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盛平
【摘要】目的:研究并護理安全管理的影響因素及對策。方法:選取我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入我院的胃炎患者6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使用常規(guī)護理,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護理安全管理,并對兩組的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結果: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護理滿意度更高,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護理安全管理可提高療效,增加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護理管理;安全;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5)01-0267-02
近年來,我國胃炎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并位于消化科患者疾病排名的前列,在胃病中發(fā)病率名列首位[1]。由于長時間的疼痛,且目前無治療慢性胃炎的有效手段,多數(shù)胃癌患者存在心理問題,如抑郁、焦慮等情緒[2]。本文總結胃炎患者的安全管理影響因素,以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入我院的胃炎患者60例,其中男32 例,女28 例;年齡20~63 歲,平均年齡(35.7±2.9)歲;病程1~13年,平均(5.5±2.9)年。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治療組年齡22~63 歲,平均年齡(35.0±2.9)歲;對照組年齡21~60 歲,平均年齡(35.2±2.1)歲。兩組患者在治療前的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使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治療組采用護理安全管理,包括:(1)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保證病房內(nèi)舒適、安靜、整潔,盡量減輕患者的陌生及不適感。定時進行通風,保證溫度濕度適宜。保證患者睡眠充足,避免不必要的干擾。(2)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親切主動的與患者進行交談,介紹醫(yī)院相關設施及醫(yī)生的情況,減輕患者入院的緊張心理,若患者有要求應耐心傾聽,幫助患者解決問題。鼓勵患者正確認識疾病。人的情緒影響著內(nèi)臟,情緒變化會影響病情。因此,護理過程中應經(jīng)常對患者的心理情況進行充分了解,幫助患者解決困難,鼓勵其與疾病進行積極的斗爭。應熱情接待新入院的患者,和藹的介紹醫(yī)院情況及醫(yī)護人員,減少病人的陌生及緊張的感覺,對患者的身心均進行關懷護理。(3)飲食護理。應保證飲食營養(yǎng)均衡,保證患者攝取足夠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以高蛋白、高熱量、維生素、脂肪適量、易消化為原則,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調(diào)整食物組成?;颊邞蔁熅?,忌食用辛辣、生冷、油膩、煎炸、腌制、粗糙、堅硬的食物。若患者病情出現(xiàn)反復發(fā)作、噯氣反酸、腹脹、嘔吐或上腹疼痛時,應對患者進行解釋和安慰,以減輕患者的緊張恐懼心理,放松的心情及穩(wěn)定的情緒更有利于疾病的治療[3]。指導患者進行適當?shù)幕顒樱栽鰪娚眢w素質(zhì),減少疾病復發(fā)。(4)社會支持。患者身體長期經(jīng)受痛楚,更需要家屬的鼓勵與陪伴,護理工作者應對患者的家庭情況初步了解,與家屬為了患者的健康充分合作,多溝通和交流,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適當延長家屬探視時間,減輕患者孤獨感,使患者樹立治愈疾病的信心。
1.3 療效標準 采用護理工作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包括護理人員迎接患者、細致看護、服務態(tài)度、環(huán)境舒適度)由經(jīng)過專門培訓的護理人員負責調(diào)查問卷的發(fā)放、指導填寫和回收對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評估。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滿意率=滿意例數(shù)/人數(shù)。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0.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研究,計量資料以(x±s)表示,t 檢驗對比計量資料。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 為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 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護理滿意度更高,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3 討論
內(nèi)科護理中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均對患者療效及護理產(chǎn)生影響,甚至引發(fā)醫(yī)療事故[4]。內(nèi)科特別是胃炎護理的影響因素包括:(1)有時護理人員長時間超負荷工作,使其難于集中注意,易出現(xiàn)護理危險。(2)護理人員為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護理時未告知相關疾病知識及注意,患者易出現(xiàn)焦慮、恐懼等情緒,依從性差,易影響療效。(3)患者自身存在問題,不配合護理及治療。(4)部門、科室之間缺乏配合。
管理對策:(1)開展教育培訓,使護理人員理解良好的護理管理對患者疾病治療的重要性,將親切主動的與患者進行交談,介紹醫(yī)院相關設施及醫(yī)生的情況,若患者有要求應耐心傾聽,幫助患者解決問題。鼓勵患者正確認識疾病作為護理人員的“金標準”[5]。(2)人員素質(zhì)培訓。組織護理人員進行理論知識及技能訓練,提高綜合素質(zhì),完善專業(yè)技能。加強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保持嚴謹?shù)淖黠L,耐心對待病人。(3)定期檢查,做好防范。①避免護理態(tài)度不良好的行為出現(xiàn)。②防止體位不當?shù)葘е禄颊邏函?。③避免用藥不當。④嚴格檢查患者用藥及護理的正確性。(4)強化護理質(zhì)量管理。定期檢查詢問護理人員安全理論掌握情況,確認消毒隔離、查對、交接班等制度的落實。此外,重視護理管理護理,根據(jù)患者情況進行健康指導及心理護理,與患者及家屬積極溝通,促進恢復。
綜上所述,護理安全管理可提高療效,增加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金金花,陸琴,楊英等.SWOT分析法在心內(nèi)科監(jiān)護病房護理安全管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3):62-63.
[2]謝惠蘭,羅敏,歐陽慶等.累計考核管理模式在護理安全管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18):27-32.
[3]魏容容,謝建飛,鐘竹青等.護理安全管理課程設置及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6):524-527.
[4]謝敬,朱曉麟,蔚麗等.護理安全管理路徑在門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4,20(5):587-589.
[5]王芳,葉志弘,葛學娣等.三級綜合醫(yī)院護理安全管理指標體系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9):777-780