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鋒 韓軍
2015年7月1日,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發(fā)布《2015年集裝箱運輸市場半年報》和《2015年國際干散貨運輸市場半年報》。
集裝箱運輸市場情況
報告顯示,受運力持續(xù)擴張影響,供過于求局面加劇,運價出現大幅下跌,加之貨主加強聯盟,不斷對班輪公司施壓,班輪公司營運面臨壓力增大。班輪公司一方面加大超大型集裝箱船舶的投放,以降低單箱成本;另一方面,采取停航措施改善供求關系。同時,四大班輪聯盟瓜分主干航線的格局基本形成,大型班輪公司在支線航線上的合作趨勢更加凸顯,力求與主干航線形成連橫、合縱的軸幅式網絡運營模式。
第二季度海運量環(huán)比大幅增長,集運市場旺季效應凸顯 2015年第二季度全球集裝箱海運量為457.9萬TEU,環(huán)比增長5.79%。主干航線增速較快,南北航線表現最好,區(qū)域內航線增速繼續(xù)保持穩(wěn)定。全球經濟的緩慢復蘇和集運市場旺季到來,是需求增長的主要動因。
全球集裝箱總運力持續(xù)增長,閑置運力低位反彈 第二季度全球集裝箱運力繼續(xù)維持小幅增長,新簽訂單同比大幅上漲,環(huán)比出現下跌,預計運力將保持上揚態(tài)勢。油價的上升使得老舊船舶經營成本上升,閑置船舶盈利空間被壓縮,閑置運力占比回升至1.8%。
企業(yè)重組步伐加速,我國航運企業(yè)改革呼吁加強 2015年國企發(fā)展模式將從增量發(fā)展變?yōu)榇媪拷M合,國企改革不斷升溫,且已有南北車重組合并先例,市場對于集裝箱運輸兩大巨頭重組呼吁較高,以期達到提升綜合運營效率和實力,增強國際競爭力的效果。
班輪公司受益油價低位徘徊,與貨主博弈加劇 隨著燃油價格下跌,使得運營成本進一步下降,大多數班輪公司盈利為正或虧損減少。另一方面,作為買方的貨主對高質量服務與低運價的呼聲不斷增加, 2015年上半年,全球又誕生了亞洲貨主聯盟(ASA)和全球貨主聯盟(GSA)2家貨主組織,以維護貨主的權利。
航運聯盟四足鼎立,大型班輪公司加緊支線合作 在主干航線上,四大聯盟占領跨太平航線94%的市場份額,更是瓜分了亞歐航線99%的市場份額。借助東西航線的優(yōu)勢,各大班輪公司近期開始加強支線航線的合作,形成連橫、合縱的軸幅式網絡合作,以此保障主干航線船舶的艙位利用率。
超大集裝箱船訂單激增,2萬標箱船成聯盟標配 2015年上半年,已確定的18000TEU及以上超大型集裝箱船舶新簽訂單達39艘,為2014年全年的3倍。班輪市場中的四大聯盟——2M、G6、CKYHE和O3在聯盟層面上都擁有了2萬標箱超大型集裝箱船,資金并不雄厚的中小航運企業(yè)生存空間進一步被擠壓。
超大集裝箱船成本優(yōu)勢下降,2.2萬標箱船或達極限 國際交通論壇(ITF)在一份關于超大型船舶對海運領域影響的報告中強調,單個集裝箱的運輸成本確實能獲得降低,但這種幅度正在下降。近期建造的集裝箱船的成本節(jié)省中,大約60%與更高效的技術有關,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船舶規(guī)格。并且,由于港口水深條件、鋼板厚度、港口裝卸設備以及綜合物流成本等因素的限制,預計超大型集裝箱船未來的極限尺寸為22410TEU。
亞歐航線運價屢創(chuàng)新低,四大聯盟輪番停航 2015年上半年,亞歐航線始終處于供需失衡狀態(tài),6月初開始出現不足300美元/TEU的超低運價,集裝箱船型增大將使亞洲—北歐航線運力增加9.1%,運價面臨持續(xù)下行壓力。面對持續(xù)不平衡的供需基本面和極度低迷的運價,船公司只能采取降低航班密度的補救措施,停航有助于維持市場的平衡。
國際干散貨運輸市場情況
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后,國際干散貨運輸市場的反彈力度、持續(xù)時間均受到抑制。整體經濟穩(wěn)增長政策下生產面延續(xù)疲軟態(tài)勢,發(fā)電量同比跌幅擴大,產能利用率延續(xù)下行態(tài)勢,寬松政策未能有效推動生產面改善。雖然房地產銷售面積大幅改觀,但向投資傳導的作用并不明顯,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仍然維持弱勢,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延續(xù)。即使基建投資明顯回升,對下游的拉動作用受產能過剩及高庫存影響,對航運的支撐作用有限。
我們認為去庫存化進程仍將繼續(xù),航運市場的好轉依賴于多重因素共同推動,如基建投資擴張及房地產投資微弱改善帶來下游需求擴張、高庫存進一步縮減、運力拆解速度加快等因素。我們更期待印度的需求擴張以彌補中國需求減量。從人均GDP、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與中國比較,印度僅相當于中國20世紀90年代末的水平,未來發(fā)展?jié)摿薮?。眼下,印度的煤炭進口量已經彌補了中國需求減量的75%,未來5年內有望完全彌補甚至產生增量。預計市場下半年有望出現短期向上運行趨勢。但相比過去幾年千點的中樞水平,這一過程任重道遠。
油價、匯率變動加劇全球經濟分化,大宗商品動蕩顯頹勢 上半年發(fā)達經濟體國家經貿發(fā)展整體出現下行趨勢;以亞洲為主的新興市場國家經濟發(fā)展減速增長,需求疲軟帶來的商品價格下降不斷施壓航運市場。
印度鐵礦石、煤炭進口全線上升,需求旺盛潛力大 “印度制造”全面推進印度城市化進程,鐵礦石需求大幅上升,煤炭產消差距拉大有望促使印度煤炭進口趕超中國。
中國固投數據疲弱不堪,難以帶動上游增量需求 雖然在中國出臺一系列政策微刺激,但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并未有大的好轉,對上游的增量需求帶動不大。
海岬型市場后期大幅反彈,市場整體低谷震蕩 受礦商出貨增加、中國港口去庫存顯著等影響海岬型市場后期大幅反彈,但仍處于較低位,整體市場歷史低谷震蕩運行。
煤炭谷物運輸需求穩(wěn)定,巴拿馬型船市場活躍 受煤炭價格下跌促使貿易量上升和南美糧食出貨量增加影響,巴拿馬型船運費上半年后期重新進入上升通道。
新造船市場持續(xù)低迷,控制運力計劃有序進行 新造船市場價格和新船訂單雙雙走低;拆解運力走高,手持訂單撤單量增加以及交付率的走低使得運力得以有效控制。
市場低迷再現聯盟,中巴全方位合作助力大船靠泊 海岬型市場普遍看空中國礦運聯盟,淡水河谷與中國多方合作加快大船靠泊腳步,將進一步對擠壓巴西至中國航線上19%的海岬型船份額。
厄爾尼諾現象對航運市場影響將弱化 在現有商品和航運市場供需格局翻轉的情況下,厄爾尼諾對運價的影響更加呈短期化,影響力也逐步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