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新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注重教學的方式方法,更要傳授這種語言所蘊含的文化內涵。漢語作為民族的語言,是我們漢文化的外在反映,蘊含著深厚的文化思想。因此,在實際漢語教學中,選擇恰當的方式方法促進文化的有效傳播是教學的最終目的。筆者在教學中嘗試文化體驗教學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充分參與的機會,真正形成互動式教學習慣。
一、教學內容的整合
中華文化是經歷過悠久歷史的洗禮達到現(xiàn)今展現(xiàn)出的這般古樸、神秘的面貌,也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前來探究其博大精深。因此對外漢語教師需要根據自身特長、學生特點、學時等種種因素整合教學內容。像我們的國粹京劇、國畫、中國醫(yī)學、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中秋節(jié)、中國茶藝、武術、太極拳、太極扇、雜技、抖空竹、踢毽子、書法、剪紙、吹畫是最受學生歡迎的文化課。
二、文化體驗教學模式
文化體驗教學模式這一方法源自于美國中文教師學會發(fā)源地俄亥俄州立大學東亞語言文學系。這種教學方法強調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提前設計,爭取用最簡捷的方法把情境(context)介紹給學生,讓學生在此設計的語境中練習新的語法點和功能。而此時,教師的角色則變成了導演、演員或道具。教師要指導學生正確練習,及時給出反饋,還要扮演不同的角色給學生做示范,同時要合理有效地安排道具、設置場景,激發(fā)學生使用新的語言點。當然也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設計,并可擇優(yōu)使用學生的設計。
三、教學案例分析
下面以吹畫課為例,詳細講解此模式。首先告知學生吹畫是美術中一種較獨特的藝術繪畫技法,是創(chuàng)作者借助口里的空氣,吹動顏料使其形成藝術圖畫的一種美術形式。吹畫在兒童繪畫中得到廣泛運用,很受少年兒童喜歡。
1.教學資料的準備
毛筆、宣紙或A4紙、墨汁、吸管、化學實驗室使用的滴管、教學視頻??谡Z練習“我喜歡畫畫,我喜歡你的畫。我喜歡這個字……”
2.課堂活動設計
美國學生對中國的筆墨紙硯一無所知,更不知道如何寫字和繪畫。筆者設計了兩個體驗活動:學生用毛筆學寫“中國”兩個字,體會與鋼筆書寫手法的差異,練習口語:互評漢字;學生自制吹畫——傲雪紅梅。練習口語:互評畫作。
3.教學步驟
首先請學生觀看筆墨紙硯簡介的視頻(5分鐘),初步了解這個文化點,引起學生興趣。其次教師示范握筆姿勢,領寫中國兩個字。再次教師演示吹畫技巧,學生動手制作自己的作品。最后模仿中國畫蓋章簽名的方式,在自己的作品上簽名。
整堂課學生都積極參與,樂在其中。文化體驗的教學模式使中國語言與文化的傳播變得輕松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