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紐枝
【摘要】通過簡單介紹有關無機(溶液)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在畜牧獸醫(yī)專業(yè)的應用,闡明化學在畜牧獸醫(yī)專業(yè)中的重要作用,無論對專業(yè)技能還是專業(yè)課知都有基礎性的支撐作用。了解其有利于確定化學課程的定位及課程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將化學與專業(yè)有機結合,真正做到基礎課為專業(yè)課服務。
【關鍵詞】化學 ?高職 ?畜牧獸醫(yī) ?溶液的配制 ?分析 ?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8-0144-02
化學是高職院校畜牧獸醫(yī)專業(yè)必不可少的基礎課,與專業(yè)課關系極為密切。如動物藥理學、動物衛(wèi)生檢驗、動物營養(yǎng)、飼料添加劑與分析檢驗技術、動物性食品衛(wèi)生檢驗、動物臨床診斷、動物檢疫、動物病理等都需要以化學知識為鋪墊。在職業(yè)教育改革的今天,進行項目化教學,進而對化學在高職院校畜牧獸醫(yī)專業(yè)的應用進行了總結,化學在其專業(yè)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溶液的配制—摩爾濃度、質量百分比濃度、體積百分比濃度的配制
1.1獸醫(yī)防疫工作中常用的消毒劑的配制。
如用于口蹄疫、豬瘟、豬流感等病毒性感染的消毒2%的NaOH溶液;用于非芽孢污染的畜舍、場地、用具等的噴灑、浸泡消毒的3%-5%的石炭酸;用于畜舍、倉庫、孵化室、育雛室等的空氣消毒的2%的福爾馬林溶液;0.2%-0.5%的過氧乙酸及1%-2%的煤酚皂溶液等的配制。
1.2分析檢驗、檢疫中常用到的試劑的配制。
標準溶液:0.1mol/L的NaOH溶液、0.0100mol/L的HCl溶液; P標準溶液、KMnO4溶液、EDTA、碘溶液、TTC(2,3,5,-氯化三苯四氮唑) 指示劑等的配制
緩沖溶液:氨—氯化銨(PH=10);磷酸二氫鉀—磷酸氫二鉀(PH=6.0);磷酸二氫鉀—EDTA(PH=4.5)等的緩沖溶液的配制。
指示劑:酚酞指示液:1%酚酞酒精溶液;甲基紅指示液:0.2%的甲基紅乙醇溶液及混合指示劑;1%的淀粉指示液;鉻黑體指示劑等要配制這些溶液,就必須掌握物質的量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及溶液的配制方法,對其專業(yè)是非常重要的。
2.分析化學—對專業(yè)技能有一定的支撐作用
在現(xiàn)代科學研究領域,分析化學作為一種重要的分析手段和工具,無論在飼料與質量檢測技術、動物性食品衛(wèi)生檢驗、飼料添加劑與分析檢驗技、動物營養(yǎng)、動物檢疫等都具有廣泛的應用。
2.1酸堿滴定法——乳、肉的鮮度檢測
例如:乳的鮮度檢測,其中的酸度通常用此法檢測。
新鮮牛乳的酸度一般為16——18°T,在牛乳存放過程中,由于微生物水解乳糖產生乳酸,使乳的酸度升高,所以測定乳的酸度是判斷乳新鮮度的重要指標。通常用滴定酸度(°T)表示。
2.2氧化還原滴定法——飼料添加劑維生素C、Fe等含量的測定
如:維生素C在飼料工業(yè)中作為維生素類飼料添加劑。其測定原理:在酸性介質中,維生素C(具有強的還原性)與碘(I2具有強的氧化性)溶液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利用淀粉指示劑溶液遇碘顯藍色來判斷反應終點。通過消耗I2的量計算維生素C的含量。
2.3配位滴定法——飼料中的Zn、Mn等含量的測定
如:飼料中Zn含量的測定。其原理:將ZnSO4溶于乙酸中,用六甲基四胺調節(jié)溶液的PH至5—6(PH值過大,Zn轉化為沉淀),以二甲酚橙為指示劑,用EDTA標液滴定,當溶液由紫色變?yōu)榱咙S色,即反應達到終點。通過消耗EDTA的量計算Zn的含量。
2.4沉淀滴定法——飼料中水溶性氯化物的測定等
原理:在酸性條件下,加入過量的AgNO3溶液,使樣品中的氯化物形成AgCl沉淀,除去沉淀后,用NH4SCN回滴過量的AgNO3,根據消耗的NH4S CN的量,計算其氯化物的含量。反應如下:AgNO3+Cl-=NO3-+AgCl(沉淀),AgNO3+NH4SCN=NH4NO3 +AgSCN(沉淀),6NH4SCN+Fe2(SO)3=(NH4)2SO4+2Fe(SCN)3(血紅色)
2.5分光光度法——飼料中總P的測定;微量元素預混合飼料均勻度的測定;腌臘制品中亞硝酸鹽含量的測定等。
如:飼料中總P的測定。其原理:將飼料中的有機物破壞,使磷游離出來,在酸性溶液中用釩鉬酸銨(顯色劑)處理,生成黃色磷-釩-鉬酸復合體,在波長400nm下進行測定。
2.6PH試紙、酸度計——肉新鮮度的檢驗等
PH試紙:操作簡便,精確度在±0.2,不能檢驗凍肉
新鮮肉:PH=5.8-6.2;次鮮肉:PH=6.3-6.6;變質肉:PH6.7以上。
畜醫(yī)化驗、飼料檢驗、畜禽產品檢驗、動物防疫防治等都需要分析化學理論及操作技術。
3.有機化學——與動物生物化學關系極為密切
有機化學是研究有機物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規(guī)律和應用的科學,生物化學是研究動物生命的化學。組成生物體的物質除了水和無機鹽以外,絕大部分是有機物,它們在生物體內有著各種不同的功能。更為重要的是在生物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包含著許多有機物的合成和分解過程,正是這些連續(xù)不斷并且相互依賴的化學變化,構成了生命現(xiàn)象。生物體中進行的這些化學變化與實驗室中進行的有機化學反應在一定程度上有其相似性。借助于有機化學的研究方法,已經闡明了生物體呼吸作用的機理,糖、脂肪、蛋白質的代謝過程,激素、維生素在體內的作用等。研究有機化學的意義在于研究生物體及生命現(xiàn)象。因此,動物生物化學是高職畜牧獸醫(yī)專業(yè)必不可少的專業(yè)基礎課,而有機化學則是生物化學的基礎,生物化學的教學應該是學生具有相應的有機化學知識的前提下開課。
在畜牧方面,科學地飼養(yǎng)動物、培育優(yōu)良品種和改變遺傳特性;在獸醫(yī)、檢疫方面,要探討疾病病因,進行疾病診斷治療,防控等,都需要具備一定的化學基本理論和技術。所以應用化學無論對專業(yè)技能還是專業(yè)課理論知識都有基礎性的支撐作用?;瘜W課程的教學質量對于畜牧獸醫(yī)專業(yè)后續(xù)課程的學習及創(chuàng)新型農業(yè)科技人才的培養(yǎng)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夏未銘.動物生物化學.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10
[2]曾饒瓊,王中華.飼料分析與質量檢測技術.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1
[3]王愛華,魏明奎,田應華.動物性食品檢驗.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3
[4]張力,楊孝列.動物營養(yǎng)與飼料.北京:中國農業(yè)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