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孌喜
教學《黃河的主人》一課時,我讓學生小組討論可以通過哪些詞的朗讀理解課文內容。學生進行了充分的自主、合作學習后,課堂交流時出現(xiàn)了這樣一個片段:
生1:讀第一節(jié)時,我們小組認為從“萬馬奔騰、濁浪排空、膽戰(zhàn)心驚”幾個詞中,可以看出黃河的磅礴氣勢,“萬馬奔騰”寫黃河的聲勢浩大,“濁浪排空”讓我們仿佛看到了驚濤駭浪。我給大家讀一讀。(朗讀)
師:讀得很好,讀出了黃河的氣勢,還有同學(示意站起)。
生2:“萬馬奔騰、濁浪排空”兩個詞讀得好,顯現(xiàn)了黃河的驚天氣勢,但她的“黃河滾滾”讀得不夠好,我給大家讀一下。(朗讀)
生3:讀得聲情并茂,突出了黃河的氣勢和游人的膽戰(zhàn)心驚,尤其是“膽戰(zhàn)心驚”,讀出了黃河的令人生畏,但是,我還想和他比一比。
師生鼓掌。
生3朗讀。
師:剛才,幾個同學把黃河的氣勢磅礴讀出來了,現(xiàn)在,我們不妨再來感受一下。
學生齊讀。
師:對,這就是那令人膽戰(zhàn)心驚的黃河??墒?,課文主要寫黃河的主人,為什么要先寫黃河呢?
學生思考、議論。
生4:寫黃河的驚險和游人的害怕,是為了突出黃河主人的勇敢、鎮(zhèn)靜。
生5:還有黃河主人的英雄氣概。
充滿激情的朗讀和蘊含自信的討論,雖然不一定完美,但讓學生在讀中議,在議時讀,還是可以多角度打開學生的心智大門的。而這正是我們夢寐以求的以學生為主體的語文課堂。成了課堂的主人,學生收獲的不光是自信,還有對語文學習的熱愛。像這樣先學后教,學中教,教中學,與過去學生讀、教師評的做法相比,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更能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從教師這方面來說,順學而導,因學而教,及時調控,引導點評,體現(xiàn)的也是教師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
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學生的課堂活動越豐富,越扎實,學生語文能力的發(fā)展就會越快越好。語文課堂的“活動化”,其目的就是通過語文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語言活動作為撬動能力發(fā)展的杠桿。語文課堂“活動化”的宗旨是面向全體學生,鼓勵全員參與,落實主體活動,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實施語文課堂的“活動化”,需要教師對學生的真心尊重,認識到學生之間只有個體差異,而沒有分數高低。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也應該按照學生的實際,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承受能力,讓學生不受困攏和干擾,能夠全身心地放在學習上,并教會他們善于合作,勇于表達,直面競爭。課堂是學生的,這一點,已經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同。
語文課存在的唯一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語文教師要殫精盡能,引導學生,以便共同創(chuàng)造可以讓學生回味良久的語文課。教師要敢于把自己的身份放低,善于過平淡的課堂生活,讓學生充當課堂的主角,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潛能,以催生課堂里的精彩。筆者長期實踐的語文活動化教學,就是為了更好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讓學生的思維得以錘煉的一種嘗試。
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真正動起來,在教學活動案的設計階段,我就在內容的設置上做了精心的研究。我能根據文本特點,結合學生實際,編制出目標基本相同,任務略有差異的“學習活動導案”,讓各小組的學生確定自己的學習內容,實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的多層次學習。在“學習活動導案”的實施階段,我能根據課堂閱讀出現(xiàn)的情況,及時地對“學習活動導案”的內容作出相應的調整,以便更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的課堂學習。這就是說,“學習活動導案”不是一字不易的“標準案”,而是處在動態(tài)之中的“活動案”,學生的課堂活動目標既明確,又處在調適之中,各活動板塊有銜接,但也不是為了銜接而銜接,而是有利于突出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指向學生生命發(fā)展這一終極目標。因此,在課堂活動中,我總是有意識地借助創(chuàng)設情境、適時點撥、積極評價的方式,鼓勵學生自主,激發(fā)他們合作學習,將思維的成果展示出來。具體地說,在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活動中,我先讓學生自主學習,然后小組合作學習,最后是全班交流,師生共同總結。當然,一堂課結束,而對問題的思考并沒有停止,將課堂引向課外,也應該是語文學習的應有之義。
對于學生來說,讓他們全程參與學習活動,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其喚醒意義和實踐價值同樣巨大。學生如果能根據教師提供的活動單,明白學習的要求,再根據自己的水平、興趣,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嘗試,他們就會在屬于自己的學習時空里盡情學習,盡情享受,這樣,就能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閱讀,在思考中學會思考了,學生的思維也會得到自由伸展,學習品質自然會獲得提升。
課堂學習不是死板的讀、議、寫,而是充滿情趣的思維活動,讓學生在趣味化的活動中增長知識,享受過程,提升能力,豐潤情感。學生在語文課堂里,不管是閱讀、思考,還是討論、交流,都應該是輕松而充實的,至少,應該遠離枯燥。而課堂學習的“活動化”,則會讓學生身心活動,思維能動,最終誕生靈動的課堂。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小組學習,讓每個學生的聽、說、讀、寫、思、辨能力都能得到訓練、提升,并以此增進同學間的感情交流,促成他們在學習上互相幫助,在人際關系上良性互動,最終讓語文課堂顯現(xiàn)它的活力與魅力,形成人生發(fā)展中最大的生產力。從這一角度來說,語文課堂的“活動化”教學,就不單單是為了學生的語文學習,更是為了他們的成長,為生命的未來發(fā)展奠基。
落實語文課堂的“活動化”,需要把課堂還給學生也需要教師的積極參與,實現(xiàn)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的有效銜接,讓課堂成為師生思維發(fā)展和情智生長的理想場所。實現(xiàn)這一目標,我們的語文課堂將會煥發(fā)出勃勃生機,彰顯出美麗的質地來。當然,語文課堂的“活動化”也要防止“表征化”的傾向,讓學生的課堂活動不單單體現(xiàn)在形式上,更有要質的追求,真正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實現(xiàn)學生在活動中成長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