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向鋒 張紅軍 張輝
【摘 ? 要】 目的 ?探討彩色多普勒超聲與鉬靶在早期乳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通過84例經手術病理證實的早期乳腺癌術前鉬靶及彩超的影像資料,分析其對早期乳腺癌的診斷價值。結果 ?鉬靶對早期乳腺癌的檢出率為81%,彩超對早期乳腺癌的檢出率為77%,兩者之間比較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者聯(lián)合應用優(yōu)于單獨應用,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聯(lián)合乳腺鉬靶可顯著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檢出準確率。
【關鍵詞】 乳腺;惡性腫瘤;影像診斷
【中圖分類號】 R730.5 ? ?【文獻標識碼】 A
隨著超聲技術的改進,超聲圖像的分辨率和清晰度得到明顯改善,臨床上彩超在乳腺疾病中的應用逐漸增多,收集我院2006年5月—2012年6月期間經手術病理證實的8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術前鉬靶及彩超的影像資料,分析彩超在早期乳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收集我院乳腺科 2006 年5月至2012年6月期間經手術病理證實早期乳腺癌患者病例資料,其中男性 3例,女性81例,患者年齡 24-68歲,平均42.5歲,患者以發(fā)現(xiàn)乳房腫塊就診42例,乳頭內陷7例,乳頭溢液14例,多數無明顯的臨床癥狀,偶伴乳腺局部不適、隱痛,或經期脹痛。所有患者術前均有完整的X線和超聲的影像資料。
1.2 ?檢查設備和方法
1.2.1 ?乳腺鉬靶攝影 ?采用美國GE公司DMR+2000數字化鉬靶乳腺機,采用全自動曝光模式,自動選擇KV和MAS,壓迫器力度10-14N,常規(guī)攝取雙側乳房正位及側斜位片,必要時加攝病灶局部加壓放大或切線位及導管造影,減少乳腺腺體重疊,以使病灶能充分顯示。數據采集用全數字化探測器,采用自動讀取及顯像。觀察病灶形態(tài)、邊緣、密度,鈣化大小、數目、形態(tài)。
1.2.2 ?彩超 ?采用日本阿洛卡a10超聲診斷儀,線陣探頭,探頭頻率5-13MHz?;颊呷⊙雠P位,根據病灶部位選取適當的體位,充分暴露雙側乳腺,對雙側乳房及腋窩淋巴結進行全面檢查,對病灶行360°切面掃查,選取最大切面觀察乳腺病灶的形態(tài)、大小、內部鈣化情況,及病灶內部及周圍血流信號,測量收縮期峰值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數。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數字化乳腺鉬靶攝影對早期乳腺癌的檢出率為81%;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對早期乳腺癌的檢出率為77%,兩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而聯(lián)合應用對早期乳腺癌的檢出率為93%,明顯優(yōu)于數字化乳腺鉬靶攝影檢出率的81%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檢出率7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乳腺癌的發(fā)病率逐年提高,僅次于肺癌,是造成女性死亡的第二大癌癥。而乳腺癌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改善其預后的重要因素,乳腺癌早期診斷方法很多,包括紅外線、超聲、鉬靶X線檢查、CT、磁共振檢查以及核素成像等等。但不同的檢查方法具有各自的優(yōu)缺點,近紅外線是一種乳腺光透掃描儀,具有價格低、操作簡單,在我國一直作為乳腺病普查的檢查儀器,文獻報道近紅外線掃描對早期乳腺癌的檢出率僅為51.2%,漏診率高到48.8%[1],說明近紅外線掃描對早期乳腺癌的診斷價值并不高。胸部CT檢查可顯示早期乳腺癌的部位,形態(tài)、大小以及腫塊對周圍皮膚和胸壁的浸潤情況、有無縱膈及腋窩淋巴結腫大及肺部轉移情況,對乳腺癌的術前分期或術后評價有較大的價值,但其掃描時X射線劑量較大,不適合早期乳腺癌的檢查。PET/CT結合了CT空間分辨率高的優(yōu)勢,對乳腺病灶的定位、定性均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其對診斷乳腺癌及腋窩淋巴結轉移的特異性均高于增強CT,是一種有效的診斷方法,PET/CT由于價格昂貴,目前尚不能作為乳腺癌普查和首選的檢查手段[2]。MRI采用不同的參數、不同平面來獲取三維圖像,且對軟組織有較高的分辨率,對微小病變敏感,能清晰顯示病變部位與周圍組織的解剖關系,目前已較廣泛應用于臨床診斷,但設備昂貴,檢查費用較高,技術含量較高,難以普及。乳腺鉬靶攝影迄今為止被認為是診斷乳腺癌最先進、最可靠、最有效的方法,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和敏感性[3]。能發(fā)現(xiàn)隱匿性及微小乳腺癌,尤其是對早期乳腺癌,臨床上并不能觸及明確腫塊,乳腺鉬靶X線上卻能發(fā)現(xiàn)大量惡性鈣化點,這是診斷早期乳腺癌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征象,但對近胸壁處的腫塊容易遺漏,致密型乳腺由于對比度差,不能發(fā)現(xiàn)細小腫塊。乳腺超聲以其多角度,方便快捷,重復性強且無輻射損傷等優(yōu)點,廣泛地應用于臨床乳腺癌的篩選和普查,尤其對于對妊娠期及哺乳期等不宜接受X線檢查者可作為首選檢查,對于鉬靶不易顯示的致密性乳腺癌而言,超聲檢查則更具優(yōu)勢[2]??汕宄@示病灶的大小,邊緣,周邊血流情況,并且可區(qū)分囊性及實質性病變,還可檢出臨床觸診漏診的乳腺腫塊,以及鉬靶X線影像未檢出的假陰性病灶。鉬靶X線在基層醫(yī)院并不普及,可彩超在基層醫(yī)院已得到廣泛普及,并無輻射損傷,且彩超對早期乳腺癌的檢出率與鉬靶X線相當,臨床上可將彩超作為普及乳腺癌首選方法,有條件的醫(yī)院將兩種方法結合使用可顯著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檢出準確率,避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參考文獻
[1] 黃焰,尉承澤,王剛樂,等.常用乳腺影像診斷方法的比較研究[J].中華乳腺病雜志(電子版),2007,1(1):22.
[2] 陳武飛,劉海泉,滑炎卿.乳腺癌影像學診斷研究進展[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3,7(11):4973-4974.
[3] 李春濤,李光民.乳腺鉬靶攝影聯(lián)合超聲檢查對早期乳腺癌診斷的價值[J].河北醫(yī)藥,2012,34(13):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