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有
【摘要】自從2004年,教育部推行實施素質(zhì)教育以來,作為素質(zhì)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音樂也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音樂作為素質(zhì)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學生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培養(yǎng)高雅興趣方面都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和作用。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約,我國中學音樂基礎教育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這就需要我國加快中學音樂基礎教育的改革步伐,盡快夯實我國中學音樂教育基礎。本文以中學音樂基礎教育的改革來進行一些淺顯的探討和分析,希望可以為我國中學音樂基礎教育的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意見。
【關(guān)鍵詞】中學音樂;基礎教育;改革
隨著知識經(jīng)濟的到來,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對人的素質(zh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各方面的素質(zhì)的培養(yǎng)。為此,在2004年,我國教育部就開始大力推廣素質(zhì)教育。在推廣素質(zhì)教育過程中,音樂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發(fā)揮著越來越突出的作用與影響。但是要想最大限度的發(fā)揮音樂在提高學生素質(zhì)方面的重要作用,就必須夯實音樂基礎教育工作,從而為學生未來更好的學習音樂打下基礎。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約,我國中學的音樂基礎教育工作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和不足,例如:音樂基礎教育投入不夠、師資水平有限、對音樂基礎教育工作認識不足、學生學習音樂興趣不大等,這些問題和不足都嚴重的影響我國中學音樂基礎教育工作質(zhì)量與水平的提升。因此,要想提升我國中學音樂基礎教育工作的質(zhì)量與水平,打牢中學音樂基礎教育的根基,就應該要加快中學音樂基礎教育的改革步伐。通過不斷的改革來促進我國中學音樂基礎教育更好更快的發(fā)展。但是要在做好音樂基礎教育的改革工作并非易事,需要有一定的對策與建議?,F(xiàn)階段做好中學音樂基礎教育改革的對策與建議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提高對中學音樂基礎教育工作的認識
俗話有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不管是對音樂,還是對于其他學科而言,都是一樣的。要想真正培養(yǎng)出有能力、水平高的音樂人才,就必須從基礎抓起,只有經(jīng)過了系統(tǒng)、扎實的基礎音樂教育,孩子才能從一顆小樹苗成長為參天大樹。尤其是中小學時期,是培養(yǎng)孩子學習音樂興趣、夯實音樂基礎的關(guān)鍵時候,更要重視音樂基礎工作。為此:一是提高政府對音樂基礎教育的認識。政府提高對音樂基礎教育的認識主要體現(xiàn)在:一方面是確立音樂基礎教育的重要地位,并為其發(fā)展制定出一個長遠規(guī)劃,使音樂基礎教育可以得到健康、有序、穩(wěn)定發(fā)展;另一方面是加強對音樂基礎教育的投入。就目前而言,我國很多地區(qū),尤其是西部地區(qū)的中學音樂基礎教育基礎是十分薄弱的,這就需要政府加強對中學音樂基礎教育的財政投入力度,使音樂基礎教育水平能得到有效提升;二是提高學校對音樂基礎教育工作的認識。由于中學階段都面臨著較大的升學壓力,因此,學校都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其他學科上,例如:語文、數(shù)學等,使得音樂基礎教育得到不應有重視。為此,學校應該提高對音樂基礎教育的認識,使其可以得到足夠的重視;三是提高學生對音樂基礎教育的認識。“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音樂作為一門博大精深的藝術(shù),一個學生要想在其領(lǐng)域有做作為,就必須腳踏實地,扎牢自身基礎。因此,中學生應該要認識到中學階段是其學習的黃金階段,更要夯實好自身的音樂基礎,為未來音樂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中學音樂教學的主體是學習,因此,中學音樂基礎教育的改革也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其主要是通過改革來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只有使學生真正喜歡音樂,改革才能取得實效。為此:一是基礎教育改革應該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為主要目標。教育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而是要使孩子可以在學習中享受快樂,在快樂中更好的學習。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就需要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音樂的興趣,只有有了學習音樂的興趣,孩子才會有學習的動力,才能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充實。因此,中學音樂基礎教育改革應該要以培養(yǎng)學生興趣為主要目標,再才是怎么在保持學生學習音樂興趣的同時,強化孩子的音樂基礎知識與基層技能;二是幫助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與氛圍。音樂是一門極為高雅的藝術(shù),因此,學習音樂應該要有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與氛圍。一方面在課堂上,教師應該要努力為學生學習音樂創(chuàng)作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與環(huán)境,例如:在課堂上保持微笑等;另一方面在課外,可以為孩子學習音樂提供更多的機會,例如:可以舉辦班級音樂演出與比賽等,這些都可以在為學生學習音樂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三是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音樂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僅關(guān)系到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更關(guān)系到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因此,在課堂音樂教學中,中學音樂教師應該改變以往單一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積極主動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例如:可以多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通過多媒體可以將音樂聽覺上的美與視覺上的美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這樣就可以使學習更好的感知音樂。
三、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素質(zhì)
音樂教師的素質(zhì)高低直接影響了中學音樂基礎教育的教學質(zhì)量與水平。因此,為了使中學音樂基礎教育改革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應該要提高中學音樂教師的素質(zhì)。具體而言:一是解決好教師短缺問題。音樂教師短缺是我國很多中學都存在的一個問題,尤其是西部地區(qū),尤其是待遇不高,音樂教師十分短缺。因此,這就需要政府多采取一些鼓勵措施,鼓勵更多的大學生可以投入到基層中學的音樂教學中去,這一方面可以解決大學生的就業(yè)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基層中學音樂教師的綜合素質(zhì)水平;二是加強對音樂教師的培訓。培訓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知識的更新、知識的多樣化、教學能力、教學技能的培養(yǎng)等,這就使得中學音樂教師的素質(zhì)得到有效提高。此外,中學音樂教師的培訓應該要制度化,使中學音樂教師可以得到長期、固定的培訓,而不是短期的培訓,從而不斷提高中學音樂教師的素質(zhì);三是組織教師經(jīng)常一起交流學習。在中學音樂教學中,每一個音樂老師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這時候就需要學校將音樂老師組織起來共同學習、交流心得,從而為做好音樂基礎教育工作出謀劃策。
參考文獻:
[1]霍蓓蓓.淺談中小學音樂基礎教育的改革與實踐田[J].青春歲月,2012(12).
[2]楊小棠.高師聲樂課程與中小學音樂教育改革的探討田[J].新西邵(理論版),2013,(2).
[3]崔學榮.音樂教育學學科建設與音樂教學論研究生培養(yǎng)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音樂,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