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亦華
在教學中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在這里本人在教學中總結(jié)了幾點經(jīng)驗。
一、細致觀察,追求真實
觀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遠“觀”近察,事事留心,時時注意,并養(yǎng)成一種習慣。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法國作家莫泊桑曾拜當時著名的作家福樓拜為師,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里編的準備寫成小說的故事講給福樓拜聽。福樓拜聽后說:“我勸你不要忙于寫這些虛擬的東西,你每天騎馬到外面轉(zhuǎn)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準確地、細致地記錄下來”。從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時間,每天外出觀察,終于寫成了小說《點心》,并成為世界著名的小說家。所以學會觀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第一要素。
二、積累素材,學而致用
想做到出口成章,下筆成文,平時要多進行閱讀,多積累寫作素材。正如杜甫所說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睍x多了,才能博古通今,寫起文章來,才胸有成竹,得心應(yīng)手。但經(jīng)驗告訴我們,僅僅靠多讀是不夠的,韓愈曾說:“學以為耕,文以為獲”。這是說閱讀是先導,沒有讀的“耕耘”就沒有寫的“收獲”。所以強調(diào)要對所讀之書進行熟讀精思,融會貫通。
三、整體指導與分類指導相結(jié)合,進行分類有序訓練
在寫作訓練時,重在指導學生說練結(jié)合,多寫多練。作文要在訓練中提高,而缺少指導的訓練,往往是盲目的,很難湊效。因此要注意作文指導。文體訓練,重視整體指導,提高整個班級的水平。分類指導則針對個人寫作中的缺點、弱點具體指導提高寫作技巧、技能。作文訓練,則從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文體訓練到綜合性的散文、小說技巧訓練,再到材料作文多角度思維訓練,最后是話題作文訓練,由易到難,逐步提高,訓練能力。
四、多些表揚,提高自信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用驚奇、贊嘆可以治大腦兩半球神經(jīng)細胞的萎縮、惰性和虛弱,正像用體育鍛煉可以治療肌肉萎縮一樣。我們在批改學生作文時,無論寫得怎樣,都要首先給予肯定和表揚,畢竟都有其閃光點,有好的一面,在表揚之后,委婉指出不足之處,讓其知道作文的優(yōu)點和缺點,提高寫作興趣,樂于多讀多寫。
五、提倡模仿,培養(yǎng)興趣
模仿是借鑒的一種形式,但模仿不是簡單的照搬,應(yīng)當是創(chuàng)造性的借鑒。模仿的特點是針對性強,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寫作的難度,又收到明顯的效果。對于寫作水平不高的學生,應(yīng)積極提倡模仿和借鑒范文,逐步培養(yǎng)寫作興趣,使之循序漸進地沿著寫作的道路走下去,逐漸地提高寫作能力。即使剛開始時的機械模仿,也應(yīng)加以表揚和肯定,使他們產(chǎn)生寫作的興趣和欲望。歷史上有許多文學家也曾模仿古人寫作,成為一代風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就是從庾信的“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脫化而來的。課本中的許多文章都是很好的范文,學生學了課文,可以模仿寫作,使學以致用。雖然模仿是提高寫作能力的第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作文開始起步時,可以進行模仿,但入門后,必須脫離仿寫,走創(chuàng)新之路,追求自己的寫法,有自己的特點。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我們要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通過有效途徑,幫助學生走出作文困境,使學生真正走向“我手寫我心”的快樂寫作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