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正安
后進生指學業(yè)不良、表現不佳而經常排在班級后面、學習困難、學習方法不得當的學生,也有人把這類學生叫“問題生”“學困生”“差生”等。這類學生在認知、理解、感悟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他們的學習成績比較差。后進生在班集體當中總是被看成另類,老師、同學對他們不予理睬、不管不問,他們甚至會被老師、同學歧視,還會被勸轉學。這種現象會導致教育教學、人文關懷的缺失,導致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越來越差。羅森塔爾效應告訴我們,后進生是有后勁的。
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來到美國的一所小學,做了一次心理學實驗:他們從一至六年級中各選三個班級,對十八個班的學生做發(fā)展預測,然后以贊賞的口氣將“有優(yōu)異發(fā)展可能”的學生名單交給各位任課老師,并強調保密。實際上,研究者既不了解學生的情況,也沒搞什么預測,所提供的名單純粹是隨機的。八個月后,他倆又來到這所小學進行測試,結果發(fā)現凡是名單上的學生,無論原來基礎如何,成績較其他學生有了很大提高,并表現為活潑開朗、求知欲旺盛、品行優(yōu)良,與老師的感情也特別深厚。研究者通過自己“權威性的謊言”暗示教師,堅定了教師對名單上學生的信心,即教師真的以為這些兒童是特殊兒童,于是不知不覺地給予特別的注意,以更為友善的態(tài)度親近他們,以更多時間關注他們的學習,這樣就使得名單上的兒童更加自尊、自愛、自信、自強,從而產生了很好的激勵作用。這就是教育心理學上的羅森塔爾效應。
羅森塔爾效應說明,后進生是有后勁的。如果他們在班集體當中受到一定程度的關愛,就會變成好學生。教師從學生的學習出發(fā),正確利用“羅森塔爾效應”對后進生的關愛,樹立他們在班集體中的地位,相信這類學生能學好。羅森塔爾通過自己的“權威”暗示了教師,堅定了教師對學生的信心,雖然教師把名單藏在內心,但卻通過自己的眼神、笑貌、嗓音暗示學生,自己對這些學生的信任和期待,激發(fā)了這批學生的自信和勇氣,使學生的學習成績有了更快的增長。
后進生的變化基本握在教師的手里,教師對他們的發(fā)展、進步起到關鍵作用。由此,要使后進生有后勁,我認為教師有必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用眼神暗示后進生,給他們一點自信,讓他們蓄足后勁
教師用贊賞的眼光看后進生,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給予的溫暖;用夸獎的語言鼓勵后進生,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希望;用微笑的方式面對后進生,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信任。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里,他們的學習信心就會發(fā)生轉變,他們就有可能愛上學習,成為班上的優(yōu)秀學生。眼睛是人的心靈之窗,老師與學生交流的時候,學生會注視老師的眼睛,會從老師的眼里“讀出”老師的關愛。如果老師以鄙視的、無精打采的眼光看他們,他們就會認為老師看不起他們,就會自卑、失望、畏懼。如果老師的眼光是贊賞的,是相信學生的,學生則會愿意與老師交流,就會把他們的心里話告訴老師;他們就會產生向上的勇氣和學習的決心。
二、用微笑鼓勵后進生,讓他們產生學習的后勁
教師對后進生微笑是教師對他們言行的滿意,表明了教師對他們的認同。如,某教師進入教室,幾個后進生在班上打鬧,他強壓住怒火,微笑著說道:“在這樣一個亂哄哄的課堂上,有那么兩三個同學盡管成績不好,但還是能夠坐著,證明你們是想學習的,證明你們不是差生,說明你們還有學習的欲望和不甘落后的思想,我很佩服你們。”很快,全班同學安靜下來了,課堂教學隨之轉入正常。教師對后進生的微笑會給他們和諧、友好的感覺。教師能長期與他們友好相處,給他們關心,他們同樣會進步。
三、用話語激勵后進生,給他們一點溫暖,讓后進生產生后勁
教師對后進生講話平鋪直敘或抑揚頓挫,產生的效果是不一樣的,用和藹的語氣能肯定后進生的些許成績,還能使他們感覺到他們與優(yōu)秀學生是平等的。習慣了面無表情地對后進生說話的老師會給他們留下冰冷的感覺,他們會覺得失去尊嚴,這樣的教育最終是達不到目的的。很多問題本來很容易解決,由于老師大著嗓門,盛氣凌人,學生是不會服氣的,甚至是反感的。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學生信任老師就會親近老師,就會對老師的教學感興趣。
教師的肯定對任何一個后進生都是一種最大的鼓舞。如,在一次英語課堂上,一個后進生回答對了一個問題,得到了老師的表揚,這個學生無比高興,學習顯得更加積極。所以,教師盡量肯定后進生的每一點進步,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長處。有經驗的教師對后進生會敬重、愛戴,并把尊重與關愛付諸行動。反之,則會出現對后進生的學習不以為然,這樣的教師會被學生反感、厭倦、抵觸。
故此,教師對后進生的每一個暗示、每一次微笑、每一個眼神,對學生會產生很大的作用,都能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后勁。教師以情感關愛、理解、尊重、信賴后進生。教師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后進生,用信任的眼光看待后進生,用風趣的語言對待他們,使他們在學習中進步,在生活中進步,成為全面發(fā)展的后勁生。
參考文獻:
[1]賀小健.“點”石可成金,“反彈”曲調新:淺談如何讓“后進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亮點”[J].中學教學參考,2012.
[2]楊洪耀.淺談后進生的轉化[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1(2).
[3]王秀卿.“后進生”轉化策略問題的探討[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11).
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