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大部分的教師已經開始從不同的程度上實施了對話式教學模式,為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與生機。對話式教學,主要是針對學生和課堂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引導和促進學生在數學課堂中想說、肯說、能說。
一、小學數學對話式教學概述
小學數學教學中,師生、學生之間對話互動,首先要有一個活躍的、學生積極參加的課堂教學氛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創(chuàng)造對話互動的教學情景,使學生感到自己在學習對話中的思想和發(fā)言是正確的,得到老師和學生的肯定,促進了自己對問題的認識與理解。作為教師,對于建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積極性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注意創(chuàng)設對話互動的情境,引導和激勵學生學習數學的靈感,在積極的發(fā)言中產生,在思維與對話中閃現。
二、對話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
1.營造猜想氛圍,激發(fā)生生對話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注意創(chuàng)設對話互動的情境,引導和激勵學生學習數學的靈感在積極的發(fā)言中產生,在思維與對話中閃現,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三角形的認識”這一節(jié)課中,一位老師設計了一個互動的學習過程。認識三角形之后老師說:“我們已經認識了三角形,并且知道三角形根據角的不同可以分為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F在同學們能猜出老師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形嗎?”這時,老師呈現出一個三角形,這個三角形的大部分被擋住,只露出一個角。有的學生說:“我猜是銳角三角形,因為我看到了一個銳角,我猜另兩個角也是銳角。”有的學生說:“我猜是鈍角三角形,我看到雖然的是銳角;另外兩個可能一個是銳角,三個是鈍角?!睂W生爭執(zhí)不休,各有各的道理。學生對這個環(huán)節(jié)興趣頗濃,參與的積極性相當高。因為猜一猜這樣的活動,它不僅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在“猜”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出是什么三角形,還要說明理由。這一過程無疑是加深了對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特征的認識。
2.發(fā)揮學生主體,激活課堂對話
課堂教學中,學生對話互動,不斷地發(fā)現問題,并很好地解決了問題。學生不但掌握了知識點和重點難點,而且對整個教學內容都有了很好地理解,更重要的是在對話互動中,學生的思維更加敏捷, 發(fā)言的主動性和針對性更強更高。
例如:在教學“年”、“月”、“日”時,老師讓學生先搜集資料,再與教材對話。學生自己查找、閱讀、觀察、計算、反思。理解了“年”、“月”、“日”的概念,掌握了它們之間的關系。這時學生紛紛舉手這時學生紛紛舉手要求發(fā)言,談自己對“年”、“月”、“日”的認識和理解。在此基礎上,老師要求學生看教材上的日歷,并提出問題:通過仔細看課本,對“年”、“月”、“日”的知識你們還了解了哪些? 你們能對這些的知識進行比較系統(tǒng)地歸類嗎?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交流,把所認識與了解的有關“年”、“月”、“日”的知識填上事先準備好的表格中。有一個學生大膽地說,老師:“書本中介紹了每四年中有一個閏年,那是不是任意連續(xù)的四年中一定有一個閏年呢?”這位學生在于看教材過程中敢于反思,提出問題。然后,老師針對這一同學提出的問題一起和學生查閱資料,做調差,弄清這一問題,再一一地進行講解。通過這樣的對話,學生不僅能夠深刻理解教材的內容,還能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
3.運用教師點撥,深化對話程度
教師在教學中適時地引入各種幽默的元素,就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迸發(fā)靈感,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與質量。
例如:在學習“等腰三角形與等腰直角三角形”這兩個相似概念時,首先必須思考兩者間的相似性。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而不是直接告訴學生答案。從相似性的角度來看,兩者都是三角形,腰相等也是對于三角形設立的條件。不同點在于等腰直角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條件的進一步設定,直角是關鍵。學生通過兩者的聯(lián)系加強記憶,靈活地加以運用。老師在教《角的初步認識》時,老師一起和學生研究角的有關知識。針對學生搜集的有關資料,讓學生分組學習,這種打破知識的分割,建立一種大的課程觀和教學觀,我們完全可以在課堂內探索更大時空的合作與交流。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教學觀念,開展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的新的對話式教學方式。對話式教學更注重的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和精神敞開,促進學生形成豐富的情感世界,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fā)展,使小學數學的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盱眙縣盱城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