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文明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婚戀觀念的變化,我國離婚率不斷上升,單親家庭越來越多。家庭結構的變化,單親家庭子女更容易出現(xiàn)一些心理健康問題。單親家庭子女的教育會更敏感和棘手,這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和迫在眉睫的社會性問題。本文就結合一個學生個案,淺談單親家庭子女心理問題的干預方法。
【關鍵詞】單親家庭;子女;心理問題;干預方法
一、個案陳述
王某,男,16歲,中專一年級,父母離異。其父無業(yè),愛玩牌、打麻將,酗酒,很少過問孩子的教育。其父偶爾被老師請到學校,回家后對王某拳打腳踢、或傷心難過,唉聲嘆息。王某長期由爺爺奶奶照顧。爺爺奶奶身體不好,對王某關懷備至,體貼入微,但是無原則地一味滿足孩子、遷就孩子。王某對學習缺乏自覺性,時常無故曠課,且愛與老師頂撞。孤僻不合群,敵視他人,和同學常為小事打架。受到教師教育、家長批評和學校處分但仍無悔改。對王某的心理問題,我采取了一些心理干預方法和輔導策略,在其家長的積極配合下,取得了一定效果,不良行為有所改善。
二、分析評點
(一)單親家庭子女心理問題的一般表現(xiàn)
1、性格情緒方面。由于父母離異,單親子女心靈受創(chuàng),覺得遭人離棄,自卑感強,性格孤僻,對人易產生敵對情緒,戒備心強,情緒不穩(wěn)定,常常處理不好與老師、同學之間的關系。
2、學習方面。原本成績好的單親子女,由于父母離異,難過焦慮,情緒沒有及時疏導,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得不到保障,加上缺少學習目標和動力,成績會下降,陷入惡性循環(huán);原來成績差的單親子女,甚至會逃學和自暴自棄,以便引起父母的關注。
3、品行方面。單親子女由于缺少雙親的協(xié)同教育,得不到家庭的溫暖,極有可能到社會上尋找安慰,或離家出走,或結交“大哥大”、“大姐大”,故意采取抽煙、打架、賭博、偷竊等方式來報復和懲罰父母。
(二)對該類學生心理問題實施干預的方法
根據有心理問題的單親子女的一般表現(xiàn)和原因分析,結合上述個案,對王某的心理問題,主要采用以下方式實施輔導和干預。
1、加強家校聯(lián)系,及時進行“家庭輔導”。
單親家庭孩子的心理壓力,一方面來自于家庭,另一方面來自學校和社會。因此,依靠學校單方面的引導是不夠的,必須形成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教育合力,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如針對王某的現(xiàn)狀,及時家訪,將其在校表現(xiàn)和原因告之家長,提醒家長多注意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并同家長認真仔細討論如何真正關心孩子健康成長的問題,懇請家長配合教師教育工作。多關心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情況,教育孩子不與有不良行為習慣的社會青年來往。
2、用愛撫慰學生的心靈創(chuàng)傷。
對于單親子女,他們更需要親情,對師愛更敏感。教師若能給予他們無私的愛,他們將重獲溫情和信任,師生之間才能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他們的戒備心理才會放松,才會把自己的煩惱和苦悶向教師傾訴。教師應主動找他們談心,從生活、學習等各個方面給他們以幫助,尤其要在精神上多加鼓勵,幫助他們走出自卑和孤獨的心理,用愛心撫慰學生的心靈創(chuàng)傷。教師要經常對幫扶對象的心理、行為等方面進行跟蹤了解、詳細記錄,并做好保密工作,
3、創(chuàng)設氛圍,用友情彌補親情。
單親家庭子女心理非常脆弱。作為教師,一方面應鼓勵學生們相互尊重支持,不要諷刺、取笑單親家庭學生;另一方面,可以動員熱情、有同情心的學生主動與單親家庭學生交往,用友情彌補親情。教師要努力營造一個充滿真情友愛的班集體氛圍,使單親家庭學生感受到生活的陽光,淡化親情缺失造成的負面影響,感到自己并沒有被大家淡忘和拋棄。
4、搭建平臺,讓他體驗成功的喜悅。
應該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定期地組織一些活動和比賽,例如:演講、書法、球類比賽等,鼓勵單親家庭學生積極參加。借助這些活動,為他們提供展示自身價值、樹立自尊形象的舞臺,讓學生在活動中超越自我,找到成就感。教師還可有意識地把活動中最重要的任務交給他們,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和責任感。
5、運用一些簡單心理治療方法。
如“理性—情緒療法”。首先讓他接受該療法中的A-B-C的觀念;其次,告訴他“用打架、與不良社會青年交往甚至逃學出走來懲罰家人、引起家人及教師的注意”這種想法實際上對自己不利,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果長期讓這種不合理想法支配自己,將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幫助他建立起新的認知系統(tǒng),肯定自我改變的責任和能力并付諸實踐。這就有效改善了王某與家人關系,從思想上防止不良習慣的復發(fā)。
現(xiàn)實治療法和行為契約法。首先,讓其明白對自己的不良行為,他是必須負責任的,不許為自己找借口,任何借口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其次,與其約定每周會談次數。會談內容包括:描述自己近期的行為表現(xiàn);要求對自己的行為作出價值判斷;不接受任何借口辯護,堅持自己負責;引導其作出承諾,制定改變不良行為的計劃或契約;對行動計劃加以評估。經過跟蹤回訪,效果顯著。
6、進行心理咨詢。
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其心理問題并不是經過一兩次輔導就可以解決的,它有一個過程。我們要鼓勵學生當內心有困擾時,及時去找心理輔導,尋求心理幫助,這樣就可以早日走出心理問題的陰影。
三、經驗借鑒
現(xiàn)實中,很多家長更傾向于關注子女的身體健康和物質生活,忽視與孩子之間的心靈溝通;也有的家長心有余而力不足,雖有心與孩子交朋友,進行精神上的平等交流,但是方式生硬、方法不當,無從走入孩子的心靈,從而造成單親家庭子女更多的心理問題。
父母離異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每個學生的個性千差萬別,這也導致了單親子女心理問題的復雜性和特殊性,對他們的心理輔導也要對其特征施教,才能事半功倍。這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方設法指導好家長了解自己的子女,學習一些與青春期孩子溝通的必要技巧。同時,也要了解單親家庭子女在社會上的一些活動、交往等,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單親子女失去完整的雙親之愛和協(xié)同教育是不幸的,教師在新形勢下應肩負起保護、教育單親孩子的重任,要對這些孩子付出更多的愛心、耐心和誠心,多給他們理解與支持,并借助一些心理學的有關知識,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輔導措施,這樣就能夠幫助他們走出陰霾,像其他孩子一樣地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