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騰
【中圖分類號】TP317.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7-0142-01
一、教材內(nèi)容分析
在本章中,主要介紹以photoshop為主的圖形圖像處理,教學課時為1課時,第一節(jié)已介紹圖形圖像的基本知識和采集保存,本節(jié)是在學生已學習photoshop簡單工具的基礎上,介紹圖形圖像處理的方法及技術,同時旨在提高學生的圖形設計與加工處理的創(chuàng)作能力。這也是信息獲取加工處理的基本技能。
二、學習者特征分析
學生分別來自各鄉(xiāng)鎮(zhèn),基礎薄弱,底子差,信息技術學習經(jīng)歷、信息素養(yǎng)和動手操作能力均參差不齊。學生在前幾節(jié)課已經(jīng)初步認識了PS,對PS的個別工具進行過實踐練習,比如移動工具、魔術棒工具、自由變換工具等,這些知識的掌握為這節(jié)課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三、教學目標(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知識技能:(1)能描述圖層的概念(2)熟練圖層的相關操作:新建、刪除、切換、合并、圖層樣式。
過程方法:能根據(jù)表達、交流或創(chuàng)作的需要,選擇適當?shù)膱D形圖像素材和工具加工方法完成圖像作品,表達意圖,并能對創(chuàng)作過程與結果進行評價。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評價與鑒賞他人的圖像作品,體驗其創(chuàng)作思想,明了其中所蘊含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通過創(chuàng)作《丹青赤水》明信片制作,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滲透濃郁的赤水文化,使之更加熱愛生活。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如何運用圖像的裁剪、旋轉和變形,添加文字及文字修飾,加工圖形圖像,表達意圖。
難點:對圖層概念的理解及多圖層中對象的操作。
五、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教學方法設計:講授演示法、任務驅動法
2.?關于教學流程和教學活動的設計思路
本節(jié)課圍繞一個主題——丹青赤水,用一個問題將學生引進一個美好的——“請同學們用一個短語來描述我們美麗的家鄉(xiāng),并且描述一幅印象最深的、最想留在記憶中的畫面”。通過教師分享的“丹青赤水”的系列明信片,順其自然引出本節(jié)課的兩個操作任務。給“丹青赤水”明信片的制作做了鋪墊。任務中的原始素材是學生自己可以由學生自己在校園網(wǎng)上下載也可以采用老師提供的風景相片,增添了制作的親切感和自豪感。該任務中的新知識都是采取任務驅動教學法,通過學生自主實踐探索,使之知識點自然滲透。通過給明信片錦上添花的問題打開學生制作明信片的思路,將設計思想引進作品制作中。學生在展示自己作品和描述蘊涵意義的環(huán)節(jié)中,用以下兩個問題進行引領,可以打開學生暢所欲言的局面:問題一,可以嘗試給明信片命名;問題二,說出背后的蘊涵的意義;本節(jié)課的任務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充分體會自己是課堂的主人。操作只是讓學生獲得了生硬的技術,而分享使得過程和結果都更有意義。
六、教學環(huán)境及資源準備
網(wǎng)絡教室、演示軟件、課件等
七、教學過程
問題情境導入:瀏覽赤水風景相片,提出問題:請同學們用一個短語來描述我們美麗的家鄉(xiāng),并且描述一幅印象最深的、最想留在記憶中的畫面。
學生思考:并給出一些詞語,如山青水秀,丹青赤水、侏羅紀公園等等。這是一個很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問題,通過這個問題調動學生學習本節(jié)課的積極性。分享“丹青赤水”系列明信片,提出任務,教師分享自己的制作的《丹青赤水》系列明信片,并且展示原始素材,并對該系列明信片作制作意途和技術介紹。學生被我們家鄉(xiāng)美麗赤水風景感染。尤其是看到照片的情緒,渲染課堂氣氛,沉浸在教師分享的明信片中。對教師展示照片的處理方式也有很高的興趣。
任務一:教師展示素材圖片和目標圖片。提出問題:
1.兩幅畫面有何不同? 2.怎樣使畫面層次分明?
討論、思考并回答問題,由于問題簡單,學生自信滿滿;由層次好的學生描述,引出圖層的運用。展示兩張圖片,對比效果很直接,通過分析明了在這個任務中大家重點掌握的技術操作點:圖層
實踐操作,根據(jù)學生的答案列出操作重點:
1、背景和風景圖層切換合成——移動工具使用
2、圖層對象剪裁、變形處理——剪裁、變形縮放工具
3、圖層對象主次確定——對象圖層描邊、移動工具
組織學生練習、巡視輔導教師輔導會的學生演示操作,其他同學觀看演示步驟,把自己課前準備好的素材模板經(jīng)過處理加工,完成圖像的合成。
學生對這個練習完成得都比較順利利用網(wǎng)絡教室讓個別學生演示,其他同學觀摩,這是本節(jié)課技術上的重點,要求全體學生都掌握,即學即練,鞏固新知最好的辦法就是練習。
實踐操作:?根據(jù)學生的答案列出操作重點:
1、背景和風景圖層切換合成——移動工具使用
2、圖層對象剪裁、變形處理——剪裁、變形縮放工具
3、圖層對象主次確定——對象圖層描邊、移動工具
組織學生練習、巡視輔導
作品展示,并即時給予相應的評價。
1、教師對學生練習進行整體評價并給予肯定,提出幾個操作中的小問題,給予糾正。
2、提出問題:怎樣為這張明信片錦上添花?
3、總結討論結果
任務二:出示任務二效果圖
引導學生完成錦上添花所需的技術操作:
1、標題——文字工具應用
2、裝飾——效果工具應用
3、局部——圖層樣式應用
已經(jīng)完成的同學演示,其他同學觀摩學習,相互討論,學生們對于把自己的技巧展示給大家都躍躍欲試,成就感強烈。利用網(wǎng)絡教室讓同學演示,其他同學觀摩,學生掌握新知,同時對照片處理的更多操作產(chǎn)生興趣。
學生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已經(jīng)提前完成的同學幫助未完成的同學,交流互助,完成作品
作品分享及評價
1、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分享這張明信片蘊涵的意義。
2、挑選部分同學的作品,進行分享,并作評價,相鄰同學可以互評。
1、展示作品并分享明信片
2、評優(yōu)秀作品
3、建議和意見,完善作品欣賞作品,分享快樂,學習技巧,總結經(jīng)驗,共同提高。利用網(wǎng)絡教室演示作品展示和分享增強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懷,充滿對美麗家鄉(xiāng)無限自豪感。提高信息素養(yǎng)。
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1、圖層操作。
2、如何將自己的想法通過制作數(shù)字化圖像表達出來
教學反思:該節(jié)課是圖形圖像中實踐性很強的一節(jié)課,所以通過任務驅動的方式,使每一個學生都通過自己動手,操作技術難度不大,每個學生都可以通過操作享受到自己的成果,享受到成熟感,同時,又因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審美標準,所以,能力強的學生可以通過不斷完善,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