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魏晉亂世之際,士人依照各自的性情及當時的處境選擇各自的處世方式。其中一類人選擇了隱逸山林,外表曠達灑脫,內(nèi)心憤世嫉俗。一類人選擇了屈志入仕,被人不齒,然其內(nèi)心感悵,卻不為人知。亂世之下,士人多有雙重人格,且?guī)в袧庥舻谋樯省?/p>
關(guān)鍵詞:《世說新語》;魏晉士人;處世方式;隱逸山林;屈志入仕
“魏、晉之際,中國盛衰強弱之大界也?!盵1]魏晉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典型的衰弱之世,更是一亂世,然而思想?yún)s極其解放。“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古代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苦痛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濃于熱情的一個時代?!盵2]值此衰亂之世,何去何從,困擾著這一代士人。從《世說新語》中士人的用舍行藏、言行舉止,我們也許可以窺探出魏晉士人的處世方式及其內(nèi)心的悲歡苦樂。
一、隱逸山林
隱士自古作為一種與執(zhí)政者相對立的角色存在著,自先秦便已產(chǎn)生。如許由、巢父,如伯夷、叔齊,他們被后代士人稱頌推崇,引以自喻,一直傳唱不休。在亂世之下,士人既要保全性命,又要堅持操守。隱逸山林,也許是一種最佳的方式。但真正的隱士不只是貪圖茍全性命于亂世,他們心懷天下,在江湖而心系廟堂,在草野而關(guān)心國政。因此,他們既是隱士也是斗士,既曠達灑脫,同時又憤世嫉俗。
在魏晉時期,老莊思想大盛,孔孟思想受到了沖擊,隱逸思想、玄論之風廣布?!段男牡颀垺ふ撜f》中說:“迄至正始,務(wù)欲守文;何晏之徒,始盛玄論。于是聃周當路,與尼父爭途矣?!盵3]。竹林七賢“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暢”,便是典型的隱逸名士,他們飲酒清談,“口不臧否人物”,“外物不足怫其心”,魏晉士人的隱逸心態(tài)、曠達情懷從《棲逸》與《雅量》中也可見一斑。
江湖與廟堂往往對立。士人不愿屈從于政權(quán),便驅(qū)車駕舟尋覓自己的棲息所,以另一種方式表達他們對現(xiàn)實的不滿,往往表現(xiàn)出言行奇特,舉止怪異。從《任誕》與《簡傲》中也可窺探一二,如劉伶裸形見客,如阮籍白眼示人。然究其心態(tài),處世太過消極則往往苦悶壓抑,心有塊壘,無法排遣。如阮籍,“時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則慟哭而返”。太過鋒芒畢露,也會得罪權(quán)貴,被殺身之禍。如嵇康,“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輕時傲世,不為物用”,[4]“言論放蕩,非毀典謨”[5],得罪了鐘會,亦為司馬氏所不容??梢妬y世之下的士人時乖命舛,多帶有悲情色彩。
二、屈志入仕
魏晉時期禮教瓦解,老莊盛行,屈志入仕,既是受道家貴生思想的影響,同時也是亂世之下不得已而選擇的一種出路。在《世說新語》中屈志入仕的便有山濤、向秀及嵇康之子嵇紹。山濤初與嵇康、阮籍“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后卻入仕為官?!稐荨分性?,山濤“將去選曹,欲舉嵇康,嵇康與書告絕”。《政事》中云,嵇康被誅后,山濤又舉康子紹為秘書丞,嵇紹從之。后人對之非議不已。向秀前期與嵇康、呂安友善,有拔俗之韻,“常與嵇康偶鍛與洛邑,與呂安灌園于山陽”,雅好老莊,曠達灑脫。但后期屈志入仕,也是身不由己,言不由衷?!堆哉Z》:
嵇中散既被誅,向子期舉郡計入洛,文王引進,問曰:“聞君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對曰:“巢、許狷介之士,不足多慕?!蓖醮笞舌怠?/p>
向秀前后反差,大令人嗟嘆。然其“在朝不任職,容跡而已”,可見向秀入仕只是為了茍全性命于亂世。其寫下的《懷舊賦》實則是其當時心態(tài)的寫照?!白匪缄傥粲窝缰茫幸舳鴩@”,賦中感念昔日,懷悼故友,字里行間,飽含哀傷。其實也是對自己人生命運的一種感悵。自古入仕他朝,便是不忠不義,多被士人所不齒。他們看似榮華在身,其實內(nèi)心亦深自感悵,卻不為人知。
亂世之下,每一個人都會依照各自的性情及當時的處境選擇各自的人生,選擇各自的處世方式。屈原與漁父自古便是兩種人生觀、價值觀的代表。魏晉士人的思想自由、解放,同時又矛盾、復(fù)雜。一個人不會僅僅局限于一種思想。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guān)系》中說,魏晉名士“表面上毀壞名教者,實則倒是承認禮教,太相信禮教”,亦“因為他們生于亂世,不得已,才有這樣的行為,并非他們的本態(tài)”。[6]猶如阮籍飲酒曠達,但也窮途而哭。亂世之下士人多有雙重人格,帶有濃郁的悲情色彩,看似風流,其實并不快活。
參考文獻:
[1]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4]劉義慶著.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M].北京:中華書局,2007.
[5]房玄齡等撰.晉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6]魯迅.魯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
作者簡介:劉延軍(1989–),男,山東滕州人,西北大學文學院中國古代文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兩漢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