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多元史觀在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中的運用

      2015-05-30 10:48:04張建輝
      教學月刊·中學版(語文教學) 2015年6期
      關鍵詞:史觀歷史觀史料

      張建輝

      著名歷史學家何茲全先生說:“歷史實際,是客觀的,是客觀存在的。歷史學家對歷史的客觀認識,即歷史學,是主觀的?!睔v史觀是歷史學的靈魂。歷史教育應當重視對學生正確歷史觀的培養(yǎng),這是其他課程無法取代的核心功能。筆者在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中,對運用多元史觀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進行了探索。

      一、多元史觀引入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的必要性

      歷史觀是指人們看待歷史的角度,它能夠幫助我們正確認識和理解人類的歷史發(fā)展進程。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應當重視對學生正確歷史觀的培養(yǎng),這既符合歷史與社會課程標準倡導的教學理念,也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發(fā)展需要。

      作為一門綜合課程,歷史與社會“力求遵循唯物史觀,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fā),順應當代社會發(fā)展,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國家認同、全球視野和環(huán)境意識,為終身學習和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課程標準倡導培養(yǎng)學生的多元史觀,即在堅持歷史唯物史觀的前提下,借鑒和吸納新的史學觀點,如全球史觀、生態(tài)史觀、社會史觀、文明史觀等。用多元史觀來選擇史料、解讀史料,對教材進行綜合把握,既是教師進行歷史教學的前提,也是提高學生歷史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的基礎。

      從初中生的心理發(fā)展需求來看,他們正處于青春期,處于感性思維到理性思維的過渡階段,所持的觀點容易偏激片面,會對主流觀點表現出不信任與排斥的情況,所以在初中歷史與社會的教學中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科學、多元的歷史觀。在具體教學中,要注意“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引導。如新課程注重培養(yǎng)學生 “運用比較、分析、綜合等方法,探究、解釋歷史和現實問題;運用辯證的、發(fā)展的觀點認識歷史進程,評估人們做了什么、能做什么、該做什么”,以此來增強學生對“國家的認同感、歸屬感、自豪感”。因此,對史料的多元解讀、樹立科學的歷史觀是培養(yǎng)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歸宿。只有這樣,才有利于正常教學的開展, 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多元史觀在歷史與社會教學中的滲透

      “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正確歷史觀點的形成必須選好史料,因為史料是進行歷史思辨的基本素材和對象。那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如何正確地選擇史料、滲透多元史觀,從而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筆者以人教版《元朝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拓展》的教學為例,來探討這些問題。

      通觀教材和課程標準,其突出體現的史觀有唯物史觀、全球史觀、現代化或近代化史觀、文明史觀。此外,還有革命史觀、社會史觀等。其中,唯物史觀認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是一對基本矛盾;全球史觀側重認為人類歷史是一個整體,是從分散發(fā)展到整體發(fā)展演進的歷史,世界上每個地區(qū)的每個民族和各個文明都處在平等的地位;現代化或近代化史觀側重理解人類歷史包括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是由傳統(tǒng)的農業(yè)社會向近代工業(yè)社會轉變的;文明史觀認為人類歷史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歷史,從縱向看,包括采獵文明、農業(yè)文明、工業(yè)文明,從橫向看,包括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元朝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拓展》一課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與文明高度發(fā)展的重點與難點。對蒙古擴張、行省制的建立、中外交流的評價是這一課的重點內容。由于史觀不一樣,角度不一樣,學術界的評價也不一樣。因此,以《元朝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拓展》為例,如何運用多元史觀進行教學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在該課教學中,筆者有意從不同史觀的角度選擇史料,進行全面解讀。這既有利于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又培養(yǎng)學生批判地看待歷史問題、發(fā)展歷史思維的能力。

      對蒙古擴張的評價,從革命史觀的角度可以選擇下面的史料:

      兩河、山東數千里,人民殺戮幾盡,金帛、子女、羊畜牛馬席卷而去,屋廬焚毀,城郭丘墟。

      ——《續(xù)資治通鑒》

      根據史料,可以讓學生分析以下問題:史料中提到蒙古在擴張過程中造成了什么影響?通過對這段史料的分析,學生不難發(fā)現,在蒙古族的擴張當中,中國中原地區(qū)遭到摧殘,兩河、山東人民遭到滅頂之災,財產被掠奪,房屋被燒毀,造成中原地區(qū)人民家破人亡,社會經濟停滯,生產被破壞。

      對中外文明交流的解讀,從全球史觀的角度可以選擇下面的材料:

      材料一

      由于交通暢通,……許多中國古代的科技文化成就,都在這一時期傳播到世界各地。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教科書

      材料二

      有人認為,由于有了蒙古人,人類才第一次擁有了世界史,而蒙古人的倔強不拔、勇猛無敵的精神和機智敏捷的性格塑造了偉大的成吉思汗。同樣,我也贊成一些人的評價,網絡還未出現的七百年以前的蒙古人卻打通了世界各國的關系,建立了國際往來關系。

      ——韓國前總統(tǒng)金大中

      兩段材料都論述了中外交流的盛況。通過材料分析,學生可以認識到蒙古的擴張雖然給中國和亞歐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但從全球史觀的角度來看,蒙古在擴張過程中以及元朝建立后采取的措施,客觀上為打通中西交通、促進中西文化交流起了積極作用。

      對民族融合的學習,從文明史觀角度可以選擇下面的材料:

      材料一

      元時,漢人進入黎族地區(qū)定居,漸漸地與黎族同化。同時,不少黎人已經“半能漢語,變服入州縣墟市,人莫辨焉”。

      ——《青陽先生文集》

      材料二

      ◆元世祖滅南宋統(tǒng)一全國后,很多西來民族已遍布塞北、中原和江南。所謂:“迄元世,其人遍于四方,皆守教(伊斯蘭教)不替?!?/p>

      ◆元時回回遍天下,至是居甘肅者甚多。

      ——《明史·西域傳》

      運用這兩段史料時,可以讓學生探究“元代大融合體現在哪里”,從而使得學生能夠認識到中華民族是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而元代是民族融合的重要時期,多個民族長期雜居相處、互通婚姻,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回族。因此,元的統(tǒng)一為中華民族整體形成作出了重要貢獻。

      另外,在對成吉思汗的人物評價上,可以適當補充成吉思汗生平事跡,引導學生結合蒙古擴張、中外交流、民族融合等學習內容,展開“成吉思汗是神還是是魔”的討論。通過爭辯,學生會對成吉思汗有更加客觀、全面的認識。這樣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運用唯物史觀,全面地看問題、多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而不是簡單機械地照搬“一分為二”的人物評價方法。

      三、運用“多元史觀”進行教學的注意事項

      (一)運用多元史觀,應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用多元史觀來合理選取材料,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要注意合理整合教材,選取的史料應該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如初中學生對古文接觸不多,學習文言文有難度,所以教師應該注意將材料簡化,或引導學生解讀。此外,應選擇描述史實的第一手史料,盡量不用帶有結論性或主觀傾向性的史料,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歷史學習思維和獨立思維能力,避免灌輸歷史定論。在講解過程中,教師也不能只講史觀理論,而應該將材料與史學的觀點結合起來,設置有梯度的問題,化難為易,讓學生對史觀有深刻的認識,從而能夠在今后的學習中進行知識遷移,舉一反三。

      (二)多元史觀應該靈活運用,有機結合

      史觀是指看待歷史的角度,每種史觀肯定有不同的側重,對同一歷史事件或人物可以有不同的看法,運用多種歷史觀點,這并不矛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嘗試用各種歷史觀去分析、評價同一歷史事件,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感知歷史的面貌。如用多元史觀解讀歐洲的早期殖民與擴張,從革命史觀上講,西方列強的早期殖民擴張是災難和禍害,造成了亞非拉地區(qū)的落后。從現代化史觀來看,對歐洲來說,加速了歐洲資本原始積累,加速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為工業(yè)革命的出現創(chuàng)造了條件;對亞非拉來說,客觀上也傳播了資本主義文明,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從全球史觀看,早期殖民擴張,進一步打破了東西半球之間的隔絕狀態(tài),促進了世界各地區(qū)之間的交流,世界市場進一步擴展。從文明史觀看,使各文明由分散開始走向鏈接,世界走向匯合。從生態(tài)史觀看,早期殖民擴張殘酷掠奪亞非拉地區(qū)的礦產資源,破壞了當地的自然環(huán)境,病菌的傳播更是造成土著居民滅亡的主要殺手。

      總之,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多元史觀。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史學涵養(yǎng),提升歷史素養(yǎng),合理選擇史料,引導學生運用多元史觀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猜你喜歡
      史觀歷史觀史料
      五代墓志所見遼代史料考
      史料二則
      郭沫若學刊(2019年3期)2019-10-12 08:10:00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科學歷史觀
      當代陜西(2019年17期)2019-10-08 07:42:04
      “大歷史觀”與歷史思維培養(yǎng)——以《洋務運動》為例
      例談數據史料的辨?zhèn)闻c解讀
      一個不容忽視的高考考察維度——比較史觀
      史料教學,史從何來
      習近平的歷史觀
      學習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32
      全球史觀在初三歷史復習中的運用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3
      和而不同 學以致用——近兩年各地高考歷史試題中的多元史觀芻議
      南昌县| 开鲁县| 陕西省| 渭源县| 新竹县| 富阳市| 哈巴河县| 苍梧县| 桂林市| 太白县| 安义县| 抚顺市| 太和县| 永胜县| 星子县| 衡水市| 辉南县| 裕民县| 包头市| 曲沃县| 宽甸| 沧源| 江孜县| 从江县| 若羌县| 城步| 察隅县| 南华县| 青河县| 油尖旺区| 濮阳县| 新建县| 哈密市| 长海县| 手游| 大姚县| 金溪县| 庆安县| 嘉禾县| 江山市| 长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