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鵬舉
【摘 要】 “課堂提問”是教師檢測學生知識掌握度和活躍課堂氣氛、讓師生互動的有效手段。有些教師擔心提問多了,課堂紀律往往難于駕馭;提問少了,師生之間很難溝通,教師也難以了解學生對所教知識的掌握程度。提問過難,程度較差的學生會感到不適應也容易造成學生中的兩極分化;提問過于簡單,則失去了提問的價值,也使學生對回答問題失去興趣。其實,提問也是有技巧的,準確把握提問時機,精心設(shè)計提問難度,靈活運用提問方法,同樣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自如地駕馭45分鐘。
【關(guān)鍵詞】 高中英語;課堂提問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5-0-02
課堂提問是英語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課堂提問可以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強化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把握好課堂提問技巧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實行高中英語課堂有效提問的意義
提問作為一種教學方式,可以說與教學本身俱來,《論語·子路、曾哲、冉有、公西華侍坐》篇記載了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啟發(fā)弟子談志的事例,其中便有提問的成分。作為一名高中英語教師,提問是一項教師必備的教學技能,提問在課堂教學中被廣泛運用。因此,教師不僅要做到會設(shè)計提問,而且還要會運用提問,做到設(shè)計得精,運用得好,以下我們將探討提問的重要意義:
提問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以引導學生積極、定向的思考而提出疑問的一種教學活動方式,這里所說的問題情境,是當代問題教學理論提出的概念。研究者認為人的思維過程是在問題情境中實現(xiàn)的,問題情境是形成思維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問題情境的基本組成成分有三:一是新的、未知的東西,反映的是思維的對象——內(nèi)容;二是對未知東西的需要,反映的是思維的動機;三是學生的可能性,包括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及已達到的知識水平。問題倩境的這些組成成分表現(xiàn)了思維的內(nèi)部條件。作為教學活動方式,課堂提問的形式有語言形式(主要的)和非語言形式(輔助的,如手勢、面部表情等)兩種。語言形式有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如字條、小黑板、投影儀等)兩種,口語形式還有疑問句式和陳述要求兩種,提問能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活動,通過對問題的調(diào)節(jié),語言會更加清晰易懂,更加適合學生,對交互活動的開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文主要探討在高中英語課堂中的口語提問形式。
二、問題設(shè)計要難易適度
針對班級人數(shù)多,學生程度差異大的實際,英語教師要精心設(shè)計問題的難易度,使優(yōu)、中、差學生都可以獲取所需信息。通常的做法是設(shè)計階梯性的問題,從易到難提問。
以高一英語上冊Unit7中的Lesson26andLesson27EARTHQUAKES為例:對部分學生而言,課文內(nèi)容較難理解,課后問題設(shè)計偏難。因此,為了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需要,可以嘗試按課文順序?qū)栴}重新設(shè)計如下:
①InwhatpartoftheUnitedStatesisSanFrancisco?②Inthespringof1906,whathappenedtoSanFrancisco?③Howmanypeoplelosthomesaftertheearthquake?④Howmanypeoplediedintheearthquakeandthefires?⑤Whathappenedagaininthecityinthefallof1989?⑥Canyoutellthereasonwhythereareearthquakes?⑦WhydidthetwoworstearthquakesbothhappeninSanFrancisco?⑧Whatshallwedotomakesureearthquakesdonotdestroywholecities?
其中,問題①②③④相對簡單,比較適合英語基礎(chǔ)差的學生,只要細心,就能輕而易舉地在課文中找到問題的答案;問題⑥⑦⑧相對較難,問題的答案需要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將語言重新加工,比較適合英語基礎(chǔ)好的學生。當然,我們也可以將較難的問題分解為若干個小問題,使之簡單化。
三、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教學原則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提問時,教師不能拘泥于課本或參考答案,只將目光盯在自己所確定的正確答案上,只要有學生能將這個答案說出,便對其他學生依然舉著的手視而不見,繼續(xù)進行自己的教學。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這些教師沒有能充分意識到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學的模式還停留在過去傳統(tǒng)的告訴學生如何解決問題上,而不是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自己去研究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的解決辦法。因此,教師應根據(jù)學生回答的實際情況,靈活控制和引導,切忌固執(zhí)己見、默守陳規(guī),應積極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善于發(fā)現(xiàn)和領(lǐng)會學生回答中的閃光點和新穎點,還要鼓勵學生大膽置疑、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同時,還要正確引導學生對教材中的知識難點進行思考和討論。教師要及時處理學生討論所遇到的各種問題,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使他們扎實地掌握好新知識、鞏固舊知識,不斷提高理解力和知識水平。
四、樹立正確指導思想,多樣化提問
新課程教學大綱明確指出: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課堂提問是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手段之一,是激發(fā)興趣,啟發(fā)思維,了解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方法。美國學者史蒂文斯認為,“有效課堂提問”是形成有效教學的核心?!蹦敲慈绾翁岣哂⒄Z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一)樹立“以學生為本位”的指導思想
教師在設(shè)計問題的時候,應該明白一個道理,問題的設(shè)計是以教學內(nèi)容為基礎(chǔ)的,但更重要的是要以學生為中心。因為再合乎教學內(nèi)容需要的問題設(shè)計,如果得不到學生的認可,其作用也是難以很好地發(fā)揮出來的。基于學生的個性特點,教師在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過程中,要善于提出新穎獨到的問題——內(nèi)容新、表達方式新、角度新、有價值。因為新奇的問題才有吸引力,才能激發(fā)興趣,同時,這也是訓練學生思維的有效保證。要使設(shè)計出的問題能夠達到應有的效果或引起學生的關(guān)注和共鳴,教師一定要強化“以學生為本位”的意識,將問題的設(shè)計同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需求結(jié)合起來,并不斷地對問題進行優(yōu)化。
(二)注意提問形式的多樣化
在英語課堂上,若要使學生有較高的參與率,達到預期的交流目的,教師就需要設(shè)計多樣化的問題類型,并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隨時調(diào)整提問方式。對于一些比較簡單的查找信息型題目,教師可以采取個別學生單獨回答問題的形式;對于一些比較難的類似推理的問題,教師可以采取讓學生先分組討論后再個別回答的形式;而對于開放性問題,教師應給予學生足夠長的獨立思考時間,然后讓學生以自由發(fā)揮的形式來加以回答,鼓勵學生給出不同的、富有個性的答案,其目的在于鼓勵學生善于思考、勇于思考,敢于提出言之有理的不同見解。此外,課堂上教師的展示性問題和啟發(fā)性問題都應該占有一定的比例。教師在上課前設(shè)計問題時,要盡量考慮這兩類不同問題的有機結(jié)合,在教學中交互使用這兩種提問方式,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
五、注重準確把握提問的時機
提問是豐富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鍛煉學生聽說能力和英語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師在講解中適當?shù)夭迦胍恍┨釂枺梢杂行У乜刂茖W生的注意力,既起到鍛煉學生思維與聽說能力的作用,又可以起到組織教學的作用。正確把握提問時機,巧妙設(shè)問,及時吸引學生注意力,這是體現(xiàn)教師教學的重要方面。根據(jù)提問的時間與作用,提問分為以下幾種:
導入式提問——在導入新課時提問。目的是吸引學生對新課的興趣。
講解式提問——在講解過程中提問,目的是引導學生對所學課文深入思考。
復習式提問——在講完課文后提問,目的是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
以高二英語下冊Unitl5中的Lesson58NOISESINTHENIGHT(I)為例:本課是一篇有關(guān)一起偵破案的課文,如果講解形式過于單調(diào)將不利于學生注意力的穩(wěn)定,可能會使學生迅速出現(xiàn)疲勞現(xiàn)象,使原本情節(jié)曲折的故事變得索然無味。因此,課前可以準備好問題,以供課堂講授中隨機提問。
通過提問問題導入新課,學生們注意力就會被女主人公的命運完全吸引,新課在學生對故事結(jié)果焦急地期待中進行。
在學習新課的過程中,同樣可以通過提問制造一些懸念,3、4問題使故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緊張的故事情節(jié)吸引、控制著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課堂的學習氣氛緊張而又愉快。
最后,通過問題5檢查、了解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情況以及對課文的掌握情況。同時,問題6又為故事的續(xù)集NOISESm7HENIGH7(II)埋下了巧妙的伏筆。
另外,教師在提問時不應過于盲目,應隨時注意學生注意力和情緒的變化,正確把握提問時機,及時提問,保持學生的有意注意。
六、充分準備提問中出現(xiàn)的問題
當學生不能給出答案時,教師應該是耐心等待,給學生時間去思考問題。如果等待學生仍然沒有回答出問題,教師應幫助、誘導他們找到問題的答案。具體做法可用以下步驟和策略。
(1)鼓勵提示
有時學生可能沒有回答,或只給出了部分回答,這時要鼓勵他們,可以說Thinkitover,Iamsureyoucananswerthisquestion.然后用鼓勵的眼神看著他們進一步提示,讓他們在老師的鼓勵幫助下,給出完整的回答。
(2)同義解釋
如果學生未能聽懂問題,那么用一種他們能夠聽懂的形式解釋。
(3)進一步提問,提供信息
有時學生的回答是不全面的,模棱兩可,或僅局限于一點。進一步的提問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從不同的角度審視原問題,給出更綜合的回答。有時因為學生缺少某些關(guān)鍵的信息,所以不能說出正確回答。教師應該認識到這個問題,提供一些造成學生回答困難的缺失信息。通過提供補充信息來幫助學生要比直接告訴他們正確答案好的多。
(4)鼓勵學生預測答案
教學閱讀文章時,讓學生看插圖及標題預測課文內(nèi)容,當學生對答案沒有把握時,他們常常不愿冒然回答,他們對知識的掌握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缺乏信心。教師應當鼓勵學生采取假設(shè)或猜想的方法預測答案。
七、對學生的回答給予有效的評價
課堂提問時教師要環(huán)視每個學生,態(tài)度和藹熱情,讓學生有一種被重視、被欣賞的感覺。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評價法,對學生多表揚、多肯定、多鼓勵。例如,每當學生回答對一個問題時,教師可使用下列贊揚語言:Youdidagoodjob.Welldone!Goonplease.YourEnglishisincredible.Youarereallytalented.等表揚學生。即使學生沒有回答準確,教師也可以說些鼓勵性語言。例如:Youaresobrave.Mayyousucceednexttime.Improudofyourcourage;butyoustillneedtoworkhard.Dontbesorry.Imsureyouwilldobetternexttime.
通過以上賞識、鼓勵性語言及誠懇的態(tài)度,就能夠使學生消除緊張心理,在輕松愉快的狀態(tài)下思考回答問題?,F(xiàn)在提倡賞識教育、情感教育,作為教師就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并用生動活潑的語言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友情及親情,從而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課堂思維環(huán)境,讓學生樂于開口,心情舒暢,無拘無束地參加教學活動。
總之,課堂提問是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也是師生互動的重要形式,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啟發(fā)全體學生迅速進入思考過程,積極主動思考,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至關(guān)重要。同時,教師的課堂提問也是一門學問。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課堂提問需要廣大英語教師結(jié)合教學實情潛心研究、精心設(shè)計。
參考文獻
[1]李炬.英語課堂中提問應注意的問題及反思[J].中學英語園地(教研版),2011年04期
[2]孫淑麗.淺談英語課堂提問的藝術(shù)性[J].吉林教育,2011年18期
[3]谷欣雨.高中外語課堂教學的提問策略[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1年17期
[4]張秋平.英語課堂提問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學周刊,2011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