠古社會簡單質樸的編織手法還是隨著編織工藝的發(fā)展出現的以編、結、織三類為大致方法的編織技術,運用這些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編織技法,制作出的各種陳設工藝、家具裝飾在室內空間中,都展現出了編織技術淳樸的自然美。
早在遠古時期人類就開始運用植物等的莖或葉編織繩索、漁網等,現代編織藝術的材料也多采用竹、藤、毛、麻、麥秸等源于自然的物質來制作。現代室內設計中,表達田園風格、鄉(xiāng)村風格的室內環(huán)境時,藤制與竹制等編織家具能夠貼切地表達出該種裝飾風格的特點,且這種未經過過多加工的材料所制作的編織家具,能夠展現出室內環(huán)境的清新、恬靜的氛圍,表達出了自然美的設計語言。
編織物取自天然的原材料通過編織工藝編織而成的肌理帶給人們豐富的觸感。豐富的肌理和觸感,是編織藝術區(qū)別于其他藝術門類的根本所在。在現代室內設計中,搭配編織工藝品時要注意選擇與整體環(huán)境匹配的編織材料,相對應的編織材料的加入,能夠提升了室內空間的品質感和裝飾性。編織藝術無論從工藝技法的淳樸還是材料的來源與質感在視覺與觸覺上都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了編織藝術的自然之美。
2 編織藝術在室內設計中的藝術美
(1)色彩的應用。編織藝術材料多來源于自然,竹、藤、麻等制作的家具工藝品色彩多是材質本身所固有的天然質樸的顏色。應用于室內空間中,能夠充分展現出一種原生態(tài)的自然氣息與純樸之美。同時,也可采用染織技術豐富編織材料的色彩,使之能夠應用于各種風格的空間中。例如,羊毛材質經過紡線染織后,多樣的色彩通過巧妙地搭配,可合理應用于不同色調的空間之中。突顯編織工藝的色彩藝術美。在室內設計中運用編織工藝,須合理掌握編織材料本身以及編織裝飾物色調與室內環(huán)境之間配色的方法。常用的配色方法有:同類色搭配、近似色搭配、對比色搭配、相對色搭配。同類色的協(xié)調應用,可以起到把握室內風格主題,快速定位室內整體色調的作用。近似色彩搭配運用,可以是原本視覺上零散的室內空間達到統(tǒng)一整體的效果。而對比色彩搭配則色彩鮮艷明快,運用于室內空間可以起到強調重點,突出視覺中心的作用。相對色彩搭配其效果比對比色搭配更為強烈。根據室內空間的風格,將色彩合理搭配,豐富層次韻律。變化與統(tǒng)一互相融合,充分展現了編織工藝在室內設計中的單純化、豐富性與多樣化的藝術美特征。
(2)圖案的應用。編織圖案種類繁多、風格各異、取材廣泛。有傳統(tǒng)的繼承與現代的發(fā)展,有具體的形象與抽象的表達等等。無論哪種題材,編織物圖案的選取都要與室內設計主題風格相協(xié)調,要注意圖案形式的在不同地域與民族的藝術特點。例如,在主題為東南亞風格的設計中,可以加入芭蕉葉、象、棕櫚樹等東南亞地區(qū)特有的動植物紋飾符號的編織掛毯、沙發(fā)靠墊等進行裝飾。再如,我國藏族地區(qū)的編織藝術有自身很強的民族特點,動物紋飾多用藏族原始圖騰演變而來的牦牛、獼猴。以及來自于漢文化意識的龍、鳳、仙鶴、蝙蝠等,尤其是龍鳳紋樣用得更是居多。將編織有這些圖案的唐卡、壁掛放置于室內局部,也可以提煉其元素運用到具有藏族特色的室內環(huán)境中,在室內織物、裝飾品上體現室內風格的民族特色與藝術特征,對室內風格的定位起到立竿見影的裝飾效果。
(3)形式的應用。編織物獨特的藝術美感從根源上來自于線形纖維材料所建構而成的獨有的表面組織紋理的形態(tài)和結構。編織的形式多采用疏密對比,經緯交叉、穿插掩壓、粗細對比等組織形式,使之在編織平面上形成凹凸、起伏、隱現、虛實的浮雕般的藝術效果。
3 編織藝術在室內設計中的社會美
編織藝術在室內設計局部空間中應用十分廣泛。在現代室內裝飾中,編織藝術的家具及套件也多應用于室內的軟裝飾之中。編織產品作為家具主要采用竹、藤等材質制作??椢锾准?,主要用于沙發(fā)的坐墊、抱枕或床上用品,在起到裝飾實用的功能時又起到對家居用品的保護作用。隨著現代人對精致生活的追求,編織工藝品也多用于裝飾餐具、餐桌,等室內設計的細節(jié)之處。精致細膩的圖案紋飾,制作精益求精的技術工藝,展現了現代人對居住空間品質的追求和對高雅生活情趣的向往。
從古至今,編織被稱為經天緯地,常用一個抽象的盤長結來象征天長地久,承載著人們對生命生生不息的渴望。所以,織物是人生的隱喻,而這種隱喻就體現在經緯線的交織過程當人們用自己的雙手編織時,人的思想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移入編織之中了。因此,也可以說編織是一種無聲的語言。當經緯交織時展現的是時間過程,但最終在空間中形成了一種形態(tài),從而凝聚了人生的縮影,留下生命活動的印記。手工編織藝術承載了人類的回憶,蘊藏我們夢想,改善和強化了人類的生活品質。所以,編織藝術的真正目的是要把某個地方轉變成真正滿足人的生活與情感需要的場所。也就是轉變成能使人領悟到其自身存在的具有一定意義和特征的文化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 胡敏.藏族編織藝術在住宅室內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湖南: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家具與藝術設計學院,2014.
[2] 郭耀先.光與影的編織[D].浙江:中國美術學院,2012.
[3] 陸洋,管偉君.編織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J].上海:科技世界,2014.
[4] 楊曉君.現代簡約主義編織品的藝術魅力[J].河北:大眾文藝,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