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摘要】 以往的課堂,因為受所用媒體的限制,有些環(huán)節(jié)中的互動性受到了很大的約束. 在信息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我們不僅僅局限于做個課件就上課,往往會借助新媒體新技術來輔助我們的教學,以新媒體新技術為背景的教學促進了課堂教學空間的延伸,從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促進了學生“學”的方式的轉變,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促進了教師“課件”的轉變,把教師的“課件”變成學生的“學件”.
【關鍵詞】 新媒體新技術;數(shù)學課堂;轉變
最近一段時間,在QQ群里大家相互介紹一段視頻——《未來教室》. 這個視頻的主要內容是:在一間教室里,學生利用網絡和新媒體新技術合作思考、收集資源,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他們設想的作品. 數(shù)學課堂也是如此,把學習活動交給學生們去合作、探究、質疑,雖然離《未來教室》所描述的場景還有一些距離,但是在信息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我們會借助新媒體新技術來輔助我們的教學,特別是現(xiàn)在有了電子白板的引進,學生有很多操作活動可以在白板上清楚地展示出來,提高了老師與學生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 這里我僅以我的教學實踐為例加以說明.
一、實踐過程
我這次教學案例的題目是“認識圓”,結合本學科的教學現(xiàn)狀把信息技術應用到課程中去,從而讓學生在學習中利用電子白板互動技術和網絡資源去主動發(fā)現(xiàn)、探索、研究、分析和解決問題.
第一部分:呈現(xiàn)圖片,發(fā)現(xiàn)圓 ? ① 創(chuàng)設情景,在白板的單元格中播放圓的圖片. ② 利用學生課前布置在網絡和生活中找圓的基礎上說一說,并用圖畫筆功能描圓.
第二部分:通過畫圓,感知圓 ? ① 學生根據(jù)教師準備的材料,以小組為單位,自己動手做圓. ② 教師根據(jù)課堂生成拍照展示,傳到電腦上反饋. ③ 根據(jù)上一階段的學習師生共同總結出“圓和其他學過的平面圖形有什么不同”.
第三部分:自主學習,認識圓 ? ① 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會畫圓,認識圓心、半徑和直徑. ② 反饋學習成果. 教師根據(jù)課堂生成拍視頻展示,傳到白板上反饋. ③ 生生互動,利用白板寫字和畫圖功能反饋圓的圓心、半徑和直徑.
第四部分:小組合作,研究圓 ? ① 指導學生小組活動,探究圓的特征. ② 在白板上用畫線、直尺、拖移等功能交流各小組的實驗結果. ③ 總結歸納出圓的主要特征. ④ 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內容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第五部分:總結新知,概括方法
二、實踐的啟迪和思考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圖形與幾何”領域的重要內容之一. “認識圓”這節(jié)課要讓學生在開放的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中憑借電子白板教學軟件這一工具,自主探索,完成知識的建構過程.
這節(jié)課充分利用了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強大功能:插入、測量工具功能、畫線、屏幕遮蓋、雙頁顯示、魔術筆、畫圖筆、熒光筆、寫字標注、淡入和單元格等功能. 整節(jié)課在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加深了對圓的認識,很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 促進了課堂教學空間的延伸,從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就是教師固守三尺講壇一本書,教師講學生聽,歷來如此,天天如此. 而在信息技術下的課堂,打破了這種傳統(tǒng)的課堂概念,利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得課堂似乎變得無限豐富無限廣大. 信息技術使得學生將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在學習上建立起有機聯(lián)系變成可能,我們的實踐研究將這種“可能”變成了“可行”.
課前布置學生在網絡和生活中找一找身邊的圓. 學生在上課時需要對各渠道獲得的資料進行整理,如書本上獲取的、上網獲取的或采訪得到的,等等. 在收集文字材料和數(shù)據(jù)圖片的過程中積極培養(yǎng)了學生資料收集、篩選、歸納的能力,在調查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技術能力. 將課堂教學的空間從課內延伸到課外.
2. 促進了學生“學”的方式的轉變,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
新課程背景下倡導的學習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它以活動為中心,以任務驅動為抓手,以信息技術為載體展開學習. 以往的課堂,因為受所用媒體的限制,有些環(huán)節(jié)中的互動性受到了很大的約束,而現(xiàn)在有了電子白板的引進,學生有很多操作活動可以在白板上清楚地展示出來,提高了老師與學生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
在這節(jié)課中,教師運用白板豐富和生動的操作功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也使很多學生有了動手操作的欲望.第四部分“小組合作,研究圓”,在小組反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走上講臺,并在白板上通過用測量工具(圓規(guī)、直尺)、畫線、拖拽、熒光筆等互動方式,把其驗證圓的特征的過程直觀清楚地展示出來,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難點. 真正做到學生主動參與活動.
3. 促進了教師“課件”的轉變,把教師的“課件”變成學生的“學件”
傳統(tǒng)的多媒體教學一般只能應用做到放映事先設計好的教學課件,教師在授課時容易受到課件的牽制,而應用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可以更好地有效整合教學內容,把教師的“課件”變成學生的“學件”. 它可以隨意拖動、畫線,具有即畫、即寫、即擦等多種教學功能,不僅讓學生的目光始終集中在白板上,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還有助于我們的教學變得易操作,可觀察,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在第三部分“自主學習,認識圓”中,先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通過現(xiàn)場拍照和拍視頻,現(xiàn)場插入課件后給學生觀看,利用了學生課堂生成性的資源,通過照片學生可以看到不同畫圓的方法,通過視頻學生可以清晰地了解如何用圓規(guī)畫圓,將研究圓的過程形象、直觀地展示在白板上,解決了傳統(tǒng)圓規(guī)在黑板畫圓以及實物投影儀無法清晰演示的問題. 利用學生的課堂生成展示的圖片和視頻,現(xiàn)場傳入到課件中,讓學生的課堂生成成為課堂學習的資源,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把“課件”變成“學件”,使學生在整節(jié)課中都能保持著學習熱情,也使學生有著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積極心態(tài).
在新媒體新技術背景下的課堂,學生對資源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知識的應用、綜合以及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鍛煉. 切切實實的把“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這句話落實在小學數(shù)學學科教學的過程中,做到了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和課程有機結合,促進了教學的最優(yōu)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