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桂蘭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5-0-01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fā)學習興趣是引導學生學習入門的金鑰匙,這是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學生只有對所學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開發(fā)和利用各種資源,在教育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創(chuàng)設開放生動的學習情境,對學生“學習興趣進行培養(yǎng)”極其重要,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采取哪些手段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一、讓愛心充滿課堂
首先,上課伊始,教師應根據該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教材重難點,設計一段能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思考探究的導入語引入新課;其次,面向全體學生,體現教師的博愛。正如陳垣先生教導我們萬不可有偏愛、偏惡,萬不可譏笑學生,只要教師心中充滿愛,給予學生盡可能多的幫助,就會讓學生獲得盡可能充分而自由的發(fā)展,盡力給予融入學生血液的鼓勵性評價,保護學生的自尊和自信。數學學科本身很抽象,有時甚至很枯燥,因而課堂教學不應只是簡單的知識傳授、機械訓練,而是學科間滲透、師生互動、思想碰撞、心靈交流、師生共同成長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要轉變觀念,要以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角色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來,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師上課熱情洋溢,激情似水,就能激活學生的學習動力,點燃學生心中求知的火焰。作為教師還應該尊重學生的異見、寬容學生的誤見、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見,細心洞察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多給予表揚和鼓勵。
二、以“爭論”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
小學生愛爭強好勝,喜歡受人夸獎。課堂教學中,教師如能抓住小學生這一年齡特點,有意識地設計競賽題和競賽形式,學生會興致盎然,熱情高漲,學習空前活躍。
在教學中,要注意抓住契機,適時點燃爭論的“導火索”,盡量給學生一些表現自己的機會,盡好引導者的職責。如教學除數是兩位數除法時,計算220÷40一題,我讓學生先嘗試著做。由于剛學完商不變的性質,在計算方法上不存在問題,所以學生們興趣十足、信心百倍地做了起來。之后我組織學生交流結果:“商5余2”“不對!應該商5余20”學生突然間鬧開了,而且同意第一種答案的學生居多。這時,我讓學生開展討論,雙方各自闡述自己的觀點,可以向對方提問。于是,雙方同學馬上就展開了唇槍舌戰(zhàn),一開始學生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漸漸的,同意第一種答案的同學就意識到自己錯了,并且對那些反駁他們的同學表示心悅誠服。在這個過程中,完全是學生們自己在討論、交流。事實證明,學習效果是極好的。因為他們是在主動學習,有自我價值的體現在等著他們,所以鼓勵爭辯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內在需要。
三、讓學生自己當老師
小學生表現欲強,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暢所欲言,盡情表述自己對某個知識點的理解與想法,討論、爭論、甚至到面紅耳赤,教師適時、適當地給予解釋或分析,這不僅不能埋沒教師的地位,更能體現教師把握教材、駕馭課堂的能力?!皫еR走向學生”,不過是“授人以魚”;“帶著學生走向知識”,才是“授人以漁”。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時候會遇到一題多解,這時可以讓學生交流,講解。通過不同學生展示不同的解法,使學生意識到知識的靈活性;增強了一部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另外一部分學生的信心,從而對整個班集體的學習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四、充分利用多媒體
多媒體創(chuàng)造了圖文并茂、聲色俱佳、動靜皆宜、生動活潑的學習情景,為教學提供了先進的手段和方法,使教學更加充滿活力。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學生能產生一種積極的心理體驗,并迅速轉化為求知欲望。運用多媒體教學,能調動學生多感官參與學習,幫助學生克服學習的認知障礙,加快學習的進度,提高學習效率。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比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更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在學生的知識建構過程中能變抽象為具體,變靜止為動態(tài),變復雜為簡單,變枯燥為有趣。一旦知識為學生理解和掌握,形象化、具體化、感性化的信息又逐步被深化為抽象化、概念化、理性化的濃縮信息。運用多媒體教學,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有力的認知工具,有效地突破教學重點難點,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益。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年齡特征,選用科學靈活的教學手段,不斷創(chuàng)新激趣方法,會使數學課趣味盎然,高潮迭起;會使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學得有趣,學得愉快,學得輕松,學得主動,學得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